i*******d 发帖数: 78 | 1 (五) 尼采的眼泪──人类道德实用目的的否定
《创世纪》说,上帝创造了人,是为了让人去统治动物、植物和其他一切万物。昆德
拉说,这是因为《创世纪》是人写的而不是马写的。上帝是否真的赐予人类管辖万物的权
力,这并不重要。因为人类的道德体系已然根据实用主义将人天然当做了造化的管辖者。
笛卡尔说人是自然的主人。但是尼采不这么认为。在看见马夫抽打一匹马时,尼采抱着马
放声痛哭。
“这就是我所热爱的尼采,正如我所热爱的特丽莎──一条垂危病狗把头正搁在她的
膝盖上。我看见他们肩并着肩,一齐离开了大道向下走去。那条大道上正前进着人类,‘
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
在尼采的眼中,对人类的个体是失望的。但是对人类的整体,对万物和自然,却是充
满了怜悯和慈悲。让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于自然之中,和鱼和马同生──在这种天堂牧
歌式的生活中,没有人类的实用庸俗的道德。
对天堂牧歌的渴望,就是人不愿意成为肉身之人的渴望。一支奏响于天堂的牧歌,唤
醒了沉睡于肉身之下的灵魂。
苏醒的代价是什么呢?
(六) 永劫回归──生命中的轻与重
“永劫回归”的意思就是昨日的无数次重 |
f******e 发帖数: 813 | 2 特丽莎和萨宾娜归根到底是两种人,也许可以彼此懂得,但是之间的距离还是无法超越。
我猜想每个男人都会希望特丽莎和萨宾娜合二为一,但实际上并可能,特丽莎美好,泛道
德化,妻子的形象;萨宾娜艳丽,极端的个性化,情人的形象。不过,归根到底,是昆德
拉的男性视角,特丽莎的哀伤与萨宾娜的绝望,是一,是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想想看
,如果是女性,会怎么看,特丽莎的共性的善与美,萨宾娜的个性的邪(无贬义)与真,
选择哪个?昆德拉大概是要埋葬特丽莎的,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小说,就是给泛道德的葬礼
曲。
德
权
。
马
的
‘
充
牧
唤
,
远
判
比
颠
充
会
可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五) 尼采的眼泪──人类道德实用目的的否定 : 《创世纪》说,上帝创造了人,是为了让人去统治动物、植物和其他一切万物。昆德 : 拉说,这是因为《创世纪》是人写的而不是马写的。上帝是否真的赐予人类管辖万物的权 : 力,这并不重要。因为人类的道德体系已然根据实用主义将人天然当做了造化的管辖者。 : 笛卡尔说人是自然的主人。但是尼采不这么认为。在看见马夫抽打一匹马时,尼采抱着马 : 放声痛哭。 : “这就是我所热爱的尼采,正如我所热爱的特丽莎──一条垂危病狗把头正搁在她的 : 膝盖上。我看见他们肩并着肩,一齐离开了大道向下走去。那条大道上正前进着人类,‘ : 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 : 在尼采的眼中,对人类的个体是失望的。但是对人类的整体,对万物和自然,却是充
|
i*******d 发帖数: 78 | 3 我觉得特丽莎似乎很害怕女人的共性。因为少年时起就惧怕看相同的肉体。肉身与肉身之
间无法区分开来。能够区分的是肉身之下独特的灵魂。
不太懂你说的泛道德是指什么。以前大学时看这本书,觉得作者有一点点故作姿态。上周
末花了一天时间重新看了。感觉就和从前完全不一样。感觉作者要否定的道德,是做为政
治基础的道德而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他大概不喜欢一切做为实用目的的庸俗化道德,比如
政教合一下的或者是任何主义下的,所以比较推崇尼采吧。尼采说上帝死了,呵,其实否
定的不是上帝,而是宗教的实用教义。可能他还不喜欢由物质所决定的意识,觉得那也是
产生媚俗的原因,所以才那么强调灵与肉的分离。不过也未必想埋葬特丽莎,还是应该相
信会有救赎之路的。
。
道
德
看
,
礼
昆
的
者
着
她
,
是
堂
,
中
永
比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特丽莎和萨宾娜归根到底是两种人,也许可以彼此懂得,但是之间的距离还是无法超越。 : 我猜想每个男人都会希望特丽莎和萨宾娜合二为一,但实际上并可能,特丽莎美好,泛道 : 德化,妻子的形象;萨宾娜艳丽,极端的个性化,情人的形象。不过,归根到底,是昆德 : 拉的男性视角,特丽莎的哀伤与萨宾娜的绝望,是一,是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想想看 : ,如果是女性,会怎么看,特丽莎的共性的善与美,萨宾娜的个性的邪(无贬义)与真, : 选择哪个?昆德拉大概是要埋葬特丽莎的,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小说,就是给泛道德的葬礼 : 曲。 : : 德 : 权
|
f******e 发帖数: 813 | 4 特丽莎害怕女性身体,我猜想是因为她对性欲的恐惧形成的,虽然她后来试图去了解,去
掌握。昆德拉后来承认他所攻击的是统一伦理道德的存在,他说“不要把我的小说里的政
治背景看成小说里某个必然的存在”,当然作者是作者,读者是读者,阅读是读者的事情
,我们看到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体验。昆德拉是要埋葬集体意志的,可能他觉得那就是他
的责任,特丽莎是美好的象征,是悲歌,是必须要被摈弃的东西,昆德拉写小说提倡“情
感缺位”,但是真正动手的时候未必能做得到。
有机会贴些书评,喜欢看你写的评论。谢谢。
之
周
政
如
否
是
相
越
泛
昆
想
真
葬
。
物
辖
抱
在
类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特丽莎似乎很害怕女人的共性。因为少年时起就惧怕看相同的肉体。肉身与肉身之 : 间无法区分开来。能够区分的是肉身之下独特的灵魂。 : 不太懂你说的泛道德是指什么。以前大学时看这本书,觉得作者有一点点故作姿态。上周 : 末花了一天时间重新看了。感觉就和从前完全不一样。感觉作者要否定的道德,是做为政 : 治基础的道德而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他大概不喜欢一切做为实用目的的庸俗化道德,比如 : 政教合一下的或者是任何主义下的,所以比较推崇尼采吧。尼采说上帝死了,呵,其实否 : 定的不是上帝,而是宗教的实用教义。可能他还不喜欢由物质所决定的意识,觉得那也是 : 产生媚俗的原因,所以才那么强调灵与肉的分离。不过也未必想埋葬特丽莎,还是应该相 : 信会有救赎之路的。 :
|
i*******d 发帖数: 78 | 5 谢谢。
我想作家一般是不屑于去攻击某具体的政治形式,因为这种攻击势必会成为为另一种政治
形式服务的工具。这就是萨宾娜为什么会背叛很多次的原因。作家的兴趣在於政治的基础
,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伦理。但是我自己感觉这部小说里的伦理关系似乎是一种比
喻。因为如果纯粹讨论伦理的化,托马斯这个人物好像有点气短。:)我这么说不是要从
伦理上批判他的行为,只是说,作者在托马斯的行为上提供的思想依据不够。
去
政
情
他
情
身
上
为
比
实
也
该
超
,
是
想
与
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特丽莎害怕女性身体,我猜想是因为她对性欲的恐惧形成的,虽然她后来试图去了解,去 : 掌握。昆德拉后来承认他所攻击的是统一伦理道德的存在,他说“不要把我的小说里的政 : 治背景看成小说里某个必然的存在”,当然作者是作者,读者是读者,阅读是读者的事情 : ,我们看到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体验。昆德拉是要埋葬集体意志的,可能他觉得那就是他 : 的责任,特丽莎是美好的象征,是悲歌,是必须要被摈弃的东西,昆德拉写小说提倡“情 : 感缺位”,但是真正动手的时候未必能做得到。 : 有机会贴些书评,喜欢看你写的评论。谢谢。 : : 之 : 周
|
h******n 发帖数: 86 | 6 摘一段引文看看,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Sabina 和 Franz, Tomas 和 Tereza.不知道
为什么,你们这里讨论的,跟我读这篇小说的感觉很不同。我们老师是从home & exile的
角度讲的,感觉很豁然开朗。这至少应该是主线之一。
“All her life she had proclaimed kitsch her enemy. But hadn’t she in fact
been carrying it with her? Her kitsch was her image of home, all peace, quiet,
and harmony, and ruled by a loving mother and wise father.”
这是Sabina 在意识到自己所有的背叛所带来的只是一种unbearable lightness之后的某
种回归。毕竟,再往前走,就是彻底的,永劫不复的虚无了。
她意识到虚无是离开Franz后不久。但意识到她一直携带的kitsch 是her image of home
,是在她再流浪十多年以后了。这段路程又对她有举足轻重的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我想作家一般是不屑于去攻击某具体的政治形式,因为这种攻击势必会成为为另一种政治 : 形式服务的工具。这就是萨宾娜为什么会背叛很多次的原因。作家的兴趣在於政治的基础 : ,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伦理。但是我自己感觉这部小说里的伦理关系似乎是一种比 : 喻。因为如果纯粹讨论伦理的化,托马斯这个人物好像有点气短。:)我这么说不是要从 : 伦理上批判他的行为,只是说,作者在托马斯的行为上提供的思想依据不够。 : : 去 : 政 : 情
|
i*******d 发帖数: 78 | 7 嗯。有一段,就是托马斯到日内瓦后第一次和萨宾娜幽会,萨宾娜戴了那顶帽子。整个的
气氛是非常伤感的,的确有exile的感觉。
那顶帽子看起来似乎是恋物僻的象征,但是非常好。因为有说到物质的生活不可以重复和
经验第二次,所以伤感的人总希望对逝去的东西留下一个印记。好像刻舟求剑一样。
说到背叛,背叛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美。背叛的完成需要有另一个忠诚的对象。所以萨宾
娜背叛很多次,但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墓地。就像令狐冲的可悲之处,就在於在当他遭遇
下一个强大的江湖势力时,他依然还会去投靠,然后还会失败。如此而已。
那些words的误解,是对很多媚俗的概念的背叛。
这本书肯定不是一两个decade的意义。媚俗存在多久,这本书就可以存在多久。有人的地
方就有江湖。呵,东西方有很多殊途同归的东西。
道
exile的
quiet,
某
home
伦
地
粹
政
基
种
要
解
里
的
就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摘一段引文看看,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Sabina 和 Franz, Tomas 和 Tereza.不知道 : 为什么,你们这里讨论的,跟我读这篇小说的感觉很不同。我们老师是从home & exile的 : 角度讲的,感觉很豁然开朗。这至少应该是主线之一。 : “All her life she had proclaimed kitsch her enemy. But hadn’t she in fact : been carrying it with her? Her kitsch was her image of home, all peace, quiet, : and harmony, and ruled by a loving mother and wise father.” : 这是Sabina 在意识到自己所有的背叛所带来的只是一种unbearable lightness之后的某 : 种回归。毕竟,再往前走,就是彻底的,永劫不复的虚无了。 : 她意识到虚无是离开Franz后不久。但意识到她一直携带的kitsch 是her image of home : ,是在她再流浪十多年以后了。这段路程又对她有举足轻重的
|
f******e 发帖数: 813 | 8 昆德拉对象征性的东西有特殊爱好,单是帽子就在他几本小说里都出现过。
昆德拉在写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后给“媚俗”下过一个自己的定义,
“媚俗(kitsch)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已经逐渐起了变化,今天,在
法国,仅仅意味着某种美学风格,低劣的艺术。但是,远远不止于此;这是一种由某种对
世界的看法所支撑的美学,这几乎是一种哲学。这是知识之外的美,是美化事物、取悦于
人的意愿,是完全的因循守旧。我在那本书中重新提出海尔曼·布洛赫的著名论点,他在
《文学创作和认识》中,清算了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的媚俗精神,据他看来,这媚俗精神一
直延续到瓦格纳。我则认为,不如说,到柴可夫斯基:一种要引起激动,并且得以成功的
有效的音乐,但是,非常传统,是某种艺术上的煽情。这种蛊惑存在于西方,也存在于东
方。当然,极权的国家发展了这种媚俗,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主义和
嘲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是媚俗的胜利。”
摘录过来看看。
的
和
宾
遇
地
知
fact
的
,
墓
纯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有一段,就是托马斯到日内瓦后第一次和萨宾娜幽会,萨宾娜戴了那顶帽子。整个的 : 气氛是非常伤感的,的确有exile的感觉。 : 那顶帽子看起来似乎是恋物僻的象征,但是非常好。因为有说到物质的生活不可以重复和 : 经验第二次,所以伤感的人总希望对逝去的东西留下一个印记。好像刻舟求剑一样。 : 说到背叛,背叛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美。背叛的完成需要有另一个忠诚的对象。所以萨宾 : 娜背叛很多次,但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墓地。就像令狐冲的可悲之处,就在於在当他遭遇 : 下一个强大的江湖势力时,他依然还会去投靠,然后还会失败。如此而已。 : 那些words的误解,是对很多媚俗的概念的背叛。 : 这本书肯定不是一两个decade的意义。媚俗存在多久,这本书就可以存在多久。有人的地 : 方就有江湖。呵,东西方有很多殊途同归的东西。
|
h******n 发帖数: 86 | 9 我想,帽子本身更多的是暗示Sabina和Tomas的不媚俗。对于Sabina,更意味着她对过去的
背叛,因为这帽子是她家里传下来的。她离家的时候,这是她唯一带走的东西。
Franz看到这顶帽子的时候,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而对于Tomas来说,帽子正是代表
他和Sabina都能意会那些东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不媚俗的精神。
至于墓地,Sabina跟Franz又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但Sabina在后来的某一个时刻理解了Fra
nz的理解,不过已经太晚。对Sabina,墓地是她所有的背叛,放逐,反媚俗的终点,所以
是心灵抗争之后的宁静地。对于Franz,则是他的充满爱的世界的终结,所以意味着黑暗,
丑陋。
至于媚俗本身,Sabina最后似乎也消解了这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身上也一直带着媚俗
,而她最喜欢的墓地,往往也被别的人用作借以发挥媚俗的东西。她的反媚俗走到最终是
emptiness和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所以她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了。在这一点上,
我觉得可以对照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欲趁风归去,高处不胜寒。”的境界。苏最后
选择了入世(何似在人间?),或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有一段,就是托马斯到日内瓦后第一次和萨宾娜幽会,萨宾娜戴了那顶帽子。整个的 : 气氛是非常伤感的,的确有exile的感觉。 : 那顶帽子看起来似乎是恋物僻的象征,但是非常好。因为有说到物质的生活不可以重复和 : 经验第二次,所以伤感的人总希望对逝去的东西留下一个印记。好像刻舟求剑一样。 : 说到背叛,背叛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美。背叛的完成需要有另一个忠诚的对象。所以萨宾 : 娜背叛很多次,但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墓地。就像令狐冲的可悲之处,就在於在当他遭遇 : 下一个强大的江湖势力时,他依然还会去投靠,然后还会失败。如此而已。 : 那些words的误解,是对很多媚俗的概念的背叛。 : 这本书肯定不是一两个decade的意义。媚俗存在多久,这本书就可以存在多久。有人的地 : 方就有江湖。呵,东西方有很多殊途同归的东西。
|
i*******d 发帖数: 78 | 10 嗯。不过Sabina这个人物在行为理念上是有她的一贯性的,任何割裂的理解都不啻隔靴搔
痒。外界的所有因素对她难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她的种种怪行也没有分毫是为了迎合
某种环境的需要。另外说到苏轼,他也是非常感性的一个人,但是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
的种种痛苦。但是联想到他早年在高考作文中杜撰典故的事情(舜曰赦之者三的那个),
他后来在政治上的屡受打击也不为无因。可见人多少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的啊,
是吗?
与诸君共勉,呵呵。
的
表
至于墓地,Sabina跟Franz又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但Sabina在后来的某一个时刻理解了Fra
以
,
俗
是
,
后
小
的
对
是
个
复
萨
遭
的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帽子本身更多的是暗示Sabina和Tomas的不媚俗。对于Sabina,更意味着她对过去的 : 背叛,因为这帽子是她家里传下来的。她离家的时候,这是她唯一带走的东西。 : Franz看到这顶帽子的时候,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而对于Tomas来说,帽子正是代表 : 他和Sabina都能意会那些东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不媚俗的精神。 : 至于墓地,Sabina跟Franz又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但Sabina在后来的某一个时刻理解了Fra : nz的理解,不过已经太晚。对Sabina,墓地是她所有的背叛,放逐,反媚俗的终点,所以 : 是心灵抗争之后的宁静地。对于Franz,则是他的充满爱的世界的终结,所以意味着黑暗, : 丑陋。 : 至于媚俗本身,Sabina最后似乎也消解了这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身上也一直带着媚俗 : ,而她最喜欢的墓地,往往也被别的人用作借以发挥媚俗的东西。她的反媚俗走到最终是
|
f********g 发帖数: 6 | 11
想起 Nuala O'Faolain 在 "Are You Somebody?" 里也都会讲昆德拉是属于 middle 一类
的作家。
昆德拉自己讲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这题目本当属于他的 “immortality"
一书的。
文学的意义总都会是有限的吧。也许我们已经进入了人性的进步更多地是由社会学和科学
研究来推动的了。
【在 h******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帽子本身更多的是暗示Sabina和Tomas的不媚俗。对于Sabina,更意味着她对过去的 : 背叛,因为这帽子是她家里传下来的。她离家的时候,这是她唯一带走的东西。 : Franz看到这顶帽子的时候,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而对于Tomas来说,帽子正是代表 : 他和Sabina都能意会那些东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不媚俗的精神。 : 至于墓地,Sabina跟Franz又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但Sabina在后来的某一个时刻理解了Fra : nz的理解,不过已经太晚。对Sabina,墓地是她所有的背叛,放逐,反媚俗的终点,所以 : 是心灵抗争之后的宁静地。对于Franz,则是他的充满爱的世界的终结,所以意味着黑暗, : 丑陋。 : 至于媚俗本身,Sabina最后似乎也消解了这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身上也一直带着媚俗 : ,而她最喜欢的墓地,往往也被别的人用作借以发挥媚俗的东西。她的反媚俗走到最终是
|
h******n 发帖数: 86 | 12 是这样的,Sabina是非常前后一致的,即使在她意识到了前面只有emptiness以后还是坚
持往前。但并不是说在过程中没有回顾。她是有了背叛的理由之后才背叛的(分析Franzs
的时候非常的清醒细致)所以她的这个认识的过程跟她最后所选择的背叛一样重要。如果
不去理解这些,就等于说她这个人物在开写的那一刻差不多就已结束了。
昨天翻了一下书,原来Sabina后来确实是背叛了她的“墓地”的,她选择了在死后火化并
让人抛洒她的骨灰。但她同时也理解这件事情本身马上又会成为一个kitsch, 不过就不能
为她所选择,所控制的了。我想在这一点上,昆德拉的理解和解决就只能是这样。
人本身可以去选择自己的方式一直至死,但Kitsch也一直会存在下去。就这样。感觉就停
在那里了,让人不知所措。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已经讨论过天上人间,轻与重的关系了,奇怪或者不奇怪的是他最后选
择的是人间,是重。或许这里头就有中国的哲学和伦理在那里了。
苏轼最后回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道让人感觉有多温暖!不像读完昆的不
能承受之轻,我反正是觉得一种彻底的黑暗和绝望。原来还把Tomas和Tereza最后的幸福
误读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不过Sabina这个人物在行为理念上是有她的一贯性的,任何割裂的理解都不啻隔靴搔 : 痒。外界的所有因素对她难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她的种种怪行也没有分毫是为了迎合 : 某种环境的需要。另外说到苏轼,他也是非常感性的一个人,但是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 : 的种种痛苦。但是联想到他早年在高考作文中杜撰典故的事情(舜曰赦之者三的那个), : 他后来在政治上的屡受打击也不为无因。可见人多少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的啊, : 是吗? : 与诸君共勉,呵呵。 : : 的 : 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