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发帖数: 1122 | 1 昨天新鲜出炉,多贴几张,感受一下春天.
大家拍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a*f 发帖数: 5682 | |
s*****n 发帖数: 10890 | |
b*****e 发帖数: 14299 | 4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s*****n 发帖数: 10890 | 5 差别还是蛮大的吧。数码清晰很多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z***i 发帖数: 1122 | 6 编辑的问题还没仔细想过,这里仅把可看的挑了一些,按时间顺序贴出来.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是最后编辑么?顺序拍排过么?
|
z***i 发帖数: 1122 | 7 是还有两周.附近有四,五场St Patrick's Day游行,估计要差开,这是第一场.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张好。 : 不是还有周?
|
k*****e 发帖数: 1235 | |
z***i 发帖数: 1122 | 9 多谢.都是用自动白平衡,cool会不会是欠曝的感觉,以前有个pro跟我说欠曝点儿有味儿,
后来我大白天照的就减点儿曝光...
可惜美国人多的机会太少了,我们这儿一年就几次游行,festival还看到人群,
这方面还是国内(和NYC)优越.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l***a 发帖数: 5114 | 10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
|
z***i 发帖数: 1122 | 11 大多是在游行的准备区staging area照的,那里能凑近拍,也没人在乎.游行路线上就不
好走近了.
不少用了闪光,因为当时正中午12点,阴影很强,而且用闪以后对比和饱和就自动加强了,
也有Martin Parr的效果了.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C****e 发帖数: 1599 | 12 Love #15!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新鲜出炉,多贴几张,感受一下春天. : 大家拍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l***a 发帖数: 5114 | 13 是啊是啊,加了闪就会有种荒诞的感觉。特别喜欢2里那个星光,真是太搞了。。。。
了,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多是在游行的准备区staging area照的,那里能凑近拍,也没人在乎.游行路线上就不 : 好走近了. : 不少用了闪光,因为当时正中午12点,阴影很强,而且用闪以后对比和饱和就自动加强了, : 也有Martin Parr的效果了.
|
B****s 发帖数: 796 | |
a*f 发帖数: 5682 | 15 你有没有看到zhuzi在编辑讨论贴里贴出的重新排序过的序列?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片!zhuzi拍的越来越有名家风范了。
|
B****s 发帖数: 796 | 16 我对编辑没什么研究,觉得这一组就不错,除了后面几张稍弱一点。
另外就是超广角近摄导致画面很满,再加上形变,这样的片子多了会影响观感,重编的
序列里你也提到这个问题。
总之就是编辑中需要所谓的“节奏”或者“韵律感”吧,zhuzi做的很不错了。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没有看到zhuzi在编辑讨论贴里贴出的重新排序过的序列?
|
z***i 发帖数: 1122 | 17 昨天新鲜出炉,多贴几张,感受一下春天.
大家拍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a*f 发帖数: 5682 | |
s*****n 发帖数: 10890 | |
b*****e 发帖数: 14299 | 20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
|
s*****n 发帖数: 10890 | 21 差别还是蛮大的吧。数码清晰很多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z***i 发帖数: 1122 | 22 编辑的问题还没仔细想过,这里仅把可看的挑了一些,按时间顺序贴出来.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是最后编辑么?顺序拍排过么?
|
z***i 发帖数: 1122 | 23 是还有两周.附近有四,五场St Patrick's Day游行,估计要差开,这是第一场.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张好。 : 不是还有周?
|
k*****e 发帖数: 1235 | |
z***i 发帖数: 1122 | 25 多谢.都是用自动白平衡,cool会不会是欠曝的感觉,以前有个pro跟我说欠曝点儿有味儿,
后来我大白天照的就减点儿曝光...
可惜美国人多的机会太少了,我们这儿一年就几次游行,festival还看到人群,
这方面还是国内(和NYC)优越.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调子很cool啊,虽然是数码,感觉跟胶片差别不大啊。人物之间关系很有趣,好片呐!
|
l***a 发帖数: 5114 | 26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z***i 发帖数: 1122 | 27 大多是在游行的准备区staging area照的,那里能凑近拍,也没人在乎.游行路线上就不
好走近了.
不少用了闪光,因为当时正中午12点,阴影很强,而且用闪以后对比和饱和就自动加强了,
也有Martin Parr的效果了.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哇~~~好有现场感!很赞啊,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棒。你是怎么做到凑那么近的啊!另 : 外你很多都打了闪光吗?
|
C****e 发帖数: 1599 | 28 Love #15!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新鲜出炉,多贴几张,感受一下春天. : 大家拍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l***a 发帖数: 5114 | 29 是啊是啊,加了闪就会有种荒诞的感觉。特别喜欢2里那个星光,真是太搞了。。。。
了,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多是在游行的准备区staging area照的,那里能凑近拍,也没人在乎.游行路线上就不 : 好走近了. : 不少用了闪光,因为当时正中午12点,阴影很强,而且用闪以后对比和饱和就自动加强了, : 也有Martin Parr的效果了.
|
B****s 发帖数: 796 | |
|
|
a*f 发帖数: 5682 | 31 你有没有看到zhuzi在编辑讨论贴里贴出的重新排序过的序列?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片!zhuzi拍的越来越有名家风范了。
|
B****s 发帖数: 796 | 32 我对编辑没什么研究,觉得这一组就不错,除了后面几张稍弱一点。
另外就是超广角近摄导致画面很满,再加上形变,这样的片子多了会影响观感,重编的
序列里你也提到这个问题。
总之就是编辑中需要所谓的“节奏”或者“韵律感”吧,zhuzi做的很不错了。
【在 a*f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没有看到zhuzi在编辑讨论贴里贴出的重新排序过的序列?
|
a*f 发帖数: 5682 | 33 他在那个帖子里贴出来的关于the Americans编辑的talk挺好,建议听听。除了节奏韵
律以外,照片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以及安排前后两张照片之间的反差,很好玩。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编辑没什么研究,觉得这一组就不错,除了后面几张稍弱一点。 : 另外就是超广角近摄导致画面很满,再加上形变,这样的片子多了会影响观感,重编的 : 序列里你也提到这个问题。 : 总之就是编辑中需要所谓的“节奏”或者“韵律感”吧,zhuzi做的很不错了。
|
z***i 发帖数: 1122 | 34 多谢,你说的不错,挤在人群里用24mm,广角变形是个大问题,
看来并不是越近越好,保持合理的距离还是必要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编辑没什么研究,觉得这一组就不错,除了后面几张稍弱一点。 : 另外就是超广角近摄导致画面很满,再加上形变,这样的片子多了会影响观感,重编的 : 序列里你也提到这个问题。 : 总之就是编辑中需要所谓的“节奏”或者“韵律感”吧,zhuzi做的很不错了。
|
z***i 发帖数: 1122 | 35 刚刚发现Winogrand专门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觉得他看到的是21mm,但离近了实在变形太
大,
所以才用了28mm:
Winogrand: Ideally, I wish I had a lens that took in my whole angle of
vision, without mechanical distortion – that’s the headache with these
things. Ideally, that would probably be the most interesting to work with.
The 28 is probably where the mechanical distortion is least limiting – much
less limiting than a 21. It’s closest to the angle of attention. It’s
pretty close to at least my angle of attention. Probably the 21 is more so,
but its just extremely limiting. You have to use it very carefully.
Moderator: If you tilt it at all, you get very strange angles …
Winogrand: Well, it’s not a question of tilting; the minute you get in the
center of people, a little bit close, you get another kind of nonsense
happening, that falling over. In the end, those pictures wind up being
primarily about what the lens is doing. If there was a 21 that didn’t
behave that way, I’d probably use it.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你说的不错,挤在人群里用24mm,广角变形是个大问题, : 看来并不是越近越好,保持合理的距离还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