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renting版 - 《棋事》专访沈拓:清华园与围棋
相关主题
zz《棋事》专访鲍橒:用自己的头脑走人生迷局我的围棋观(上)——对围棋感悟zz
《棋事》专访马小曼:围棋是真正的国粹我的围棋观(下)——围棋对孩子成长的助益zz
围棋+清华人的跨界融合,将会演绎怎样的传奇?劝棋篇—围棋究竟能带给人什么?—转<围棋天地>
有让小孩学围棋的家长吗?●○圣诞快乐图○●(围棋数学题,K-3难度)
我被小朋友惊呆了——“我们需要围棋”(图)中国文化节上推广围棋游戏(图)
下周还要为日语班的孩子普及围棋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
一位3年级孩子的家长对围棋和数学的认识(图)zz刚学了新词: computer crime,非法入侵和自己吵过架的ID的做法
高大上围棋 在美不亲民 zz一道围棋数学题(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围棋话题: 沈拓话题: 棋事话题: 棋界话题: 思维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g
发帖数: 19398
1
引语:与沈拓谈得越久,越难界定他到底是属于围棋,还是互联网。或者只能为他冠
上一个+的概念。采访沈拓的缘起是因为清华校友围棋协会的成立。而稍一深究就会明
白,这个协会与当今棋界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互联网、清华园被学贯中西的清华人终于
合璧于同一个棋盘之上的时候,棋上的内容也似乎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时代韵味。
人物简介:沈拓,清华校友围棋协会秘书长。北京智信创元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移动互联网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X-Lab孵化器创业导师,上市公司号百控股董
事,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战略转型及领导力领域。
深厚的渊源
棋事:在五月份女子围甲开赛期间,清华大学围棋校友协会也成立了。能为大家介
绍一下协会成立的缘起吗?
沈拓:清华人跟围棋有很深的渊源。我们协会的余昌民副会长在他的《清华围棋纪
事》中真实地记录了清华园中的棋圈旧事。常振明、许善达、关培超、姜彦福、吴元、
金柏苓……都曾是这个圈子里的棋友。
清华人从围棋里得到过很多给养,同时也在回报着围棋。比如,中信集团这些年一
直在支持着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这样说应该是恰如其分的:清华人需要围棋,围棋也
需要清华人。
棋事:在与这些老一辈棋手的接触中,您有什么比较深的启示?
沈拓:在拜访王老(王汝南)时,他说,中国各朝各代都有围棋名人,但围棋没有消
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高手的明星效应,而在于业余棋迷在民间,使得围棋血脉延续,不
断传播。
因此,围棋的发展不仅要打造高手,也要给广大的业余棋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
是清华校友围棋协会的愿望。
“围棋+”的理念
棋事:您提出过“围棋+”的理念,能否详细谈谈?
沈拓:“围棋+”是我们清华校友围棋协会的核心理念、愿景和工作主线。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到过“互联网+”。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互联网+传统行业,
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一种化学反应,能推动很多行业的结构性改造。借鉴这样表
达方式和跨界思考方式,我们认为,围棋有五个层次的内容:围棋技术、围棋能力、围
棋文化、围棋思维以及围棋哲学。这五个层次与人生、教育、经济、商业,甚至国家战
略等等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对接。这样的对接体系,我称之为“围棋+”。
“围棋+”可以用以下这个框架图来表示。
棋事:您刚才谈到“围棋+”是一种跨界,可以举例谈谈这样的跨界具体体现?
沈拓:我举几个例子。
当代领导力能力中一个核心的要素,要学会共启愿景,要学会终局思考,也就是站
在未来的角度,来构思今天。我个人觉得,这方面做得最好是聂老。当年中日围棋擂台
赛,他在棋盘上展现的这种构思力、这种面向终局的愿景设计能力相当强,许多时候能
够舍小就大地掌控着整体局面,这种棋盘上的能力转换成领导力语言就是一种很突出的
领导力特质。
当代领导力学说强调的另一个特质是挑战现状。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最突出的是李世
石。他的棋,很多时候职业棋手都说看不懂,他行棋不拘泥于常理,走出的是另一番新
天地。这种挑战现状的特质是非常宝贵的,无论对于一个棋手,还是对于一个领导者。
其实“围棋+”还有很多其他可能运用的领域,比如说围棋家跟企业战略的结合,
跟企业转型的结合,跟企业经营的结合,和企业创新的结合,我发现在企业界人士交流
的时候,如果双方会下围棋的话,用一些围棋的术语来解释,彼此就非常容易理解。比
如说你抛弃一个老业务,快速的补充一个新业务,用围棋术语讲通常叫做转换。还有,
我下一步棋要开出的近一点还是远一点呢,如果在这一块儿你的厚势非常厚,运用厚势
围空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建议你应该放远一点,把对方逼向你的厚势,撞向
你的厚势,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运用到什么领域呢?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转型的过程当
中,一个企业的投资,应该大胆的进入它的跨界领域。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更多的
例子了。所以,围棋所蕴含这种底层思维,底层智慧,是完全可以跟企业经营,企业战
略相互结合的。
“围棋+”还包括什么呢?例如,儿童教育,现在围棋对于儿童成长有帮助,这个
事情似乎有定论,但是似乎又没有研究明白,有人说围棋帮助儿童计算,心算能力提升
。有人说围棋帮助了孩子们形势判断能力提升,那么到底对于孩子的帮助在哪儿?其实
,情商、抗挫……都属这个范畴之内。
“围棋+”还可以作用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素质提升,以及我们职业生涯的管理,
比如说大小格局的判断,面对困境的抉择,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这些方面,“围棋
+”也可以大有作为。
棋事:如果棋界推进“围棋+”,您觉得该如何去做?
沈拓:首先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业余围棋爱好者的价值。相当多的业余围棋爱好者,
不仅仅是围棋的爱好者,他们往往即对围棋有理解,同时也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理解
,很多业余围棋爱好者都是“围棋+”的探索者、实践者以及传播者。其次,棋界整体
应该增强对于业余围棋爱好者的关注、提升对于他们的服务,运用好业余围棋爱好者的
资源,开展“围棋+”的跨界合作。最后,作为清华校友围棋协会,我们希望把“围棋+
”体系化,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创造更多的跨界合作,清华校友围棋协会在
这方面会做一些深入的探索。
一种良性的循环
棋事:您说过,在任何一场商业革命的过程中,都会有行动快的企业家或者创业者
力图摆脱旧的束缚,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去充分释放自身的能量。实际上,围棋的发
展与经营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您能谈谈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中,什么才是围棋项
目的理想运作模式?您怎么看现在围棋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沈拓:在谈围棋的理想运作模式之前,我想先对围棋发展做个诊断。
目前,围棋界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从古至今,围棋的盈利
模式依然没有本质的变化。赛事主要以企业赞助为主。比如中信、梦百合、金立……而
企业家也需要经济效益的回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赞助大多基于企业的公益心,围棋
很难从经济角度证明自己对于企业的的投入回报是值得的。赛事运营,也要让赞助商收
获到回报。一个项目的良性发展不是靠一部分人的善心来持续的。
由此,引出第二个问题:到底谁是围棋界的用户?。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
而棋界始终没有搞清自己的用户是谁。棋界很少把围棋爱好者视为自己的用户,也没有
围绕这一点开展服务。例如,部分棋迷有为围棋服务付费的意愿,但棋界并没有系统地
提供这种服务,根源在于缺少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围棋天地》曾刊发过一篇文章。文
章中谈到,棋院选择棋类项目作为市场化改革试点时,选的是国际象棋而不是围棋,原
因就在于国际象棋界相对更有危机感,更有用户服务意识。
这种状况致使围棋的发展十分孤立,似乎一直走在社会主流的边缘。而棋手的职业
选择也越来越狭窄。究其根源,是围棋项目缺少“围棋+”式的思维,没有融合社会主
流,没有给从业人员提供多样化职业选择的可能性。
棋事:那围棋项目该如何改变,才能更好地利益社会?
沈拓:从思维的改变开始。与其他领域的思维对接是第一步,把“围棋+”的思维
模式与其它社会领域深度结合,如果说这两年互联网思维大兴其道的话,我们要不要在
“围棋+”的基础上提出“围棋思维”?!如果企业的CEO、每个组织的负责人都具备有
围棋的思维,甚至国家顶层设计者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围棋思维,可以预见围棋思维将
具备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其次,职业棋界和业余棋界需要通力合作,把“围棋+”系统地推动起来。棋界的
一个愿景是,让围棋进入学校,让围棋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相互结合。围棋界的任务不
仅仅是培养出更多的“古力”、“柯洁”,而是让围棋深深扎根,与社会生活有效结合。
再次,在商业模式上,一定要牢牢地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时代的合理商业模式,
首先是抓住付费用户,第二是把庞大的免费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某种商业价值。在这
方面,围棋界、资本界、互联网界其实还有很多跨界整合创新的空间。
东方哲学体系
棋事:国学在东方文明的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精神基座的作用。文化之于围棋也该
是如此吧?
沈拓:棋上可以映射出很多对人生的思考。人到中年,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在职业上
遇到天花板,这时就需要充电或调整,用围棋的语言就是要补棋。李世石,大家都认为
他是一个攻击型棋手。越是这样的棋手,对补棋的认识就越深刻。他不止一次说,假如
,在抢大场和补弱棋间进行选择,他会更倾向于补棋。他本人也曾通过休战半年的方式
来“补棋”。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西医是典型的精准的、量化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诊治思
想。中医则倾向于用系统化的观点看待人体。这种思想在棋上的表现也非常明显。一次
,听王元老师讲棋。他说,围棋的本质是曲线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王元老师这个讲
法非常准确体现了围棋在运动中平衡、在平衡中运动的本质。下围棋在任何时刻都要着
眼全局,不能拘泥于一个局部的得失。这就是东方哲学思想的一个体现。我称之为:平
衡。
围棋与骑行
棋事:似乎很多人都说围棋让自己享受到了一种纯粹的友谊?
沈拓:围棋有一种天然的社交功能。为什么下围棋能交到好朋友?首先对弈的双方
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种无功利的交往。而心有多纯,友谊就有多坚固。第二,友谊跟彼
此投入的时间成正比。下围棋就是弈者在彼此赠予时间。第三,围棋的对弈双方把勾心
斗角都放到了棋盘上,棋盘外的一切就都是风清云淡了。
棋事:您喜欢骑行?似乎跟围棋的风格大相径庭。
沈拓:随着棋力的提升,棋手有时会有种顿悟的感觉,会重新思考自己的棋盘哲学
。骑行也是如此,骑行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让你听到内心声音的一种方式,
它会帮助你找到你真正的生活哲学。
下围棋、做工作、在社会中生活,最终都要让你的生活哲学与你的行为匹配起来。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到:人们通常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事实上经过
一个圆的圆心有多少条直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深度的沉静
棋事:能谈谈围棋给您的感受?
沈拓:现在人普遍缺少深度沉静的体验。经常看移动互联网,会削弱一个人长篇阅
读的能力。围棋则能让弈者回归一种深度的沉静。能让人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无
论这是一件什么事,在那种状态下,都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幸福。
棋事:跟职业棋手对弈,您会有不同的感受吗?
沈拓:说到这,我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三体》。书中提到,有些文明之间的对抗发
生在两个不同的维度等级文明之间的时候,低维度文明根本无法与高维度文明对抗。如
果你是处在低维度文明等级上的时候,你发现你根本无法和高维度文明对抗。有太多别
人可以看到,而你看不到的东西。
就像我跟孟泰龄、刘星下棋,虽然被让了几十目,但依然感觉得到棋盘上不是同一
个文明维度的对抗,这也是很多业余棋迷跟职业棋手下棋的感受。但是,能够跟职业的
棋手下棋,就算输了也很快乐。
1 (共1页)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一道围棋数学题(图)我被小朋友惊呆了——“我们需要围棋”(图)
围棋界史上最强小棋手(2岁)●视频●下周还要为日语班的孩子普及围棋
请问围棋在华人社区流行么?一位3年级孩子的家长对围棋和数学的认识(图)zz
误打误撞的围棋普及故事 @ Chicago高大上围棋 在美不亲民 zz
zz《棋事》专访鲍橒:用自己的头脑走人生迷局我的围棋观(上)——对围棋感悟zz
《棋事》专访马小曼:围棋是真正的国粹我的围棋观(下)——围棋对孩子成长的助益zz
围棋+清华人的跨界融合,将会演绎怎样的传奇?劝棋篇—围棋究竟能带给人什么?—转<围棋天地>
有让小孩学围棋的家长吗?●○圣诞快乐图○●(围棋数学题,K-3难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围棋话题: 沈拓话题: 棋事话题: 棋界话题: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