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DA版 - 我梦想中的未来世界——电脑系统(上)
相关主题
刷机是不是等于重装系统?iphone为什么越做越长?
ipad disabled。请问可不可以不重装系统?怎么转移信息从iphone到android phone?
苹果手机的备份功能,完全是败笔iOS 11.3出来了
为什么我看到metro ui就生气5800上有备份软件吗?
N10不错Android手机大家都用什么软件收发邮件
请问为什么要更新OS?Android有没有类似iOS的installous这样的软件?
其实对IOS 7设计最贴切的词应该是girly问题:android市场的“宏功能”?
android总是感觉乱乱的Android备份/archive sms txt的软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软件话题: 电脑话题: 用户话题: 资料库话题: 硬盘
进入PDA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h
发帖数: 13
1
前言:
我有一个“怪毛病”,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沉迷”于改进各种感兴趣的事物,琢磨怎么
可以让它们更完善。于是就有了这一系列“未来世界”的设计(http://blog.sina.com.cn/greatmatch)。我想声明一下,此系列虽名为“未来世界”,但并不科幻。所有用到的都是已存在的技术,只是我把它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此篇《电脑系统》是其中之一。也许我设计的方案不一定好,但我不想把它们烂在肚子里,斗胆发出来大家看看?我梦想着这些设计能最终实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美好。
另,这篇文章包含许多注释。因为在写“怎么做”的同时,我还想要表达“为什么要这
么做”,以及一些引申和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放在正文里会导致东拉西扯的,没
有主题,并且上下文不连贯。我文笔有限,重写了很多遍也难以把它们揉合进正文,最
后我只好把它们分开来放在文末的注释里了。
在介绍具体的实现方式之前,我想先谈谈我的设计理念:
理念一:我的资料(数字财产)属于我,而不属于某台电脑。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往往是很多人共用一台电脑。也没有别的存储介质,所以电
脑硬盘也就相当于“资料库”的作用。付费软件(数字财产之一)也是授权给电脑,这
符合当时的情况。但是现在电脑普及了,一个人往往有多台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数码设备
,那么同样的软件,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在用,我却要在每台电脑上都买一遍,甚至换了
新电脑又要再买一遍,这是不对的。好在新的软件平台已经开始做了革新,比如Steam
,IOS,和Mac App Store下的软件就是授权给账户(即授权给用户),而不是授权给电
脑。这样我可以把我的账户登录在同属于我的不同的设备上,下载安装同样的软件,就
不用再买多份了。而Steam甚至可以跨平台支持Mac和Win,这是非常好的用户体验。这
让用户觉得,我买的软件是属于我的,而不是属于某台电脑的。
同时,统一的账户/资料库管理的概念,不单是用于解决软件授权的问题。在同一人拥
有了多台电脑等设备以后,资料往往分散地存在多台设备上,不易查找,需要时来回拷
贝数据也很麻烦,拷贝了以后又还不敢轻易删除,因为怕这是唯一的一份了。因此统一
成一个“个人资料库”以后,用户只需在自己的资料库里查找和导出即可,无需再用大
脑的记忆去管理多台设备上的资料。于是我还可以在我的一台设备上搜索我所有设备上
的文件。
理念二:我的数字财产,应当受到保护。
既然是财产,就应当能受到保护,不会因为电脑丢失,硬盘故障等意外而损失掉我的数
字财产。
我认为,我所有的资料,不光那些花了钱的比如正版软件,音乐,视频,电子书等是财
产,还包括许多个性化的资料,比如照片,文档,邮件,聊天记录,乃至游戏存档等,
都是我的数字财产。它们都应当尽可能备份,保护好,不易被人窃取。并且,在我想要
的时候随时能得到。
在这个理念里,我想要详细说明的是:我的桌面环境(配置文件),也是我的数字财产。
比如你忽然发现电脑中病毒了,需要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你是不是很不爽?因为现在
的电脑用熟了以后,已经很顺手了,重装系统后会导致许多设置丢失,又要从头来过。
具体来说:
电脑用久了以后,操作系统以及软件会生成许多方便用户使用的文件,比如:邮件存档
,聊天记录,软件的个性化设置,帐号设置,输入法词典,WIFI密码,通讯录,打印机
配置,网银控件等等,这里,我把它叫做配置文件。我想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配置
文件不仅仅是指的注册表一类的配置,而主要是诸如在Local Settings(XP)或者
AppData(WIN7)里,随着用户的使用,软件自己生成和调用的文件。比如在XP系统下
有个大家很熟悉的目录叫做“Documents and Settings”,其中Settings即指的这些配
置文件。
因为这些文件是需要用户花费时间生成,调整,对今后使用有助益的,所以也是 “数
字财产”。用户会调整软件配置使之更适合自己,同时自己又会逐渐习惯这些配置。这
样时间久了以后,许多操作会形成条件反射,或者说“人机结合”,可以很大的提高操
作效率。因此,当重新格式化系统以后,这些配置文件消失,系统又回到初始状态,打
破了原先建立好的条件反射,用户不得不重新再建立一次。
一个操作系统用得越久,这些人机结合就会建立得越多越牢固。但是,与此同时,用得
越久的系统就越容易出问题,小毛病会越来越多,导致不得不格式化重装,从而打破已
经建立好的人机结合,又要重新建立。而重新建立到熟悉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
,随着用户的使用,小毛病又会越来越多,以此循环……。而我想要做的之一,正是要
终止这种循环:重装系统时,保存用户的配置文件(桌面环境),恢复到新装的系统上
,从而始终保持人们最高效率的工作状态。【1】
实现方式:
由一个独立的“个人资料库”来备份存储着我的所有资料,而我的每台电脑,平板,手
机,从资料库里调取所需要的部分。
在资料库里,把电脑等设备上的数据分为三大块来分别备份存储:【2】
1, 我的文件:即文档,视频,照片,音乐等。【3】
2, 软件数据:即软件本身,包括操作系统。获取方式是登录账号后下载,类似IOS
,Steam等获取软件的方式。
3, 配置文件:即上面提到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方便用户以后使用的
文件。【4】
这个“独立的资料库”,可以是一块硬盘,或者是网络上的云空间,抑或是一台类似
Nas的家庭服务器(可以存放全家所有人的资料库)。其中由家庭服务器来实现的功能
是最为完整的。【5】
请让我以此来介绍以我的理念所设计的全新的系统,它的工作方式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方
便之处。
一、 备份并全自动安装和恢复系统
假如你的硬盘突然坏了或者电脑丢失,照以往的情况数据肯定没了。但我们前面已经把
电脑上的数据分成三大块来存储在资料库/家庭服务器里,那么新买了电脑或硬盘后,
只需把这三大块再合起来,就又恢复到你丢失前一模一样的状态了,很方便。
通常我们安装系统为什么复杂和麻烦?因为安装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各种设置。选择路
径,点同意,下一步等等。装完系统还要装软件,装驱动等等。但在这里,因为我们之
前已经保存了全部的设置,配置文件,所以重装时就不用再设置一遍,按照以前的设置
直接恢复就好了。整个过程可以是全自动的。即使可能拷贝几百个G时间较长,没关系
,因为不需要有人守在旁边点下一步,所以放在那让它自己运行一晚上就好了。
从实现方式来看,一个类似的例子是ThinkPad笔记本的一键恢复,它会从隐藏分区里调
取资料,自动格式化硬盘,安装系统,然后安装各种自带软件并批处理设置系统,整个
过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不过我认为,ThinkPad的这种安装方式还比较传统,Steam(全球最大的游戏软件分发
平台)对旗下软件有一种更为牛B的安装技术,几乎是直接下载硬盘版。无需传统的安
装过程,下载好了直接就能用。如果是从硬盘的备份恢复,直接复制文件,速度跟
GHOST恢复差不多。【6】而且出了问题也好修复。
从手机/平板操作系统来看,这个“三合一”的理念和IOS的刷机操作很相近:如果
iPhone系统出了问题,可以在iTunes里“恢复我的iPhone”。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它首
先会下载最新IOS固件刷机(相当于电脑的格式化重装系统),然后会提示选择一个备
份(即配置文件)恢复。恢复完了以后开始自动安装APP(软件数据),最后拷贝音乐
电影等(我的文件)收工。恢复完的手机,跟之前备份时的手机一模一样,包括图标位
置,APP里的配置等都没变。而恢复过程中调取的各种数据,则是存储在“iTunes资料
库”(类似个人资料库)里面。
我们知道,操作系统用久了以后常常会小毛病会越来越多。通常的格式化重装会破坏原
先已经用习惯熟悉的电脑桌面环境。那么我们用这个方法全自动“刷机”一次,既能解
决问题,又保持了原有良好的“人机结合”的状态。现在这种方式在手机上已经能实现
,我想要做的是它能在PC操作系统上也能实现。【7】
二、 很方便的解决软件问题
以上的全自动重装系统虽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毕竟耗时较长。在一些急用的场合就
不行了。并且,可能只是软件很一小部分损坏出了错,但却需要复制几百个G的文件来
修复它。在Steam里,有个功能叫做 “验证游戏/软件完整性”。它可以以非常快的速
度扫描软件的哪个文件出了错,然后下载正确的文件替换掉,从而解决问题。【8】
还有另外一类软件故障是以上的修复法所不能解决的:配置文件出错。这种故障通常清
空掉配置文件,让它重新初始化一下就好了。
我举个例子:我的战地2游戏不能载入地图了,卸载重装游戏都无效。后来我在“我的
文档”下面找到一个几百MB 的“Battlefield 2”文件夹。我直接删除它再重新启动游
戏——正常了。但这其实是我蒙对了。软件并没有告诉我配置文件放在哪里,通常各个
软件的配置文件是放在不同的位置,很不规范。比如导致“我的文档”下一堆的文件夹
。【9】有的放在App Data下,有的直接放在软件安装目录里。并且我也不知道自行删
除配置文件是否会导致软件出错,无法启动,闪退等。
所以我认为,操作系统应该规范软件配置文件的设置,比如
1,放在指定的目录下面,方便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
2,允许用户任意清空配置文件以对软件进行重置/初始化,甚至把这个功能直接集成在
软件快捷方式的右键菜单里。
3,提供多选的选项,让用户尝试有选择性的清空部分配置文件,尽量保留有用的部分
,比如保留 “用户项目”部分,而清空出错的系统部分。【10】
4,新版软件要能支持导入旧版的配置文件。
此外,配置文件里,有一些是用过就不要的临时文件,但是许多软件常常只管生成不管
删除,导致垃圾越来越多。这些临时文件也应当有规范的路径,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和
清除。比如像浏览器的缓存文件夹一样,设置大小不超过多少MB,以及超过XX天的自动
删除,避免系统越来越臃肿,也可以节省我们备份所需的硬盘空间。
三、 自动更新
软件通常是新版的更好用,但需要更新的东西太多,就变成一件麻烦事儿。操作系统补
丁,电脑上各种软件,手机APP,手机固件,驱动程序,病毒库,甚至导航地图库都要
更新。分别去检查所有这些,下载,再更新是一件非常繁琐并且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浪费了人的宝贵时间。我觉得电脑能干的尽量让它自己去干。【11】
我的思路是:既然我们已经把软件数据备份在家庭服务器上了,那么就由家庭服务器挂
在网上,随时去检查有没有更新,有的话下载下来替换掉原有软件数据。等我们电脑开
机时,再从局域网直接推送到我们的电脑上,方便快捷。甚至电脑带网络唤醒的话,半
夜叫醒它自动更新再关机。【12】
这个思路是借鉴了微软的WSUS服务器。比如公司里几百台电脑都要各自连接微软服务器
去打补丁的话,不要说微软,公司自己的网络带宽压力也蛮大的。那么公司里建一个
WSUS服务器统一下载补丁,分发给公司里几百台电脑就好多了。
但WSUS服务器只服务微软自家软件,我所希望的是所有软件(乃至不同操作系统的,比
如iTunes资料库的更新),驱动,以及用户自定义的(比如导航地图)更新都能做进去
,这样能大大减轻用户手动检查更新的繁琐重复操作。
在更新技术上,不得不再赞一下Steam。当前微软打补丁的方式,是先安装原版,再一
个个打补丁,甚至补丁的补丁,补丁的补丁的补丁……,于是系统越来越臃肿,C盘剩
余空间越来越小。iPhone的App更新则是直接全部更新,没补丁。这样软件不臃肿,但
带宽占用很大,耗时较长。而Steam则是用它家的SteamPipe技术,由于软件更新通常只
是改动小部分,大部分文件还是原样。所以Steam把整个软件分割成1MB为单位的小块,
然后软件更新时,只需要删除废旧不用的小块,下载更新改动过的小块即可。这样做能
大大节省下载所占用的带宽。而且因为对硬盘改动少,用户即使更新大软件时也不会导
致硬盘嘎嘎作响,用户操作变得极为缓慢,更重要的是,C盘也不会因为“补丁的补丁
的补丁”变得臃肿不堪。Steam这种牛B的软件安装-修复-更新方式,或许是软件业的未
来。
同样的更新方式,也可以用在手机/平板上。比如当手机插上电源后,自动WIFI连接家
庭服务器进行更新。这样很方便,能随时能保持最新状态,还不用在电脑上保存手机资
料库(iTunes资料库也是很庞大的说)。若为安全起见,也可以设置为物理连接时才进
行更新,比如用数据线连接电脑或者直连家庭服务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更新方式,在“个人资料库”里有老旧硬件设备的话,需要保存一
份旧设备所用的旧版软件数据——因为软件更新后有可能失去对旧版硬件的支持。【13

一个额外的福利是,因为软件数据都有备份和更新了,我也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下载
和保存很多软件,驱动的安装包以备用了。
注释:
【1】顺着这个话题再吐槽一下,微软每次升级操作系统,比如XP到WIN7都会大幅度改
变一些操作习惯。或许这样做操作会更合理,但是却导致不少XP用户的不满,不愿意升
级。从理论上来讲,我们键盘的字母排列就不合理。但为什么没有改呢?因为打字习惯
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条件反射,用户不愿意改。所以当需要更改操作界面时,如果能尽量
顺着老用户的思维去改,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比如iPhone的界面和操作从一代到
iPhone 6都没有太大的变动。即使升级也是在以往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做细微的调整。
此外,说到保持用户的桌面环境,我认为图标在屏幕上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
从思维到动作”的条件反射。比如自己用习惯了的电脑,即使桌面上一堆的图标,也能
很快找到我想要的那个,因为我已经记得它的位置,只需将目光聚焦到熟悉的位置去确
认即可。其它诸如打开控制面版上的一堆图标也是如此。但是这么重要的“人机结合点
”得不到保护,很容易被破坏。比如常见的升级显卡驱动时,随着屏幕闪了两下,所有
的图标的位置全部乱了,我找不到原来熟悉的图标位置了,就不得不满屏幕寻找,速度
会慢很多,而且又要去重新适应它的新位置。至于重装系统就更不用说了。在早期的
iPhone一代,也是没有保存图标位置的,但是后来新版的IOS改进了这一问题,这样
iPhone即使刷机,恢复完以后不单所有内容都在,连图标的位置都很之前一模一样,这
是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它迎合了人类大脑思考的习惯。
而在PC上,我除了想保存图标位置以外,还希望用户在他自己不同的电脑间切换时,也
能保持“宾至如归”的熟悉的界面,包括图标位置。如果这俩电脑显示器分辨率一样,
这在技术上实现不难。但PC上分辨率太多,就比较麻烦了:
上面提到的,升级显卡驱动后图标位置错乱,就是因为临时切换到最低分辨率。虽然这
个状态只维持很短时间,但此时Windows仍会在这一瞬间按照这个低分辨率自动重新排
列图标,等再切回去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时,图标就不能恢复到原先的桌面位置了(
iPhone 6在使用“放大图标”后再恢复到标准图标时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那么当用户
切换电脑时,桌面分辨率来回切换就也会导致图标错乱。
此外分辨率不同的另一个麻烦是会导致界面比例不同。比如现在新电脑的“高配置”往
往升级了显示屏为高分屏甚至4K屏,用户会发现高分辨率下发现菜单,字体,图标等界
面相互之间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高分辨率下,许多软件界面,菜单,字体等
也会因为像素密度的增大而相对人眼变小,小到看得累。针对这个问题,微软和苹果都
努力做了优化。微软因为PC上分辨率太杂,相对麻烦和问题也多一些。这里,我的想法
是,通过矢量化,做大分辨率的界面,图标,字体,规范第三方软件的编写等方式,让
操作系统做到近似屏幕的“缩放”的效果,也就是说换用不同分辨率,不同大小的显示
器,可以维持所有菜单字体等的比例基本不变。这样不仅仅能避免高分屏上界面太小,
低分屏上界面太大的问题,还能在不同电脑上尽量保持“同样的桌面环境”,也就是桌
面的一致性,这样用户体验会更好。而且这样缩放后,也就不再会有图标位置错乱的问
题。(类似高分屏直接用低分辨率输出,但那样的话显示效果会打折扣。并且完美缩放
可能做不到,因为宽屏普屏的高宽比例不同)。
【2】不光是PC电脑,其它智能平台的手机平板等设备也是如此,这个“三合一”的理
念是跨平台的。
【3】前面我提到,我的数字财产不属于某台电脑的另一个含义是:不属于某个操作系
统。因此,资料库里的文件,应该是以各家操作系统都能识别并读写的标准格式进行加
密和封装。就像用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都能用同一个密码加密和解密压缩文件一样。这
样才能够让我的所有设备同资料库进行交互。不然的话,用户有几个不同操作系统的设
备,就得有几个不同的资料库,而且不是统一的。
【4】我希望未来的PC操作系统可以不要用注册表,而是用文件的形式(ini和XML?)
来保存配置信息,这样方便把配置文件和软件加用户文档拼起来,“三合一”就又成了
完整的系统。还可以分别对各个软件的配置文件进行清理和初始化,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的正常运行。同时这些配置文件里的一些和操作系统无关的,用户项目部分,比如收藏
夹,通讯录,聊天记录,邮件存档等,同样以标准的格式存储,这样能被其它操作系统
和软件读写,达到用户在各个不同的设备间“无缝连接”的效果,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5】其实这个家庭服务器的大部分功能,可以用“云服务”来代替的,但是云端的网
速不足以满足需求。所以家庭服务器里的理念,可以看作是连接云端和本地端的桥梁。
此外我想说,我并非要大家每人都要去另外开销去买一个家用服务器。在我的设计里,
也可以完全按照以前的方式使用电脑,还有一些额外的福利。而如果买了家庭服务器,
则会更加方便。所以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
【6】相比之下,Steam的竞争对手,Origin的安装方式则比较传统,要先下载安装包,
安装后,再删除下载的安装包。这样除了安装的过程比较慢以外,还会临时占用大量硬
盘空间
【7】当多人使用不同的用户帐户登录同一台电脑时,资料是按照用户帐户备份在各人
的资料库里,恢复整台电脑数据时可以原样恢复不需要其他人的密码。
【8】如果我们已经把软件数据备份在家庭服务器里,那么修复软件时是直接从局域网
下载的,速度比Steam的网络下载更快。
【9】(XP下面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打开“我的文档”,先看到的不是我的文件,而是
一大堆文件夹,找个文件都要先拖动。在我的设计里,所有这些配置文件,应该放在统
一的目录下。这些文件夹既可以用资源管理器打开,也可以直接在快捷方式的右键菜单
里打开(所见即所得)。
【10】类似的,Android系统里可以在软件管理器里单独清除某个软件的数据。
【11】有些软件,很“贴心”的安插了一个能自动更新的进程。但这样的进程通常是开
机启动的。假如每家公司的软件都这么干的话,那么我PC上装了100个公司的软件,岂
不是开机要启动100个进程?这些导致开机变慢,并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的进程每天不
干别的,就检查有没有更新?!这不是很搞笑吗?光检查更新还好,它若是暗地里实际
偷偷干点别的事儿,那就更麻烦了……
所以,目前由像Steam,Mac App Store这样的软件平台来批量管理软件的更新,比手动
更新要方便,比各自进程自动更新要节省资源。
顺便说一下,当年IOS严禁开机启动的进程,是有道理的。移动设备上开机启动进程会
让本来就很吃紧的智能手机的电池时间更加恶化,操作变得更慢。此外IOS上用通知系
统来批量管理App的推送信息,也是很不错的思路。这样,系统用自己的一个进程,代
替了原本N个软件启动N个进程各自监视推送信息的做法。
以此类推,PC操作系统上也应该有类似的通用接口,把各种开机自启动的监视进程尽可
能的纳入统一的批量管理。比如我电脑里有Apple, Sony和Canon的三个进程,这三个
进程的作用无非是监视是当我连接这sony或canon的相机,或iPhone时,分别启动对应
的软件。像这样的进程应该取消由类似“自动播放”代替,即使实在要增加也应当请求
用户同意。目前太多的软件会安插开机启动的进程,新增服务项,导致许多用户的电脑
软件装多了就变得卡。一个规范的操作系统不应该是这样的,装更多软件应该只是占用
硬盘空间而已。就像一个书架,我应当可以随意的把书塞进去,取出来。不会因为我放
的书比较多而导致整个书架变得不好用(有正常空位的情况下)。
【12】这种补丁更新方式有一定的风险。假设某个软件公司在更新里植入病毒,木马,
监视软件,或者流氓软件的话怎么办?岂不是我们在不知情,不能阻止的情况下,电脑
自己就中了病毒了?
我想说,这样的风险虽然存在,但不过不是禁用自动更新能避免的,手动更新一样存在
这个问题。因为用户在点“下一步”的时候,是看不出来里面隐藏了什么恶意代码的。
曾经就有大量介于正常软件和木马之间的程序——流氓软件肆虐一时,不少就是绑定随
正常软件一起安装的。就连Apple的App Store刚开张的时候,也被爆出有不良软件隐藏
在游戏APP中,后被Apple下架整改。
即使按照现在的更新流程,倘若有黑客攻破了Microsoft Update或者Steam服务器,同
样也有可能导致用户中招。曾经也发生过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乌龙,误杀正常系统文件,
导致系统无法启动的情形。
所以最重要的是平台自身的监管。此外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风险:
1, 推迟软件安装。
可以设置软件更新在发布以后,推迟一段时间再自动安装。如果这段期间别的用户安装
更新出了问题,他们可以给平台反馈,并且提出差评以提醒其它用户。可以设置差评数
到了一定比例,平台自动暂停给其它用户更新。同时推迟安装也给平台方时间确认问题
并及时下架。这样设置的用户虽然不能在第一时间用上最新版的软件,但会安全许多。
2, 软件的回滚
当新版软件出了问题,可以通过下载旧版软件,回滚到以前的版本。
3, 规范软件的安装,能完全干净的卸载。
即使一个软件再恶意,但是如果我能把它完全干净的卸载,那也能解决问题。但目前的
情形是,假如我在PC上安装了一千个软件,再分别把它们卸载。那么此刻我的电脑已经
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多了一堆软件残骸不说,注册表也被修改了不少(即使删除干净了
配置文件)。甚至有的软件即使卸载也会故意残留一些进程驻留在系统里。要解决这个
问题,除了平台的监管外,操作系统能否记录软件安装时对系统做的所有更改,并在需
要时将其完全的卸载呢?我不知道,但我认为我们未来的操作系统应该能做到:我卸载
一个软件,就像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那样方便。它不会粘在书架上,损坏书架,或者在
其它书上留下痕迹。
4,不允许资料库中没有的软件,从PC回写。也就是说PC没有写入资料库里软件部分的
权限,软件只能从网络下载。避免PC中病毒以后感染扩散。
【13】比如我有个iPad一代,只能用IOS 5,但一些App已经不支持IOS 5了,那么当我
刷机重装后,会发现这些App不见了。因为它们在iTunes资料库里已经更新了不支持IOS
5的新版,需要重新在App Store里下载。甚至有的软件连旧版下载都没有了,这样让
旧设备的用户体验很糟糕。
j******o
发帖数: 4219
2
就和某些科幻片里一样,硬件统一,你就只有一个账户,哪里都能上。除此之外,所有
的系统维护都不需要你操心。
g********h
发帖数: 13
3
四、 自动同步
如果说更新是把软件从家庭服务器推送下载到电脑,那么同步就是把我们电脑上的“我
的文件”和“配置文件”上传到家庭服务器作为中转,再同步至其它设备保持一致。
除了文件同步以外,由于配置文件也同步了,所以我可以籍此在不同的设备间“无缝切
换”:比如手机上来短信了,我在电脑上回复,手机上看的视频,在电脑上接着看,电
脑上做了一半的文档,从手机里调出来修改,我在电脑上编辑修改过的照片,自动同步
更新到我的手机上等。这样可以实现一个理念:我所有的设备,协同为我工作。我可以
很方便的在另一台设备前继续之前没完成的事情,甚至是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14】
五、自动备份
既然我们已经把资料上传到了家庭服务器“个人资料库里面”,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
一点,对我们的资料进行备份。这里我设计了两种备份方式
1, 冗余备份。
有了家庭服务器作为“个人资料库”以后,我可以放心地删除硬盘上暂时用不到的内容
(尤其是固态硬盘用家【15】)
但是假如家庭服务器自己的硬盘挂了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让家庭
服务器在另一块硬盘上做一个冗余备份。
最完美的方式当然是直接把两个硬盘的资料完全同步,所有一模一样。但是这样占用的
硬盘空间也是最多的。这里我想提到一个我的理念:最小备份模式。
正版软件,音乐,电影,电子书等,虽然也是属于用户的数字财产,但是这些数据即使
丢失了也可以从平台重新下载,所以不用冗余。只有用户原创,独有的(unique)数据
才需要冗余备份。因为丢失了就没有第二份再拷贝回来了。比如照片,文档,配置文件
等,只备份这些数据,叫做“最小备份”。只冗余这些数据可以节省许多硬盘空间。
我们还可以在最小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冗余的体积:只备份资料库里有,但电脑/
设备上删除了的资料。这样即使家庭服务器主硬盘挂掉,我们仍然可以用冗余硬盘加上
所有电脑/设备,重建一份完整的资料库。也就是说始终保持所有的“用户独有”即最
小备份的资料至少有两份。因为服务器主硬盘和我的电脑/设备硬盘以及冗余硬盘这三
者同时挂掉两个的可能性是很小的。【16】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废旧电脑硬盘上的有用的资料导入资料库(同时做重复文件清
理避免浪费空间),然后把导入过资料的小容量旧硬盘格式化,用作冗余备份。这样既
做了冗余,又废物利用了旧硬盘,节约了开支。
此外,因为删除文件的时候不多。冗余硬盘可以设置为平时休眠,需要时再工作,能大
大延长寿命,节约能耗。
而且如果用户需要的话,还可以把“最小备份”多冗余几份在不同的硬盘上,增强安全
性。
备注:如果用购买了云空间用作存储的,一般是可以不用冗余的。因为云空间提供商的
服务器要强壮很多,并且他们自己必然也做了冗余的。至于有人存了一些灰色资料在免
费空间,当然得不到保护了。收费的云空间应该是不能随意删除用户文件,并且要保护
用户隐私的。
此外,家庭里其他人的电脑,虽然资料库不同,但是可以共用一份软件数据的(尤其是
操作系统很可能大家都一样)。这样也能节省许多硬盘空间(类似网络硬盘提供商节省
空间的方式)。
【17】
2,资料回溯——时间机器功能
上面说的备份功能虽然可以实现灾难备份恢复,但是却不能提供误操作备份。比如我不
小心清空了一篇做了很久的文档并保存,那么这个操作会被迅速同步到家庭服务器以及
我其它设备上的同名文件并覆盖掉,这就悲剧了。而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首先让我
简单介绍一下苹果Mac电脑上强大的后悔药功能:时间机器——我的部分思路来源于此
。它用一块外置硬盘或者是类似家庭服务器的硬件设备——时间胶囊来对电脑硬盘做全
备份。然后每小时记录一次硬盘文件的变化,做增量/差异备份。所以,它可以在一块
硬盘上保留用户电脑“过去 24 小时的每小时备份、过去一个月的每日备份及每周备份
。” 【18】再删除掉24小时前的每小时的备份,删除一个月以前的每天备份等,从而
达到可以存储许多时间点,却又只占用较少硬盘空间,这是我见过的最完善的备份方案。
但Apple的时间机器是对整个硬盘所有文件的,而在我的设计里,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有
许多手段来专门解决软件问题,所以软件数据部分就可以不用再做回溯了【19】(或者
只记录软件/驱动程序的版本号,需要时再重新下载旧版本做回滚)而是只针对“最小
备份”里的用户独有资料做时间机器,这样当几个家庭成员使用同一台家庭服务器备份
时,可以节省许多硬盘空间。因为家庭里几个用户可能用的是同样的操作系统,以及一
些相同的软件,那么软件部分只需要保存一份就可以了。同一块硬盘能存储更多的备份
点,还能降低系统的负担,减少资源占用。
六、 在客厅的电视机上播放照片,音乐,电影,可视电话,智能家居功能
通过把家庭服务器和电视机连接起来(最好是直接连接,虽然可以DLNA)可以当作HTPC
播放音乐,照片,电影等【20】和普通HTPC相比,它的资料是自动同步到最新的,不用
花精力拷来拷去。比如我想把出去玩拍的照片给爸妈看,那么我只需把相应的照片文件
标记为“家庭服务器共享”,就可以直接在电视机前把照片调出来,用手机遥控播放,
切换图片,缩放等。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在大电视机前看照片,评头品足,其乐
融融,比几个人挤在电脑的小屏幕前看照片要惬意多了。【21】
不便作机顶盒的,也可以利用DLNA传输来传输画面。以目前Wireless ac标准的速度,
传输高清也够用了。
一些方便使用的小功能:
1, 可以直接在电视机前登陆家庭服务器,查看自己的资料库。
2, 全家一起旅游回来,可把相机SD卡直接插在家庭服务器导入照片,自动导入所
有家庭成员资料库的图片文件夹,询问用户后同步进电脑。不再需要大家把照片拷来拷
去,对比哪些有没有拷过等一些无谓的重复劳动。同时在家庭服务器上只需保留一份照
片,软链接至不同家庭成员账户。这样可节省空间。
3, 由于是家庭服务器共享文件,不是由电脑的“共享文件夹”,不会出现忘记关
共享导致隐私在公司被其它人看到的情形。此外设置了家庭共享的音乐,电影,乃至软
件等都可以利用家庭服务器很方便的跟其他家庭成员共享。
4, 家庭服务器接驳电话,也可以作为家庭的智能信息中心,在客厅的电视机上播
放类似Face Time的高清可视电话,(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0c6800102vcte.html),以及控制家里的各种智能设备,以及作为家庭安防监控的显示终端(比如当有告警时自动切换画面或者画中画)。
七:重复文件,父子文件,和相关文件
既然我所有不同设备上的文件统一到了同一个资料库,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在这个
基础上在这个进行重复文件,父子文件,和相关文件的管理。
重复文件:在没有资料库的情况下,个人文件,比如拍摄的照片,视频等,往往会因为
各种原因复制了很多份在不同的设备上。又不敢轻易删除,因为怕这是唯一的一份了。
而在有“个人资料库”统一管理了以后,可以放心地删除,还可以由系统检测并删除掉
多余的重复文件,释放磁盘空间。(也可以保留)
父子文件:在比如编辑照片时,往往会“另存为”,生成很多跟原始图片相似的子文件
。这些文件可以由资料库系统生成一张类似族谱的父子孙关系图并链接,这样可以很方
便的由一张图片,找到编辑过的其它不同版本的图片乃至原始图片。
相关文件:比如我做了一份文档,用到了哪些图片,从我已有的哪些文档里复制了哪些
文字等,把这些相关的文件做成一张关系网状图并链接,有了这些,可以方便我再次编
辑修改时,再从原始文件调取相关的数据。
这些文件关系网络,同样也应该是以各操作系统都能读取的配置文件保存在资料库里。
实际应用:
比如我们把电脑里的所有图片导入“个人资料库”后,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所有图片的
Exif信息,根据主要的相机型号(今后可加入相机序列号)以及文件名,判断出哪些图
片是用户自己拍摄的,哪些是下载的网络图片。此后系统还可以根据图片内容的相似程
度判断哪些是经缩小,美化处理过的“父子文件”,这样在点击其中一张照片时可以很
方便的链接到原始文件以及其它处理后的版本。
另外,在拍摄照片时,很多人都有习惯一次连续拍摄多张,再从中挑一张比较好的。这
里,系统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点选,放大照片查看的时间,是否编辑优化处理,或者幻灯
片播放时哪张照片停留时间最多,哪张很快就跳过了等,判断这连续照片中哪张最受欢
迎。从而把这张照片作为“封面”,其它的照片呈“重叠状”叠在后面,表示这是一系
列连续照片,不是单张,以方便用户查看(甚至在今后照片清理时自动删除其它的连续
照片)。视频也是如此,选取用户看得最多的帧或者暂停的帧作为封面。而在那些不连
续的照片中,也可以以上面的逻辑,自动给照片打分评价,并组织一个用户“我的最爱
”的精选集。【22】
注释:
【14】比较类似的例子:IMAP的邮箱,我们可以在手机上阅读邮件,回邮件,再到电脑
上时,回过的邮件也同步更新到电脑上了。还有诸如基于网络同步浏览器的收藏夹,聊
天记录漫游,视频的播放进度等。
【15】固态硬盘因为速度快,越来越普及。但是固态硬盘因为本身的特性:本身容量就
小,还不能装太满,再者数据丢失就永久丢失了(磁盘还可以抢救一下),所以及时的
备份就显得尤为重要)。
【16】举个例子,假设我只有一台电脑,刚把电脑硬盘里的内容全部存进“个人资料库
”,现在电脑和资料库里各一份,互为冗余。除非电脑和资料库同时挂掉,否则都可以
从另一个恢复,此时不需要做另外的冗余。现在我从电脑里删除我的一张照片,那么这
个照片只有资料库里有这一份了。万一资料库的硬盘挂了,这个照片就永久丢失。那么
家庭服务器就赶紧把这张照片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做冗余。那么即使服务器主硬盘挂了
,这张照片还在。
【17】家庭用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
因为即使有许多节约空间的措施,也可能需要多块硬盘才能满足一个家庭的数据量。
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家庭服务器接多块硬盘。但是硬盘数量多了以后,比如20块硬盘,功
耗和数据量就不可小觑,并且它们长期不间断地工作,会降低寿命和可靠性。也会带来
噪音和发热。
这里,我的解决方案是:
1, 使用硬盘索引,休眠暂时不用到的硬盘:
把家庭服务器的内置存储,或者第一块硬盘(最好是SSD?)作为索引区,索引所有家
庭服务器上的文件。不光索引文件名,文件属性等,还包括文字内容,预览,甚至图片
以及视频的缩略图。
做了索引以后,其余硬盘则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需要调用此硬盘上的文件时才启动
。甚至可以把索引硬盘上的剩余空间用作缓存,当积累到一定的数据量,或者一段时间
没有新数据更改后,或者用户点了“保存”按钮后,才把缓存的数据存入其它硬盘。这
样只需索引硬盘不间断工作即可。这样可以支持很多块硬盘而不对系统造成较大功耗和
带宽上的负担。
2, 目前已有很多硬盘扩展的方式,这里我为家庭使用提出一种新的方式:书架式
扩展。
即所有硬盘像书架上的书一样并排摆放,串联起来。由于做了硬盘休眠,所以无需同时
启动所有硬盘,整个系统保证能同时启动三四块机械硬盘的带宽和电源以及散热即可。
每个硬盘装在硬盘盒里,硬盘盒的整个侧面都是特别设计的雷电接口和卡扣,可以和其
它硬盘盒拼在一起。硬盘盒上方有个机械按钮,按下断开连接以及松开卡扣,即可像从
书架上取一本书一样把整个硬盘盒取下来或者拼回去。这种连接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任
意搭配多个硬盘,硬盘不够了再买个盒子像乐高积木一样拼上去即可。互相连接紧固可
以降低震动,美观,减少连接线缆(也不会导致线缆插错)。当然硬盘盒上也有标准雷
电接口,USB接口方便单独取用,以及取下一个时,不挪位置地把其它硬盘盒串联好不
致中断家庭服务器的备份工作。
此外硬盘盒盖子上有数字液晶屏(低成本)或者电子墨水屏(高大上)显示硬盘标签
label,方便用户在一排硬盘盒中确定自己要找的那一块。
相比NAS,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功耗以及噪音,同时又可以带很多块硬盘。由于已经做了
索引,是不需要同时启动所有硬盘的,轮流启动即可。
索引硬盘即使损坏也不要紧,可以重建(只是需要时间),而且家庭服务器可以设定每
隔一段时间,在夜晚的空闲时段轮流启动硬盘检查校对索引是否正确,以及全盘文件的
完整性。
3, 家庭服务器的扩展模式和镜像模式组网。
如果以上扩展方式仍不够,还可以采用多台家庭服务器,用扩展模式组网,以及用镜像
模式来做冗余。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客厅电视机柜下的的家庭服务器只连接一两块硬盘作媒体共享用,
而在书房的家庭服务器则作主存储,放在书架上(未来电纸书取代纸质书是趋势,书架
可以改放硬盘),还可以方便用户使用雷电接口直连书房的电脑,获得更快的存取速度。
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中,很多部件因为过时已经不能用了,但是硬盘往往可以继续用,
而且往往存储着许多资料。因此可以把这些硬盘的数据导入资料库,再废物利用,休眠
模式用在系统中继续发挥余热。
【18】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它每个小时创建一个备份点,但如果一直这么保存下去
,备份点就太多了,硬盘承受不起。所以它有自动删除备份点的功能,节省空间。而它
删除的方式,是时间久远的则删除较多,每一星期只保留一个,而近期的备份点则保留
的比较频繁,24小时内每小时都有。因为用户如果过了24小时都没发现出了问题,那么
应该不用追溯,不需要精确的24小时内每小时的备份。所以这个设置是很人性化的平衡
。并且它是自动在后台删除,不需要用户参与。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是增量备份,因为增量备份不能删除过去的备份点,它的恢复需
要以往所有的备份点逐个来回溯。也不是差异备份,如果是差异备份,那么第一次备份
所需的容量可能很小,往后就会越来越大,甚至你一个小时的时间都不够传输当前硬盘
跟原始备份的差异。Apple是用软链接的方式来实现既可以删除旧的备份点,又每次只
需传输上一次的差异,同时还能保障整体容量不要太大,是很天才的方式。
【19】在大多数用户的电脑里,软件数据是大头,用户自己创建的“独特的”数据比较
少,因此这样做能节省许多硬盘空间。
【20】许多人家里的旧款家庭影院是只支持影碟机,CD的。媒体资源受到极大限制。电
脑里资源多,却往往只用个小音箱,音质发挥不出来。 因此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互补,
把电脑里的资源用家庭影院的功放和音箱来播放。现在不是有不少软件在推“家庭共享
”么?
【21】虽然现在大多数相机都配备了AV线可以连接电视机,乃至遥控器播放,但是这个
功能很少用,主要是不方便。很多时候拍完回来直接导入电脑保存了。而使用这个功能
,我可以在导入电脑后,编辑,处理,删除掉不用的照片,再挑选精华来在电视上播放
(甚至配乐)。
【22】关于照片的部分我还有专门的一篇,以前发过给Google的,放在后面连载吧。
C***S
发帖数: 1159
4
买个chromebook试试?
a*****y
发帖数: 33185
5
真能码字。
楼主是想说黑客帝国吗,把人装到胶囊里面做梦
m****n
发帖数: 147
6
Re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前言:
: 我有一个“怪毛病”,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沉迷”于改进各种感兴趣的事物,琢磨怎么
: 可以让它们更完善。于是就有了这一系列“未来世界”的设计(http://blog.sina.com.cn/greatmatch)。我想声明一下,此系列虽名为“未来世界”,但并不科幻。所有用到的都是已存在的技术,只是我把它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此篇《电脑系统》是其中之一。也许我设计的方案不一定好,但我不想把它们烂在肚子里,斗胆发出来大家看看?我梦想着这些设计能最终实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美好。
: 另,这篇文章包含许多注释。因为在写“怎么做”的同时,我还想要表达“为什么要这
: 么做”,以及一些引申和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放在正文里会导致东拉西扯的,没
: 有主题,并且上下文不连贯。我文笔有限,重写了很多遍也难以把它们揉合进正文,最
: 后我只好把它们分开来放在文末的注释里了。
: 在介绍具体的实现方式之前,我想先谈谈我的设计理念:
: 理念一:我的资料(数字财产)属于我,而不属于某台电脑。
: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往往是很多人共用一台电脑。也没有别的存储介质,所以电

1 (共1页)
进入PDA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Android备份/archive sms txt的软件N10不错
版上之前提到到android系统备份软件是?请问为什么要更新OS?
怎样可以用dropbox这类软件实现备份功能?其实对IOS 7设计最贴切的词应该是girly
请推荐iOS上听歌和K歌的软件android总是感觉乱乱的
刷机是不是等于重装系统?iphone为什么越做越长?
ipad disabled。请问可不可以不重装系统?怎么转移信息从iphone到android phone?
苹果手机的备份功能,完全是败笔iOS 11.3出来了
为什么我看到metro ui就生气5800上有备份软件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软件话题: 电脑话题: 用户话题: 资料库话题: 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