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版 - 这部细思极恐的电影,告诉我们关于原生家庭的所有真相 |
|
|
|
|
|
g*******7 发帖数: 36 | 1 “如果你没看懂这部电影,你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这两天,由曹保平导演执导,尘封了五年之久的电影《狗十三》在影院上映。电影主要
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少女李玩被成功“驯化”的故事。
父母离异,又各自重组了家庭,李玩自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她的名字是随便取着玩的,而弟弟的名字要好好取。
她喜欢物理,父亲却因为她英语不好,便强迫她去英语小组。
她不能喝牛奶,每次喝都会吐,但大人以喝牛奶对身体好为理由,她就要喝下去。
这个孤独,敏感又叛逆的少女只有一只名叫爱因斯坦的小狗。
她和爱因斯坦一起吃,一床睡,对李玩来说,爱因斯坦是她的朋友。
可是,爱因斯坦却被爷爷弄丢了。
为了安抚她,继母想了一个“聪明”的法子:买一条一模一样的狗。
大人们告诉她这就是爱因斯坦。
你看,小孩子多“蠢”啊,会认不出朝夕相处的朋友。
李玩疯了一样的跑出去寻找她的爱因斯坦。
因为她的这次“任性”,爷爷受伤了,奶奶也差点走丢了。
“不就是一条狗吗?狗重要,还是爷爷奶奶重要?”
为了“反抗”父亲,李玩当着父亲的面故意挑衅,现场来个“对瓶吹”。
“理所当然”地换来了父亲的一顿暴打。
而暴打之后,父亲对李玩这么说:“爸打你是因为爸爱你。”
她学乖了。
对塞给她的小狗好好相处,接纳了它就是爱因斯坦,听从父亲的安排好好学英语。
可是,因为弟弟被爱因斯坦吓哭,继母便撒泼要把爱因斯坦送去狗肉店。
她哭着求父亲不要把爱因斯坦送到狗肉店,父亲却径自开车走了。
后来,李玩参加了省里的英语竞赛,却讲的磕磕绊绊,但她拿到了全省物理竞赛第一名。
父亲很高兴,说今天可以实现她的任何心愿。
“我想知道你把爱因斯坦送去了哪家狗肉店。”
父亲带着她开车去了流浪狗收容所,但爱因斯坦已经绝食死去了。
爱因斯坦死去了,曾经的李玩也死去了。
庆功宴上,李玩懂事地跟长辈敬酒,面对六叔特意为她点的“红烧狗肉”,只是平静地
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
随后夹了一块狗肉,眼神木然,大口咀嚼。
影片的最后,她在街上重新遇见了走丢的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已经有了新的主人。
李玩没有把爱因斯坦要过来,甚至庆幸爱因斯坦没有认出她来。
她只是选择一个人躲在无人看到的地方默默哭泣。
而旁边的墙上,还有她亲手贴上去,现在已经变得晦暗残缺的寻狗启事。
李玩顺利“长大”了,成为了家人眼中懂事的好孩子。
但这种“长大”,不是破茧成蝶,更像是一种“驯化”,一种“被动成长”,直至变成
大同小异的社会人。
忍痛拔掉身上的刺,留下鲜血淋漓的伤口,时间久了,伤口不再流血,结痂留疤后依旧
会隐隐作痛。
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影响究竟有多大?
知乎上这个问题下面的每一条回答,几乎都像是一句“墓志铭”。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寒意从
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我一边因为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痛苦不堪,一边却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然后陷入自责。”
为什么无法逃脱这个连自己都讨厌的模样呢?
其实,这和我们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有关。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隐秘而持久的。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从父母那儿获得安全感,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在我们长大
以后,已经内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这种“代际遗传”使我们和父母如此相似。
伯特·海灵格说:“我们会继承或重现家族创伤,但我们必须面对我们自身的命运,无
论这个过程多么艰难。”
而大多数的童年创伤,多源于我们没有被理解,被尊重。
我们如此弱小,只能依附父母。一般来说面对伤害,会有三种应对风格。
1.回避
当采取回避的应对风格时,通常会逃离原先的情境,努力填满自己的生活,让自己避免
想到过去的情境,可能过度饮酒,性行为,或者成为工作狂,甚至回避亲密关系。
2.屈从
当采取屈从的应对风格时,会主动放弃抗争,选择接受,甚至会再造从前的模式,把和
父母的关系投射到伴侣身上,把伴侣当成自己的“父母”。
3.过度补偿
当采取过度补偿的应对风格时,会通过思考、感觉、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来抗争,会
竭力使成年的自己与童年不同,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度补偿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有益尝试
,但过犹不及,内在自我依旧能感受到濒临爆发的压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