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1)世界第八位海军
相关主题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2)北洋舰队的虚实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4)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6)为黄海血战平反论洪秀全 (转载)
洋务运动史--2同治帝载淳(5)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谭嗣同: 当日本去辽东时,民皆号泣从之
历史上“欺国太甚”的例子刘亚洲中将谈1979年的投名状战争的伟大意义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再贴一个
洋务运动史--7各位灌水WSN,送你们一副对联,enjoy!
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10章 大崩溃、擒获(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北洋话题: 舰队话题: 日本话题: 李鸿章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5
发帖数: 95
1
(以下文字摘自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
唐氏认为:
“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然非战之罪也。”
“甲午黄海之战时,……这十四管带经笔者约略调查,似乎全是马尾水师学堂
的毕业生。最不可想象者是,他们十四人中,至少有十人是马尾船校「第一期
」的同班同学……在这十四管带之中,有四人在黄海之上阵亡殉国。有三人因
战败随丁提督愤恨自杀。另一人显然含寃而死。--真是惨烈之至!
梁启超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而敌一国」。同样的,那空前绝后的鸭
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而大战日本一国呢!
马尾!马尾!我为尔欢呼。您在五千年中华通史上,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转文共分8段:
(1)世界第八位海军
(2)北洋舰队的虚实
(3)海军衙门是个大「肥缺」
(4)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5)翁李之争
(6)为黄海血战平反
(7)劣等洋员的谏言不可信
(8)刘步蟾战绩辉煌)
世界第八位海军
在甲午战前,我们的大清帝国也有一支相当可观的海军呢!它拥有装甲十四吋,
配备有十二吋巨炮的七千吨主力舰二艘,和各式巡洋舰、鱼雷艇数十条。每次操
演起来,摆出「船阵」,也是樯橹如云,旌旗蔽空,气势非凡呢!如把这些船舰,
摆在今日的台湾海峡,也还是一支可观的钢铁长城呢!何况当年。
这支舰队甲午战前亦曾由清政府派往高丽、日本、南洋新加坡一带巡弋示威。堂
堂之阵、阵阵之旗,连欧美海军大国的观察家亦均拭目而视呢!据当时世界军事
年鉴的统计,大清帝国这支海上武装,居世界海军的第八位。排名仅次于英美俄
德法西意七大列强。此时日本亦雇有大批欧美专才,订购船舰,锐意发展海军。
然在甲午前夕,日本海军全部吨位炮位及海战潜力,实远落我后;在世界排名仅
为第十六位。按资料分析,清日对阵,日海军断非我之敌手也。
【附注】 其实所谓世界列强海军排位问题,只是当年海军年刊等一类书刊编辑,
根据各国吨位与武器装备,所作的比较之辞,并无绝对标准。甲午战前,我海军
实力通常被估计,约在第六与第八位之间。日海军则在第十一与第十六位之间。
谁知海战于七月二十五日爆发后,不出数周,我舰艇竟一败涂地,全军尽墨。堂
堂主力舰,最后为敌方所掳,竟被拖回三岛,充当海边码头上的商用「趸船」,
亦辱华之甚矣。回忆一九四八年夏,笔者赴美留学,路过日本时,随团参观日本
之战史馆。曾见有大幅油画,渲染其黄海一役,歼灭我方舰队之战绩。睹之触目
惊心。返船之后,同学百余人相约联名上书南京国民政府,请责令日本拆除此画!
那时我们是战胜国嘛!--今日思之,心有余酸也。
以上所述只是海军。至于陆军之一败涂地,更不忍多说。斯时清朝的陆军,尤其
是湘淮两军,刚刚打完惨烈无比的对内战争:剿平「粤逆」,消灭「捻匪」,镇
压西北「回乱」……在国内真是威无复加,不可一世。在甲午前夕,大清境内的
百万貔貅,都是久战之师,气势夺人。
这时日本陆军新建,可用之兵不过十余万人--「明治维新」时,天皇原无一兵一
卒。谁知牙山一声炮响,我军竟瓦解土崩,不可收拾,而敌军则追奔逐北,斩将
搴旗。不数月不但占尽边塞,势且逼近京师。清方朝野震动,不获已而腼腆求和。
真丢人之极!
…………
就以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那个毛头小子英人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来
说吧!在同治初年(一八六三),清廷委托他购船八条,试办海军之时,这小子
时年不过三十,居然想当大清帝国的海军大元帅(Admiralissimo)。这个大元
帅他当然没当得成,而清廷又找不出自己的大元帅。曾国藩想把这八条炮船编入
他的「水师」;满人又怕国藩坐大而不允。国藩的老弟国荃,那时正围攻长毛于
南京,也不愿这洋船来分他攻取南京的首功。八条大洋轮终于变成了丧家之犬,
最后还得由李泰国把它们退回原主,拍卖了事。--这种买来卖去的折耗和佣金,
都是大得不得了也。李泰国小子发了大财不用说了。好歹钱是公家出的(李泰国
经管的关税),大清朝中诸大臣对大清帝国的损失,不痛不痒也。
…………
原始四化,先炮后船
「四化」这个东西,在清末原叫做「办夷务」、「办洋务」;叫作「师夷之长技
」;叫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国学人把它加一顶洋帽子,叫「自强运动
」,叫「科技现代化」,叫「国防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最早搞起的,是林则徐所发动的船炮政策。但是林则徐这位科甲出身
的士大夫,和他的上司道光皇帝,和上司的儿子咸丰皇帝,以及许多「中兴名臣
」,都属于「望洋兴叹族」(且用一个新式台湾词语)。他们只搞「炮」,不搞
「船」。在他们看来,在那波涛险恶的大洋之上,去与蛮夷搏斗,做个「龙王三
太子」,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历史上,上至秦始皇,下至戚继光,都未尝动过
下海的念头,何况他们。所以早期的船炮政策,在道咸两朝,只搞炮,不搞船。
在鸦片战争期中,林则徐曾向美商买了一条一千零八十吨的大洋船「剑桥」号
(Cambridge),并装了三十四尊英制大炮。但是林钦差并不要把这条大洋船开到
海上与英船对轰。相反的,他把这洋轮横停于珠江口内,作为障碍物,兼作炮台
之用。结果被英国水兵爬上去,连船带炮给开走了。
后来长毛打到上海附近(一八五四),要与小刀会合流。那位行商出身的上海道
吴健彰,颇通洋务。他知道洋船是无敌的。所以他向洋商买了一条吃水四百三十
吨,名叫「孔子」(Confucius)的大洋轮来「助剿」。并雇了些洋水手来驾驭
「孔子」。后来那个在清军与长毛之间反反复复的美国瘪三华尔(Ward),便是
「孔子」的一个水手。后来吴健彰不要「孔子」了,他把「孔子」送给江南大营
的向荣。向荣对「孔子」也没兴趣,因为「孔子」太胖大了,不够灵活。在长江
里动不动就搁浅。而那些划小舢板的长毛,却躲在小河湾和芦苇之中,「孔子」
对他们毫无办法。所以向荣也不要「孔子」——这也是上述李泰国所购八条大洋
轮,被退货的基本原因。
总之早期的清廷的「满大人」(mandarin)们,都对洋人的开花大炮有兴趣,而
对洋船没兴趣。要搞国防现代化,他们就拼命买大炮,筑炮台。因此上至旅顺口、
大沽口,中在吴淞口,下及虎门栅,他们买了无数尊开花大洋炮;建了数十座海
防大炮台,等待着「夷人」登陆。朋友们相信吗?后来在「一二八」(一九三二
)、「八一三」(一九三七)期间,我们在吴淞口大炮台上,放得震天价响的开
花大炮,都还是逊清末叶的曾文正、李文忠装上去的呢!
炮是购自外洋。但是消耗量极大的炮弹、鱼雷、水雷和步枪,总应该自己造造吧!
因此,在太平天国快被打平前后,曾国藩当了两江总督,左宗棠当了闽浙总督,
他二人乃在上海、福州(马尾)、南京三地,分别招洋匠,购洋机,自制洋军火
了。殊不知洋人是船炮不分的。能造炮弹,就可造炮;能造炮,就必能造船。我
们既能自制大炮,很自然的也就能自制「火轮」了。这便是后来的「江南机器制
造厂」(今日已能制造十万吨以上的远洋大轮,说不定已在设计制造航空母舰了
)、「马尾造船厂」和「金陵兵工厂」的起源了。等到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李
鸿章出任直隶总督,这项军火工业便扩展到汉阳、天津和大连了。各地封疆大员
也可乘乘自造的火轮了。
既然自己能制造小火轮和小炮艇,则自己的维修技工、驾驶舵手,甚至设计监造
的工程师,也就势在必有了。因此那位有远见、有魄力而廉洁奉公的左宗棠,便
于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在马尾办起了第一所船政学堂来。其中分轮机与驾驶两
科——这便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海军的摇篮;虽然它的结局是十分可悲的。那也是
单搞四化,忽略五化的错误酿成的啊!
海军始于抗日
上述这项西化初期的缩头挨打,守株待兔的旱乌龟政策,到同治末年(一八七四
)却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盖此年日本籍口台湾牡丹社番民杀害琉球船民而出兵
侵台,在清方朝野引起了震动。尤其是新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对日本
之蠢蠢欲动,起了严密的戒心。
李氏于同治九年(一八七O)继曾国藩出任北洋大臣,驻节天津。下车伊始便碰
到日本派专员来华,要求与欧美各国相等的「条约权利」(其实是不平等的条约
权利)。鸿章为之愕然。盖自往古以来,中国便把区区日本,视同藩属。初不意
这蕞尔小邦,今日竟以帝国主义自居,要在中国发展殖民地了。
吾人翻读李鸿章与当时日本使领人员的谈话笔录,李之口气仍以上国大臣自居,
然读史者固知其色厉内荏也。在日本得其所偿的大部分之后,条约墨迹未干,日
军又在台湾琅桥登陆(一八七四年四月。除另注外,本篇全用阳历)。在举国惊
呼之下,鸿章乃急调时驻徐州的淮军精锐唐定奎部六千人,租轮赶往台湾对抗。
定奎为淮军宿将。当其亲率子弟兵之精华跨海南渡时,心中亦惴惴不安,盖商轮
无护航,渠深恐日军半渡腰击也。——唐定奎此时的担心,二十年后证明并非过
虑。盖「高升」号被日轮击沉时,殉者近千人,尽是江淮子弟也。笔者幼年即常
听祖父的客人,高声谈论此两役的惊险场面,而自庆未死。
李鸿章经此刺激,及决心自建海军御侮。他自始至终的假想敌便是日本,知道清
日迟早必有一战。盖牡丹社事件之后,一八七五年九月日人又在朝鲜制造「江华
岛事件」,迫令朝鲜断绝与大清的宗藩关系,并与日本订立条约。
一八七九年日本再迫琉球绝清而加以并吞。一八八二年及一八八四年,日本又在
朝鲜制造所谓「壬午事变」、「甲申事变」。其志在并吞朝鲜,已昭然若揭——
这样一来,李鸿章认为,欧美列强还远在万里外,而新兴的日本则祸在肘腋。建
军抗日,刻不容缓,乃奏请朝廷解散所有旧制水师而迅办新式海军。
所幸国内的内战已暂告结束,外战减缓。朝政,尤其是省级政权,由开明派掌握,
国力迅速恢复。朝中由两位年轻寡妇垂帘,也颇能招贤纳谏。总理衙门由恭亲王
和大学士文祥主持,久历坫坛,亦熟谙外情。而外国公使长驻北京,酬酢频繁。
中外相处,也颇能互信互谅。尤其是美国由惨烈内战(civil War),转为国内建
设(reconstruction),对华无领土经济野心,遇事且可开诚相助。同治七年(
一八六八)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竟被文祥说动向华盛顿
辞去本职,接受清廷委派,为中国出使欧美钦差大臣,颇多建树——笔者曾有专
文论之,不再赘。其时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亦应聘为总理衙门之
顾问(洋员),并将国际公法译为汉文,使国人耳目一新。丁氏颇通中国古籍,
兼擅国语粤语,甚为中国士大夫所重。曾纪泽赠诗恭维他说:「羡君兼擅中西术,
双取骊龙颌下珠。」洵非虚誉。
总之,在此所谓「同治中兴」(颇像当前的「小平中兴」)的颠峰,衰老的大清
王朝,一时颇有复振气象。此时中国海关在赫德的科学管理之下,贪污敛迹,收
入甚丰。总理衙门因策动廷议,以海关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约四百万两,作为建
设新式海军之用。斯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新型的「国防预算」。
中国海军的结胎年代
清末中国新式海军筹建之初,议者纷纭,然以淮军智囊、曾任驻法公使的薛福成
所论最为中肯。薛氏主张中国海军应分成北洋、南洋、闽粤三大舰队、四十八船,
分建合操。北洋舰队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负责监督与建设,以拱卫京师门户。南
洋舰队则由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统率,以防卫东南海岸及长江内外。闽粤舰队则由
两广总督负责,保卫东南沿海。——此一三分制,至今未改。
此后李鸿章及总理衙门复参照洋员建议,将新建海军按英制训练,德制统率。英
国海军制度系由海军上将三人,分工合作联合指挥。德制则听命于海军总司令一
人也。
中国海军指挥既取德制,而海军亦如陆军,听命于省级封疆大吏,则中国之「海
军上将」(admiralty)亦取省级「提督」制。迨新式海军成立,旧制水师撤销,
李鸿章乃调身经百战、守身廉洁笃实之前淮军水师提督丁汝昌,转任海军提督,
统率北洋舰队。南洋与闽粤管带最高官阶仅至总兵(海军师长),无提督衔也。
说者或讥鸿章以陆军统海军,为战败原因。殊不知击败中国之日本联合舰队指挥
官伊东佑亨(一八四三~一九一四)亦是由陆转海,与丁汝昌无异也。民国时代
国共两党建设海军,何一而非由陆转海哉?!持此论者,狃于皮相之说也。
此海军规划期中,四百万元之预算,原议为南北各分其半。双线延伸,平行发展。
斯时南洋大臣两江总督为沈葆桢。沈氏原为「福州船政局」监督,本系行家。他
认为新式战舰,不论自建或外买,所费均属不赀。四百万元之预算,为一队购舰
造舰,未见其多;两队分摊,则嫌太少。既然北洋舰队职在拱卫京师,责任最大,
他主动建议,全预算划归北洋。迨北洋舰队速建成军之后,再建南洋。
李鸿章对沈之建议,当然求之不得。孰知同治中兴时之满清,仍只是满清。南洋
谦辞,北洋未必受益。在李鸿章建军期中,北洋舰队所实受,每年不过一百二十
万两而已。预算巨款何在?则公款挪用,私囊窃取,都早为官场惯例。李鸿章虽
一代能吏,亦是宦途老官僚,不会因公款之失,为一己找其私家之麻烦也。然纵
是一百二十万两,在当时已是巨款。在同一时期,英德二国所承造的高等战舰,
索价亦不过四五十万两而已。——在同治末年日军侵台以后,鸿章即以此每年百
万预算,购舰造船,一支像模像样的世界第八位的海军大舰队,居然也就呱呱坠
地了。
【附注】关于上述诸节,中文史料山积,见王仲孚编《甲午战争中文论著索引》,
台湾师大一九九四年六月印行;大陆十年前亦有类似著作。其中有关北洋舰队的
资料,应以戚其章教授的《北洋舰队》(一九八一年济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最为
简明,足资雅俗共赏。简明的英文史料可参阅John L. Rawlinson, 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作者出身教会家庭。其父于一九三七年沪战期间,我机误炸「大世界」时
遭难。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附有简明西文参考书目。作者与笔者为数十年老
友。笔者亦编有较详尽之英文书目以补其不足也。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10章 大崩溃、擒获(下)历史上“欺国太甚”的例子
震惊中国的碾童案第八位路人现身:没有看见问心无愧(图)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慈禧死前说了一段话,李莲英听后赶紧离开皇宫洋务运动史--7
郭松龄反奉 40我所经历的“六一八”事件始末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2)北洋舰队的虚实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4)老太后不如小阿巴桑
唐德刚笔下的甲午黄海海战(6)为黄海血战平反论洪秀全 (转载)
洋务运动史--2同治帝载淳(5)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谭嗣同: 当日本去辽东时,民皆号泣从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北洋话题: 舰队话题: 日本话题: 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