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一个小学生的一九五八
相关主题
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Re: 转基因农作物是蜜蜂大量死亡原因之一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上) (转载)大青虫, 活僵尸 (转载)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下) (转载)我以前种的西红柿
巨蛋枇杷, 巨大如蛋 (馋人, 慎入!) (转载)重温8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
党媒批“官员用诗作报告”:像穿着“三点式”参加晚宴我也当次坏人
揭秘 司马光砸缸 (转载)大青虫, 活僵尸
党媒批“官员用诗作报告”:像穿着“三点式”参加晚宴 (转载)要不要开个博彩,赌红转头家的凤蝶的男女
盘点小学稀奇古怪暑假作业 你会做几道?大青虫, 活僵尸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马朝话题: 嫁接话题: 卿头话题: 小学话题: 两层楼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283175.html
首页 > > 国家人文历史 13年第13期
1958年“大跃进放卫星”,尚马朝是山西年龄最小的名人。
尚马朝是山西永济县卿头小学六年级学生。卿头是永济的一个镇,靠着涑水河,地
势平坦,盛产粮棉,教育办得好。辛亥革命前后,镇里就有3座小学,其中一座女小。
1937年抗战前夕,三校合一,合称卿头初级小学。中共建国以后50年代,号召教学和生
产劳动相结合,课堂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形成一股风气,教给学生书本知识,
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爱科学、爱劳动是大家向往的好品德。农村小学容易走向
大田,认识接触农作物。1957年村里给小学划拨了一块地,用作试验田。小学生课外成
立了一个“米丘林小组”,老师带领小同学,就在大田边教边学,动手动脑。当年10月
,学校办起了工厂、农场、饲养场,“米丘林小组”改成“红色少年科学院”。师生就
在这个开放的教学基地,边学习,边劳动,大胆进行各种栽培养殖试验。
尚马朝的父亲就是个乡村能人,栽培果树,整枝嫁接,算个土专家。受家里影响,
尚马朝从小学习果树管理,喜欢在庄稼地里鼓捣些小名堂。人们看到的小学生尚马朝,
屁股后面经常别着小铲嫁接刀,在试验田上劳动课。一个班的小学生辨识各色各样的田
禾苗,也跟着辅导老师练习嫁接技术。
“大跃进”中号召老师学生敢想敢干大搞科学实验,1958年夏天,也是突发奇想,
尚马朝和同学张成全一起练习嫁接西红柿和马铃薯。取西红柿幼苗的枝干,去根,取马
铃薯幼苗的根茎,嫁接成功。这个农田里的奇观,当地学校农村都叫它“两层楼”,地
上长西红柿,地下结马铃薯。当年10月,这棵远近闻名的“两层楼”成熟,收西红柿36
个,重8斤7两,地下结马铃薯11颗,重1斤2两。上级教育部门大力表彰“两层楼”创造
奇迹,10月8日,当地将“两层楼”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文教展览会展出。小学生尚马
朝在现场介绍培育新品种的经验。
尚马朝的“两层楼”,大家都觉得很神奇。上级领导认为放了一颗科技卫星,大树
特树小科学家的形象。尚马朝迅速一鸣惊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科研模范典型。1959
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报道卿头小学的教学劳动科技相结合的路子,题
目是《乡村小学一枝花》。4月16日,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来学校拍摄了新闻纪录片。
当年国庆节十年大庆,国家领导人邀请尚马朝赴京观礼,邀请函以毛泽东主席、刘少奇
等五位副主席的名义发出,尚马朝登上了国庆观礼台。11月,尚马朝参加了全国第二次
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入选大会主席团,受到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接
见。
跨过年头,国家已经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学习宣传尚马朝的热浪依然高温不退。
1960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视察卿头小学的科研活动,挥毫题词:“一群
红领巾闯进了科学之宫,好比孙悟空进了天宫,打烂了天宫旧秩序,结果还是红领巾们
做了齐天大圣。”这期间,还有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张际春、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
全国政协文教参观团团长胡愈之到学校视察访问。钱俊瑞副部长给卿头小学小农场题词
:“大胆发明创造,学米丘林,超米丘林!”1960年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
耀邦也到卿头小学视察工作,留下了很有特色的五言诗体题词:
卿头小学好,年小志气高,你学鲁班师,心灵手更巧,他比米丘林,苹果嫁仙桃,
我超李时珍,健壮永不老,他超李太白,个个是文豪。敢想敢干,天天向上,共产主义
早--早--早!
山西省的省长副省长各级领导,也纷纷来到卿头小学视察,表彰先进。
尚马朝和他的伙伴搞出了小发明,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当然难能可贵。回想起
来,这和当时的小学教育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重视实用技术教学有关。小学教育启发
学生开动脑筋,发明创造,对于青少年成长,非常有益。少年时代科学启蒙,一旦开悟
,终身受益。一代人如果在青少年时代养成对科学技术的迷恋向往,有益于优化人才综
合素质,全面发展。中国的旧式教育往往只重视人文不重视科技知识传授。国家发展经
济,需要实用性的技术人才,从娃娃抓起,卿头小学当时的实践,引起上下关注是有道
理的。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卿头小学依然坚持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普及科技知识的
好传统。“文革”结束以后,1980年代初学校恢复了农场,重建了少年宫,规划了小麦
棉花试验田。少先队辅导员吕自诚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农作物生长规律,开展生物防治
病虫害研究活动,瓢虫治蚜虫,赤眼蜂治蚜虫活动都有声有色。他们制作的昆虫植物标
本,在全省少年科技成果展览获奖。吕自诚老师代表卿头小学出席了全国少先队工作表
彰大会。
但是在“大跃进”创奇迹放卫星的特殊政治气氛中,山西到全国,无疑夸大了少年
尚马朝的试验价值。50年代新政初建,从上到下,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程度很低。人们乍
一听到地上西红柿,地下山药蛋,首先感觉无比神秘无比好奇。现在基因技术人人耳熟
能详,稍微有点专门知识都知道,同一个科属的植物都能够嫁接,西红柿马铃薯同属茄
科,嫁接成功不是多么神奇的事。这就是一项普通的嫁接技术,尚马朝有一个能人父亲
,得益于家庭影响,让他很早掌握了嫁接技术而已。尚马朝升入初中以后,吕自诚老师
带领他们,在“两层楼”的基础上再嫁接,西红柿枝干上嫁接茄子,形成了“三层楼”
。这些都说明,同一科属嫁接再嫁接不是多么神秘的事。由于不涉及基因转变,“两层
楼”的科研价值和技术含量非常有限。即使从实用的角度衡量,西红柿和马铃薯的嫁接
成果也很难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在山西多生长在中北部高寒地区,耐寒耐旱,土壤肥料
要求低,西红柿却是喜温喜湿喜灌溉浇水,同一种土壤气候条件下,二者同株,土肥水
难免顾此失彼。农作物的嫁接最好时段往往只有几天,嫁接技术也不是人人都能掌握,
一棵一棵嫁接,很难形成大田种植。即使嫁接了,也不能保证棵棵成功。茄科是草本,
一岁一枯荣,第二年又要重新嫁接。所有这些,都使得大田生产几乎不可能。近年来有
人肯定它的观赏价值,对于旅游观光农业,当然可行。但是在大饥荒的1960年,搞什么
西红柿马铃薯嫁接观光,那是肯定不得人心的。
“大跃进”中粮棉高产指标已经吹得离谱,同样的道理,科学技术创造发明,人们
首先想到的也是放卫星创奇迹,是否属实能否应用倒没有人较真。大家都在比赛谁的调
子高,这是那个年代的病态狂热。上上下下头脑发热,全国各地都在创纪录出新品,一
个少年儿童的发明创造,当然更加振奋人心。对“两层楼”的鼓吹,更多的是从它的政
治层面着眼。中国人民有志气,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相信不相信,宣传不宣传
,已经不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问题,而是敢不敢大跃进愿不愿大跃进的政治思想问题
。这就是“两层楼”的价值一再高估放大的深层原因。“小科学家”、“小发明家”,
放在一个仅仅学会嫁接的少年儿童身上,明显有些夸大虚饰。至于“小米丘林”,甚至
还可以嗅出一股强烈的倒向苏联遗传学的刺鼻气味。
尚马朝可说运气不错,一个“两层楼”,确定了他终生的职业选择。中学毕业以后
,教育部门保送尚马朝进了山西农业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运城地区科委。前几年,在
科委副主任的职位上退休。
时过50多年,尚马朝的发明创造昙花一现,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从上到下再不见
有人提起了。“文革”以后拨乱反正,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曾经有重访卿头小学的动
念,山西方面接到通知,也做好了准备,最终总书记没有来。如果他来,要讲些什么,
做些什么,现在人们已经很难猜测得到了。时下的中小学教育,应试为中心,脱离开书
本学习的一切课外活动早已不予考虑,卿头小学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气象。只有当地五六
十岁以上的老人,还经常提起这一段历史,回忆起当年照亮全国的短暂辉煌。
文|毕星星
w****n
发帖数: 25644
2
那个民国的黄金十年也是大跃进,哈哈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青虫, 活僵尸党媒批“官员用诗作报告”:像穿着“三点式”参加晚宴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历史解读揭秘 司马光砸缸 (转载)
毛泽东创造空前绝后的“历史精品”(四之二)党媒批“官员用诗作报告”:像穿着“三点式”参加晚宴 (转载)
假释人员变身官员再到黑老大 玩弄女性高达110人盘点小学稀奇古怪暑假作业 你会做几道?
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Re: 转基因农作物是蜜蜂大量死亡原因之一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上) (转载)大青虫, 活僵尸 (转载)
解密:建国初惊动了最高层的科学家出走事件(下) (转载)我以前种的西红柿
巨蛋枇杷, 巨大如蛋 (馋人, 慎入!) (转载)重温80年代小学语文课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马朝话题: 嫁接话题: 卿头话题: 小学话题: 两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