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那些为缅共冲锋的知青们,失去国籍下场悲惨 (转载)
相关主题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转载)文化艺术简介青山黑水颂知青——知青文化概述
谁是罪魁祸首?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國府大失敗之我見--萧慧麟《知青之歌》蒙难记 (转载)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转载)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道县大屠杀蔓延(5)
原24军副军长张宏献口述:亲历抗美援朝组图:1978年云南五万知青罢工下跪请愿回城
疯人切·格瓦拉:像喝粥一样杀人 (转载)中共功罪评说之九:上山下乡浪费了多少人的青春?
许成钢:我的文革十年揭秘文革时期的两性关系
中国知青史“文革”时期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青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青话题: 缅共话题: 王曦话题: 孟古话题: 中国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9770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那些为缅共冲锋的知青们,失去国籍下场悲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2 09:49:16 2018, 美东)
封克麦 封克麦 微信号 fkm0622
功能介绍
说说话~~
来源:大有道书院
文革期间,一群被输送到云南的老知青,怀着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加入了缅共,在
缅甸的热带丛林中进行了15年的战争生涯。
文革期间,一群被输送到云南的老知青,怀着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加入了缅共,在
缅甸的热带丛林中进行了15年的战争生涯。
当1989年最后一个知青怀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带着被战火创伤的肢体回到国内,这场历
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就终结了。
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曾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怀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奔赴金三
角战常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革命的激情使老人也犯下年轻的错误,更何况他们-
这些心怀世界勇于牺牲的世界革命中心的革命青年。
生命往往无法预测,当这几千名20岁上下的中国知青在浓黑的夜色中偷偷越过国境线,
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彼国枪声和树木一样密集的丛林时,一个个惨痛而悲壮的故事便拉
开了序幕
王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金三角搏命15年,能活着回来,他是荒唐岁月里“输出革命”
的幸存者。还有数以千计的知青,葬身在缅甸冰冷的土壤中,留下面向东方的无名荒冢
一堆。
1968年1月1日,缅甸共产党借势而起,在中缅边境孟古建立了东北军区。自此,那个50
年代初因革命失败而销声匿迹十多年的缅共,竟然又复活了。支援这支武装被我国认定
为对“共产主义事业”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孟古河,中缅两山间夹着的一条小溪,宽不过10米,却还得脱鞋卷裤腿涉水而过,凡是
投身缅共的中国志愿者都要在此偷偷涉过此河,因此被称为“裤脚兵”。1970年5月19
日,王曦跋涉到了孟古河畔,随身行李只有《革命烈士诗抄》和艾芜的《南行记》两本
书。这一天,恰好是他20岁的生日。
这拨下乡知青,在经历了“红八月”的激情和“上山下乡”的迷惘后,他们开始憧憬成
为“国际主义战士”。王曦因为父亲头上那顶“国民党军统特务,中美合作所刽子手”
的大帽子,早被收拾得求学无路、报国无门、生存无计,似乎只有战死沙场,才能一雪
前耻。
新兵队里没有一个缅甸人,完全是知青世界。缅共不仅有个“知青旅”,而且每个营还
各有特色。
在303特务营,老高三知青较多,都颇有书香子弟风度,被称为“秀钉子营”。3031营
,华侨知青和昆明知青各半,昆明知青中又以在瑞丽下乡的知青为主,他们背倚瑞丽江
,在自己家门口打仗,被称为“门坎猴”。3032营,大多数都是初一至初三的四川人,
他们特别能喝酒,人人的性格都被熏陶得和60度的老包谷酒一样火爆刚烈,俗称“火枪
营”。3033营的昆明知青常年累月钻山沟打游击,都是些不修边幅,神头二五的老兵油
子,被称之为“痞子营”。
娘子连有百十号小姑娘,她们要么抬着伤员,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高射机枪,和男人
们一样冲锋在前。在缅共的历次战役中,都是知青连队打头阵,他们高大、勇猛、忠诚
、狂热,牺牲前高呼着“毛主席万岁”,创造了一个个“黄继光”般的英雄传奇。
1968年中国出版了《格瓦拉日记》,不知有多少中国知青怀揣着它或是手抄本投身异国
,到底有多少人跨过孟古河,奔赴了缅甸战场。
有的说5000,有的说2000,无法统计。一位曾经在金三角征兵站工作多年的游击队干部
回忆说:最多一天曾经创造日接待中国知青600人的纪录。据非官方材料透露,仅下乡
高峰的1969年5至8月,参加游击队的中国知青达千人之多。
1970年12月底,中断了三年多的中缅两国外交开始有了恢复迹象。知青们尴尬的发现,
阵前的奈温政府已被中国接纳。为此,缅共军区中方顾问组首长郭副政委,向部队作了
内部报告,强调中国对缅共的支持不会改变。
该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国内对“中国人自愿参加缅共的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并说在70年
8月,中央军委已下达文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参加缅共牺牲的同志,其家属
与解放军待遇同等。
为此,缅共还为每个献身者出具了一张类似“革命军人身份证”的证明文书。图为证明
文书。
林彪事件之后,国内的知青政策也开始松动,招工、招兵、上工农兵大学、走后门回城
之风渐起,外五县知青开始寻找新的人生变革之路。
滇缅路上,老知青们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冲在异国一侧小路上独行的新知青喊道:“喂
!替别人当炮灰的同胞们,回头吧,我们有救了。”
大部分知青战友已经逃了回去。但像王曦那样家庭背景太糟糕的,成了坚定分子留了下
来。
1976年毛泽东主席去逝前后,中国派往缅共的军事顾问组,分批分期的撤回了国内。送
行时,知青们的哭声响彻孟古河,从此,他们成了没有国籍的人。
中国不再公开对缅共给予支援,而这些知青因为自愿输出革命,已经失去了中国国籍。
当初,加入缅共时,还有人问:“革命关系能转到国内吗?”,现在都成了泡影。至于
他们如何恢复国籍,归国安置,均无人提起。
直到1980年,中国才开始正视这些缅共老兵的性质、身份和退伍回国问题,并且出台了
一个并不尽如人意的接纳、回归政策。
不过,见到这条政策时,王曦哭了,如同无人认领的孩子找到了亲娘。此后,为了办好
手续,名正言顺的脱离缅共,王曦经历了耗时三年的漫长等待。一边等,一边打仗,好
几次险些命丧黄泉。为了全身而退,他只好一走了之。1985年,在离开故土15年后,王
曦抱着两岁的儿子来到了浊浪滔滔的缅甸楠佧江边,留影为证,开始了逃亡之旅。
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流浪到了萨尔温江以西的九谷,又在中国边境畹町镇,花二十元钱
买了个假通行证,最终偷渡回国,抱着儿子登上了开往昆明的长途客车。回国路上,他
又一次跨过了孟古河。
图为1985年的王曦全家福照片。后排居中者为王曦。
现在,在距缅北“果敢国门”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烈士陵
园”,是当年“缅甸共产党果敢县委员会”为“缅共人民军”死亡官兵所建。其中不少
死者是来自中国的知青。
中国知青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动荡的年代把他们的青春一卷而去,留下的只是创伤
、磨难、迷茫和痛苦的回忆。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余杰:从朱克家一段留言谈起--兼议“知青精神”原24军副军长张宏献口述:亲历抗美援朝
丁东:上山下乡运动的得与失疯人切·格瓦拉:像喝粥一样杀人 (转载)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2) (转载)许成钢:我的文革十年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转载)中国知青史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转载)文化艺术简介青山黑水颂知青——知青文化概述
谁是罪魁祸首?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國府大失敗之我見--萧慧麟《知青之歌》蒙难记 (转载)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转载)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道县大屠杀蔓延(5)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知青话题: 缅共话题: 王曦话题: 孟古话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