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e 发帖数: 22064 | 1 人民日报1981年02月09日第7版
吴纪椿 李咏霓
1923年9月1日,日本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关东平原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火灾和
海啸,酿成了难以想象的浩劫,使四百多万人受灾,15万人罹难,物质损失达55亿金日
元。随着岁月的流逝,可怕的历史阴影在人们心头逐渐淡漠了。今天的日本青年,除了
知道每年9月1日这个法定的“防灾日”外,也许很少知道在这场震惊世界的关东大地震
中,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的人民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近代史上中日两国
人民友好情谊中令人难忘的一页。
《日本红十字会年表》载:9月14日,北京中国红十字会代表汤尔和等三人,红十字会
理事长庄篠和医务长率领的26名救护队来到日本。据当时参加救护队的刘美锡女医生生
前回忆,关东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红十字会向各国红十字会吁救。北京中国红十字会立
即响应,而由上海红十字会医院(现华山医院)从事筹备工作。赴日救护队由该院牛惠
霖院长亲自率领。他通知实习医生刘美锡随同前往。当时刘美锡还没有结婚,一无牵挂
,义不容辞,就毅然成行了。她是队里唯一的女医生。救护队所乘的船只从上海开往横
滨时,美国救护队也转道菲律宾,在差不多的时间到达。
面对怵目惊心的灾情,救护队工作困难万端。日本政府只拨给东京红十字会对面的一间
房屋作为中国医生的诊所。幸好中国救护队除医生外,还配备了男女护士、事务员、炊
事员、工友和翻译,一切供给都自行解决。在7.9—8.2震级的受灾地区,木造房屋几乎
全部被摧毁。东京和横滨两大城市由震灾引起的大火,危害尤烈。仅东京一市,居民被
压死二千人,烧死五万多人。当地一个规模巨大的被服厂就被烧死三万八千人。劫后余
生的灾民,流离失所,啼饥号寒。而母亲怀中蠕动着的婴儿,仍然一个个不择时机地降
生到这片瓦砾焦土上。产科医生刘美锡肩挑着两副担子:又救灾民又接生。她不辞辛劳
,夜以继日,聆听着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以自己温暖的双手,把这些在灾难中诞生的
婴儿接到人间。时至今日,在美丽的日本国土上,还可能有这么一些年近花甲的公民,
在他们的身上曾倾注过这位年青的中国姑娘赤诚的爱。当时,得救的母子,还从中国医
生手中接过面粉和服装。在苦难的日子里,这些婴孩的母亲,只能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和
深情的目光,表达一颗颗感激的心。
二十年代,中国西医尚在草创阶段,赴日救护队中的有些医生,在上海已颇负盛名,当
时,进口西药费用昂贵,而关东大地震中以牛惠霖为队长的赴日救护队,免费为灾民医
疗、给药,确实难能可贵。对于中国救护队的工作,日本大正15年内务省发行的《大正
震灾志》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中国为最近之邻邦,具有同类文字,国际关系也颇密
切,故对我们遭受之灾害,不认为是旁人之事,给予我们最大的同情。”日本红十字总
会会长接见了救护队的六名中国医生,并共进茶点。他在表示感谢和鼓励后,邀请中国
医生加入日本红十字会,这在当时日本医务界是一种崇高荣誉,还邀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左图),赠给每人影集一册和日本红十字会纪念勋章一枚。四十多年了,刘美锡医生
一直把这本影集、那枚勋章和会长的弧形请帖珍藏着,并把它们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
的珍贵遗产,遗留给她的孙子。
关东大地震中的中国救护队以自己的感人行动,写下了我们两国人民友谊长河中令人怀
念的篇章。在中日友谊有了极大发展的今天,重温这难忘的一页,将使我们两国人民的
心感到更加亲近和温暖。(附图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