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k*******c 发帖数: 438 | 1 虽然张学良将军有抗日的条件,也有抗日的机会,更有抗日的理由。东三省是张作霖的发家之地,父母陵寝所在。张学良将军身为东三省最高行政长官,身为全国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有守土、抗敌、卫国、保家之责。从一个男子汉个人来说,匹夫见辱,奋身相斗,更何况是国恨家仇?岂能一忍再忍,一辱再辱?但是,张学良将军从未动过抗日的念头。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张将军不抗日;国民政府要求他严守锦州时,他不抗日;国民政府严令他坚守热河时,他仍然不抗日。恰恰相反,他望风而退,坚持退避。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是否在准备抗日或者实行过抗日呢?让我们看看历史事实。
第一,在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早就扎扎实实地着手准备长期抗战。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准备长期抗战的战略,积极建设大后方。1934年4月,由蒋介石亲自掌管为对付日本侵略而设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仍隶属于军事委员会),随即开始在大后方(湖南、四川、湖北等地)投资设厂开矿,进行军事重工业建设。并抓紧在西南地区勘探和建设公路。这些战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也是有成效的。
1936年,国民政府多年的建设措施终于开始显示成果,国民经济实现了全面好转,农业丰收,工业振兴,外贸增长,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国防军工,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长期抗战创造了条件。
历史证明,这种准备在后来坚持长期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备战,准备长期抗战,这本身就是抗战的一部分。也是决心抗战的表现。
第二,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根据敌强我弱的方针,采取了比较稳妥的抗日方针,即"不绝交,不宣战,不讲和,不订约"。战术则是"步步为营,处处设防",以达到延迟日方进攻,争取时间调动抗战力量的目的。这个方针的基本点是抗战。
战争初期,从敌我双方的国力、兵力上讲,我方确实处于劣势,但是,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后备力量较强,因此,国民政府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努力着手备战、不急于决战或避免全面战争的方针,这从敌我双方的力量悬殊的角度看,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尽量争取时间,以储备力量。
史学家黄仁宇在《从大历史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说,当时蒋介石 "深知两方的实力,如即此仓卒应战,只有自取败亡。" 因此蒋的策略是,尽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构筑能够对日作战的国家能力。
第三,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和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面对日军的侵略,曾多次发动过抵抗日军进攻的战争,表现了抗战的决心。
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曾再三下令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坚守锦州,抵抗日本,阻滞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国民政府会议的决议,国民政府主席孙科等给张学良的电报,都是要其守卫锦州。军令如山,说明抵抗日本进攻锦州,这是国家的方针,也是蒋介石的方针。蒋介石还明白告诉张学良,准备派遣航空部队,归张学良将军指挥,以增强张将军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
事实证明,国民政府令张抗日,蒋介石令张抗日,孙科令张抗日,汪精卫也令张抗日,但是,都没有成功。张学良将军就是不抗日,他不抗日的意志十分坚定。任你多大的权威、多坚决的命令,都无法促使他抗日。
第四,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八年抗战期间,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争,如上海八一三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镇南关大捷,缅甸抗战,等等,每一场战争都可歌可泣,国民党抗战将士们的英雄之气,爱国激情,惊天地而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精神。
国民党成为抵抗日本侵略的最主要的力量,抵抗着大多数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殉国的将士达340余万人。说国民党和蒋介石不抗战,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国民党是抗战的。他的抗战,决不是张学良将军逼出来的。张学良将军自己不抵抗,却要逼着抗日的政府和国家领袖去抵抗,这实在是很滑稽的。他的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丝毫也站不住脚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