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ssouri版 - zz 小米时代结束了 三大失误致神话破灭
相关主题
ZZ 小米成立4年 跃居世界第三zz 全球第四 宏碁CEO王振堂宣布离任
zz 苹果神话或已不再 大裁员股价暴跌8% 拐点到来杨元庆:全产业链拥抱互联网
杨元庆:联想对继续拓展PC业务充满信心 (转载)昨天去bestbuy看了一下
zz 华为高管称一两年超过苹果zz 联想将挑战三星苹果
中国手机巨头小米 开始进军欧美Re: 这些年在美国开电子厂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 (转载)
联想仅出货1100万部智能手机zz 炒股界传奇:高手用这个方法8年增值34倍
zz 未来房地产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小米”Re: 四十岁左右的家庭,净资产一般在多少? (转载)
zz 内地新iPad滞销 水货开售3天跌2000元智能手机在巴西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小米话题: 公司话题: 硬件话题: 手机话题: 用户
进入Missouri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a
发帖数: 10208
1
去年初,尹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2015:小米与反小米者的决战之年》,在那篇文章中
,我暗示小米必须在这一年中证明其生态模式的有效性——必须从硬件以外赚到足够收
入,以补贴愈来愈惨烈的价格战,甚至在硬件免费的情况下也能运营下去。
而小米的对手——我当时认为主要对手之一是华为——则必须在销量进而是产业链
控制上远远超过小米,封杀小米向生态盈利模式切换的可能性。我当时做出这样的判断
,依据是中国和全球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小米的规模也正接近达到依靠内容和服
务就可以相当程度补贴价格战的程度——这是从硬件盈利模式向内容服务盈利模式切换
的前提。
在写完这篇文章大约5个月后,我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个典型的四线城市,我在那
里发现的事实暗示,胜负的天枰可能正倒向反小米者们——我的那些在 2014年还充满
热烈期待的、试图通过我搞到一个小米F码(拥有该码买小米手机不用等候)的亲戚朋友
们,几乎再也没有提起过小米,他们的口中讨论更多的是苹果,华为,OPPO这些品牌。
说实话,他们的消费倾向让我吃惊不小。我听得最多的是,"现在没有2000以上(的
手机),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而很不幸在他们的印象中,小米已经伴随着红米的铺天盖
地,被牢牢钉在了廉价机(在一些中国用户眼中,这个词有时会与低品质相伴随)行列。
小米的预期管理游戏:循环推高的销量、估值和传播议程主导力。
现在,战争的结果已经相当明了——曾经的神话创造者被新的竞争者所替代——在
IDC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华为取代了小米位列第一,而小米的
份额则掉在了华为和苹果之后,尽管2015全年小米在中国仍然是第一,但在全球的份额
仅位列第五,在中国厂商中排在华为和联想之后。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排名已经被挤出了前五,而在进入前五的三家中
国公司中,除了华为外,其他两家是过去几乎没有被小米列为对手的OPPO和VIVO。这两
家公司的特点是,它们主要的精力都在2000元以上的中端细分市场。
比出货量份额下降更糟糕的是,小米作为一种风潮的结束,表现在它对传播议程主
导能力的下降,而过去这是它整个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饥饿营销是其极致表
现):"小米"的百度搜索指数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出现了7次在25万以上的高峰
,其中5次在30万以上,而2015年以来只有两次出现在25万以上(30万以下)。
支撑小米神话的另一大动力——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也面
临急转直下的形势,据一些外媒报道,投资机构们已经考虑下调小米的估值,认为其
2014年时450亿美元的估值相对目前的经营处境存在高估。
小米公司的估值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每年都成倍上涨——2010年为2.5亿美元
,2011年10亿美元,2012年40亿美元,2013年100亿美元,2014年450亿美元。不管真实
的估值是多少,每年蹿升的估值,以及高速增长的出货量,不停为生态中的所有成员(
供应商,开发者,用户,资本,员工,政府,媒体等)注入兴奋剂,这些又反过来推高
其估值、销量和生态影响力。
但就像不存在永动机一样,也不存在永远不要求兑现的预期。当人们面对小米让人
暂时失去理性的漂亮数字时,总是会忽略小米神话背后的环境因素—— 毫无疑问,中
国世界第一的手机制造能力,以及谷歌在应用商店层面的培育,为小米模式的快速崛起
提供了条件,而这些是所有公司都能分享的资源,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的雪崩式增长(几
乎与小米的诞生同步,2012年增长135%,2013年增长50%,2014年增长31%),又为其提
供了动力。
但进入2015年,增长的发动力突然熄火,全年中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了2.5%,远低
于全球10%的增长率,而不幸的是,小米的销量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不像华为那样全球
化程度较高。但仅这点仍不足以让小米神话破灭,同样立足中国市场的OPPO和VIVO的成
功证明了这点。
小米的三大失误:市场切换不成功,错失产业链布局良机,以及不够偏执。
失误一:用户从发烧友群体向大众群体切换时,过于依赖价格一种竞争维度,忽视了
品质和个性化维度。
早在2012年,尹生曾经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40亿美元估值的疯狂:小米可能步凡
客后尘》,在该文中我曾提到小米必须面临的一个战略切换,即从早期的发烧友市场向
大众市场切换:
到目前为止,它主要的用户都是那些技术发烧友,对他们而言,小米的最大优势,
就是它不是苹果,以及它提供的让它们参与到小米进化过程中的机会,即便小米的产品
和服务有点瑕疵,他们也有较高的容忍度。但要达到1亿部的销量,小米必须争取更多
的对技术没有任何兴趣、只对价格、品牌和性价比感兴趣的大众用户,而他们可是眼里
揉不得半点沙子的。
很不幸,小米采取了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切换——直接瞄准1000元以下市场
的红米。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用户还是以首次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为主时,这种
模式换来了虚假的繁荣——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教育了市场。
但当市场倾向于饱和时,用户从首次使用智能机为主转向智能手机换机者群体,他
们开始寻找更能符合或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或者仅仅换一部更加可靠、品质更好的产
品,至少是他们认为的可靠好产品(尽管价格也更高,而这时他们已经尝到智能手机的
好处,不确定性的降低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钱),而此时红米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也
使小米的整体品牌受到连累。
失误二:没能及时在产业链布局和提高产业链影响力方面有所作为。
雷军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第一个从一开始就有产业链经营意识的人,这帮
助他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创业之旅,也启发了更多的创业者。但当一家公司的销量从
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增加到几千万甚至几亿时,其在产业链的角色也从一个拾遗补缺者
,转变为产业链的重要变量,这一变化会从根本上改变竞争。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手机制造产能,但整个产业链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
的产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有限的,最终对这些零部件和整机的产能的掌控能力,就会转
变为对参与竞争者的交货周期、资金周转率、用户满意度、生产成本等的制约或影响。
华为正是借助了其自身的关键零部件布局,以及在设备行业积累的全球产业链影响
能力,在竞争中后来居上的——但华为十几年在设备领域的耕耘也不容忽视,它帮助华
为建立了支撑一个关键零部件业务的自身规模,以及华为作为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一品牌
价值。
而作为创业新星、没有太多华为这样的资源的小米,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在了手
机的周边产业,比如智能硬件等,但问题是,当小米手机的行业地位不再时,这些周边
产业也会变成无根之木,那时的小米最多作为一个投资者从中分享部分收益。
失误三:不够偏执,未能将"硬件免费+应用服务收费"的模式做到极致。
在雷军最初为小米设计的商业模式中,包括手机,应用与服务,MIUI这三环,最理
想的情况是,硬件免费,通过应用和服务盈利。但要实现这种理想模式,就必须有足够
的应用与服务,特别那些即便离开小米手机和MIUI仍能够运转的应用和服务,这样它的
规模就可以超越手机用户数量的范围,提供某种战略上的确定性。
在这方面,小米甚至不如乐视极致,后者通过硬件定价权的牢牢掌握和贯彻——它
甚至已经开始尝试采取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的模式——成为互联网电视领域最主要的力
量之一,乐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与其在视频领域建立的地位密切相关,为视频内容
付费正在成为用户可以接受的行为之一。
对小米而言,仅仅是基于对屏幕的掌握而作为一个应用分发商的存在,无法帮助它
建立起可持续的和稳定的商业模式,一则这个领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再则安卓
的系统不像苹果,它是开放的,而且以免费为主,这让它无法建立起苹果那样的应用和
服务独特性(即便苹果,这种独特性也在下降)。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真正需要的,是像乐视视频那样的拥有一定行业优势地位的
用户付费业务,以便当它向用户免费提供硬件时,可以有足够的收费业务来弥补其成本
,或者反过来,通过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来提高其硬件的吸引力。
只有这时,它才能沿着红米打开的缺口,继续向下,直到免费,以便牢牢掌握定价
权——现在,它面对的是产品价格优势的丧失和品牌定位下移的双重压力。目前不知道
小米能否整合雷军系的资源,最终实现"硬件免费+内容服务收费"的模式——在已有的
手机厂商中,它是最接近拥有这种模式所需的基因和条件的。
小米的未来:手机公司?硬件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公司?……
2013年,我还在福布斯时,曾经采访过雷军,并将其作为封面人物,当被我问到小
米是一家什么公司时,他回答道:
"我知道关于小米是哪一类的公司一直有很多争论,今天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不纠结
了。我们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子商务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没关系,我们是全
新模式,很难归类是哪类公司。"
但今天看来,无论希望成为什么公司,小米最现实、也最可能的选择,仍然是首先
成为一家持续成功的手机公司或硬件公司,就像尹生在2014年的文章《估值小米(一):
它仍是家手机公司》一文中已经详述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百度或其他搜索框中输
入相关标题搜到,正是在那篇和随后的几篇中,尹生认为小米的估值最多只有200亿美
元,这一判断今天已经得到验证——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
拨开所有的包装,小米本质上和三星、联想、诺基亚没有区别——它首先是家手机
公司,因此必须首先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生存下来。
在一段时间以后,想象力开始让位于残酷的现实,小米未必就能轻易取得三星和联
想(作为一家多元信息产品提供商)到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诺基亚曾经获得的成就—
—在电子消费领域,几乎还没有一家公司仅仅凭借各种诱人的故事和创新的营销手段,
就能让用户长期驻留脚步,无论如何,你首先必须是一家性价比优秀的产品公司。
现在,是做出选择,并奋力一搏的时候了:继续坚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硬件免费+
内容和服务收费),守住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手机/硬件公司的地位——这是小米商
业模式的基石——在这方面,小米仍然最有机会,或者干脆成为一家电商。
否则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像曾经的凡客那样在纠结中错失良机——后者主要是在
品牌与电商两种模式之间犹豫,最终既无法像一家电商那样完全以规模增长为中心,又
因为追求量的增长而拉低了品牌,丧失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个性。
1 (共1页)
进入Missouri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智能手机在巴西 (转载)中国手机巨头小米 开始进军欧美
联想立“军令状”:两年内在华打败三星联想仅出货1100万部智能手机
ZZ 华为发布旗舰手机 比iPhone 5更薄zz 未来房地产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小米”
zz 中国联想将全盘收购黑莓 双方已签署保密协议zz 内地新iPad滞销 水货开售3天跌2000元
ZZ 小米成立4年 跃居世界第三zz 全球第四 宏碁CEO王振堂宣布离任
zz 苹果神话或已不再 大裁员股价暴跌8% 拐点到来杨元庆:全产业链拥抱互联网
杨元庆:联想对继续拓展PC业务充满信心 (转载)昨天去bestbuy看了一下
zz 华为高管称一两年超过苹果zz 联想将挑战三星苹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小米话题: 公司话题: 硬件话题: 手机话题: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