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R 发帖数: 22479 | 1 多维新闻
中国首架国产民用大型客机C919将在北京时间5月5日进行首飞,这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
领域的一次重大跨越。对于核心部件全来自进口C919算不算国产货?中国官方媒体这样
回应。
大陆官方媒体《中国青年报》5月5日报道,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头来自成都飞机工
业集团,机翼来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前后机身来自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后机身前
段来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至于大飞机的“内核”,如发动机、通讯导航设备等,C919飞机选择了两条路——一是
国外原厂,国内合资;二是原装进口,到一定程度实现部分国产,最终实现全部国产。
“最终实现全部国产化”是中国商飞购买原装进口产品时设置的“技术市场门槛”,也
就是说,一旦某项产品被中国商飞采购,那么它最终的“出路”只有一条——逐步国产
化。这是产品生产厂商与中国商飞之间的基本约定。
很多人认为,把一些进口的产品组装起来,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中国青年报》
报道称,对于已经有30多年没有碰过民用大型客机研发的中国人来说,C919的设计生产
、制造达标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新和挑战。
以纤维材料为例,C919机身的15%采用了树脂级碳纤维材料,这是民用大型客机首次大
面积使用这种材料,而这种材料在传统大型客机中的使用率只有1%左右。
报道称,树脂级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同等强度的前提下,它的重量能比一般传统材料轻
80%;它的疲劳寿命也更长,一般金属银材料的使用寿命为20年或6万个飞行小时,而它
可以达到30年或9万个飞行小时,结构寿命可以提高50%。
不过,这种材料被用于飞机制造中,要求的对接精度,比火箭还要高出三四个数量级,
靠传统的量具来实现“精度”的方法,不适用了。在C919的制造过程中,中国人第一次
实现了大部件的自动对接,通过激光定位和跟踪法,能使对接精度比过去高出两个数量
级。
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试飞(图源:新华社)
上飞公司制造工程部副部长王辉称,制造工程部就相当于是一个“翻译”,它要把上游
飞机设计公司的图纸,翻译成一线工人能看得懂的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即便这样一个
小小的、不起眼儿的步骤,中国人都要去国外取经。
在C919开工前,上飞公司与麦道合作生产制造过麦道82和麦道90机型的飞机,这一过程
中,麦道提供工艺流程,上飞公司负责生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麦道的合作,使得
上飞公司制造工程部逐步成长,最终才能独立掌握工艺流程。
报道提到,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屑,不就是造个“壳”么?“芯子”有多少是中国人
的成果?
报道驳斥称,C919上所有与电缆有关的部门,全都归周琦和他的团队管理。而他们承担
着一架飞机正常运行最关键的环节——725处线缆的排线布管,15万个零件的安装配组。
这些线缆,就像人体中的“神经线”“血管”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器官”故障
。显示器可能不亮,油门杆可能控不住,操纵杆可能会失灵……而所有布线,并不是一
张图纸就能解决的。
“图纸是主观设计,一切以实物为准。”布线常常要向设计团队反映实际情况,很多设
计思路在实际布线过程中不能实现,这种时候,布线团队也要承担一部分“设计功能”
,向设计师提出修改、反馈意见,再等待设计师重新出具更符合实际的图纸来,“没有
天赋,干不了这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