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 发帖数: 30882 | 1 因为突发的疫情,极大地加速了“脱钩”的声浪,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脱钩
”就像离婚,一般来说被动离婚的人要更依赖对方一些,美国主动提出“脱钩”,那中
国依赖美国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是经济吗?是科技吗?是文化吗?都不是!
最核心的是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
存空间的能力。
如今的美国民众能够享受高水准生活,靠的不是什么石油美元,也不是什么强大的美军
,而是美国源源不断的从无到有开创新世界的能力。这个新世界包括新的能源、新的材
料、新的医学、新的农业、新的信息、新的发展空间。
美国从新世界不停的带来诱人的新产品,全世界都乐意高价购买美国人开发出来的新玩
意儿,譬如飞机、交流电、留声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子计算机、空调、激
光器、光纤、计算机操作软件、互联网、芯片、移动电话、特效药物、太阳能电池、机
器人等等等等。所以美国人才能不停的获得投资、获得回报,再用回报去开发更多的新
东西。
美国军队能够打赢战争,也不是完全依靠强壮的体魄、严明的军纪或者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是靠着不断涌现的颠覆性的军事技术,一次次让敌人的武器装备过时导致敌人面对
美军时只能被动挨打而毫无还手之力,比如飞机、潜艇、雷达、气密增压式远程轰炸机
、原子弹、喷气式发动机、雷达隐形技术、激光制导技术、巡航导弹技术等等等等。
正是这个原创力支撑了美元、美债、美股和美军,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打击美军、美元
、美债和美股的行为纯粹是本末倒置,不会有任何结果。
而在发展的原创驱动力上,客观的说中国现在还根本无法与美国匹敌,这里面不仅仅是
人才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制度的问题。这才是根子上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靠一时欺骗西方世界,偷学的那一招半式的科技,根本支撑不了
多久。
如果跟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隔绝以后,用不了20年,中国一定又会再次落后。中国就如
同一块在西方现代文明这个火炉旁边烤了17年的砖头,烤的滚烫以后就以为自己可以替
代火炉了,可以象火炉那样持续的发光发热了。问题是,砖头连火炉为什么能够点燃、
燃烧机理是什么都没搞明白,又何谈取代火炉呢?
有人说中国落后于美国是暂时的。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是落后!而是依赖!是那种对
从0到1的能力的依赖。就是说中国缺少完全依靠自己凭空想像、独立开发研制一个全世
界本来不存在的科技并成功转化为一个新产业的能力。
几乎每一个20世纪的新产业,比如航空、洗衣机、空调、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激光、
光纤、机器人、互联网、大众传媒、碳纤维、计算机软件、网络商务、网络娱乐、现代
医药、快餐连锁等等等等,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原创。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率先搞出来,中国自己根本就不会费事去创造的,会一直蒙昧下去。
就如历史上的中国,用了1000年的火药都没进步到TNT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烧了2000年
的蜡烛都没进步到电灯是另一个例子。看了3000年的罗盘都没进步到GPS是第三个例子
。三个发明分别对应的是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这背后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
思想的蒙昧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中国这种思想的蒙昧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一日不除,中国
对美国的原创驱动力的依赖就会持续下去,而不会是暂时的。
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其实根本离不开美国的引导,更离不开跟美国的交
流。如果中国跟美国和西方世界隔绝开来,用不了20年,中国又会重新回到科技落后的
状态。有人说,美国的这些领先都是美元支撑的,一旦没有了美元这个支柱,美国的创
新就会立刻停止。美元的祖坟苏联早刨过了,最后把苏联自己累死了,也没瓦解美元体
系。为什么呢?因为美元是美国文化和制度的副产品。是美国的创新能力支撑着美元,
而不是反过来。
美国总是可以通过创造新的科学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可靠的质量替代
现有的体系.这个“更”指的不是10%,20%的提高,而是一个数量级的提高,甚至凭空
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新产业为自己输血。前者的例子就是隐形飞机对传统的飞机,后者
的例子就是软件、移动通讯、互联网、网络商务、网络游戏产业。
你戒手机一星期甚至三天,就明白人类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移动通讯了。你戒软件一星
期,就明白人类离开软件已经完全无法工作了。你让周围的朋友戒王者荣耀一星期,就
立刻会知道青年人离开了电子游戏已经没法活。因为须臾都离不开,所以整个人类才心
甘情愿的为美国这些新玩意儿没完没了的掏腰包。
一个帝国的崩溃是从货币的崩溃开始的,而该帝国货币的崩溃是从这个帝国资不抵债开
始的。而有整个人类为美国的财政掏腰包,美国财政怎么会垮掉呢?美国财政不垮,美
元又如何会垮掉呢?
中国什么时候原创过这样的科技,开创过这样的产业?没有,从来没有!现实情况是:
手机支付抄的paypal、百度抄袭google、阿里巴巴抄袭亚马逊、华为抄袭思科和高通。
这些事实都完美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
希望“脱钩“永远不要发生,否则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人自己的利益。 |
w*********g 发帖数: 30882 | |
h**********i 发帖数: 1153 | 3 可惜美国已经没有了原创力 美国有的中国都抄到手了。
这个时候就不是拼原创力 而是拼执行力了。 |
m*******r 发帖数: 1 | |
w*********g 发帖数: 30882 | |
w*********g 发帖数: 30882 | 6
中国不能创新的内在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宪政民主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7 15:37:25 2022, 美东)
论科技创新的宪政基础/杜力夫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4月17日 来稿)
作者:杜力夫
现阶段,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国自主创新
的源泉和支点在哪里?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又在哪里?
一、从“李约瑟问题”到“钱学森之问”
环视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数码产品到股份公司制度,有多少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创
造?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专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近代
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
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李约瑟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一直困
扰着人们。无独有偶,2005年中国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钱学森提出了继续困扰国人的“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李约瑟问题”要求我们寻求“国家的创新的动力、基础何在?”这一问题的答案
,回答这一问题自然而然就想到“创新人才的如何产生?”而“钱学森之问”则就此提
出“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来杰出的创新人才?”继续追问国人。查有梁先生指出
:“近100多年以来,在基础学科有4位杰出大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现代生
物学的基础;马克思的《资本论》奠定了政治经济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弗洛伊德奠定了现代心理学基础。在这些基础科学方面,中
国没有出现奠基性大师,应当引起深刻反思。”[1]“李约瑟问题”要求我们考察我们
民族在创新方面的障碍到底在哪里。“钱学森之问”则把这一问题的症结聚焦到了培养
人才的专门机构--大学,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落伍。从这个意
义上说,“钱学森之问”是“李约瑟问题”的进一步具体化,并不是伪命题。[2]诚然
,许多创新性人才,从牛顿到爱迪生,从达尔文到比尔·盖茨,从法拉第到乔布斯,并
非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涌现”出来的,而不
是按人为的计划批量“培养”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创新性人才涌现的制度环境。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制度也是这种制度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中,大
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如何找出提高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路径,使中国走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坦途?现任科
技部部长万钢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有五个字--政、产、学、研、用,这五
个方面紧密结合。”[3]有研究者把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任务归纳为“增强科技
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
技人才”等几方面。[4]也有学者通过对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历史的研究,认为自主
创新的基本条件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知识创新”、“改革金融体制,使金融体制
更加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鼓励公民创业活动,特别是投身于技术研究和应用活动
中”、“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打击各种侵害自主创新的犯罪”。[5]还有学者通过对
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其“创新投
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基础创新支撑”和“创新环境支撑”4个要素。[6]上
述研究所找出的因素、条件、措施,对破解“李约瑟问题”,探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
径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发挥其作用,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宪政民主制度。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宪政民主制度,才能
使全体公民的创新能力得到释放,才能走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坦途。宪政民主制度才能
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辈出提供根本性的制度环境。而在一个共产党一党专政的国家,
是没有办法建立这样的制度的。
二、宪政制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宪政制度,就是以宪法为依据,以保障人民权利自由为宗旨,用民主共和的方式管
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7]这种由英国人创造的完全不同于传统封建专制
的新的国家治理模式,是以民主共和精神为其内容的。所谓民主共和,简单地说,就是
选代表(民主)开会商量决定国家大事(共和)。国家大事从此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
党说了算(专制独裁),而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开会商量着说了算。人民,即统治阶级
,通过民主共和的方式当家作主,为防止选出的代表们(政府)背离人民意志,人民不
仅制定宪法严格规定政府的权力范围,而且将人民未授予政府由自己保留的基本权利自
由写入宪法,禁止政府通过立法、执法或司法手段予以剥夺。宪法,就是人民制定出来
保障基本人权,控制政府权力,监督、更换政府,确认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根本法。在
宪政制度下,宪法高于一切个人或者党派的意志,当然也高于某些政党自己制定的所谓
四项基本原则。
宪政制度的主导思想之一,是人民(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高于人民选出的代表
(政府)的利益和意志。为此,宪政制度的价值追求,就是“保障基本人权,落实人民
主权;规范公共权力,建立宪政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正义”。[8]保障基本
人权,限制政府权力,成为宪政制度不同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鲜明特征。当一个国家
的统治阶级成熟到能够通过宪法控制它所选出的代理人时,当这些代理人成熟到能够尊
重宪法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律时,这个国家才能实行宪政制度。而一个国家一旦采用了这
种制度,就能迅速释放全体公民的创造力,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近代出现宪政制度后
,在科技和生产力方面的创新大大高于以往数千年的中世纪;英国率先实行宪政制度,
使之成为第一个崛起的超级大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美国、法国、德国以及后来的
俄罗斯、日本先后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这一制度,使他们的科学技术你追我赶,先后为人
类贡献了科技和人文领域的灿烂群星。科学史的研究者们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斯蒂芬·
F·梅森就曾正确指出:“法国科学性质上所起的变化,以及它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的迅
速成长,和法国大革命所发生的一切关系极大。”[9]这些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具有众
多个性因素,但是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就是宪政制度的建立。宪政制度的建立
,才是这些国家通过自主创新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秘密所在。政府的支持、资金的保证
、学校的设立、战争或社会的需要、税收的优惠、专利制度的建立等等,都离不开宪政
制度的平台,没有宪政制度,这一切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都无法发挥作用。
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这里。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都没有建立
起真正的民主共和的宪政制度,因此上述这些因素全都无法发挥作用。政府、资金、学
校、社会的需要,加上数量庞大从不缺乏聪明的中国人,终究也未能集合起来使国家走
向自主创新的坦途。近代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落伍,其实是根源于国家治理模式上的落
伍:清政府不愿真正实行宪政改革从而引发民变和革命;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则
有其名无其实,有“宪法”无宪政,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还是一个人说了算。中华人民共
和国也是异曲同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工、农、商、学、兵、政、党這七個方面,
党是要管一切的”,所有的国家大事还是党的主席一个人说了算。中国没有建立起真正
的宪政民主制度,缺乏科技创新的最基本条件,在科技创新上的落伍也就实在是顺理成
章的事了。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源在于缺乏它的基础--宪政民主制度。
宪政民主制度之所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因为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保护创新
活动可持续进行的条件,是任何其他制度无法提供的。具体来讲,宪政民主制度从保障
公民基本自由和公民财产权这两个方面来为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三、宪政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自由的生长环境
宪政制度下公民享有的不受政府剥夺和侵犯的各项基本自由,是公民创新活动所依
赖的生长环境。这些基本自由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迁徙自由、财产转移自由
、交流和表达自由、科研和创作自由等等。
宪政制度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包含着“思想信仰自由”和“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
”两方面的内容。而前者实质是“思想自由”、“思考自由”、“思维自由”。这种自
由是人类唯一的一种没有任何边界、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人类的其他自由
均有边界和限制)宪政制度下,宪法和法律以行为为对象,思想活动是宪法和法律无法
规范的活动,因此宪法和法律也不去规范公民的思想。在宪政制度下,宪法和法律可以
提倡某种思想,但从来不强行规定公民如何思想,如何思考,也不承认有“思想犯罪”
。强调思想自由的绝对性,不仅是对公民个体和个体思维活动的尊重,也是宪法和法律
在人类思维活动面前的一种克制。它表明立宪者和立法者放弃了规范人们思想的企图,
表现了一种理性精神和理智的风范。宪政制度所包含的尊重思想自由绝对性的原则,为
公民展开思想的翅膀自由翱翔提供了保障。在这样一个可以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环境中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公民,才有可能在他思考和想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束缚
和限制,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人们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也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
竞争,优胜劣汰。历史上,专制统治下的思想控制,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活动,而每当专
制统治出现松动时,才会在专制统治失控的裂痕缝隙中产生“离经叛道”的创造性思维
。专制统治扼杀的不仅是政治、道德方面的创新思维,科技的、文学的、艺术的创新性
思维也会被一并扼杀。宪政制度奉行的“思想自由”,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基本
的保障。
宪政制度下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充分保障,人民有迁徙的自由,不必受户籍制度限
制,这使得公民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更适宜他的地方去求学、拜师、访
友、交流、工作、生活。斯蒂芬·F·梅森早就注意到“技术移民”对一个国家科技创
新的作用。[10]人们的创新性思维往往不是躲在屋子里苦思暝想出来的,而是在与外界
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他要获取他最需要的信息,与有能力和他交流的对手过招,
参加相关的研讨会,找到最适合他的同事,去最适合他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单位工作。而
这一切,必须有制度化的自由才能得以实现。就是说,他面对这一切问题,他都可以自
由地做出最有利于他的选择,而不是听命于他人的安排。人身自由、以及与此相关的迁
徙的自由、通讯的自由、旅行的自由等等,就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一
个国家公民创新性思维得以产生发展的制度环境。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和“户籍所有
制”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活动。改革开放之后的“人才自由流动”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国家的科技创新。创新性思维的生长过程其实仍然十分脆弱,稍有不适就会夭
折。在宪政制度里充分的人身自由的呵护下,它才有可能成长壮大。“基本权利的保障
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对应关系。”[11]宪政制度提供的人身自由与创新型人才的
涌现也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宪政制度下公民的言论自由,实质上是“信息交流表达的自由”。“它是指公民以
语言、文字、图象或者其他象征性语言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意见、愿望、要求的自由
。”[12]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充分的信息交流自由,是创新性人才成长和创新性思想
生成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交流自由必须是完全的,充分的,不受任何限制的,不需要
任何审批、检查、监督和过滤的。诸如网信办这样的机构对人们信息交流自由进行这样
或那样的检查、审批、过滤的做法,都会损害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人们的创新
活动。在限制和妨害信息交流自由的环境下,科技创新会沦为一句空话。宪政民主制度
下思想表达的自由也是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条件。充分的表达自由,使得一切创新性思
考的成果能够及时公开,在思想的市场上接受考验;另一方面,无数微小的、仿佛不经
心间产生的思想元素通过自由表达而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最终也许会汇集成科技创新
的滚滚洪流。而各种举报制度,无疑会大大损害人们自由交流思想的勇气和内容。除了
宪政制度自身划定的界线之外(不得煽动动乱、不得泄密,不得诲淫诲盗、不得侮辱诽
谤诬告谄害),思想的表达不可以任意加以限制、审批、检查、监督、过滤。也没有任
何人有本事鉴别和判断哪个思想可以表达,哪个思想不可以表达。表达自由所要重点防
范的,是对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的粗暴行政干涉。前苏联行政部门对生物学研究中李森
科、米丘林之争的粗暴干涉,就是危害表达自由进而扼杀科技创新的反面事例。
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宪政体系中主要是一种监督批评政府、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性制
度安排,言论自由所表达和也主要指政治性的意见和建议。但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自由
也包含着进行其他非政治性信息交流和思想表达的内容。它构成了宪政制度下的公民的
一种生存环境--在一个可以自由交流信息和自由表达思想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工作、
创造,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环境中才有可能产生出创新性杰出人才,才有可能产生“
大师”。
四、宪政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保障基本人权,保障公民的自由,是宪政制度的基本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公民
创新活动的所赖以产生的环境和土壤。然而,公民创新活动成果的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并一代一代持续下去,还有赖于宪政制度所提供的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宪政制度
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是宪政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的又一个强有力支撑。如果说,宪
政制度提供的自由土壤为公民进行创新活动营造了必要的环境,那么,宪政制度确立的
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则为公民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民的创新活动需要物质条件和财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来自教会、政府、社会
组织、企业和个人。早期教会势力和政府势力对科研活动的介入,使得科研为教会或政
府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禁痼了思想的自由创造。后来真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
研究的科学家,许多是家财颇丰的贵族或官吏,他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主权。
“开普勒和伽里略都是专业科学家,两人都受到王公的庇护,从他们的经历来讲,他们
都在不同时期在大学或研究院中工作过。但后来法、英、荷兰的新型科学家们却主要是
业余科学家。在英国这样的人都是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和商业家庭,他们多半是那时代的
暴发户,如罗伯特·波义耳和威廉·佩第爵士。”[13]宪政制度为私有财产权提供的保
护,使得私人以及私人所设立的企业逐渐成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这不仅使得科技创新
具备了充足的动力,也使科研创新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至今,私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
业,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也是政府支持的重点。[14]与此相联系的是,国有企业科
技创新的动力往往不足。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优势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
极性。虽然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国有企业在能源、航运
、电信、金融等领域仍然占支配地位,在许多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
仍具有很强的支配力。垄断使一些国有企业可以轻易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大量订单和利
润的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不创新照样可获得高利
润,因而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15]产权明晰、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历来是
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有赖于国家扶持、指导和政策、金融等方面的
支持。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宪政制度对私人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宪政
制度对政府的制约,如果这种制约没有真正落实,私人的中小企业往往成为政府控制下
的国有企业的排挤、吞并的对象。有效地保护私人财产权,有效地保护中小企业,才能
有效地保护国家的创新主力和源泉。
宪政制度对科技创新提供的物质支持,还表现为基于宪政制度中保护私人财产权而
设立的专利制度及国家的全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国家对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
,使从事科技创新的公民和企业从科技创新中获得稳定、丰厚物质回报,从而也为他们
可持续地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历史上,最早建立宪政制度
的英国,也最早建立起了专利制度。这绝非偶然或巧合。专利制度以及全面知识产权保
护法律制度的建立,对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和促进作用有目共睹,本文不再赘述。这里
要强调的是,知识产权制度离不开重视产权保护的宪政制度: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和应
用,依赖有效运转的知识产权制度,而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转又依赖于这个
国家的宪政制度。
五、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
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
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然而,这里面有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是创新型
国家必然是实行宪政民主制度的国家,而不是一党专政的人治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
国家”,必然要求我们加速国家宪政建设的步伐,把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
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等规定落实到位,以真实全面的宪政制度支撑创新型国
家的建设。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是人治制度的一党专政国家而不是宪政制度下的自由民
主国家。这样的国家制度决定了目前的中国无法自主走向创新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问题"都是真命题》,《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9月22日。
[2] 李涛:《"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是伪命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月26日。
[3] 余晓洁、章苒:《中国自主创新"十二五"--专访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高
新技术企业》2011年第4期。
[4] 编辑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十二五"主旋律》,《安徽科技》2011年
第4期。
[5] 辛向阳:《自主创新需要的基本条件》,《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5日。
[6] 乔章凤、周志刚:《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7] 童之伟主编:《宪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8] 杜力夫:《宪法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9] [英]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第409页。
[10] [英]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第235页。
[11] 童之伟主编:《宪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12] 杜力夫:《宪法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13] [英]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第153页。
[14] 刘成伟:《英国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科技与管理
》2007年第3期;王健:《英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探析》,《江苏科技信
息》2010年第12期。
[15] 李冰霜、左瑛:《关于提高国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中国集体经
济》2011年第6期。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无视中美科研产出数据 : 肯定会预测错
|
w*********g 发帖数: 30882 | |
z*****n 发帖数: 36 | 8 原创能力靠印度人,多快好省
[在 wayofflying (小破熊) 的大作中提到:]
:中国不能创新的内在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宪政民主制度
:论科技创新的宪政基础/杜力夫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4月17日 来稿)
:
: 作者:杜力夫
:
: 现阶段,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国自主创
新的源泉和支点在哪里?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又在哪里?
:
: 一、从“李约瑟问题”到“钱学森之问”
:
:.......... |
w*********g 发帖数: 30882 | 9
原创靠美国人,低端产品生产、低端服务业还有血汗编码靠印度人。
【在 z*****n 的大作中提到】 : 原创能力靠印度人,多快好省 : [在 wayofflying (小破熊)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不能创新的内在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宪政民主制度 : :论科技创新的宪政基础/杜力夫 :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4月17日 来稿) : : : : 作者:杜力夫 : : : : 现阶段,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国自主创 : 新的源泉和支点在哪里?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又在哪里?
|
s*********2 发帖数: 1572 | 10 轮子熊除了本末倒置,还没意识到美帝这些所谓创新,要不中国用不到,要不也是中国
想要不卖。技术最终要应用要实现利润,结果担心中国把技术白菜化就捂着藏着,世界
到底最后要面包还是要手机,老逼将永远想不明白 |
s********n 发帖数: 1 | 11 即使中美脱钩,中国也可以继续模仿美国的好多创新的,高科技才是核心 |
s********n 发帖数: 1 | 12 即使中美脱钩,中国也可以继续模仿美国的好多创新的,高科技才是核心 |
w*********g 发帖数: 30882 | 13
苏联当年也是模仿美国搞了很多创新的。但是无论如何,苏联的仿制品都没有国际竞争
力。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没有宪政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过去40年其实一直都在模仿和追赶美国,但是从来就没有超越。为什么呢?就是因
为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宪政民主制度。所有的模仿都是政府指导下的国家行为,是违反
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不是企业自主决策下的市场行为。一旦国际社会禁
止中国企业剽窃西方技术,禁止中国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禁止中国政府无底线资助中国
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中国企业立马就抓瞎。所以中国的创新无论如何都赶不上西方国
家的创新。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即使中美脱钩,中国也可以继续模仿美国的好多创新的,高科技才是核心
|
u*******e 发帖数: 1 | 14 估计中国 和美国 都能忍受脱钩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突发的疫情,极大地加速了“脱钩”的声浪,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脱钩 : ”就像离婚,一般来说被动离婚的人要更依赖对方一些,美国主动提出“脱钩”,那中 : 国依赖美国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 是经济吗?是科技吗?是文化吗?都不是! : 最核心的是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 : 存空间的能力。 : 如今的美国民众能够享受高水准生活,靠的不是什么石油美元,也不是什么强大的美军 : ,而是美国源源不断的从无到有开创新世界的能力。这个新世界包括新的能源、新的材 : 料、新的医学、新的农业、新的信息、新的发展空间。 : 美国从新世界不停的带来诱人的新产品,全世界都乐意高价购买美国人开发出来的新玩
|
s*******1 发帖数: 1 | 15 有一段时间落后,并不一定一直落后。有地方跟随和参考,原创肯定受到压制。但探索
无人区后,就不得不创新。
楼主没有证明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原创的东西。现在中国博士每年十几万。 |
w*********g 发帖数: 30882 | 16 6楼我已经说过为什么没有原创了
: 有一段时间落后,并不一定一直落后。有地方跟随和参考,原创肯定受到压制。
但探索
: 无人区后,就不得不创新。
: 楼主没有证明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原创的东西。现在中国博士每年十几万。
【在 s*******1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段时间落后,并不一定一直落后。有地方跟随和参考,原创肯定受到压制。但探索 : 无人区后,就不得不创新。 : 楼主没有证明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原创的东西。现在中国博士每年十几万。
|
s*******1 发帖数: 1 | 17 人类几十万年没有宪政民主,也从 拿棒子进化到文明社会。 |
d******0 发帖数: 3640 | 18 现代科技让整个地球变小了,小到可以称为地球村,就算是真脱钩
了,还得面临冲突和战争,不可能相安无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也
不能脱钩。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突发的疫情,极大地加速了“脱钩”的声浪,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脱钩 : ”就像离婚,一般来说被动离婚的人要更依赖对方一些,美国主动提出“脱钩”,那中 : 国依赖美国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 是经济吗?是科技吗?是文化吗?都不是! : 最核心的是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 : 存空间的能力。 : 如今的美国民众能够享受高水准生活,靠的不是什么石油美元,也不是什么强大的美军 : ,而是美国源源不断的从无到有开创新世界的能力。这个新世界包括新的能源、新的材 : 料、新的医学、新的农业、新的信息、新的发展空间。 : 美国从新世界不停的带来诱人的新产品,全世界都乐意高价购买美国人开发出来的新玩
|
s******6 发帖数: 1 | 19 还在迷信美国的原创力,还在低估中国人创新能力?多么错误的认知。 |
s****p 发帖数: 1 | 20 中国的创新力也很强。以前处于追赶阶段体现不出来,现在很多创新 |
T*******i 发帖数: 805 | 21 https://mp.weixin.qq.com/s/sIyVYcwJxEBBMfO8gy6lIA 我觉得九边公众号这篇文章讲
的很有道理,关于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润的良性循环。
美国一直以来的套路,就是鼓励科研人员去从事商业,从市场上赚钱,创业者实现成功
的商业化,自然会在技术研发领域投入更多,高薪雇佣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待遇也就上
去了,形成良性循环,最明显的就是爱迪生的公司,贝尔实验室,后来的硅谷,研发推
动产业,产业反哺研发,都是这个模式。
美国和苏联的竞争过程中,赢得最彻底的也在于这一点。
“二战”刚结束那会儿不太明显,但随着商业的推进,美国不仅技术在应用层面有了巨
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产学研”循环形成的正反馈效果越来越大,大学有了新技术,
教授可能出去创业,等做大后重新投资大学的研发,大学出成果后来继续向市场输出。
而且由于学校可以接受成功企业的捐款,美国的名校非常有钱,钱多的花不完,找对冲
基金给他们投资增值,自然也有有钱给优秀人才提供高薪收入。
至于大型的跨国公司就更不用说了,美国的军工企业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罗斯普鲁斯
都是商业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后来苏联还没解体,他们的人才就大规模出逃,不仅苏联人才在流失,全世界都在流失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几十年美国那些最传奇的大师,基本都是移民。美国风投也特别愿
意给这些人钱,因为他们无路可退,必然尽力一搏。
慢慢地,美苏在技术层面的差距就完全拉开了。比如苏联的计算机跟美国基本没法比,
著名的“俄罗斯七寡头”之一的波塔宁,他的起家之路,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把西方
淘汰掉的计算机倒腾到苏联赚差价,竟然赚得富可敌国。
苏联尽管不承认自己在计算机方面全面落后,不过包括核武器和导弹部队以及研究机构
也都装备上了西方的计算机,因为双方的计算机算力差距不是差一点半点,而是数量级
的差距,每年还在不断拉大,毕竟“摩尔定律”的前提是“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可以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市场竞争”逼着企业不断改进。
懂了这个逻辑,就懂了美国为啥那么反感自己体系之外的科技公司,因为他自己是这个
起家的,当然明白这里边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华为以前也是把国外的交换机卖到国内,后来开始了研发之路,依赖“老少边穷”地区
微弱的市场支持,有了自己研发团队,一开始发展很慢,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就进入了
指数发展状态,不仅在亚非拉横扫西方的传统老牌公司,在欧洲也一路攻城略地。
阿里也一样,很多人眼里它是做购物平台的。但是,做购物的过程中,阿里产生了巨大
的技术需求,于是开始了在云计算和芯片设计等技术领域的投入。并且成果也很明显,
最关键的是,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它的技术产品不仅能有很好的销路,而且阿里的技
术水平还因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得到快速的迭代和升级,这就会不断挑战美国传统巨头的
优势。
比如这两年很火的云计算,很多小伙伴可能对这个没咋听说过,或者听说过却完全不知
道这是个啥东西,但是这玩意却不知不觉中跟水电似的成了我们的基础设施,跟水电不
一样的是,咱们最起码知道每天要喝水用电,却不知道天天都在使用云计算。
原理倒也不复杂,大家每天打开各种app,在那里刷刷刷,手机里就有无限内容蹦出来
,不过这些内容并不是放在你的手机里,而是放在服务器上,而现在的服务器,大部分
都在一个叫“云计算”的东西上,这玩意的物理形态是一个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服务器群
,更复杂的,比如电商节抢购,春节抢红包,还有12306、健康码这样的公共服务,其
实也都在云上。
在不咋久远的未来,大家可能都不需要买电脑了,买个机顶盒就可以了,然后在云服务
器上租一块资源,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打开自己的电脑。这不是科幻,国内很多公司
已经用上这种技术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玩意将来肯定是一个各方都要争抢的技术高地。
事实上这个领域也打的昏天黑地。
全世界范围内玩的最溜的是亚马逊,这个公司以前是卖书的,后来啥都卖,现在偷摸已
经把主营业务里一大块已经变成了云服务,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在租亚马逊的服务,毕
竟云计算对硬件和技术要求太高,他们没法自己开发。
好在我们国家并不依赖亚马逊,因为我国这几年这方面发展的非常好,比如阿里云,不
仅国内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国际上也跟亚马逊有一战之力,特别是亚太市场,阿里
云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
在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中,阿里云已超越06年就率先提出云计算
概念的谷歌,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三的位置。除此之外,其市场份额还实现了连续六年增
长,并且成功在最具潜力的亚太市场登顶。
在美国看来,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因为很明显“技术-市场”的正反馈循环已经形成
了,研发的越来越深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企业想盈利,一般都是下边这个套路:
先做集成商,把各方的技术拿来组成一个新产品。
等新产品赚到钱,再开始把里边利润率高的部件换成自己的,成本大幅下降后,利润就
会上升;
等各项技术都自己解决并有了新进展,推出完全自己的东西。
我们说中国企业层次低,主要是我们发展时间太短,绝大部分公司还处在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通过倒腾西方成熟技术就可以让一部分人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好日子不会一直过下去,这个阶段的尽头,充分竞争后,所有企业都赚不到钱,这
时候一些企业才会被迫转型,向比较难却人少的方向发展,前赴后继,很多人倒在路上
,但总会有人出头。
也正是因为现在差不多到了转型期,美国看准了时机出手了,这就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公
司穷追猛打的原因。 |
m***n 发帖数: 12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