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 发帖数: 1113 | 1 很多人惊讶美国2021年下半年后不断派人去中国谈,却又谈不出结果。有些人认为是要
求中国继续买美国国债,有些人认为不是。认为美联储发基础货币买国债就是了,反正
美国国债的30%以上已经是美联储持有,再多点也没有啥。
要认识到美国具体要谈什么,而又谈不出结果,我认为要从美国的货币政策入手,也就
是了解,美国是否2008年后执行的就是MMT。而在美国制造业已经外移的情况下,MMT能
搞的前提条件,是具体商品来源地是否还能稳定住,这可能是美国要谈的东西---它要
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结果,而是要稳住中国(以及日本)这个实物商品的最大来源,不要
让自己过快陷入非对称基础货币回收危机,给美国经济扩容留下时间---毕竟,印度、
越南等地方要替代中国的巨大产能也需要时间。
~~~~~~
http://www.ceweekly.cn/2022/0113/372763.shtml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变局中的变局——只做不说的MMT救赎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越发贴近现代货币理论(MMT)主张。这是
全球经济大变局中的“局中之局”吗?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经济的重大变革,背后
都有经济理论认知的重大变革。2021年,当中国经济金融界还在争论不休之时,美国财
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作为新凯恩斯主义及其
附属理论MMT的拥戴者,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者,而且“只做不说”践行着MMT,寻
求着MMT对美国经济的救赎。
宏观经济的认知革命
MMT认为政府真正的公共职能应当是:充当最后雇主,构建近乎人人有工作的“超级就
业目标”——充分就业/最终雇主计划。
围绕“超级就业目标”,MMT论述了政府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但前提是:人们需
要重新认识财政和货币的关系。
首先,现代货币理论与传统货币理论的认知不同。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
物,黄金、白银等一切具有公认价值的东西都可充作货币,包括商业信用创造的派生货
币,它们都是在经济活动中“内生”的货币——内生货币,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央
行可以影响货币,但无法完全控制货币;现代货币理论则认为,货币是主权国家政府发
行的主权信用符号,是无中生有的、是经济活动之外创造的——外生货币,除此之外,
其他都不是货币。国家之所以可以创造主权货币、外生货币,那是因为国家强行要求国
民以主权货币纳税。所以,税收是主权货币的基础。
其次,鉴于央行管理国库的职能,所以央行和财政具有财务同一性,加之国债是央行吞
吐基础货币的工具,所以财政和央行实际是一家,客观上可能不存在独立的央行。
第三,如果世上只有A和B两个人,那A的支出一定是B收入,也就是说,两个人的收支总
和一定恒等于零;如果世上只有三个人,那三个人的收支总和也一定恒等于零。由此推
论:一个国家只有“政府、非政府和国际贸易”三个部门,因此本国政府部门盈余(赤
字)+本国非政府部门盈余(赤字)+本国国际贸易顺差(逆差)≡0。这就是宏观经济
恒等式。
以上三点是MMT的理论基石。基于此,MMT揭示出一系列革命性认知:第一,市场化的非
政府部门,其收入要么来自政府支出、要么来自贸易盈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将财
政赤字视为先于税收的投资?这就像个人或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就必须先期扩
大投资;政府要想获得更多税收,也必须先期扩大赤字。而且,基于宏观经济恒等式,
如果国家贸易平衡,那政府财政赤字的增长将是国内经济增长、企业和个人等非政府部
门收入增长的唯一来源。
第二,央行配合赤字发行的货币,既推动经济增量,也表达经济增量。就像MMT反复强
调的那样:发行国债并不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是在创造等量的社会储蓄,提高全社
会的投资能力。同时,国债也是在帮助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比如,央行认为利率过
高,就可让政府扩大赤字,以此提高商业银行超储规模(宽松货币),从而压低利率。
第三,国债是非政府部门的“终极储蓄工具”,货币扩张时,央行持有国债;货币需要
紧缩时,民间持有国债。所以,只要央行确保央行准备金利率低于国债利率,金融机构
就愿意把更多的钱变成国债,国债就不存在滞销问题。但是,超储利率低于国债利率,
绝非越低越好。MMT认为,国债利息支出对一个国家的民间储蓄和投资意义重大,它是
政府带给非政府部门的利润,是民间投资的源泉。一旦国债利率为零,民间投资和消费
能力势必减弱。
在财政、货币同一性之下,政府不存在还不起国内欠债问题,因为敲击几下电脑键盘就
可以偿付任何规模的债务。关键是:政府财政赤字用在什么方向?如果用这些钱去实现
“超级就业”,强化基础设施,那就会为政府培育更多的税源,未来用税收回购国债或
减少财政支出,都是回笼现在投出去的货币。
在上述认知前提下,过去那种要求政府财政必须“量入为出”的认知,以及为政府赤字
(或国债规模)设置上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不仅制约政府行政能力和经济能力,更
无法实现国家经济的有效增长。
MMT≠无度发钞
既然政府可以“敲击几下电脑键盘”发钞还债,那是不是政府可以无度发钞?不是。
MMT为政府赤字(发钞)设置了许多限制。比如,财政预算审核制度、财政预算执行情
况的监督制度等等,最重要的是:MMT为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设置了非常重要的“货币
锚”——通货膨胀,也就是:不能让货币发行数量多到足以全面拉高物价的程度。
具体应当如何观察?MMT认为,政府以最低工资构建“超级就业计划”,而财政赤字是
为了满足“超级就业计划”的需求。因此,政府需要观察,就业增长是否拉动工资增长
“超出控制区间”,要防止“物价、工资循环上涨”——通货膨胀的典型特征。一般而
言,政府给出的工资是社会最低工资,如果私人部门以高出最低工资拉走劳动力,这属
于正常范畴,但如果私人部门之间相互以提高工资的方式竞争一般性的劳动力,那政府
则应当缩减“超级就业计划”,相应减少财政赤字。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MMT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在大幅提高主权货币、基础货币或外
生货币的同时,相应减低商业金融信用创造“内生货币”的规模。按照现行的货币理论
: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是央行发行的主权货币;货币乘数代表商
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再贷款的周而复始所派生的商业信用货币。明白这一原
理,就可以懂得:MMT绝非主张滥发货币,而是希望在M2的构成中,提高基础货币占比
,同时降低货币乘数。
为什么MMT希望“提高基础货币,降低货币乘数”?因为过去40年的事实证明,金融危
机之所以周而复始,可能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不受制约。早在1965年,经
济学家海曼•明斯基就批评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他们任由信贷(内生货币)
自由扩张,经济会陷入投机性泡沫,即“明斯基时刻”的前期论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
院荣誉教授帕特里克•博尔顿也明确指出,内生货币过多(货币乘数过高),说
明一个国家商业信用过度、金融风险过高。在博尔顿看来,内生货币过度膨胀是2008年
金融危机的根本诱因。
明斯基的学生,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经济学教授、纽约巴德大学利维经济研究
所高级学者L•兰德尔•雷,在《现代货币理论》一书中也指出,过去数十
年间,我们放松了银行监管,这让那些拥有“神奇粥锅”(指信用创造货币能力)的银
行总能大量而无节制地贷款,这将增加市场泡沫,导致它们自己甚至客户均出现偿付问
题。所以,MMT的拥戴者几乎一致认为,提供外生货币、降低内生货币,这是防范和化
解金融危机的关键手段。
2019年之前的美国和MMT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伯南克、耶伦、鲍威尔——美国3任美联储主席都是MMT的坚定拥
戴者。但美国是不是已经在践行MMT的主张?MMT的拥戴者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第一
,财政必须“量入为出”的观念在美国国会根深蒂固,阻碍了财政与货币当局的密切配
合;第二,美国财政赤字飞涨,但钱不是用于穷人就业,而是把钱通过减税、补贴塞进
了富人口袋;第三,极致的货币政策锁定就业目标,但没有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
,货币政策无法拉动就业。
MMT认为,单纯依赖货币政策,哪怕是“零利率+极度量宽”也无法刺激贷款,扩大需求
。因为,银行不会因货币宽松而给劣质客户贷款。所以,多余的货币只会在银行和央行
之间搬来搬去。
需要看到的进展是:2021年9月28日,在议长佩罗西的主导下,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
项法案,在2022年12月之前,暂时取消美国国债上限约束。但9月30日,美国现任财政
部长耶伦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时表示,她支持永久性取消联邦债务上限约束,
而不是“暂停”。因为,“暂停”只会对美国人的信心和美国信用产生“极具破坏性”
的威胁。
不管美国国会如何约束,如果把MMT的主张拿出来逐条比对,其实可以发现,MMT在美国
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践行。比如,2008年之后,美国财政和央行的配合几乎天衣无缝
,不管嘴上承认与否,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联系根本无法切割,而所谓“独立的货
币政策”认识已经大大弱化。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伯南克、耶伦、鲍威尔接续性地大规模量化宽松,实际是放弃了
2008年之前40年“单一盯住通胀、单一利率调节”的货币政策方式,其效果则是“提高
基础货币、降低货币乘数”。同时在货币政策目标中,已着力考量“就业和通胀临界点
”。在2021年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鲍威尔反复强调的观点是:尽管CPI读数超出预期,
而且持续时间也会超出预期,但就业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所以美联储并不急于
加息。与此同时,耶伦更是坚持,物价上涨是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的结果,是“暂时性
”问题。言外之意不过是:不能采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加以解决。
其实,对物价上涨的认知,MMT也很有特点。它更加讲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地看清物价上涨原因,而坚决反对把所有的物价上涨都视为通货问题。所以,应当观察
到这个重要变化:面对CPI最新读数,美联储只愿退出“疫情下的无限量宽”政策,而
决不肯轻易加息。同时,美国政府正在设法采用“非货币手段”抑制物价,比如要求
OPEC+增产石油,联合各国抛售石油储备;再比如,与中国缓和关系,促成双边关税下
调等等。
抛开2020年之后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巨变,单看2019年年底之前的情况,美联储抛弃
“单一盯住通胀、单一利率调节”的货币政策方式,还是取得了重大经济成效:
第一,美国GDP除2009年衰退1.77%以外,其他年份均实现正增长。2010年到2019年的10
年间,美国GDP分别增长3.74%、3.67%、4.25%、3.58%、4.47%、4.10%、2.28%、4.21%
、5.47%、3.90%。更重要的是:美国失业率(如图1所示),从2010年1月的9.8%,一路
下滑,在疫情前的2020年2月达到最低值,而2019年年底的读数是3.5%。整个过程,美
国CPI年均数值低于2%。
2019年底,美国CPI达2.61%,但美联储还是放缓了收紧货币的力度,为什么?这似乎与
MMT的认知有关系。MMT认为,为了更多人有工作,货币当局应当“适度提高”对通胀的
容忍度。
第二,按照MMT的主张,美国经济成功“降杠杆”。如图2所示,随着美国大规模的基础
货币——外生货币投放,尤其通过“扭曲操作”向市场注入长期基础货币,美国的货币
乘数——内生货币规模大幅降低。
在M2当中提高基础货币(外生货币)占比,降低商业信用(内生货币)占比,这是降低
金融杠杆率,也是降低整体经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基础货币大幅增加,
信用杠杆大幅减低,这势必带来美国“金融长期化、资本化”的过程。原理很简单:货
币乘数又称“货币流转性速度”。货币乘数越低,货币流转速度越低;货币流转速度越
低,货币流转周期越长;货币流转周期越长,金融越是长期化、资本化。
或许正是依据这样的基本原理,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称,基础货币是“永远不必回收的
债务”,既然永远不必回收,所以它相当于“国家资本”,而大量的基础货币——国家
资本注入经济,有利于降低国家经济整体杠杆率。实际情况恰恰如此,在美联储通过量
化宽松不断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的同时,美国股权资本市场连涨11年。2018年年底,耶
伦在辞任美联储主席的演说中指出,美国过去10年的经济政策,已经使美国企业长期稳
定的股权融资提高了100%,而最不稳定的短期货币融资下降了50%。
如果一个企业股权资本上升100%,而短期融资降低50%,那这个企业的财务健康程度是
不是提高了?所以,耶伦或许想借此告诉世界:第一,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企业已经
摆脱了债务困扰,其资产负债表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修复;第二,美国企业的股权资本
充盈,投资未来的创新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2020年之后的美国与MMT
说实话,从2019年年底的数据看,经过10年恢复的美国经济,其健康程度已经超越金融
危机爆发之前。但因特朗普等政客导致的疫情失控,一巴掌把美国经济再次打回地狱。
大量中小微企业倒闭,更多底层民众失去工作,美国海量财政赤字不过是到处撒钱,用
于弥补社会公众、企业、州政府失去的收入,填平社会消费需求的凹陷,而不能有效激
发企业活力。
更为严重的是,特朗普让美国大失国际信誉。随之而来的是,以俄罗斯为首的一些国家
,甚至彻底清空美元资产。尽管MMT对此不以为然,并专门论述称,只要其他国家愿意
继续保持对美贸易顺差,那这些国家就必须接受美元,而这些美元无论在世界上如何转
来转去,最终都会变成美国金融系统的储备金,只要美联储对储备金给出的利率低于美
国国债利率,那这些钱最终都会转化为美国国债。
MMT的上述见解当然是基于美元特殊的国际地位,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深感无奈的真实
写照。但现在的问题是,供应链中断、天量赤字、货币投放和美元币值等众多提高物价
的因素已经黏合在一起,尤其是美国传统的“中东兄弟”越来越不听话,这使得美元币
值变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控制力不断走弱。到底该怎么办?美国政界、商界和金融界的
争议颇多,这是否会对耶伦、鲍威尔等MMT拥戴者构成挑战?无论如何,几乎可以肯定
,此时政策失误,后果可能是一场“难以弥补的灾难”。比如,如果美国现在开始紧缩
货币、压制需求,那美国经济可能“滞胀”。理论上说,滞胀比通胀更难治理。
从现实看,拜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不管中途浪费多大,财政投
入如果不能达到带来足够利益收益的边际,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就像投资,如果投资规
模达不到足以赚钱的边际,那前边的所有投资都将是“打水漂”。所以,基于对MMT的
认知与美国当下的经济诉求,或许可以预计:
尽管美联储可以很快退出量化宽松,但未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增速决定货币增速,势必成
为常态。
美国基建再难都会铺开,以此提高劳动人口参与率,而不只是传统就业率,以此缓解日
趋剧烈的社会矛盾,但美国基建成本之高可能超乎想象。
国债上限取消后,美国经济或将形成传统、科技两翼齐飞的格局,经济增长速度或不可
小视;强化美国的经济底蕴,加上基建所需大量进口,或可使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债务循
环机制同时得到巩固,从而进一步巩固美元霸权地位。
基于上述判断,或许应当看到:尽管美国经济这两年惨不忍睹,而且长期积累的社会矛
盾大有爆发之势,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与其经济基本面严重脱节,甚至已经形成难以
估量的泡沫,但越是这样,越是透出MMT之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意义。所以,不管美国是
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求变,只要有一种方法——比如MMT,如果它能重构全球投资者对
美国经济未来的信心和良性预期,快速改善美国经济基本面,并以此填实2020年以来被
过度吹胀的资产泡沫,那美国绝不会被教条所缚而放弃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或许没
有理由小觑MMT在此变革时代被凸现的重要意义。 |
Y********g 发帖数: 1 | 2 "美国基建再难都会铺开," 笑崩了。
全文概括就是,滥发货币有理。
【在 i*****0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人惊讶美国2021年下半年后不断派人去中国谈,却又谈不出结果。有些人认为是要 : 求中国继续买美国国债,有些人认为不是。认为美联储发基础货币买国债就是了,反正 : 美国国债的30%以上已经是美联储持有,再多点也没有啥。 : 要认识到美国具体要谈什么,而又谈不出结果,我认为要从美国的货币政策入手,也就 : 是了解,美国是否2008年后执行的就是MMT。而在美国制造业已经外移的情况下,MMT能 : 搞的前提条件,是具体商品来源地是否还能稳定住,这可能是美国要谈的东西---它要 : 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结果,而是要稳住中国(以及日本)这个实物商品的最大来源,不要 : 让自己过快陷入非对称基础货币回收危机,给美国经济扩容留下时间---毕竟,印度、 : 越南等地方要替代中国的巨大产能也需要时间。 : ~~~~~~
|
J*****3 发帖数: 25 | |
i*****0 发帖数: 1113 | 4 回头想来,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实践的也是MMT,也就是央行扭曲操作(买入长期国债压
低长期利率,卖出短期国债)给战争赤字融资。但是,二战期间和现在有几个重大差别:
1)二战期间税收极高,最高累进税率为89%,企业税也在45%以上--也就是说在借机调
节收入分配和财富在各阶层分配的结构---1950年时,前1%富豪占美国国民财富比例低
至5%左右,实现了大压缩。
2)当时为了防止资金外逃,美国还进行了资本管制。
3)同时,国家起了最后雇佣者角色,实现了全民就业,强行给民众积累下了大量储蓄。
回头去看,罗斯福总统的无限赤字MMT操作起到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缩减贫富差距的“大
压缩”,创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
而这次MMT后,却无法加税回收货币,而且资金还长了腿,可以自由流动,所以更麻烦
,需要大牛股市和比特币等配合防止过高比例高能货币漏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
从中国实践的历史视角来看,在1995年朱镕基把央行和财政部分开,信用创造一律经过
有风险评估机制的商业银行来通过信贷产生,终于压制住常见的周而复始的通胀周期。
从1995年后,财政部再也不能在央行透支,国家财政赤字开支一律以发国债进行。此后
,中国经济易冷难热,普遍的商品通胀基本消失。
而朱镕基学习的美国,却在13年后的2008年危机中,酝酿把央行和财政部功能合一,要
减少信用货币的创造,直接增加M2中基础货币的比例----很有意思。
美国2008年版本的MMT,有发行巨量基础货币的机制 (FED扩表),却没有大量回收基
础货币的机制(高税率),同时没有资本管制机制---也就是说美国的2008 版MMT是非
对称的,能发不能收---这可能就是美国不断找中国谈的原因。
它并不是要中国买它的国债(Fed自己就能买),而是要稳住中国(以及日本等生产过
剩的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商品来源,不让美国通胀爆棚导致逼迫Fed过早回收基础货
币,给美国经济扩容留下时间---毕竟,印度、越南等地方要替代中国的巨大产能也需
要时间。
大家怎么看? |
S*******l 发帖数: 4637 | 5 安全同意。
MMT就是共产主义的前夜,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同时有大量贫困人口是个很荒谬的
事情。
MMT就是总体需求和总体生产力匹配的尝试。
把人的私欲造成的经济波动破坏减到最低。
私人拥有资本乱加杠杆制造泡沫,在流动性枯竭时反而会更保守离场,只有主权政府发
币来注入流动性。
正说明主权政府提供稳定需求的最可靠的实体。
别:
蓄。
【在 i*****0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想来,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实践的也是MMT,也就是央行扭曲操作(买入长期国债压 : 低长期利率,卖出短期国债)给战争赤字融资。但是,二战期间和现在有几个重大差别: : 1)二战期间税收极高,最高累进税率为89%,企业税也在45%以上--也就是说在借机调 : 节收入分配和财富在各阶层分配的结构---1950年时,前1%富豪占美国国民财富比例低 : 至5%左右,实现了大压缩。 : 2)当时为了防止资金外逃,美国还进行了资本管制。 : 3)同时,国家起了最后雇佣者角色,实现了全民就业,强行给民众积累下了大量储蓄。 : 回头去看,罗斯福总统的无限赤字MMT操作起到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缩减贫富差距的“大 : 压缩”,创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 : 而这次MMT后,却无法加税回收货币,而且资金还长了腿,可以自由流动,所以更麻烦
|
i*****0 发帖数: 1113 | 6 中国在1995年央行-财政分家前,搞的就是MMT,也就是财政部直接向央行透支,左手换
右手,结果是通胀难以控制---这也是89风波出现背后的高商品通胀危机。
不过,那个时候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生产不是相对购买力过剩,而是不足,所以MMT马
上就通胀。
发达国家2008年后利率已经是0了,降无可降,同时法定准备金要求也是0,降无可降,
也只能央行直接上阵买国债和MBS了。而中国不太一样,现在利率还在4-5%区间,还有
接近10%的法定准备金率,同时国内民企不是不借钱,而是想借还借不到----也就是说
,中国货币政策在日本和美国的后面滞后好多年。
这对中国来说是个非常幸运的事情,可以有好些年缓冲期观察美日欧的MMT后果到底如
何,让它们在前面去趟雷。
~~
这篇文章讨论的还是很清醒的: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gc/sd/202005/t20200515_190874.html
近期,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言论引发了市场热议。该观点
称,“货币数量论”已经过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导致通胀,为了应对前所未
有的冲击和挑战,建议特别国债由央行直接购买,适度实现赤字货币化。这里所说的赤
字货币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到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对此,学界和业界产生了较大
争议。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照
搬欧美做法推行赤字货币化十分危险。
关于财政赤字能否货币化的问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晓灵近日指出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扩大财政赤字,也不是不可以央行直接买入国债
,而是我们的财政政策是否合适,效率如何。中国的银行体系尽管在信贷的公平性上存
在问题,但传导机制是正常的,央行也在通过再贷款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因而,现在
要考虑的问题,一是我们的财政政策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为主,还是以提供均等的公共
服务为主;二是当前解决就业问题是加大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投资为主,还是救助中小
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为主;三是财政对困难人群的救助能否精准,减少跑冒滴漏;四是
当前情况下用结构性信贷政策与用财政政策调结构哪个相对更有效率。这些问题清楚了
,财政赤字自可扩大,手段自可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接受采访时结合中国
过去实践的先例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财政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当时解决办法是允许财政在发生赤字的情况下,向人民银行透支,即央行允许以透支
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后来发现财政、银行“穿连裆裤”,并不是一个好的约束机制,就
在形式上改为借款,财政可以向央行借款来弥补赤字,那么借款就得还,看起来这就形
成了约束——借款借得合算不合算,还得有经济综合效益的考量,当然也是绩效的约束
。再后来发现“借款”的形式也会引发问题,因为如放开让财政借款,在借款长期不还
、没有还款预期的情况下,“借款”和透支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最后,中央下定决心
切断这个途径,不允许财政再向央行借款。
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轮疫情经济救助中都已经普遍采取了央行
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购买国债,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全面扩张。中国是不是可以照搬过来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于5月13日撰文指出,采取赤字货币化是在经济危
机、金融危机以及疫情冲击下采取的极端救助工具,有很多严格的条件,一般出现以下
几种情况后才能推出财政赤字货币化:一是在市场出现高度失灵,经济运行出现崩溃性
变化;二是货币政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难以完成救助的目标,必须通过财政赤字货币
化,使货币的扩张嫁接在财政的支出上,达到定向投放、体系救助的效应。但是,目前
来看,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需求对财政空间提出挑战的压力并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那
样超越其极限,并不存在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各种前提条件:一是中国财政空间依然很大
,中国从政府债务率到一般预算赤字空间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不到60%的政府债
务率和不到3%的年度一般预算赤字率使我们对当前疫情冲击有足够的财政空间;二是中
国货币政策工具没有失灵,其效果依然很好,同时,中国也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强
劲的流动性偏好陷阱,货币政策的空间依然很大。目标高达2%左右的国债收益率与现代
货币理论(MMT)所理解的零利率条件下的国债现金等价原理是不相吻合的;三是中国
政府债务发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国债发行并不存在需求缺失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中国法律也不允许财政赤字货币化。199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
府债券”。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在法律上不允许财政赤字货币化。
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是“货币数量论”是否真的已经过时。贾康并不赞同简单地说“
货币数量论”过时的看法。从学理上讲,如果无所顾忌而不对货币数量加以某种调节控
制,相关政策的存在就没有了意义。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用货币总量的永久增加
,给财政的扩张提供资金。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指出,现
代货币理论意味着主权货币可能帮助政府脱离市场纪律与金融约束的束缚,且一旦发生
通货膨胀还能轻易地通过增税或者发债来控制。这一思想过于简单化、理想化了,完全
忽视了财政—货币—金融之间复杂的互动,而且缺乏在全球范围内大范围实施检验。
最后,实行赤字货币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刘元春表示,赤字货币化意味着政府行为
没有法定的财经纪律约束,意味着政府可以无限度进行举债并通过发行钞票来享受铸币
税和通货膨胀税。同时,赤字货币化等价于超级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对市场运行带来
超级扰动,也会形成对于政府治理体系的担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
中心主任、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指出,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政府财政是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透支的。由于不受限制的政府财政透支导致中国
人民银行经常被动增发货币,成为“两位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张明指出,财政赤
字货币化一旦开了口子,未来将是一种比预算软约束更可怕的前景。“我们好不容易通
过改革才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建立起较为有效、较为透明的约束机制,一旦财政赤字
货币化开始实施,那么最终央行印钞为地方债务买单就可能成为潜在选项,未来可能导
致微观主体市场化改革的严重逆转。”张明进一步指出,大规模财政赤字货币化将会加
大汇率贬值压力,汇率贬值压力与资本外流相互加强,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
扳机性因素。
相比财政赤字货币化,专家强调,通过市场化融资去弥补财政赤字,才应该是中国
的优先选项。张明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对国债有着旺盛投资需求,没有必要让央行购买
。张礼卿指出,通过市场化融资方式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不仅可以满足弥补财政赤字的
需要,也可以使货币供给免受财政赤字规模的不必要干扰,从而有利于保持物价和金融
稳定,而且有助于满足广大居民和企业对于获得优质安全金融资产的需求。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全同意。 : MMT就是共产主义的前夜,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同时有大量贫困人口是个很荒谬的 : 事情。 : MMT就是总体需求和总体生产力匹配的尝试。 : 把人的私欲造成的经济波动破坏减到最低。 : 私人拥有资本乱加杠杆制造泡沫,在流动性枯竭时反而会更保守离场,只有主权政府发 : 币来注入流动性。 : 正说明主权政府提供稳定需求的最可靠的实体。 : : 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