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编剧代劳的吐槽台词以及让人尴尬的提词器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1
发帖数: 1
1
脱口秀演员穿大褂齐唱《大实话》,一边说脱口秀一边唱“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
在阵阵大笑和欢呼声中,《吐槽大会》第五季落下帷幕。
有人说,赢得年度冠军的是歌手出身的大张伟,而不是那些专业脱口秀演员,有些不合
时宜。其实《吐槽大会》举办了五季,只有一季是脱口秀演员夺冠——王建国,其余都
是其他领域的嘉宾笑到最后。而且论《吐槽大会》第五季开播以来遭遇的种种争议,冠
军身份归属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其中掀起轩然大波的是范志毅对中国男篮的吐槽。当天他的言语之犀利、吐槽之大胆,
让很多观众高呼过瘾,但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反应。在重重压力之下,后一期与体育有
关的节目先是暂停播出,而后被“直接跳过”。几乎就在同时,《吐槽大会》第五季的
嘉宾之一杨笠代言的产品遭遇举报,而后表演嘉宾念提词器的画面又在网上曝光。很多
“不明真相”的观众这时才明白,原来演员们在台上吐槽那么稳准狠,都是照着现场提
词器读出来的,那些稿子甚至也不是他们本人写的。
提词器真的有那么可恨吗?
基于节目目前的运作模式,提词器是为了保证录制效果不得不进行的安排,而且基本是
逐字稿。每一期节目的录制过程都非常紧张,很多时候台词都是当天写完当天录制,嘉
宾和脱口秀演员都来不及全部背下来。尽管已经是在那里“读稿子”,嘉宾的表现还是
有高下之分。
另外,吐槽台词由编剧组撰写这件事,也是行业内人所共知的“秘密”。来自各行各业
的嘉宾表演者并不具备脱口秀经验,即使他们能够写出几句台词,距离成熟的脱口秀文
本还是相差很多。当然嘉宾会提供素材,甚至提供几句台词,但为了让台本更专业同时
也提升效率,绝大部分撰稿工作都是由编剧团队完成的,为嘉宾量身定做,深度贴合他
们的人设,而且各位嘉宾之间的表达有呼应串联。
作为第五季节目的高光时刻之一,许知远对其他嘉宾的那段“文化式吐槽”,相信很多
观众都印象深刻。在《十三邀》等节目中,许知远以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到《吐槽大
会》他依然以这样的面貌示人,言语却多了更多讥讽和傲娇,把很多看似伶牙俐齿的表
演者都怼得心服口服,令人拍手称快。
许知远在表演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那一段精彩的“一键三连”。他说:“张大大,
小说是作家写的假的事儿;李诞,作家是一种你以为你在从事的职业;阎鹤祥,职业你曾
经拥有过。”这段高水准的吐槽在网上疯转,让很多人看出原来知识分子吐槽可以如此
降维打击,而且还显得那么优雅。但这段台词基本不是他写的,而是来自脱口秀演员周
奇墨、Rock和颜怡颜悦姐妹。
脱口秀与相声的重要不同之一是台本必须由表演者本人原创,而《吐槽大会》的嘉宾坐
享其成,是否有违脱口秀行业的行规?
说起来《吐槽大会》这样做,也不是完全的自作主张。《吐槽大会》最早从美国购买节
目版权,请脱口秀演员和名人嘉宾互相批评和吐槽。尽管西方的脱口秀历史悠久,但上
台的那些明星同样不具备创作高水平脱口秀文本的能力,同样需要借助节目组的编剧力
量。而关于提词器,美国的相关节目也如此设置过,有的嘉宾甚至手拿稿纸上台表演,
念稿子的状态更是不加掩饰。
有人就评价说,其实本季《吐槽大会》不是不该设置提词器,而是表演者易立竞看提词
器的照片不该被泄露出来,显得不够潇洒和体面。不过节目组编剧还是反应迅速,图片
曝光之后,易立竞很快在后面的表演中回应:你以为提词器是在提醒我怎么吐他们吗?
不,提词器是在限制我只能这么吐他们。
去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破圈之后,《吐槽大会》第五季通过调整赛制等努力,同样
获得了成功。在很多观众眼中,这两个节目没有太多不同,都是脱口秀表演,很多表演
者重合,且都是采用比赛形式。由于《吐槽大会》只有吐槽,《脱口秀大会》杨笠吐槽
等桥段也最为引人关注,很多人认定脱口秀就是要冒犯,只有冒犯才是脱口秀。这又是
一个重大的误区。
《脱口秀大会》大多数时间是针对主题进行个人阐发,这时候节目中就开始百花齐放,
运用各种手法进行文本创作和现场表演。回望第三季的内容,除了杨笠对男性的冒犯,
其实还有大量不具有任何攻击性的幽默成分存在,有些演员甚至不冒犯别人,而是冒犯
自己,也就是自嘲,比如李雪琴。周奇墨贡献出不同一般演员的表演,很多内容都来自
他平时对生活场景的深入观察,那段展现进药店买药经历的演出,不是吐槽也不是自嘲
,是由于那种尴尬和内心独白让观众感同身受,让大家心领神会地笑起来。
在脱口秀进入国内时间尚短、接受度不够的情势下,脱口秀演员需要不断探索,脱口秀
观众也需要慢慢适应。其实相较于西方,我们的脱口秀行业走过的是一条很不一样的道
路。在美国,大部分脱口秀演员都进行线下演出,举行个人专场,上节目表演的凤毛麟
角,从业者的成长路径是从线下到线上。
而我们这边目前很大程度上是节目驱动,一些在综艺节目中大放异彩的脱口秀演员,其
实没演过多少线下演出,他们更适应脱口秀节目而不是线下表演,更不以举办个人专场
为荣。尽管国内也有一些演员一直从事线下演出,也有佼佼者举办个人专场,但由于他
们很少在线上节目露面,知名度不算太高。就像周奇墨,他前些年算是线下表演之王,
在业内为人称道,但直到登上《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舞台才为大众所知。
不管是线上节目也好,线下演出也罢,近两年脱口秀市场比起前些年已经大有起色。一
个良性的状态应该是,线上节目吸引人们接触和认识脱口秀,而后再走进小剧场欣赏现
场演出。走进现场人们就会发现,原来脱口秀分为两种,一种是综艺节目,一种是现场
演出。剧场里演员都演绎自己写的台词,也没有让人尴尬的提词器。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