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h******a 发帖数: 129 | 1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先后爆发了要求改革的示威游行和大规模骚乱,赫鲁晓夫拳头
一挥,苏联红军的装甲师星夜兼程,分别将两国首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弹压数日才最终
稳住局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波匈事件”。这种对他国赤裸裸的大国沙文主义,让
苏联政府以及赫鲁晓夫本人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迫切需要各国兄弟党派
的支持,因此对中国明显热情起来,在新技术援助方面也显露出松动的苗头。
聂荣臻元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几经活动,1957年9月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
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远赴苏联,专门就火箭和航空技术领域援助中国一事
,同代表团进行了历时35天的反复谈判。
最终双方于10月15日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
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也就是著名了“国防新技术协定”。随着大批苏联专家和实物
的到来,中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制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久,一支在解放军建军史上
前所未有的特种部队,也悄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957年底,一个命令难住了时任炮兵司令员的陈锡联上将。这一年的12月9日,中央军
委下达命令,要求炮兵部队抽调精兵强将,与国防部五院共同组建军中第一个导弹训练
机构——炮兵教导大队,希望借由这支崭新的部队,给尚在酝酿之中的导弹部队,培养
大批合格的技术干部,然而刚刚脱离了“马上步下小米加步枪”的野战部队,所能提供
的知识人才着实是凤毛麟角。时任炮兵参谋长的陈锐霆少将,为难地报告:在军队里,
连初中生都足可称得上是大知识分子。
陈锡联决定向军委彭老总报告,请求从全军筛选,随着大筛选的全面展开,来自全军的
优秀官兵,向这支神秘之旅迅速聚集。从1958年1月到1959年7月,炮兵教导大队共举办
训练班三期,培训学员2500余名,其中一些初步掌握了导弹操作和维护保养技能的青年
官兵,日后成为了中国占导弹部队的骨干力量。
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秘密抵达北京,这是一年前中苏签订的技术
援助条约中的一项,车上除了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载有两发P-2近程地地导弹
,其中一发是供教学用的解弹,另一发则是可进行加注和初级点火的训练弹。
据一路护送的苏联专家讲,只要加入推进剂就能上天,由于设计图纸和工艺资料尚未到
达,而国家又急着要火箭,当务之急便是分解导弹结构,照猫画虎,测绘出所有零部件
的尺寸,以供生产部门仿制。这个秘密计划的代号被定位“1059”,意为向两年后的
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
拆卸一个直径两米,长度近20米,且构造复杂的导弹绝非易事,从弹体、发动机到每一
螺钉、垫圈,都被细心的拆下包装,做好记号拿出测绘。
很快工厂就加快出了一批零部件,然而等到年底苏方的图纸运抵后一对照,才发现之前
那种靠简单测绘,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尖端科技产品的技术与质量要求差距太大,先前
自制的零部件,大部分必须返修或者报废。蹒跚学步中的中国导弹事业,还离不开师傅
的帮助。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五院和试验基地的中方人员开始了针对苏制导弹的原理学习、操
作训练和仿制工作,虽然苏联人只是允诺提供旧型号导弹的相关仿制技术资料,但这确
实帮助当时的中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了一个生产导弹的协作网。这一期间,中方人员不
仅从苏联专家那里学到了技术还自行研制了部分新材料和元器件,导弹生产开始逐步向
阻力国内的方向迈进。
1959年赫鲁晓夫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了北京,此时两国至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
歧已无法掩饰,在国庆招待会上,赫鲁晓夫又和前不久在联合国大会上一样,影射攻击
中国是所谓“好斗的公鸡”。
第二年,正当导弹的仿制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中苏之间的大论战公开爆发了。1960年
,苏联撤走在国防部五院工作的全部专家,苏联援助项目全部停工。我们坚定不移的走
上了自力更生的强国之路! | t******e 发帖数: 2504 | 2 中国的东风一号,就是苏联的P-2。
钱学森这个所谓中国导弹之父,也是徒有虚名, 实际上中国的导弹之父是赫鲁晓夫! | M******a 发帖数: 6723 | 3 赫鲁晓夫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用国家重器换取外国支持,妥妥的卖国贼。 | w*******2 发帖数: 2199 | 4 只有傻逼毛轮才吹成毛腊肉给北棒子当雇佣军的时候,
就预料到了苏联会出卖国贼来帮助毛产国建设
盹盹盹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赫鲁晓夫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用国家重器换取外国支持,妥妥的卖国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