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r 发帖数: 4 | 1 新华网 | 2018-12-17 18:32:17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新时代改革引领者习近平
新华社记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是《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一书的副主编和主要撰
稿人。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展示了研究团队为写作此书搜集的资料。
“习近平是一个全身心扑在改革开放上的人。”他说。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担负着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推
向前进的重任。
10月底,他又一次来到广东,在深圳莲花山下一个改革开放展览馆中流连一个多小
时,并在一幅画作前驻足。
上世纪80年代,这幅画中的标语牌竖立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激励改革开放的开拓者
们以争分夺秒、讲求效益的精神,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习近平说:“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
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6年前,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中国进入了改革深水区。有海外舆论称,
领导改革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挑战。
王珺说,习近平顶住重重压力推进改革,取得了瞩目成绩。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在2017年实现2011年以来首次增速回升,
达到6.9%,远高于3.7%的世界经济增速。
6年来,中国创造了7000多万人的新增就业,比英国人口还要多。
2018年,中国中等收入人数达到4亿,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
海外舆论称,习近平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改革家”、“中国新一轮革新的中心人物
”、“为中国未来修建一条独特道路的严肃认真的改革者”,他“清晰的改革目标激励
着整个民族”,“‘习式改革’对整个世界都有正面示范效应”。
一、出身革命家庭,改革坚定不移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习近平那时正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他的父亲习仲勋
在广东担任第一书记。
习仲勋对改革满怀渴望,他向邓小平要“先走一步”的“尚方宝剑”,请求建立经
济特区,为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父亲的胆略和担当影响了习近平。
上世纪80年代初,习仲勋从广东调回中央,前往河北正定工作的习近平也开始了改
革探索。他看到南方一些地方正推行农业“大包干”,就在正定做试点,在河北省开了
先河。
习近平在县委书记任上深知改革不易。有一次他说,我们的改革存在不系统、不配
套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中间梗阻”。他在正定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把一批想干事能干
事的人选拔出来。
习近平在其他省市任职,也以改革者形象著称。他在宁德倡导“弱鸟先飞”,在厦
门实行“放水养鱼”,在福州开创“马上就办”;在浙江提出“八八战略”;在上海力
推“长三角一体化”。
美国学者库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来自一个改革者的家庭。更为
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我知道这一点是因为2005年和2006年我在
杭州拜会了习近平,他当时就跟我们谈到全面改革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说,习近平的改革,来自他的经历,来自他的
从政。他经历过“文革”,正反两方面对比以后,他就明白,老路走不下去。他的思考
跟邓小平是一致的。
2012年,习近平在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时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改革开
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
大创造。
习近平在地方的改革思想和实践,辑录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
等书中。观察者认为,这正是新时代中国全面改革诸多设计的渊源。
二、设计“第五个现代化”,更高举起改革大旗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对中外记者说:“坚持改革开
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
的道路。”
这时,习近平坚定宣示了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
而习近平清楚地知道,他面对的是何等困难,皆大欢喜的改革都改了,剩下的都是
难啃的硬骨头。他执掌的新一轮改革,必定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
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上任后的首次出京考察,习近平选择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到过的广东。著名
的“南方谈话”曾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
在深圳,习近平瞻仰了邓小平铜像。他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一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习近平不是第一个谈论需要改革的中国领导人,但他在考
察中发表讲话的调子比以前更加有力。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说,习近平将自己坚
定地置于改革者一边。
一个月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说出了那句被广为传
播的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习近平看来,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
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为了让改革顺利推进,习近平提出“鞋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
才知道;要改的必须改,不改的就是不能改;新一轮改革不追求廉价掌声。
习近平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被称作“第五个现代化”。
面对新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改革方法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
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
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注重改革的“系统
性、整体性、协同性”。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何毅亭说,习近平改革思想是一个层次分明、系统完整、逻辑
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
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施芝鸿说,习近平为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的总目标,既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
道路,又清晰勾画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路线图、时间表。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说,习近平回答了新一轮改革谁来改、改什么、如何改
的问题,在改革开放40年后,他进一步推动完成制度建设的使命。
在习近平主持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7年时间表,出台了世界
上规模最大的改革方案,涉及从经济到政治、从社会到文化、从生态到外交等各个方面。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引发关注。有海外舆论称“习式改革”为中国漫长而惊人的崛
起注入新动力。
从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全面依法治国路线图,到十八届五中全会诠释五大发展
理念,再到十九大报告绘制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亮点,习近平也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航者。
三、挂帅出征,以实干精神推动全面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后来中央全
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成立,仍由习近平挂帅。
习近平领衔的,还有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央网络安
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等。
一位参与改革决策的人士说,新一轮改革强化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有利于破
除“中梗阻”。
“习近平领导多个小组,接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实际工作者和一线领导者,和
他们面对面讨论,了解到更多实际情况,从而让决策更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这位人士说。
权威人士透露,总书记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许多重大改革举措由习近平本人拍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提的一直是“基础性作用”。讨论时
,有人认为新提法跨越太大,建议暂缓,最后是习近平拍板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
参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的一位学者回忆说:“没有习近平下决心,很多
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13亿多中国人的身份长期被户籍制度分隔在城乡两端。习近平率领发起史无前例的
户籍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为城乡一
体化打开大门。
国企改革被认为是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习近平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
破口,使亟待提高效率的国企加速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他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
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多年的基础上,习近平敏锐抓住重大时机,推动出台全面两孩
政策,在关键节点改善中国人口结构,受到全社会广泛赞誉。
公款吃喝浪费的积弊,被很多人认为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习近平倡导制度建设和机
制改革,在不长的时间里遏止住了这一歪风。
在中国的生态屏障秦岭,官商勾结,滥盖别墅,违背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亲自督
战,多次批示,剑指利益固化藩篱和官僚主义恶疾。
习近平说:“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
生死置之度外。”
习近平经常对干部们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个比喻讲的是改革要
看准目标、真抓实干、锲而不舍。
中共十八大至十九大之间,习近平到基层考察50次、累计151天,这既是对改革的
访查和调研,又是对改革的宣讲和推动。
在习近平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鼓舞下,许多大胆的改革在基层开展起来。
西南交通大学的管理者们正在进行一项创新试验:让科研人员享有部分职务发明的
专利权,而之前所有专利只属于单位。如果说40年前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突破,解决
了农民吃不饱饭的难题,那么西南交大的尝试,则是在探索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创造
积极性。
6年来,改革在各个领域扎实推进,不断突破:
——立足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确保实现经济发展方
式的根本性转变;
——把创新驱动发展确定为新时代改革的重大战略并着力实施,中国向世界主要科
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速迈进;
——掀起大规模“反腐风暴”,从“胶着状态”到形成“压倒性态势”,这既是改
革一部分,也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
——集中推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投一石而激千层浪的
重大改革举措”;
——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推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改变意识形态管理薄弱的局面,加强了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力;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夯实人民的获得感;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改革促进公平正义;
——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跨越式突破;
——领导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完成中国军队彻底重塑;
……
中共十八大后5年间,中国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158项改
革举措。
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吹响改革再出发号角:“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
改革进行到底。”
一年里,从南海到长江,从山东到东北,从深圳到上海,习近平风尘仆仆,马不停
蹄,都在部署改革新政,指挥对外开放。
库恩认为,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强势反腐
是改革,依法治国是改革,脱贫攻坚是改革,重组军队是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也是一项
重大改革。”他说,作为改革者,习近平留下的最大印记是他推动改革的广阔度和全面
性。
施芝鸿说,在新时代,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把握,比改革开放以来任
何时期都更加全面。改革正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
王珺说,习近平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和课题,作出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改变等
一系列新判断,构建起改革开放的一整套新范式和新秩序,以排山倒海之势推进“五位
一体”和“四个全面”,在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四、老百姓关心什么,就改革什么
习近平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他表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
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民众最直接的福祉感受来自收入的不断增长。6年中,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
,超过经济增速。
10月1日起,根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又
一项惠及上班族的红利以“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形式出台。
2.8亿农民工也尝到改革甜头,中等收入人群中有了他们的身影。
“95后”邹彬是其中一员。他中学肄业就在建筑工地当学徒。2015年,他代表中国
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比赛获优胜奖,也成了世界500强企业中建集团旗下
一名项目质量管理员,还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工作室。今年,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全
国两会上提出“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的建议。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也收效显著。过去6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约7000万
,超过法国人口。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说,脱贫是人类一直以来面对的核心挑战,但直到最
近都还只是“乌托邦”,是中国让这个梦想正变为现实。
习近平还把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至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至13亿多人。
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最近引起关注。影片讲述中国癌症患者用药难的困境。改
革正使这一幕逐渐成为历史。
2018年5月,中国政府先后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抗癌药将实
现“零关税”。相关部门正陆续启动抗癌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医保准入谈判。
习近平的改革雄心还包括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商业环境,让在中国的所有生意都做
得更加容易。
在10月底发布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第
46,为报告发布以来中国最好名次。
《上海美国商会2018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83%的受访制造业企业和81%的零售业
企业实现盈利,57.7%的企业表示其在华营收增速高于其全球市场水平,61.6%的企业将
增加在华投资。
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企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
2018年的28家。
五、联动世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改革让世界搭了“便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近40年,中国对世界经
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近年已上升为第一位。
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超过美国、日本贡献率的总和,
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世界轨道交通龙头企业——中国中车成立3年来,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
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提升了民众出行满意度,为所在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带动配套产
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到我们车间视察,要求打造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加快创
新驱动,这推动了我们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也促进了中车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中车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
世界如今又来到十字路口。是“新冷战”还是“新合作”,是“新停滞”还是“新
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提出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并倡
导新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
施芝鸿认为,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推进国内全面深化
改革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内外联动。
他说,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
的共同价值追求。
18年前,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习近平曾推动实施福建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
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菌草种植是一种由福建科学家率先试验成功的农业
项目,具有治沙、养畜、发电和新材料开发等功用。
今年11月,习近平在出访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又现场见证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
技术等一揽子项目协议正式签署。作为中国对外援助技术,菌草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已
传播到100多个国家,给非洲、亚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带来脱贫希望。
这也映射出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喜进展。这项富有改革创新内
涵的倡议旨在用经贸和基础设施合作让人类更好连接起来并共享繁荣。目前五大洲14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已成人类最大挑战之一。2015年11月习近平出席巴黎气候
大会,几个月后中国代表率先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习近平亲自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递交了中国的批准文书。
过去6年,中国加大国内改革力度来兑现保护地球家园的承诺,包括实行大气污染
防治十条措施、推行河长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不少出自习近平本人的谋划。
习近平把中国对外开放推向新境界。他部署、设计、推动了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
的国家级博览会。在这次盛会上,他再度释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
界经济的信息。
参加今年11月进博会的有包括近180家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3600多家企业,一周中
它们同中国进口商达成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这超过不少国家一年的GDP总量。
一段时间来,中国连续推出对外开放新举措: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
管理制度,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取消中
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下调汽车进口关税,积极扩大进口
……自由贸易试验区从1个增加到12个。
习近平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宣示了“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改
革观。
“开放!开放!开放!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最佳做法。”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连说三遍
“开放”来表达他对习近平观点的认同。
王珺说,习近平引领中国更加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正使中国进一步成为成熟的
现代化市场经济体,也将打造“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六、改革永远在路上,有挑战更有希望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习近平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中国人均GDP超过
8000美元,在习近平领导期间增长了近40%,亚洲的新秩序“不是正在显现,而是已经
到来”。
2019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一个苦难屈辱的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
起来的过程。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几十年前的不到2%提升到了现在的15%。
习近平的改革为中国走向复兴奠定基础,这将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创造10亿以上人
口共同迈入现代化、彻底摆脱贫困并走向共同富裕的奇迹。
中国的改革也予世界以启示:发展中国家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路。
这击破了“历史终结论”和“西方中心论”。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实践,给经
典学说注入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致力开创的是一个新兴大国可以避免与老牌大国对抗冲突的范例,不同文明
之间能够做到交流互鉴、和平共处。
改革仍然在路上。要改变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面貌不是易事。中国人均GDP已
超过8000美元,但与美国的57000多美元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产业层次低,创新能
力不强,财政金融存在风险隐患。
习近平面临的挑战仍有很多,他要以超常的魄力领导党和国家把改革长期推进下去
。对此他怀有信心。
他说:“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记者孟娜
、张正富、曹凯、许林贵、贾钊、黄小希、王攀、徐弘毅、许晓青、孟昭丽)
责任编辑:叶攀 | r*******Z 发帖数: 1 | | d*******t 发帖数: 3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