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不朽的医学伦理剧“白色巨塔”
相关主题
辜鸿铭的转世灵童来菌斑吗?人民公社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民国大师的文采毛主席给警卫一中队的讲话。 文革系列补充材料二
长衫飘飘的年代刘主席毛主席正面交锋,八届十一中全会定文革搞法一一文革过程四
齐白石送对联中共庙号
欧盟官员:逮捕名单在政变前早已拟定好简要谈谈我对国内的观点的转变
赛先生第二弹: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最新:施一公也要变老将了 小将快咬
马硬巴和它美爹的intercourse被揭批了福州的“VR之都”运动与新时代的大炼钢铁
张春桥的梦一一邓与周对骂过学这两个专业的人最看得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rdquo话题: ldquo话题: 巨塔话题: 财前话题: 白色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a
发帖数: 1
1
转自豆瓣
《白色巨塔》是我看过最好的电视剧。看完后各种想法在脑子里不停乱撞,让我不得不
写下一些,不然要撞晕了。

《白色巨塔》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不过,相比于那些为权力或信念不停战斗的男人们
,女人似乎更果断、更敢于改变,更像个勇者。
最耀眼的例子当然是黑木瞳饰演的惠子,算得上整部剧集最出彩的角色。惠子超越了敢
爱敢恨或寡情取巧的情妇模式,展现了一个清楚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的女人形象。财前
登顶时她的果断离开,不仅是剧情转折的象征,更是某种看似轻巧,其实只有“
最佳爱
人”才能作出的伟大选择。三枝代和护士君子的离开和归来同样如此,在面临转
折时,
她们都适时做出了身边的男人不敢做的选择,而且想得清清楚楚。
被认为是最软弱的佐枝子,在大半部剧中她都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隅于父母的安排
之下,即便被陌生人说破,也只能暗自气恼。但后来,她做了父母不让她做的工作,爱
了原先不敢爱的人,坚持了无人坚持的官司,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后半部剧情的发展。
男人们呢?往上爬的只会一门心思往上爬,不敢向下看一眼;坚持价值观的只知一味坚
持;而矛盾的知识分子精英,别人下作时他跟着下作,女儿敲打后他就出庭作证,从未
有自己的坚持。
相较于勇敢把握命运的女性角色来说,男人们斗得天翻地覆,却没有对自己的生活轨迹
作出什么根本性的决定,只是在划好的道路上竞速,顶多抢抢车道,撞撞车罢了。
但这是否可以简单理解为男性的外强中干和女性的内心勇敢?恐怕不行。更合理的解释
似乎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由深陷于此的男人们织就的。在推杯换盏、唇枪舌剑的新战争
形式中,不改变道路的士兵更易存活甚至成为将军,与此同时,他们也被绑得更紧。绑
住他们的不是规则或他人的压迫,而是规则所展现的(广义)利益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便不是性别的问题,而是个人和秩序的关系问题。由此再来考量几位女性,
她们本身处在利益的边缘,也就更容易从心所欲,更容易“勇敢”了(当然
,“更适合
rule the world”本身,似乎也可能是两性或者人和人的某种先天区别)。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白色巨塔》是否只是在说,“世界就是如此”?
“何为正义”的讨论贯穿全剧。审慎对待病人还是在医学上进取?有限的医
疗资源应该
照料临终之人还是医治救得活的人?医疗诉讼应该持何立场?救人组织的弊端应该揭露
还是掩盖?一个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该不该使用背弃理想的手段?几乎每一集,这
些问题都会抛向观众,当你觉得应该选a的时候,又给出同样经得起推敲的b选项,并且
通过出色的节奏和演技把握,困境的代入感大大加强。
而诸如必须获得权力、光靠能力不行、党同伐异等秩序,让人们面对这些疑问时最终倾
向于作出某个特定的选择,这力量如此强大,真的是“只能如此”。
如果仅是这样,那不停敲打观众的交响乐般的伦理较量就只是冷冰冰的曝光和嘲讽,可
我们又分明从中感受到某种的热情。这热情是什么?思来想去,还是这句:未经反思的
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在现代社会的秩序下,以上选择题的答案确实比较固定,但是,同样的选择,想明白和
没想明白是不一样的。最不济的例子就是东教授。他反对财前接班,以善意度之是为了
坚持教授的人品底线,这是他对外的说辞;以恶意度之是嫉妒后辈的强势,这是财前对
他的指责。哪个是他的真实想法?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接受,但东教授却是两
者皆有。他向关口律师推荐第三方证人受挫后,痛斥腐败,他确实动了挺身而出的念头
,但最后使他坐上证人席的,却是财前在会场外对他的挑衅。后来东教授用两句话解释
:“绝对不能让财前赢。(况且)医大必须反思,我有这个责任。”镜头切
到他的特写
,总是先看到他因财前的刺激而气急败坏的表情,而后又是同样真实的痛斥。
没错,每当面对选择,作出表态时,东教授总是会用“理由a,况且理由b”
的方式来解
决。这个“况且”,正是秩序的隐性约束(而且往往,“况且”
前后的理由,在人前人
后是颠倒的)。“还是选那个钱多的工作吧,况且大家都签了”,“
身为医生还是不要
去作证了吧,况且这也是对医学的保护”。使用“况且”不是一种错
误,你也可以长期
使用它,但时间长了,会不会忘记根本的选项是什么,从而疏于反思?如果是,这恐怕
就是所谓的“自欺欺人”吧。
相比之下,里见财前岳父,他们坚定某一条道路,并且在不同意见敲打时想得很清楚,
前者的思考在最后一场法庭戏中表露无遗,而后者则在剧情开端就想得明明白白:人的
最终欲望是名望。
而财前的反思多来自外界的影响,也并非一条道走到黑。每次与里见就医学伦理争执之
时,他总是糊弄过去,比如“医生不是神”的二元解读,又比如“每
个男人不都是这么
想”,总之是敷衍。但里见的强力坚持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参观却让他渐渐开始
反思,
最终使他在临终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和医学价值观有了经得起推敲的坚强判断。这同样
是值得肯定的表现。
反思后的明确选择,不论是否一以贯之,是否复杂,都是现代社会值得称赞的处世方式
,即便经过反思后选择了糊涂,也是一条路。最怕的就是不断逃避,当无路可逃时,往
往会带来痛苦,而在关于人命的事务中,无路可逃的情况就更加多了。
看这部剧时经常代入角色,让我无数次有“可恶,到底逃不掉呀”的感觉。
这恐怕是《
白色巨塔》中的伦理命题带给我的最重要的提醒。

现代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由于其不足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同其他现代学科一样
,它的发展过程必然包含了高度专业化、细分化和学术组织的主体性的不断增强。这一
过程中,它可能会侵害两样东西,一是“治病救人”这一根本目的,二是人
之为人的一
些根本权利。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裂,在别的学科那儿或许可以忍耐,但到了医学,这瞬间就变
成了生死该被如何决定的伦理问题。
《白色巨塔》用Amazing Grace作主题曲,是想表达人命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拥有救人
命的技能是一种“恩赐”,应该心怀尊重地去“侍奉生命”。但
是拥有神圣白色的,毕
竟是一座需要不断变高的学术“巨塔”。承认医技的局限,原本是谨慎行医
的原因,现
在也可以成为医学试错的借口。“医生是人不是神”这句话,含义变得模糊
起来。两者
如何调和?
里见医生的两段证词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医学需要发展,出现错误,只要作出检讨,就可以继续进步,我相信法庭就是
这样的
场所。”
“人迟早会死,医疗现场最重要的,是到死为止,患者是如何活下去的,医生要
如何协
助患者,度过这最后的时间。这次的病例,应该由患者佐佐木庸平自己选择,如何走完
剩下的人生。责任不只落在财前医生一人身上,任他强行独断的我,以及医大的存在与
制度,透过这次官司,我感到我们都不能规避责任。”
对于社会而言,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来避免工具与价值的背道而驰,对于个人而言,救人
技术的扩张不应侵略人对自己生命的部分决定权。这恐怕是《白色巨塔》借里见之口想
要告诉大众的吧。归根结底,所谓“医学的恩赐”,只是假神之手行善,所
谓治疗,毕
竟不是精巧的维修。
多提一句,本科里学到的“知识权力”等理论,竟被一部电视剧精确地表现
出来,从这
点上看,《白色巨塔》的确不简单。
这一版本的《白色巨塔》创作者,可能受到一些二元论的影响。很多人物可以分成两半
,分别由另两个角色代表。财前可以分化成他的两个女人;里见可以分化为他的妻子和
红颜;东教授可以分化为他的妻子和女儿。而至于成双成对出现的矛盾、观点、象征、
剧情更是俯首皆是。老六说过,好稿子的好,体现在字里行间的质感,《白色巨塔》亦
是如此。它的每个情节、人物、对话、象征都臻于完美,并被赋予了他们应当承担的意
义。这种质感就像雪山上的积雪,让人肃然起敬,也使它不愧为日剧的不朽丰碑。
小说是六十年代出版。在日本被搬上荧屏四次。日本对科学与人性的反思,价值观的探
索,值得敬佩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学这两个专业的人最看得开欧盟官员:逮捕名单在政变前早已拟定好
庆丰三年,幕府忧患愈重赛先生第二弹: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别再吹了,华为就是那么一只烂脚马硬巴和它美爹的intercourse被揭批了
战争策源地形成:国台办前副主任称收复台湾的战争就在5年内张春桥的梦一一邓与周对骂过
辜鸿铭的转世灵童来菌斑吗?人民公社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民国大师的文采毛主席给警卫一中队的讲话。 文革系列补充材料二
长衫飘飘的年代刘主席毛主席正面交锋,八届十一中全会定文革搞法一一文革过程四
齐白石送对联中共庙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rdquo话题: ldquo话题: 巨塔话题: 财前话题: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