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必看!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建构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相关主题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中国官方称基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拒绝在塞舌尔建基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下一个五年是比较重要的五年
习近平提出这“六大原则”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zt 新华网
火灾后要警惕化学生态危机!我觉得我党应当组织人开发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信息生态环境
美国与加拿大鸟类少近30亿只 陷生态危机香港高登讨论区
中国生态环境已经毁坏到了个体和一般群体根本不能独立生存的程度鬼子率先破坏北冰洋生态环境
官员呼吁将三峡重庆库区生态保护升至国家战略圣上亲自回击APEC BLUE
日本海啸了,对沿海生态环境是多大的破坏啊,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代表委员议国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生态话题: 治理话题: 生态环境话题: 习近平话题: 发展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r
发帖数: 4
1
陈雪峰
[摘 要]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是针对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可能引发社会治理危机的
背景下形成的,是国家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建构了通过改革创新为生态
治理提供不竭动力,通过协同共治解决生态治理主体问题,最终走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治
理逻辑。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切实转变生态治理观念,建构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
公众协同共治的生态治理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治理;建构逻辑;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明确了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习近平着眼于全球生态危机日趋明显,国内生态环境问题
愈加突出的现实,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的视角,对生态
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新
时期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南,对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改革创新是生态治理的动力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以“创新”发展理念为牵引,坚持用改革的方法,不断推进生
态治理的制度创新,形成了完备的生态治理体系,对于解决生态治理问题中动力不足问
题、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体制机制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进一步改进了生态治理方式,
取得了提升生态治理水平的实效。
(一)建构系统完备的生态治理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事关生态治理的瓶颈问题,习近平同志敏锐洞察到“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有关”,为此他强调:“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这是破解我国生态治理突出问题的关键,在这
一认识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建构起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
1.建构绿色GDP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经济发展往往成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
,唯GDP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
出。习近平早在2004年就提倡“既要GDP,又要绿色GDP”,[2]他还指出,唯有“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才是生态治理的正确出路,他强调:“科学的考核评价体
系犹如‘指挥棒’,在生态治理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3]这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关系的根本之策。为此,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
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4]要让绿色GDP政绩考核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导向和约束。这些论述为摒弃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长远生态效益的唯GDP政绩观
提供了思想引领。
2.建立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地方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有很大
的关联,究其实质还是生态文明的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缺失导致的。为此,习近平同志指
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5]以此来解决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爆发
滞后性所带来的部分干部“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不负
任何责任”的现象。破坏生态环境的终生问责制像一把利剑高悬于领导干部的头上,让
他们时刻牢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为实现科学发展,
避免资源枯竭就必须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习近平同志对此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指出,要通过“健全……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开发保护制度、健全
……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强化……防治制度、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损害赔偿制度”[6]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
习近平同志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对于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提供了根本价值准则。
(二)完善了生态治理的法治体系
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可靠保障。”[7]
1.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015年的《环境保护法》在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定位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生
态文明理念以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回应社会关切的生态问题等方面填补了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立法空白,为我国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又明确规定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过程中,应
当兼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新增了“绿色原则”,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生态
治理的法律制度完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法律法规对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生
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广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生态环保意识和素质的提升也起到
了宣传教育作用。
2.明确了严格生态执法的方向
生态治理的具体落实在于生态执法,但目前我国在生态执法方面还有许多短板,对
这一点习近平同志有深刻的体会,他指出:“在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
法存在某些脱节,……法律威慑力不够”。[8]与此同时,他也进一步强调,任何人以
任何形式触犯生态治理底线决不姑息、严厉制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
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生追究”。[9]
二、协同共治是生态治理的根本路径
把生态治理纳入全球视野,坚持开放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习近平
同志推进生态治理的国际视野。在国内则主要依靠治理主体间的通力合作,把国内合作
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通过协同共治解决生态治理问题,这是习近平同志协调推进生态
治理的基本思路。
(一)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内协同共治模式
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生态治理主体的多元共治,特别是在国家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的大背景下,厘清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在生态治理中的权责边界,
做好这些生态治理主体权责的“加减法”一直是习近平同志思考的问题,他指出:“只
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10]这充分体
现了习近平同志加强各方协调,寻求协同共治的生态治理理路。
(二)构建美好地球家园,构筑共建共荣生态命运共同体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全人类正在面
临生态危机的困扰。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全球共治,反复强调生态治
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
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11]
习近平同志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广泛复杂的生态系统,为此,治理生态环境必须有
系统工程的思路,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既要抓住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也要注重其
他因素。对于这一问题他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2]在这一共同体
中,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因此林业是生态治理的“牛鼻子”,拯救生态环
境首先要管好森林这一自然生态治理的顶层,但同时也要注意森林与山水田湖的协同,
要打造山水林田湖有机联系的生态共同体,避免“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
护田的单纯护田”[13]的片面治理。
三、美丽中国是生态治理的归宿
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明
确了“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生态建设目标。这充分彰显了
习近平生态治理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就是建设美丽中国。
(一)美丽中国建设关乎民生福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于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经典作家恩格斯曾经这样讲,“人
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4]由此
可见,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
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必然涵盖对生存
环境质量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到生态治理问题的严峻形势,需要在治理生态问题中贯彻以人为
本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获得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追求。习近平同志对此多次强调,2013年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
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还告诫全党,“我们只有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美丽中国建设才会有广泛的群
众基础”。由此可见,增进民生福祉无疑是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美丽中国建设要靠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把他上升到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此,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15]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价值观念的变革,也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涉及生产、生活、消
费等诸多领域,旨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习近平在谈及乡村建设和城
市发展时这样讲,农村发展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
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6]城市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
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17]习近平同志十分倡导绿色消费,“全
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
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18]综上所述,习近平绿色发展的
生态治理理念为我们走向美丽中国提供了精神引领。
四、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源于生态治理的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指导当代生态治理的理论
指南,坚持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切实转变生态治理理念
正确的生态治理理念是推进生态治理实践,统一行动的基础。正确的生态治理理念
应该包括科学的政绩观、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和符合生态主流价值观的公民生态
文明观念的价值共同体。
科学政绩观就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生态和谐为价值
依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为归宿与落脚点,以实现生态利益最大化为宗旨
的政绩理念。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应该是经得起百姓检验和实践考验的政绩。习近平对领
导干部的政绩观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
实绩”[19]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很明显生态效益被纳入领导干
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明确了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中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绩观。
生态命运共同体观念在国内不仅要求国家和企业对生态保护负责,也是对每一个公
民作出的要求。只有国家、企业和每个个体都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实现生
态共同体和生态命运共同体,为此,政府部门、社会大众、社会组织以及全人类都要牢
固树立生态文明共同体理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进而转向非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命运共同体观念在国际上就是要加强国际生态治理合作,共同推进
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要推进国际生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切实反对以国际利益
、制度和意识形态画线阻滞生态治理技术的进出口的做法和在生态治理领域奉行霸权主
义和“双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用生态治理主流价值观引领公民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向公民积极宣传生态道德的基
本常识,培育公民对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养成公民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认
知。有了道德认知再培养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刺激公民形成生态道德信念,一旦这一
信念形成就会转化为公民积极的生态道德实践。国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弘
扬达到对公民进行资源教育、环境教育和生态价值教育的效果,进而是公民在生态道德
层面达到知、情、信、行统一的实效。
(二)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协同联动的生态治理格局
政府、企业和公众是生态治理的主体,在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把政府的主导作用、
企业的推动作用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有机耦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
新格局。
打造善治服务型政府。政府在政策倾斜、汇集力量和财政支持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应该在生态治理中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去协调各方,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各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起来,发挥其协同治理效应。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重塑政府生态治
理责任意识,明确政府的生态治理责任机制,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更要
解决政府在企业绿色生产、生态人的培育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发挥企业助推生态治理的作用。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为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绿色产业链,为人民
提供更多绿色产品做出贡献。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企业在技术革新的方式上要以生态价
值为精神引领,告别技术崇拜和技术万能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共赢。
理念的革新又有赖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此,企业应把生态、绿色、环保等生态理念植
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为实现企业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引领。
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社会大众是生态治理最为广泛的力量主体,是生态治理实
践的主力军。然而现实中为社会大众参与生态治理的政策供给不足,参与渠道不畅,公
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共识还未达成,这些因素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创设生态治理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条件,
营造公众自治的生态文化氛围等举措,切实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效性和科学化水
平,进而构建起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生态治理建设体系。
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作用。社会组织在生态治理实践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在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过程中,尽管政府还扮演着监督和规范社会组织的作用,但政府
对于社会组织在生态治理实践中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等问题应直接委托给社会组织解决。
为适应现代生态治理实践的需要,在明确社会组织权责,为社会组织提供依法独立发挥
作用的参与机制和规范机制,进一步畅通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治理的渠道,提升社会组织
参与生态治理的能力与水平是未来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将生态治理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大力推进生态治理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强有力保障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完善生态制度、重塑生态文化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的总体布局。
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是当前政府宏观经济的重要抓手,通
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坚持企业主体的生态实践来建构生态经济发展模
式。这种经济模式是通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来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区
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
证明,提高资源利用率,寻求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是统筹人与自然和
谐关系,建构生态经济的必然路径。为此,应该在全社会培育低碳经济意识和绿色消费
方式以及生态生活方式,进而助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型”美好社会
的形成。
建设生态政治,推动生态治理精细化。以往生态治理问题折射出制度执行成本过高
,生态治理机制有待细化的问题。因此,在推动生态治理过程中,应通过制度创新来加
快生态治理实践。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加强生态制度供给
,如要加强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政府监管机制,推动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政府还要在培育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塑造生态文化方面提供相应的体制机制供给。制
度供给主要解决宏观问题,机制创新才能实现生态治理精细化。为此,政府应通过管理
机制、监管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建构以及生态治理的市场化机制、社会组织和公众参
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动生态治理实践。此外,还要制定充分吸收国外生态治理经验
和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治理效果的好坏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指标
评价体系,我们在设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充分吸收国际通用的生态评价指
标,同时着眼于我国的现实国情,要从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现实需要出发,从经济结构
、环境保护、产业能源发展的角度制定生态治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重塑生态文化,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治理问题。生态文化是制约生态治理观念方面的
重要因素,包括理念、制度和技术三大方面。生态理念层面的建构要重点解决突破个人
主义、消费主义等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塑造绿色、环保、生态
、和谐的生态发展理念;生态制度层面主要着眼于政府和市场权限边际的划分,重点解
决限制市场作用,克服资本逻辑束缚的问题;生态文化技术层面要突破“技术中心主义
”、“唯技术论”的观念束缚,逐渐完成从“征服技术”到“调适技术”的观念转变。
参考文献
[1][3][4][5][6][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
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9-130.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723.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
(001):6
[10]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
人民日报,2014-02-18 (001).
[11]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3-7-21(001).
[12][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N].人民日报,2013-11-16 (001) : 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16]切合实际建设宜居乡村[N].中国建设报,2016-3-14 (001).
[1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N].人民日报,2014-3-17 (009) :19.
[18]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5-11-
17 (008).
[19]习近平.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
民日报,2016-6-30 (001).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代表委员议国是)美国与加拿大鸟类少近30亿只 陷生态危机
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人的一个不良习惯(ZT)中国生态环境已经毁坏到了个体和一般群体根本不能独立生存的程度
造岛破坏南海环境?中方:这叫"自然仿真"官员呼吁将三峡重庆库区生态保护升至国家战略
外交部: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任何南海仲裁结果日本海啸了,对沿海生态环境是多大的破坏啊,惨!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中国官方称基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拒绝在塞舌尔建基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下一个五年是比较重要的五年
习近平提出这“六大原则”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zt 新华网
火灾后要警惕化学生态危机!我觉得我党应当组织人开发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信息生态环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生态话题: 治理话题: 生态环境话题: 习近平话题: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