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 发帖数: 5125 | 1 断崖式暴跌:几大信号同时显示,一场风暴正在路上
蜜财经 (WJCF99);作者:蜜姐
转一篇网络忧患文章,真假读者自辩,还是那句话,谁有异议想骂找原作者去。俺只是
觉得确实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否则会出大问题。这与唱衰中国无关。
正文:
2018年,注定是多事之秋。不仅是国际形势,中美博弈接连生变;国内更是风暴来袭,
一系列震惊资本市场的大事接连发生,让人感觉到不同寻常的气息。
1
01
社会融资断崖下跌。实体经济持续承压。
昨天,中国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608亿人民币,预期
13000亿人民币,前值由 15600亿人民币修正为 15605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3000亿。
暴跌3000亿。预期近腰斩。可见,实体经济的资金面之紧张,到了何种程度。
而社会融资的断崖式下跌,正是由于“强监管”的风暴来袭,叠加“去杠杆”的信用收
缩,由于对于委外业务、银信通道、企业发债等等的全面收紧。
目前,除了最传统的银行贷款,企业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贷款规模,比如银行的表外融
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无一例外全都是80%以上的断崖式下跌,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
形容
融资压力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违约潮全面爆发。各大企业排队违约。
盾安450亿债务爆雷。金盾股份百亿债务,董事长跳楼。中安消违约。盛运环保4.57亿
债务逾期。…….而这一切,很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02
银行董事长割腕自杀。金融行业风光不再。
在流动性空前紧张的情况下,银行这个最大的金主也是自身难保。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
,监管力度的升级,非标资产被清除、套利通道被封堵,银行躺着赚钱的年代已经一去
不复返。
前不久爆出一个消息,去年才晋升为董事长的天津农商行董事长自杀身亡。
而这背后,是银行的业绩大幅下滑,不良率接连攀升,甚至还因“侨兴债”遭到处罚—
—或许,正是爆表的压力使他走上了不归路。
从银行年报来看,2017年天津滨海农商行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41%
;近两年天津农商银行业绩同样表现不佳。两家银行的不良率均在2%以上。天津滨海农
商行还曾因“侨兴债”一案被罚1.6亿。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社会经济的融资枢纽,银行的委外业务遭到清查,当这个过去重
点流向地方融资平台与楼市的“灰色通道”遭遇“强监管”,势必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
应。
03
多地讨薪事件频发。财政压力全面凸显。
这段时间,多地公务员讨薪事件频发,先有中部安徽六安、贵州毕节、湖南武冈有教师
为了工资和福利待遇维权,后有湖南耒阳公务员5月工资欠薪。
而这背后,正是缘于地方财政承压,不得不缩减开支,除了公务员减薪之外,还被迫给
过去不断补贴的产业“断奶”,比如光伏产业等。
延伸阅读:《财政补贴不是骗子和投机者的盛宴,没有补贴就活不下去的企业就不该存
在》
时至今日,天雷滚滚的地方债务已经迫在眉睫、危险一触即发。
前几日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在北京参加的一场论坛,在谈及地方政府债务时称,
贺铿称中国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但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甚至许多地方连
息都还不起。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贺铿的说法,地方政府债务40万亿,那么再加上中央政府13.
48万亿的债务,全国政府债务俨然高达53.5万亿——政府杠杆率已经高达64.7%。
过去的大放水年代,大家在高杠杆、高负债的运作之下,由于有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
因此得以续命,然而现在,一方面,是日益下行的经济压力(去年多个省自爆GDP数据
注水造假);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债务压力,流动性却在此时空前紧张。
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去年以来最火的经济学热词——“明斯基时刻”,市场由盛转衰
的拐点时刻,甚至被高层提及。
这个名词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提出。他认为,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繁荣时期,投资者们往往倾向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加大投资,然后拉动经济繁荣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投资者们承受的风险逐渐超过收支不平衡点,紧接着资产突然
崩溃的时刻来临。
如今,企业、财政、金融全面告急。难道,明斯基时刻,真的已经悄然来临?
2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既然社会融资断崖式暴跌,钱没去实体;银行存
款全面流失,钱也不在金融市场,钱都去哪儿了?
答案是楼市。
开年以来,关于楼市的消息是屡屡刷爆头条。一方面,是炒房客的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从辽宁丹东到西双版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炒不到。
另一方面,是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已然演变成为一场抢房狂潮。深圳狂欢、杭州抢
房、成都熔断,5万人居然要抢400套房。
冰火两重天之下,我们看到了一场悄然进行的杠杆大转移,从政府、企业转向居民,从
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从无抵押贷款变成了抵押贷款。
数据显示,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2%
,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均出现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
但唯一上升的就是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5.1%,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无论是居民长期贷
款还是短期贷款,2017年以来杠杆率上升明显。
毕竟,楼市背后承载的不仅是你的全部身家,更是四十万亿左右的政府广义债务,近百
万亿的银行广义信贷资产。背后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房价上涨——土地转让金增加——土地抵押贷款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银行不
良核销(分子) 贷款增加(分母)——银行不良率下降 营收增加。
真真是皆大欢喜。那么,受伤的会是谁?
3
然而,如此看似完美的解决方式,真的是可持续的吗?居民的接盘能力,难道是无极限
的吗?
如今,一个信号显示,在高房价之下,越来越多人买了房却还不起贷款了。
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近日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中公布了我
国的公积金贷款的逾期金额——10.58亿。
要知道,在2016年公布的报告中,这个数字还仅是7.86亿,2017年的逾期金额足足上升
了34.6%,但是2017年发放的个人公积金贷款254.76万笔,比上年降低了22.21%,贷款
发放额9534.85亿,比上年降低24.93%。
发的贷款越来越少,但是逾期越来越多,韭菜已经渐渐失去了生长的能力,当还不起贷
款的人越来越多,是否会爆发弃房断供潮?
明斯基时刻的初期,在经济萎靡之下,资金会集中流向楼市;然而接下来,当实业日益
衰弱,当经济日渐萧条,当债务逐渐吃紧,那么,降薪、失业将会越演越烈。
相信今年以来,大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收入的压力。过去大家羡慕嫉妒恨的投行
精英,收入也大不如从前。最近有人曝光的一张工资单显示,申万宏源证券某位员工到
手收入不到5000块钱。
那么,一旦人们降薪失业,连饭碗不保、生活质量难保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买房
?那些房贷重压下的人,手里的流动资金还能支撑多久的房贷?当跑步进场接盘的韭菜
变少,当被迫抛资产的人越多越多,那些高高在上的泡沫还能撑多久?
但无论如何,在经济恶化的当下,楼市这剂鸡血,虽然短期内能起到提振作用,但副作
用却极大,对实体反而是一种碾压,若是经济持续得不到改善 ,民众收入得不到改善
,那么等到民众被透支之日,就是各类资产见顶之时。
这就好比2015年6月的股市一样,新增开户数量变少之后,股灾不久就发生了。看来,
接盘者一定是先于市场先见顶的 |
B********n 发帖数: 7009 | 2 “暴跌也是好事,风暴过后必见彩虹!”
---小将 |
e*********1 发帖数: 266 | |
S*********4 发帖数: 5125 | |
S*********4 发帖数: 5125 | 5 截止到2018年5月,中国大型企业严重违约一览
2018年中国信用债违约一览
5 分钟阅读
路透上海5月14日 - 2018年一季度中国信用债违约基本呈零星散发状态,且主体大
多仍为此前系列性违约
的老面孔,如大连机床集团、丹东港集团及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等。
不过4月下旬以来,信用债违约案例明显增多,其中有中安消 等新增主
体,此外盾安控股集团
5月初被爆资金链出现危机,目前虽未有债券违约出现,但其短期偿债压力极大,也面
临着不小的违约风险,
本已很不乐观的低评级信用债在一二级市场受到进一步冲击。
近年来由于融资渠道受限,不少民企更为依赖发行债券,而一旦信用风险升温,必
然导致融资难度大增,
从而令本已紧绷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若信用风险继续蔓延的势头,则可能引爆更
多雷区。
据路透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信用债市场有近30只个券公告违约,在数量上较上
年略减,但呈现同一发
行人多期债券连续违约,且多数有国有背景等特点。出现违约较多的发行主体包括中国
城市建设控股集团、大
连机床集团和东北特殊钢集团等。
以下据公开信息统计的2018年中国信用债市场出现的违约案例一览:
发债主体 债券简称 发行规模 兑付日或 期限 票面利率 主承销商 债券
种类 备 注
(亿元人民币) 付息日
---------------------------------------------------------------------------
-------------------
*富贵鸟 16富贵01 13 5月8日 5年 6.50% 爱建证券 私募
公司债 持有人会议通过
(附第2和4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加速清
偿议案后无法偿付本息
---------------------------------------------------------------------------
-------------------
凯迪生态 11凯迪MTN1 6.57 5月5日 7年 6.27% 农业银行 中
票 本息违约
(附第5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进出口行
因周末顺延至7日
(初始发行量12亿元,回售行权后兑付时本息总额约6.98
亿)
---------------------------------------------------------------------------
-------------------
中安消 15中安消 9,135万元 4月30日 3年 9.00% 华创证券 私募
公司债 本息违约
(附第2年末投资者选择权/深圳市中恒汇志投资提供担保)
(初始发行量5亿元,回售行权后本金剩余9,135万元)
---------------------------------------------------------------------------
-------------------
春和集团 12春和债 5.4 4月24日 6年 7.78% 中投证券 企
业债 本息违约
(附第3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
-------------------
富贵鸟 14富贵鸟 8 4月23日 5年 6.30% 国泰君安 公
司债 回售本金及
(附第3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证券
付息违约
---------------------------------------------------------------------------
-------------------
亿阳集团 16亿阳04 12.1 4月21日 5年 7.10% 中山证券 公
司债 付息违约
(附第3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因周末延至4月23日
---------------------------------------------------------------------------
-------------------
神雾环保 16环保债 4.5 3月14日 3年 8.00% 华创证券 私募
公司债 回售本息违约
(附第2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
-------------------
丹东港集团 13丹东港MTN1 9 3月13日 5年 5.67% 中信证券 中
票 本息违约
中信银行
---------------------------------------------------------------------------
-------------------
丹东港集团 15丹东港MTN001 10 3月10日 3年 6.0% 中信证券 中
票 本息违约
中信银行
因周末顺延至12日
---------------------------------------------------------------------------
-------------------
亿阳集团 16亿阳03 7.55 3月2日 5年 7.10% 中山证券 公
司债 付息违约
(附第3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
-------------------
中国城市 16中城建MTN001 18 3月1日 5年 3.97% 华泰证券 中
票 付息违约
建设控股集团 浙商银行
---------------------------------------------------------------------------
-------------------
大连机床集团 15机床PPN001 5 2月5日 3年 7.80% 浦发银行
PPN 本息违约
---------------------------------------------------------------------------
-------------------
丹东港集团 16丹港01 20 1月27日 5年 5.50% -- 公
司债 付息违约
(附第3年末投资者选择权)
因周末顺延至29日
---------------------------------------------------------------------------
-------------------
亿阳集团 16亿阳01 2.09 1月27日 4年 7.10% 中山证券 公
司债 无法兑付付息
(附第2年末投资者选择权,本次应全部回售) 华泰联合证券
因周末顺延至29日
---------------------------------------------------------------------------
-------------------
四川煤炭 15川煤炭PPN001 5 1月9日 3年 7.70% 兴业银行
PPN 本金违约
产业集团
仅兑付3,850万元利息
---------------------------------------------------------------------------
-------------------
丹东港集团 15丹东港PPN001 5 1月13日 3年 7.60% --
PPN 本息违约
---------------------------------------------------------------------------
-------------------
大连机床集团 16大机床MTN001 4 1月14日 3年 7.00% 兴业银行 中
票 付息违约,因周末
顺延至1月15日
---------------------------------------------------------------------------
-------------------
参看2017年信用债违约一览,可点选 (完)
(整理 边竞; 审校 李宏薇) |
S*********4 发帖数: 5125 | 6 大型跨国企业撤资一览(不完全)
说是“大潮”,一点也不为过,来看看曾经让苏州人骄傲的声名赫赫的外资企业这两年
都做了什么:
2015年7月,三星专用的代工厂普光电子宣布倒闭,三星在华其他子公司或代工厂
陆续裁员;
2015年8月,美资企业泰科电子科技昆山CD事业部宣布关闭;
2015年12月,在苏州扎根17年的诺基亚苏州工厂关闭;
2015年8月,富士康宣布对印投资50亿美元建厂,并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万个就
业岗位,截止到2016年富士康苏州工厂已减员6万多工人,用机器代替人工;
2016年6月,造纸业巨头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投资的苏州紫兴纸业停产解散;
2017年1月,全球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关闭苏州工厂;
2017年9月,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将逐步关停已有20年之久的苏州工厂;
这是苏州经济在腾笼换鸟,还是外资在有计划地抛弃苏州?是城市正在经历转型阵
痛期还是难逃产业空心化的命运?苏州是做错了,还是将成为最大赢家?
一切,不妨从1月初这起日资撤退事件说起。
一、“世界工厂”遭遇寒潮
2018年1月7日,苏州的寒风如同刀割。有传闻称,曾经的世界500强之一、跨国日
资巨头日东电工宣布在1月底关闭苏州工厂,2月份解除合同。近1000名员工在春节前突
然失业,厂区拉起了不少的维权横幅。
被员工爆料 “蓄意隐瞒员工,偷偷转移公司资产”后,这家全球第一大偏光片制
造商不得不出来“辟谣”:
公司并非要关闭苏州分公司,只是出于业务调整需要,正洽谈该分公司的股权转让
事项。工厂只解散有500余人的偏光片部门,并提出了N+1.5的赔偿,柔性印刷线路板(
FPC)、新能源这两部门的员工可继续留用,“日东始终看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中国市场的钱景又是什么情况?
据高工产研新材料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偏光片市场总消耗面积1.01
亿平米,同比增长17.92%,市场规模约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2017年国内偏光
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但日东的苏州工厂却不是热火朝天地赶生产,据《华夏时报》实地探访,FPC部门
“没活干的情况已经持续一两年了”,仅剩的这两条生产线最后难逃被出售的命运。
看来,这家昔日园区里的明星工厂彻底撤出苏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明明中国市场还是大肥肉一块,为什么外资却也没停下撤出中国的步伐?苏州模式
难道真的错了吗?
二、红极一时的苏州
“苏州堵车,全球缺货”,是这座“世界工厂”鼎盛时的写照,苏州与全球制造业
、与跨国企业的联系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地级市来说,苏州的外资吸纳能力是超出想象的。
2012年巅峰时期,苏州实际使用外资91.6亿美元,当年度全国为1132.9亿美元,苏
州占全国的比值达到了8.1%。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外资主要都集中在实业领域,制造业
占比达到67%,其中分别有10亿美元投向了化工和电子通讯行业,所带来的结果是,
2012年苏州的外企生产了7018万只轮胎,以及1236亿只电子元件。
苏州能成为外资投资的重要阵地,还是因为上个世纪90年代开启的特殊的苏州模式
——以新加坡工业园区为代表,依靠外商合资、合作、独资等带动经济增长,走出口导
向型的道路,这种模式也成为园区样本红遍全国,还上升到两个国家层面的工业建设和
经济开放,一时风头无两。
而苏州在上一轮全球化浪潮中也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工业园区特殊的管理模式、
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因素获得技术外溢,成为全球IT业的代工厂,奠定了苏州在过去十年
中多次仅次于一线城市的GDP排位,甩下江苏省会南京。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州经济高度依赖外资。在2000-2010这十年间,苏州对外
贸的依存度六次超过200%。
外资制造业撑起了大半的苏州经济,2012年,规模以上外资和港澳台资的工业企业
其工业总产值为1887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值达66%;利润总额937亿,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值甚至达到了72%。
如果外资持续进入,苏州模式也能维持下去,但2012年之后,苏州的风光却陡然急
转而下。
2010年苏州的企业亏损面为16%,到2016年的7月份居然上升到了32%,这是个什么
样的惨烈程度呢?每3家苏州的企业,就有一家处于亏损之中。规模以上的外资和港澳
台资企业数量从2011年1.37万降到了2016年9616。
在此期间,苏州的实际使用外资额也开启了暴跌之路,直到2017年才开始稳中有所
回升。
外资大潮突然退去,大伙儿才看清苏州在裸泳。
三、2015年三件大事
难道只是苏州一座城市在2012年就开始经历外资大撤退吗?非常抱歉,不是。
但是全国上下开始警惕大面积的外资撤退和跑路,是到了2015年,这一年发生了三
件极具风向标意义的大事:
第一,雇员全国排名第三的富士康南下印度。
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签订协议,未来五年富士康将在该邦投资50亿美
元建电子设备制造厂,此前富士康已计划在2020年前在印度新建12座工厂,并最多雇佣
100万当地工人。
第二,改革开放后首家进入中国的外企在大举撤离。
日本松下公司突然宣布关闭北京锂电池工厂,与1300名员工终止合同。松下在2012
年底关闭上海工厂后,短短两年多时间关闭了三家大工厂。
松下进驻中国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继它之后,东芝、日立、索尼等一大批日
子电子巨头纷纷到中国办厂。可以说,松下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全程参与了中国
电子制造业走向世界的过程。松下的退出也因此变得格外扎眼。
第三,官媒喊话。
新华社旗下智库发表的一篇《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批评香港在内地最大的投
资者长和系撤走中国资产,“失守道义”。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后也关注了该文,并报道
了李嘉诚近年来一系列抛售内地资产、西进欧洲的投资举动。
那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了1992年以来的首次缩水。
在这么一看,外资大撤退仅仅是苏州的错吗?其实大伙儿心里都清楚答案,是整个
投资环境出了问题。
为什么外资会在一夕之间风云突变,纷纷撤离?
四、用不起的劳动力
先看本次撤资事件中,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向日东电工东京总部的问询:这
家高新企业一名干部表示打算撤离苏州的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苏州工厂
难以为继,公司内部也有产业布局的调整。
这种产业布局调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外企将工厂从中国东南沿海搬到了印度和东
南亚,好一点还能留在中国中西部城市。
近年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频频超过中国
那么东南亚凭什么能从中国手中拿走世界代工厂的接力棒?
人口红利。中国当初是靠什么吸引起外资制造业的,东南亚如今也不会差很远。
人口红利的消失可以追溯到2010年,那一年中国投资环境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劳动力
人口比例达到72.4%的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
劳动力逐渐不足,制造业人工成本自然也应声上涨。
一家日资企业,2010年在日本雇佣一名员工的薪资,与2016年几乎无异,但是在中
国,薪资水平几乎翻倍。
制造业人工成本逐年走高,资本逐利,自然要去寻找劳动力的价格洼地。2014年日
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东南亚和中国的用工成本做出调查,中国是柬埔寨的4.3倍,
越南的2.7倍,印尼的1.8倍。
五、房价!房价!房价!
几乎除了旮旯角里的玉门房价便宜到哭,全国上下没有哪个地方这十年来不是在涨
涨涨。
苏州紫兴纸业发布的停产解散公告中,解释了几个原因:其一是生产规模小,与国
内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相比不再具备优势;其二则是“过去二十年间,工厂所在地逐渐
发展成为苏州高新区的商业和住宅核心地段,因为越来越难以维持大兴工业企业的正常
运营”,说白了,就是土地成本提高了。
《潜江晚报》采访了日东电工的中层技术人员徐江,10年前徐江就在苏州工业园区
附近买了房子,当时的房价还是每平米5000元,如今,他买的房子均价已经涨到20000
元以上。
在外资大举撤离前,苏州的房价在8年涨56.5%,园区房价更是几乎翻了一番。辛辛
苦苦经营一家代工厂,到头来还不如炒房的赚得多。
土地成本的提高会怎么影响园区的制造业形态呢?在距离日东电工向东约1.5公里
的普洛斯苏虹路厂房,如今引进了不少汽车经销商。因为老牌的制造业撤离之后,园区
只能靠出让土地等方式,寻找毛利率较高的新兴企业来落户。
除了房价,物价也在过去五年间飞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风暴的双重影响下,国内
工业原材料的价格直线上升,苏州所承接的电子代工产业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
环节,本身利润微薄,原材料成本上升可谓是当头一击。
六、死亡税率
中国的高税收同样令实业不堪重负。
2010年,苏州工业企业的总税负为471亿,到2015年,上升到616亿,增幅高达31%
,而这5年期间,苏州工业企业的净利润整体下降了9%。
2016年末,那场“中国死亡税率”的大争辩将减税呼声引至高点,曹德旺宜居“中
国税收全球最高”的吐槽也如同重磅炸弹引爆了舆论,更难忘的,是2017年年初希捷的
大逃亡与苏州税务局的补收税款存在莫大联系。
如今苏州园区已经对外资取消了超国民的优惠待遇,对国内民营企业来说是公平的
举动,但是这种一步到位、干净利落不留缓冲带的做法,是不是也吓退了外资?
近期针对特朗普的减税行动,中国开启了一轮对外资的减税行动。新一轮对实体经
济的减税降费正在路上,希望制造业真的享受到了最大红利。
七、我们不需要低端产业
在知乎一个“如何看待日东电工关闭苏州电工”的问题里,一名苏州的年轻人留下
了这么一个回答:
“苏州不需要低端产业!这种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被淘汰了活该!租不起工厂的滚出
苏州!房地产和金融业才是苏州的未来!”
不管这是一种真实心声,还是网友的反讽,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一个个产业转型的城
市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路上迷途了,当政府可以依靠土地财政获取收入
,也就不再有动力招商引资。
地方政府想要高大上的产业,有意驱赶低端产业,而年轻人也越来越不愿意到工厂
当一个打工仔,这种彻底抛弃“低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思路是从上至下的。苏州劳动
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在2017年做出的调查显示,19%的企业认为招工有较大困难,较去年
上升了9个百分点。
但是这种驱赶的破坏性极大。往大了方面说,经济腾笼换鸟不是一招便成,本土企
业如果不能完成接力,世界工厂恐怕会未老先衰。从民生来看,外资的撤退绝不仅仅是
一家企业的裁员,如果是巨头企业,受到影响的会是当地大大小小的中小微代工企业,
倒闭潮、失业潮随之而来。
当全球制造业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时,我们不能说苏州错了。
苏州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
也能看到中国工业城市必然要经历的转型阵痛。
来源:JIC投资观察(ID:JICTIMES) |
f******o 发帖数: 24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