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4 发帖数: 923 | 1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失败以及给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警示
来源: Twinlight 于 2018-06-11 07:25:01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
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36 次 (3524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
题 | 编辑 | 删除
不顾及自身有限的国力,在非洲、欧亚大陆和拉丁美洲搞扩张的后果,就是经济崩溃、
外汇耗尽,和最终国家解体。这对一带一路这样不切实际的投资计划而言可谓当头一棒。
==================================
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结果
2012年01月16日 13:20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作者:张英姣、
孙启军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内容提要]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将第三世界当作与美国争霸的砝码,加紧扩
张、渗透和争夺。过度扩张不仅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和消极影响,而且也使苏
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恶化了其国际环境,毁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苏联的声誉,并最
终拖垮了苏联。
[关键词]勃列日涅夫,第三世界,美苏争霸,后果
[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3-0188-05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以及“进攻性”全球战略的推行,苏联加
大了对第三世界的扩张、渗透和争夺。苏联在第三世界的主要目标是尽量扩大自己在这
些地区的势力和影 响,同时削弱美国的势力和影响,以实现对西欧和北美地区的迂回
包抄,为苏联的全球霸权战略服务。在中东,苏联介入阿以冲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
对以色列,排挤美国;在亚洲,苏联借重印度,扶植越南,直至入侵阿富汗;在非洲,
介入安格拉内战,扶植亲苏政权;在拉丁美洲,发展与古巴的特殊关系,将古巴绑在苏
联的战车上。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加之美国的全球战略收缩性调整,使得苏联一度取
得对美国的优势地位。勃列日涅夫声称“地球上没有哪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加以
考虑”[1]。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夸口说“在世界海洋地图上难以找到苏联舰只航
行不到的地区”[2]。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第三世界扩
张的顶点,阿富汗成为苏联的“滑铁卢”。此后,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对第三世界的
扩张势头渐缓。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大肆扩张既“害人”又“害己”,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和极为严重的后果。
一、扩张对第三世界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时期,适逢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阶段,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解放独立,而独
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往往成为美苏争夺的目标,美苏均向它们施加影响,以图把它们拉
入各自的阵营。20世纪70年代,苏联创造出一种理论,即所谓的新独立民族国家走以“
社会主义为方向”的“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勃列日涅夫宣称“今天在亚洲和非洲
,已经有不少国家走上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即采取以社会主义社会为前景的建设方
针”[3]。被苏联确定为“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国家包括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
亚、也门、刚果、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等。这些宣布“以社会主义为方
向”的国家均被纳入“社会主义大家庭”,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实
际上这种理论和判断并不符合第三世界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是苏联出于抢占美国势
力和影响薄弱的地带,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实施称霸世界战略的需要。苏联不顾发展
中国家的国情,片面输出革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是弊大于利。
意识形态成为苏联对第三世界进行扩张的工具,但其真正目的是以此为借口,排挤
美国的势力,以扩大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影响,获取经济利益,建立军事基地等。为达到
这些目的,苏联采取多种扩张手段,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事务,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
助,尤其侧重军事援助;打代理人战争;支持地区霸权主义国家;甚至不惜采用武力,
侵略第三世界国家。苏联的扩张行为不仅损及自身,毁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更是给第
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
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时间不长,国内动荡,百废待兴。苏联给予第三世界国家的
援助,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不宜全部否定,但是,苏联援助的真
正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控制第三世界的能源与原材料,增加第三世界国家对它的
依赖,将其牢牢捆绑在自己的阵营内,不可能顾及第三世界国家的长远发展。以苏联对
中东的扩张为例,主要方法是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中东国家提供武器装备、军事
设施、基础设施,派遣军事顾问等,其目的一是扩大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二是使这
些国家从军事上依赖苏联,进而使这些国家在政治上长期依赖苏联。从埃及总统萨达特
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苏联曾经拒绝向埃及提供战场上急需的武器。萨达特说,苏联给
他们的武器是二战时的陈旧货。另外,苏联提供武器的行动缓慢,还有意拖延武器的供
应。萨达特谴责苏联是根据它作为超级大国的利益,制定和推行对第三世界的政策。
打代理人战争也是苏联惯用的扩张手段,而古巴成为苏联在第三世界的代理人。苏
联通过古巴向尼加拉瓜桑地诺政权、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以及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游
击队等提供援助。从1975年开始,古巴派遣大批部队参加安哥拉战争,卷入非洲之角的
边界冲突。到70年代末,古巴在非洲的军队达到3.4万人,为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战略服
务。此外,苏联还直接插手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内部事务。1978年6月,苏联直接策划
了南也门的军事政变,支持亲苏的伊斯梅尔上台。苏联的干涉无疑加重了这些国家混乱
的国内局势。
苏联还支持一些地区霸权主义国家,从中获利。在南亚,苏联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
坦。1971年3月东巴独立,苏联和印度立即表示支持。同年8月,苏联与印度签订了具有
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随后支持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并出动舰
队到孟加拉湾为印度保驾护航。苏联还在联合国三次动用否决权,反对通过印巴立即停
火和印度撤军的决议。在东南亚,苏联大力支持越南的地区扩张主义,1978年11月,两
国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8年12月发
动了侵略柬埔寨的战争,苏联迅速承认了越南扶植的韩桑林政权,后又支持越南排华反
华。苏联对这些地区霸权主义国家的支持,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而对于地处中亚的阿富汗,苏联不仅长期介入其内部事务,更利用其国内发生政变
陷入困乱之机,直接出兵进行侵略。阿富汗战争进行了十年之久,不仅给苏联带来了自
毁性的厄运,更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阿富汗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约100
多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苏军撤离后,阿富汗长期陷入政
局混乱、军阀混战的局面。多年的战乱严重破坏了阿富汗的经济,其交通、通讯系统、
轻重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活物资短缺,成为当今最不发
达的国家。
客观地说,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并非毫无正面作用。苏联给予
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对其实现独立、发展经济、巩固主权
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存在,也抵制和平衡了美国的霸权主
义政策。但是,不可否认,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渗透和扩张,苏美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是造成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中东、南亚、阿富汗
等至今仍处在全球不安定的动荡带上,而那些曾经沦为苏美争夺的对象和战场的第三世
界国家,至今仍有很多处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状态,甚至有一些已沦为“失败的国家”
。此外,苏联还制造和恶化了某些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美苏的扩张和争夺给这些
第三世界国家留下了永远的伤口。
二、扩张对苏联自身发展的影响
从苏联自身来看,对第三世界的长期、大肆扩张,既损伤了苏联的硬实力,也损坏
了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形象,降低了苏联的国际影响,损害了其软实力,为苏联的日后衰
落直至解体埋下了伏笔。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尤其侧重军事援
助,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以往。1955—1967年,苏联平均每年向第三世界国家交付3
亿多美元的武器装备(经济援助约为2亿美元)。1968—1971年,武器装备交付额上升到
平均每年7亿美元。1972年以后,更是大幅提高。1977年总额达35亿多美元。1978年总
额达38亿美元。1972年以来,苏联军事援助的交付额,相当于经济援助交付额的5倍。
1977年,苏联通过军火交易,大约从第三世界获得15亿美元的硬通货。[4]20世纪70—
80年代,得到苏联军事援助的国家不断增多,1966—1975年为29个,1980—1984年为36
个。
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援助总额共计127.62亿美元,军事援助总额共
计447.85亿美元。[5]而这一时期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军人掌权的热潮,也为苏
联进行军事扩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按照西方的统计,从1966年到1975年,苏联向
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总额为92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而从1978年至1982年,为354亿美元。
在1966—1975年间,接受苏联军事装备的有29个国家,1980—1984年间为36个国家。[6]
可以说,为了支援第三世界国家,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古巴消耗的石油,几
乎全部以比石油输出国组织平均价格低40%的价格从苏联进口,而1978—1979年苏联每
年为越南的花费近300万美元。阿富汗战争长达十年,苏联耗资200多亿美元,死伤官兵
5万多人。[7]而支持阿拉伯、非洲等国家,使苏联负担沉重,力不从心。
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以及过度的扩张不仅消耗了苏联的国力,而
且还加剧 了其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导致经济结构畸形,损害了苏联的经济。到1978年
,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世界首位。苏联实际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在1965—
1980年期间高达19%—23%,在70年代苏联扩军备战的高峰期里,苏联大约把每年国民收
入的20%—25%用于军事目的。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重点仍
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而对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
等现代高科技反应不敏感,没有抓住科技革命这个机遇。民用工业既不受重视也不发达
,一些起码的日常用品都感缺乏。[8]经济结构的进一步畸形发展,加上大量的军费投
入,严重损害了苏联的经济,使其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减缓。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工
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由8.5%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降到1.1%,社会劳动生产率
平均增长从6.8%降到3.2%,198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进一步降到2.8%,经济发
展陷入停滞状态。[9]经济水平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停滞导
致了商品的短缺和匮乏,苏联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内政问题成堆。勃列日涅夫自己也
承认,如果不是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开支在国防上、在巩固华沙条约体系上, 苏联人民
会生活得更好一些,仅为这些目的的正式开支就占苏联年预算的23%,这还不包括非正
式拨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与楷模,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扩张,损坏了社会主义的形
象,降低了自身的国际形象,恶化了国际环境。特别是1976年支持古巴出兵安哥拉,
1978年支持越南侵入柬埔寨,1979年直接出兵阿富汗,这三场直接或间接由苏联进行的
战争,遭到西方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恶化了苏联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入侵阿富
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打的是国际主义旗号,行的是霸权主义行径,很不得人心
,使苏联在国际上一度陷入孤立。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中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
家联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在苏联国内,不断听到反对入侵的声音。在阿富
汗,侵阿苏军士气涣散,士兵中甚至出现了吸毒现象。而阿富汗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运
动,更使侵阿苏军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阿富汗战争成为苏联的滑铁卢,是导致苏联
解体的直接原因之一。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是以恶性膨胀发展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
的,是建立在粗放耗费经济资源和低效率的经济发展、牺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
的,因而这种地位是表面的、虚弱的、不可能长久的。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支撑不起其霸权主义的野心。在勃列日涅夫逝世后不到十年,苏联这个令人生畏一时
的超级大国就土崩瓦解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全球扩张政策,尤其是在第三世界的
大肆扩张,虽不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全部原因,但的确使得苏联元气大伤,最终走向衰落
直至解体。正如著名的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所言:“如果一个国
家把它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创造财富,而是用于军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
很可能会导致该国国力的削弱。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
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
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抵消掉。”[10]
三、扩张对苏联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影响
从美苏争霸来看,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扩张,破坏了70年代美苏缓和的局面,加深了
美国对苏联的仇视。美国自80年代初发起了对苏联的新一轮遏制,与苏联展开新一轮的
军备竞赛,苏美攻守易位,苏联日渐处于下风。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国内外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革,苏联的军事、经济力量迅速
发展,大有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
在军事方面,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前半期,是苏联核武器发展最快的时期。60年
代初,苏联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60年代下半期便有了第二代洲际导弹,70年代下半期
又有了第三代洲际导弹。苏联导弹数量增加很快,并且超过了美国。在质量方面,苏联
在欧洲的SS-20导弹可以发射到西欧各国,在亚洲的SS-20可以打到美国本土。苏联在
核武器的数量和爆炸力方面占有优势,而美国则在质量和技术方面领先,因此,苏美核
力量大体上处于均势。在常规力量方面,由于苏联的军事思想是以核武器和战略部队作
为威胁力量,常规部队是实战力量,因此,苏联注重发展常规力量,其数量大大超过美
国。70年代,苏联在军费开支及其增长速度方面也超过美国。
在经济方面,由于在国内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美国。“
1950—1975年,苏联的平均增长率为8.1%,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3.2%。1970—1980年,
苏联国民收入从占美国的65%上升到67%,工业产值从75%强上升到80%强,农业产值占约
85%。”[11]美苏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而这一时期美国却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越
南战争久拖不决,引发国内危机;国际经济地位下降,美元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
交织并发;国内反战运动、黑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风起云涌。尤其是越南战争
,不仅使美国死伤数十万人,而且耗资3500多亿。据称,1965年每天的花费达200万美
元,1966年每天达700万美元,1967—1968年越战高潮期间,日支出达1亿美元。[12]
1971年春天,平均每分钟投掷1吨炸弹,越南成了无底洞,成为美国巨大的包袱。
有鉴于美苏两极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美国自70年代初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对外战略由攻势转为守势,并且积极谋求改善与苏联的关系,美苏关系开始缓和。国
内外形势对苏联极为有利,苏联原本可以借此良机致力于国内的改革与建设,增强自身
实力。但勃列日涅夫却将此视作向美国进攻和进行全球扩张的机会,实行进攻性的对外
政策。苏联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准军事经济,确实一度提高了苏联的
实力,但毕竟后劲不足,再加上长期的扩张损耗了国力,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经济
机制就已经运转不灵,经济发展开始走下坡路,在经济、军事上已失去了明显的速度优
势。据美国估计,考虑到苏联“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1960—1975年苏联和美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6%和3.4%;而1975—1985年,则分别为2.1%和2.9%。
[13]而此时美国已经从越南脱身,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出现了经济的回升和高涨。仅从
1977年1月到1980年3月,工业生产就增长了15.4%。但是苏联领导集团没有认识到这种
形势的变化,依然宣传着“资本主义的总危机”,“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民族解
放运动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趋势在加强”,继续发动对第三世界的攻势,更于1979
年12月派兵入侵阿富汗,将对外扩张推向顶点。而美国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对苏优势的恢
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也日渐抛弃“缓和”的姿态,对苏更加强硬起来。在安
哥拉事件发生时,福特就公开宣布放弃使用“缓和”一词,而代之以“以实力求和平”
的说法。华盛顿成立了“现实危险委员会”,进行反苏反缓和的宣传与活动。1976年2
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谴责“安哥拉是一种美国无法接受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将
对和平与稳定产生最严重的后果”。卡特上台后,提出美苏关系是“合作与竞争”的关
系。在人权、犹太移民、持不同政见者等问题上对苏联施加压力。1979年1月,170名前
高级军官在致卡特的一封公开信中,就“苏联对美国日益严重的挑战”提出警告,并呼
吁总统恢复全球战略平衡。6月,白宫新闻发言人宣布,卡特正式决定研制MX大型陆基
分导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阿富汗事件后,苏美重开冷战,此时,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已
经明显放慢,美国则变被动为主动,里根上台后,大搞军备竞赛,重新遏制苏联。美国
支持阿富汗的穆斯林抵抗运动,给予其军事援助和人员培训,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特工参
与其中,并在阿富汗穆斯林部落中进行反苏工作。美国在国内成立了“美国援助阿富汗
难民联合会”、“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阿富汗解放组织团结委员会”,以配合阿
境内的反苏反政府斗争。1980年,美国还对苏联宽口径石油管道和石油开采设备进行禁
运。美苏贸易1980年比1979年少20亿美元,里根认为美苏之间的斗争“是正确与错误、
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称苏联为“邪恶的帝国”,号召要激起“美国人的爱国主义
热情”,对共产主义进行“十字军东征”[14],宣称要“把马列主义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实行以核武器为威慑武器、常规武器为实战武器的战略,核武
器与常规武器并重。里根针锋相对,他既重视继续发展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更强调要建
立战略防御体系,攻防兼备;不仅要在核武器方面谋求优势,而且也要加速发展常规武
器。他改变了尼克松政府奉行的“一个半战争的战略”,主张打任何形式的战争。他认
为美国要保持足够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够灵 活地对付来自苏联各方面的进攻。20世纪
80年代上半期,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2%,走出了70年代以来的滞涨局面。里根下决
心“重振国威”,“重整军备”。美国的军费开支急剧上升,1981年为1575.12亿美元
,1982年为2137.5亿美元。里根的基本方针就是用一场新的军备竞赛来拖垮苏联。1980
年,里根竞选总统时提出了“高边疆”战略,他上台后组织力量进行专门研究,1982年
3月正式公布。“高边疆”战略的内容包括军事和经济两个部分,军事上即所谓“星球
大战”计划,该计划于1983年3月正式公布,并打算建立太空军事基地。里根此举的目
的就是要把美国的经济和科技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美国对苏联采取了进攻的态势,谋
求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优势,团结盟国,在第三世界展开争夺。苏联也不
甘示弱,僵硬对抗。但此时的苏联愈益被动,在国际上空前孤立,陷入困境,高强度的
军备竞赛已是苏联不可承受之重,苏联日益不支,走向衰亡。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项目编号
:07JDB1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上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14
页。
[2]《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年版第251页。
[3]勃列日涅夫在1971年3月苏共二十四大的总结报告。
[4][美]罗伯特·唐纳森《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得失》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
282—286页。
[5]顾关福《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6]牛军《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7[[8]李兴《转型时代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
页,第20页。
[9]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287页。
[10][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6页。
[11]《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80年第59—60页;1982年第56—57页;1985年第
581页。
[12]J.布延吉《令人难忘的悲剧》纽约1977年版第94页。
[13]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页。
[14][美]马克·佳瑞松、阿波特·吉里松《共同的缓和:苏美关系50年》波士顿
1985年版第102—103页。
[作者单位]张英姣,北京师范大学;孙启军,中央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文义] | c*********d 发帖数: 9770 | 2 “1978—1979年苏联每年为越南的花费近300万美元”
这个数字不对吧?
1年300万美元也算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