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相关成果编入中小学教科书
相关主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获证 回击外国专家“中国无夏论”根据最近的考古发现,黄帝在石峁
Re: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国内突然吹5000年良渚文明是很扯淡的事情
中国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用希腊建筑踩希腊文明就是无知的表现。
这座古城,习近平为何如此关心瑞典人安特生的西来说建立的依据是仰韶彩陶和中...
马车西来,就是文明西来石峁古城-轩辕黄帝-雅利安战车民族 (转载)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始建于公元前23世纪黄帝就是使用战车马匹的西亚国王
良渚遗址申遗9月提交预审,夏朝不远了中国古代文明的4个阶段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或为尧的都城 华夏文明史将提前300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石峁话题: 探源话题: 发现话题: 遗址话题: 工程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e
发帖数: 562
1
相关成果编入中小学教科书
m*******h
发帖数: 2005
2
不是上下五千年是一共一万年吗
L****8
发帖数: 3938
3
昆仑山在哪里?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相关成果编入中小学教科书
m*****n
发帖数: 3575
4
器人最近怎么这么怠工?我数数一共才12个字。难道你们指标减负了?
v*******e
发帖数: 11604
5

昆仑山,当然在西部了。我觉得应该是现在天山的位置,而不是地图上标昆仑山的位置。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昆仑山在哪里?
l*******2
发帖数: 1
6
葱岭的某个位置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昆仑山在哪里?
l*******2
发帖数: 1
7
古代葱岭 也就是帕米尔高原是个人种分界线 过了葱岭就一片坦途了
v*******e
发帖数: 11604
8

不应该。轩辕黄帝,自然是马拉车的,不是马驮为主。马拉车就不会爬大山,而是走草
原。可能贴着天山北麓。不会通过葱岭进塔里木盆地。那么昆仑山就是天山。

【在 l*******2 的大作中提到】
: 葱岭的某个位置
o*****p
发帖数: 2977
9
正好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话题。原来过去10年考古学有了很多极其重大的发现。现在的
热点已经远离三皇五帝,夏国这些史书的传说。现在的小孩的历史书上看的远古时代已
经和我们完全不同了。
这篇文章有大量的图片资料,有兴趣的去原链接看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955406
钋化镭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只能对其给以极其简要的概括。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从根本上完全
不同的。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从田野考古出发,结合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
学科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手段,对中国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和二里头时代的重要遗址进行
探勘、挖掘和剖析,以求找到文明社会起点的研究工作。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以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导,兼顾考古学材料,力求找到历史年表最
优解的现代训诂工作。
也就是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属于纯粹的科学研究;而“夏商周断代工程”只是有
那么一丁点儿科学色彩的传统史学话语重构。
从国际上对于二者的评价来看,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在国
际上具有较多的争议;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一开始就是万众瞩目,而且其研究结
论也被认为是具有一定革命性的。在2009年,《自然》杂志对正在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
工程进行了报道,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学术界对于“探源工程”的立场:
“Archaeology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defining Chinese nationalism,” says
Gary Crawford, an anthrop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
in Canada. “But there’s been a real revolution in the profess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That revolution has opened up previously off-limits topics, from the impact
of the West (see p. 940) to regional diversity. After decades of isolation,
Chinese archaeologists are increasingly setting aside formerly obligatory
Marxist theory and drawing on modern techniques in gather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其中提到,探源工程的工作是以考古为核心的,而且越来越把传统的马教条放在一边,
专注于对数据的分析。更加重要的是,“探源工程“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开放的研究,从
始至终都对国外的研究者报以欢迎的姿态,因此具有广泛的权威性:
By drawing on researchers across China and collaborating with foreign
scientists, Wang hopes to paint a more nuanced and data-driven view of the
country’s ancient past while pushing China’s archaeological community
toward the forefront of the field.
震撼世界的关键词:陶寺、良渚、石峁、石家河
回首新世纪以来18年的考古工作,我们其实很难说得清到底是探源工程催生了新世纪以
来一系列的惊世考古大发现,还是这些考古大发现谜一般地接踵而至,“砸”在了探源
工程的脸上。但是我相信,百年以后,当子孙后代回首探源工程开启后的一幕幕,心情
一定会像是在看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片——令人不解,却又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探源工程立项之前的预研究基本上都还是集中在中原地区。
所考察的对象还主要是河南的古城砦、王城岗、二里头。在中原地区之外,王巍及其团
队所做的工作非常琐碎,主要是收集了一些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以说直到探源工程启
动的时候,“中原中心论”还是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尽管苏秉琦的“满天星斗
说”早已提出,但当时并不算是所有考古人内心深处最为敬信的思想)。当时也绝没有
人料到,历史正在以最不可思议地方式发生着剧变。
就在探源工程展开预研究的同时,2000年,山西陶寺遗址爆出了重大发现,初步确认了
280万平方米的中期城址。到了2003年,又发现了中期小城、中期大墓以及疑“天文观
象台”。尽管很多现象令人迷惑,但陶寺古城的发掘,使得人们对中原文明的起源找到
了一个全新的基点。
图1. 陶寺遗址巨大的观象台遗迹。注意图中呈弧形排列的土墩(15的个白色方框)。
在弧形列墩的西侧,有一个圆形的土墩(注意大圆坑左边,图片正中靠近城墙处,颜色
稍深),被认为是进行日影观测的观测点。根据日出所在的土墩之间夹缝,就可以大体
确定不同的节令(冬夏至、春秋分等等)
图2. 经过计算,考古学家发现,“观象台”上土墩的夹缝,可以对应到地球绕日运动
轨道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陶寺古城不仅仅是考古发现的第一个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城址,而且还拥有比较严谨城
镇规划,出现了带有旋梯的仓库,20米深的水井,带有蓝彩的宫殿装饰,而且还出现了
“长度度量衡”的装置。
图3. 陶寺中期小城发现的大墓,墓坑长5米、宽3.7米、深8.4米,是中国范围内在殷墟
王陵发现之前,考古所确认的最大的墓坑。其中配有壁龛,出土大量价值连城的随葬品
。可惜的是,在陶寺覆灭之际,所有的大墓均被入侵者捣毁。
图4. 步瑶,发现于陶寺大墓。
图5.彩绘龙盘,发现于中期大墓
图6. 彩绘陶簋,出土于中期大墓
图7. 砷青铜齿轮,出土于陶寺中期小墓
图8. 红铜铃,出土于陶寺晚期一赤贫者墓葬
去年,陶寺遗址又发现了围绕着宫殿建筑群的“宫城”遗迹,该宫城不但配有宏伟的“
门阙”,根据以往的发现来看,它还拥有一圈护城河以及吊桥。种种迹象都显示,在临
汾盆地曾经存在着一个繁荣的复杂社会。
在陶寺遗址考古获得重大发现的背景下,文明探源工程开始了第一阶段。按照既定计划
,探源工程围绕着中原地区展开,选择的年代区间是耐人寻味的2500B.C.-1500B.C.,
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到商朝建立的这段时间。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史学传统观
念仍然对探源工程有浓重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第一个分支课题就
是确定各考古文化的精确测年。看上去,“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某些指导思想此时仍然
占据着重要位置(即建立一个精确的“年表”)。
第一阶段比较重大的研究成果是二里头文化年代的精确化,对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各
地的年代框架进行了调整,根据张雪莲、仇士华等人的C14数据,二里头一期的起始年
代被下压到1750B.C.。
到了2006年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开始的时候,年代选择在3500BC-1500BC。从年代选择上
,可以看出考古工作制定者已经开始摆脱神话传说的影响,转而根据考古经验选择仰韶
时代晚期到商代建立这一段区间作为考察对象。这一区间正好是考古学上所反映的复杂
社会从萌发到成熟的时期。从地域上来说,考古工作也从中原地区拓展到长江流域。不
过,“考古文化谱系的精确测年”仍然是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从各方面来说,第二阶
段对于第一阶段都有强烈的继承性,强调各个单位对于线性发展变化的梳理。然而,即
便在这个时候,恐怕也没有谁能预料到接下来的一系列发现所导致的理论变革。
就在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启动的同一年,浙江省考古所的考古所的刘斌在一次偶然的钻探
工作中发现了良渚古城城垣。随后,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就像决堤的河水,一发而不可
收拾。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也应运而生。
图9. 良渚古城的卫星图像。红色框所表示的结构就是古城的城墙,其宽度达到了平均
60米,残存高度为4米。注意中间的黄色矩形,它的正式名称为“莫角山遗址”,为一
人工夯筑的大型土台,其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高度达到了10米,是当时良渚古国政治
中心的宫殿台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
图10. 莫角山之修建(想象图)。莫角山拥有复杂的结构,在30万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上
,还有三个二层台基,其上曾经建有巨大的木结构建筑。在台基建立过程中,还预留了
精巧的排水管道。
古城发现两年后,浙江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又发现了良渚西北部的水利系统以及南部的
码头设施,并且勾画出了一个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城市复合体。从规模上来说,它可以
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图11. 良渚古城西北部的人工湖。它由高坝系统、低坝系统以及山前长堤三部分构成,
这三个部分共同作用,围城了一个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该人工湖的面积比今天
的杭州西湖还要大,在很长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蓄水库区。现在来看,它的作用
可能是将山前物资快速输送到良渚古城(西北山地区域可能存在着石料,玉矿,木材或
者漆树),也可能兼有防洪功能。
图12. 卞家山遗址的大规模码头遗存。这些木桩用来构建栈桥和船只的泊头,是良渚外
郭城的一部分。图中所显示的码头设施残骸只是整个码头的冰山一角,而这个码头在
4500年前可能延绵了两公里长,猜测其原先可能是一个繁忙的海路商业口岸。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发现良渚社会拥有大规模的犁耕稻作农业,精巧的灌溉
技术,以及无所不在的奢侈品工业。仰韶时代晚期,良渚社会的制玉技术、制陶技术、
髹漆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并且出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信仰。
图13. 绞纹玉镯,出土于反山墓葬
图14. 镶玉漆杯,出土于反山
图15. 酒囊,配有玉塞子。出土于反山墓葬。
图16. 绰墩出土的细刻纹黑皮陶壶。其表面的黑色涂料可能是一种石墨涂层,雕刻上了
繁复的纹饰。
图17. 神人兽面纹,这种纹饰是整个良渚地区玉器纹样的最重要的主题。赵辉等研究者
甚至认为在良渚社会存在着一种以其为偶像的一神教信仰。
如果说陶寺古城的发现只是为“中原中心论”聊作补充,那么良渚古城的发现就促使人
们不得不跳出传统的框架来讨论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在这之后,大量的国外学者被邀
请到中国进行访问,极大地促进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国内新发现的大遗址的了解。其中,
良渚遗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给很多外国学者非常大的震撼,其中就包括英国
的著名考古学家柯林·伦福儒。
图18. 柯林·伦福儒在第三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提出: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伦福儒是享誉世界的考古权威,早年曾经主持挖掘过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和基克拉泽斯
群岛的青铜时代遗址。这一次,他祭出多年前亲手挖掘出的“基克拉迪克文明”,用它
和良渚做了一番对比,然后提出:基克拉迪克社会还处在酋邦阶段,而良渚社会则已经
是早期国家。
2009年,在良渚古城的发现以及水利工程初步确认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探员工程进入
了第三阶段。比起前两个阶段,第三阶段长达7年,比前两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工程
的组织者也从科技部转为国家文物局,年代设定还是从3500B.C.到1500B.C.这个区间。
从组织者的角度来看,第三阶段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更具专业性。除了前两个阶段的年
代框架和线性发展研究,第三阶段还加入了时髦的聚落考古学研究,这一方向转变,可
能是受到了良渚考古的影响。因为正是在敏锐的聚落考古学的直觉下,刘斌及其团队才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良渚的城墙和外郭城布局,并认外围的水利系统。相比较而言,江
苏省同样拥有大批良渚时代的遗址,但是三十年来考古工作一直仅仅限于墓葬的开掘。
2016年,武进寺墩遗址甚至还爆出了因为缺乏界标,当地农民误挖蟹塘,导致寺墩遗址
毁于一旦的丑闻。而寺墩遗址在良渚文化中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良渚古城。 后来,在
一个采访中,当人们问及为何江苏没有像浙江那样,在良渚文化方面获得同等重要的发
现时,林留根所长坦言:“主要还是不敢想”。
就在探源工程第三阶段逐渐展开的时候,又一项石破天惊的大发现把原本四平八稳的工
作搅了个天翻地覆。2011年,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窃取文物的事件
。该事件引起了陕西省考古所的高度重视,并于这一年年底对石峁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调
查。结果,这一调查引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发现:石峁遗址周围的石墙,不是
传统上认为的战国长城,而是早得多的龙山时代城墙,而整个石峁古城的面积,达到了
令人咋舌的425万平方米,超过了此前发现的良渚古城。
最意想不到的时间,最意想不到的地点,最意想不到的遗址。
到了2012年,孙周勇所率领的考古团队,已经在石峁遗址的东门发掘出了一座规整的石
城门。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确立了石峁古城的三重结构:外城、内城、皇城台。在这
个基础上,陕西省考古所迅速对龙山时代的陕北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研究者们发现,
当年的陕北存在着一个国家级别的强大政体。
迄今为止,该地区已经发现龙山时代的遗址6000处上,而这个数量在全国同时期的地方
文化中首屈一指。而且有考古人员在采访中透露,当地仅仅能够被称作“城”的遗址就
有近千座。这还不包括同样属于石峁文化范围内的内蒙古南部以及山西北部。
图19. 石峁古城的中心——皇城台。它的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而高度则超过了20米。
其规模相当于迈锡尼城堡的三倍。在这个巨大石构建筑的顶部,还有一个巨大的空中池
苑,里面发现了扬子鳄的甲板。这似乎说明石峁古城的主人有着某种凶残的喜好。
图23. 石峁东门正射影像。这个城门可以说具备了历史时期中国城门建筑的全部元素—
—墩台,瓮城,门塾,等等,在解剖其内部结构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千年后
《营造法式》中才具有的纴木构件。在城门附近,还发现了马面和角楼遗迹。
图20. 皇城台发现的铜范和铜刀。这些发现表明,石峁古城已经出现了青铜锻铸工业。
图21. 石峁出土的最早的石雕。其为建筑构件,是为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雕塑。
图22. 石峁皇城台上出土的板瓦。在当时,这些板瓦是中国最早的瓦类屋顶防水构件。
一年后,在延安的芦山峁也发现了类似的板瓦。
图23. 石峁遗址所出土的小件玉器
图22. 石峁出土的大玉璋。石峁的玉璋个体都非常大,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件超过半米
长。它们后来对二里头以及三星堆的玉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24. 皇城台遗址出土的骨针,这些骨针制作精良,很可能是石峁统治者所保护的“官
方手工业”产品。
当石峁古城发现之际,严文明曾经提出石峁是“中国文明前夜”。当然,这种称谓是以
二里头所谓“王朝文明”作为参照的。与此相对的,石峁的挖掘者孙周勇在其文章《石
峁是做什么城》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石峁已经发展到了“王国”的阶段。随后,石峁
遗址迅速成为了“探源工程”的一个子课题。
2015年,何弩经过陶寺和石峁的对比研究,得出:陶寺的覆灭与石峁势力的扩张密切相
关。石峁是一个发达的商业化国家,而且社会形态为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奴隶制”。何
弩罗列出了几个关键的证据:
1. 石峁的玉器可能充当货币职能;
2. 陶寺、下勒、清凉寺三处贵族墓地都在陶寺文化晚期遭到系统性地捣毁,剖棺弃尸;
3. 陶寺古城在被攻破后即遭到平毁,而且出现了震慑性的大屠杀;
4. 陶寺古城在遭到征服后,出现了大量石峁文化因素;
5. 陶寺被征服后,主要的生业变成了养羊业,产出羊毛,而且到处都是石器制造工场。
何弩认为,这些令人备感惊异的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石峁在龙山时代晚期曾
经大举扩张,征服了晋南,并且奴役了当地人,强迫当地人进行石器的加工和羊毛的生
产,并且向石峁输送。该理论虽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的确能够解释当前所观察到的
某些重要现象。
图25. 陶寺覆灭之际,敌军在市中心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并且形成了一个“
万人坑”。在坑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女性死者,遭折颈残害致死,死前下身被刺入
一根牛角,推测她生前可能是一个贵族妇女。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时代,折磨和羞辱被征
服者的贵族阶层,进行当众的处决和屠杀,成了威慑被征服者的重要手段。
图26. 在石峁外城的城墙下,发现了大量的头骨奠基坑。考古人员分析,这些头骨多属
于年轻女性。估计当时的石峁统治者认为献祭这些年轻的生命,可以令自己的国家武运
昌隆。
石峁古城的重大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龙山时期社会的理论版图,令人们不得不重新
审视北方地区在中华文明诞生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如何分析并且消化石峁遗址的
发现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显然不是探源工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
而就在探源工程行将结项的2014年,沉寂多年的长江中游的石家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
掘。就在探源工程宣布结项后的第二年,石家河遗址爆出了重大的发现,令所有的考古
学者晕头转向。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现在我们知道石家河古城有一个更加古老的起源——在它
的中心,还有一个谭家岭古城,早在仰韶时代晚期的油子岭文化,这个古城便已经建立
起来,到了屈家岭文化中期,遗址扩展为石家河古城;我们现在还知道,石家河遗址并
不只有城内的区区120万平方米,而是规模可以和良渚古城并驾齐驱,达到8平方公里;
而且,另一个重大的事实是——石家河文化之后,石家河古城还有一段奇异的时期,尽
管古城遭到废弃,但是玉器工业却突飞猛进,甚至超越了良渚的同行。
图27. 2017年新发现的石家河遗址布局。注意紫色画框的地方,是石家河遗址的城防工
事。在古城北侧,还存在着两条长长的土建工程。在石家河古城西侧,还有一个规模雄
伟的祭坛——印信台。
图28. 印信台遗址航拍。
图29. 印信台遗址的陶缸构件。这种陶缸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是祭坛的标准配置。有
的套缸上还刻有符号。
图30. 屈家岭文化中发现的蛋壳彩陶。在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陶艺是整个江汉地
区最为发达的技艺。
图31. 谭家岭发现的玉带钩
图32. 谭家岭发现的玉虎头
图33. 谭家岭发现的玉鹰
图34. 屈家岭遗址发现的铜矿石。经检测,其含铜量达到了94%以上,很可能经过了初
步的冶炼。从铜绿山历年来所发现的采矿遗迹来看,最早的矿坑可追溯到石家河文化时
期。但是当地尚未发现系统的锻铸遗存,因此个人推测这些铜矿石或铜锭在当地并不是
为了打造铜器,而是为了出口到西北部等青铜锻铸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形成一条跨区
域的铜矿石贸易线。
图35. 鸡叫城周围的水利系统,从水渠的分布来看,这个水利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
它与良渚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相当,但是作用却大不相同。
石家河的考古发现,在当年就和陶寺宫城一起,入选了第三届上海考古论坛“世界十大
田野考古发现”。此后,考古学者张弛和刘辉在各自的论文里明确地提出,石家河遗址
已经形成了早期城市,甚至进入到了国家阶段。
可以说,探源工程和仰韶、龙山时期四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有着玄学般的关联。陶寺古城
的发现,是在探源工程预研究开始之际;良渚古城的发现,是在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刚刚
展开之际;而石家河遗址的新发现,实在探源工程第三阶段刚刚结束之际。只有石峁古
城的发现是在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的进行过程中发现的,然而却带有明显的意外性。可是
,这些发现又多多少少与探源工程有一些关联,至少各地考古人员受到了资金和精神方
面的鼓舞。我想,探源工程和新世纪考古发现的大爆发之间,可能是一种螺旋式交替上
升的关系,新的考古发现塑造着探源工程的发展方向,而探源工程也激励着新的考古发
现的形成。
实际上,除了上述四大考古发现,还有山东龙山文化尧王城的新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
的新发现、龙马宝墩外城的新发现(超过270万平方米)、三星堆的新发现(三星堆一
期拥有庞大聚落规模)、新疆阿敦乔鲁和呼斯塔的新发现、河南濮阳高城遗址的发现,
都具有相当的震撼性。而且,这些发现都是在探源工程启动后接连发现的。
图36. 三座店石城,该城在2005年-2006年经受了系统挖掘,揭示出一座“两连城”。
城中拥密布复杂的圆形房屋和曲折的道路。
图37. 宝墩遗址发现的大堤。这个大堤与后世的飞沙堰具利用了相同的工程技术手段。
图38. 呼斯塔遗址。该遗址不晚于1600B.C.,与二里头处于同一时期,面积达到了惊人
的12平方公里。它的发现,为解决游牧帝国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39. 河南濮阳高城遗址,面积达到9平方公里(保守来看,其仰韶-龙山时期的聚落面
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它始建于仰韶时代晚期,沿用至龙山时代早期,后来又成为
卫国都城。从发现的陶片数量来看,它在仰韶-龙山时代的繁荣程度丝毫不亚于作为卫
国首都时期的繁荣程度。虽然由于黄泛淤积层的掩盖,对其挖掘难度过大,但是在可以
展望的将来,高城遗址势必成为下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超级遗址。
文明标准之讨论
在探源工程结项的发布会上,考古工作者着重探讨了“文明的中国标准”。同时,又将
所谓城市、文字、冶炼术这“三要素”解释为“西方的传统标准”。这就有些令人费解
了。所谓“三要素”真的是西方的“传统判定标准”吗?我们不防简单地回顾一下西方
主流学术界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文明定义”。
最早提出“文明”,也即“城市”判断标准的,是1950年代的戈尔登·柴尔德。他的判
断标准被后世形象地称为“长清单定义”,其中罗列出了如下的几个要素:
1. 首要特征:
(1)拥有城市;
(2) 全职分工的出现;
(3) 剩余财富的集中,即,大量的财富集中;可能掌握在“教堂”或者“政府”这样
的机构手中,也可能掌握在“国王”或“贵族”这样的个人手中,或者可能是前后两者
共同掌握;
(4)阶级分化:出现纯粹的劳动者和脱离劳动的统治阶层,以及中间阶层;
(5)国家组织出现,其标志性特征是管理权的分级结构;
2. 次要特征
(1)拥有纪念性建筑(譬如神庙、广场、城墙、城门);
(2)拥有远程贸易网;
(3)稳定的纪念性艺术(大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塑、绘画等等,其风格能够反映
所处社会的文化特征);
(4)文字;
(5)算术、几何、天文学等早期科学的产生。
这一“长清单”标准很快就遭到了反对,并且现在被认为是老旧而有些不切实际的,但
是它所反映的人类学分析方法和基本精神被随后的研究者们继承了下来。
之后,是克拉克洪提出的“短清单定义”。这个定义所涉及的标准异常简单:
1. 拥有5000人或以上人口的城镇;
2. 拥有文字;
3. 拥有纪念性建筑;
以上三个特征满足其中两点,既可称为“文明”。
1989年,罗伯特·温克提出了“功能相依存”定义。他认为,文明之所以称其为文明,
不是因为其社会功能繁多,而是社会功能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所谓“功能繁多”指的是一个社会由很多“全能单位”构成,这些全能单位可以完成
所有对其生活所必需的工作。 而作为其文明基本特征的“功能相依存”则具有如下特
征:
没有任何一个大家庭或者村庄能够实现全部必需的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缺少这些
功能,社会体系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社会的所有单位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个单
位都需要社会的其他单位提供产品和服务。注意,这里的“单位”至少是一个家庭,并
且有可能是一个村庄或更大的社会集体。
这个特征换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复杂性”,在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对社会分工的
程度的刻画。 不过,这个定义看上去太过富于弹性,缺乏必要的硬特征以支持一般性
的考古结论。
1968年,威廉·桑德尔和芭芭拉·普赖斯提出了“社会结构定义”。他们强调,一个文
明社会必须要有复杂的社会结构。而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 复杂社会是分层的:
(1)人们分成不同的阶层,各阶层对于社会资源的掌控程度不同
(2)有一个小集团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
(3)大部分人被统治;
2. 社会分层凌驾于血缘关系之上;
3. 复杂社会一般都拥有纪念性建筑:因为建造它们需要庞大而细致的分工;需要专业
人士去掌控和协调工程的进度;需要捐税或者财富的再分配以支持工程的进行。
4. 社会分层至少有三层,这个特征是整个定义的核心,实际上也是考古学中“聚落层
级分化”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它提供了鉴定社会层级,或社会单位内在依存度的一
个能行性指标。
比如说,一个复杂社会在考古上会显示出至少三个聚落层级:乡村、集镇、城市。在历
史时代,我们会发现它与合村、乡、省、国的行政层级相吻合。而这种聚落层级分化,
又可以体现在是否拥有公共建筑上。
不过,在一些细节上,他们的标准还是存在一些争议。桑德尔和赖斯认为,只要有城市
即有国家,但是有些国家未必有城市(比如说阿纳萨基和匈奴帝国)。另外,在一个复
杂社会中,社会分层是否一定凌驾于血缘关系,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
社会分层是基于世袭制。
1992年,理查德·博格提出了所谓的“伟大成就”定义。理查德认为,文明的主要特征
是:高度发达的艺术和科学。这一点可以从建筑、雕塑、冶金术等方面体现出来。如果
我们发现一个社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艺术品或者其他技术因素,那么就可以考虑
该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
博格指出,之所以这样下定义,其原因在于:拥有伟大成就的社会总是非常复杂的社会
。想要达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需要有大量的科学和宗教知识,需要专业人士,以及
提供给专业人士的劳役和食物。它们又进而需要一些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机制予以保证
,比如说税收、贡赋。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分层是必须的,而城市是必要的——或者
可能仅仅是共同特征。
1980年,张光直提出了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浪费性”定义。
他主张,如果我们在人类学研究中,发现一个社会的成员希望将财富投入到一些不实用
的领域,那么我们应该赞同说这个社会就是文明了。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属于“不实用的领域”呢?比如说纪念性建筑、宗教艺术,等等。当
然,某些情况下,人们通过完成它们,间接地达到某些实用性的目标——比如说在铜石
并用时代,人们建造神庙的活动。但是,在考虑“浪费”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从实用主
义的角度来考量,即他们的间接目的也并非出自实用性。
为了造成浪费性,社会需要产生更多的盈余去支撑浪费性的活动。但是这些盈余不可能
从单纯的农业产生出来,人们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自农业中解脱出来,获得空闲的
时间。其必要条件是人们必须被说服和组织起来,以生产超过自身所需的产品,而这又
需要一个精英阶层来完成。其表现是:社会财富的集中,赋予特殊阶层创造文明成就的
能力,同时,特殊阶层具有的合法的凌驾地位。
张光直认为,财富盈余只能通过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产生。这需要社会分成不同的层级
,一小部分人掌握财富,而大部分人充当劳动者;需要社会具有城乡体系;盈余由环绕
城市的乡村产生。而文明社会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似的复杂度(例如,封贡关系?
)。
这个定义看上去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不过可能会让一个考古人做出一个推理过强的断
定。实际上,这个定义与博格的定义大体相同,但是博格的侧重点在于文明成就的“质
量”,而张光直的定义突出文明成就的“体量”。
1982年,埃里克·沃尔夫提出了“文化互动”定义。
埃里克提出:文明是“一个文化交互区域,存在一个以霸权为中心的贡赋社会,将不同
的区域联系起来。霸权经常始于社会盈余占有者集团的出现,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形态模
型,在更大的政治经济体系内,这种意识形态被其他的精英阶层所效仿。”
在这里,“文化互动区域”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大于与外部人员
的互动性。因而这个社会群体共享相同的文化,并且与其他的文化群体相区分。“贡赋
社会”指的是在某个社会当中,精英阶层占有盈余产品(所谓“贡赋”)。盈余产品来
源于彼此依赖的生产者,并且精英阶层对盈余产品的占有,往往依赖于政治上和军事上
的强权。也就是说,社会个体、社区或者企业等控制着他们自己的生产手段(土地、河
渠、工具、矿山,等等),自己进行生产,但是必须纳贡。或者,被征服的社区对宗主
纳贡。
“霸权” 是这种社会的特征。精英阶层在全域内享有凌驾地位,他们能发号施令,强
制域内成员纳贡或者服劳役。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给定区域,只有单一的霸权,而非混
乱的军阀相争等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中,可能拥有多个政治经济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
身的社会精英。
“意识形态模型”则将这种社会特征合法化,并且通过精英阶层的复制,向更大的范围
传播。
该模型与张光直的理论拥有一个共特特点,那就是多个国家之间的互动性。该理论强调
文明社会中的互动性以及社会的共同文化因素,同时,亦强调精英阶层和产品生产者之
间的封贡关系。
纵观以上几个重要的文明定义,我们几乎很难找到它们所具有的共通的“硬标准”。如
果非要找到一些共同点,我认为只能提取出一些抽象的共同特征:比如说经济的依赖性
,社会分层,政府或者国家合法地运用权力,等等。显然,我们找不到“三要素”在西
方的来源,因为它本身就是中国学者夏鼐从殷墟的发现中总结出来的。
在分析良渚文明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赵辉、刘斌等人屡屡提到良渚社会的墓葬所体
现出来的社会分层、纪念性建筑以及高度发达的玉器工艺,等等。 对于经济上的依赖
性,分析起来更加复杂,但很容想象——比如说,如果我们把良渚遗址不同的遗址点拆
开,放在不同的地方,那么它们将不可能独立存在。卞家山码头如果脱离了良渚古城,
那么它将不可能是一个码头,因为它将失去货源和买家;如果莫角山脱离了良渚古城,
它也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供建造这样一个宫殿建筑,即便它建成了,
也将无人可供役使。
纵观中国“探源工程”所提出的“文明的中国标准”:手工业显著发展,出现明确的社
会分工;社会显著的阶层分化,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埋葬贵
族的大型墓葬和专门墓地以及礼制形成;出现了大型建筑和公共设施为主要标志的都邑
性城市,并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暴力与战争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
了王权管理的区域性政体。你会发现,这些所谓“标准”实际上都没有脱离西方已经总
结过理论范畴,充其量是将其具体化了。
但是,我们需要反问自身的是:在我们判断它们是否是“文明”的时候,真的事先严格
地运用了什么“标准”吗?多年以前,文明探源工程的负责人王巍曾带领许多国家的学
者走访良渚遗址,他试探地向国外专家问道“这个社会是否能够称作文明?”没想到国
外学者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文明!如果这都不是文明,那什么是文明?”
看上去,这其实只是一件心有灵犀的事情而已。
c****3
发帖数: 10787
10
看西藏人就知道昆仑山大致在哪里了,汉人和藏人同源,后来分开,应该就是出了昆仑
山之后。
所以昆仑山起码是青海之外
相关主题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始建于公元前23世纪根据最近的考古发现,黄帝在石峁
良渚遗址申遗9月提交预审,夏朝不远了国内突然吹5000年良渚文明是很扯淡的事情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用希腊建筑踩希腊文明就是无知的表现。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n********g
发帖数: 6504
11
用碳4植物标记,石峁附近地区是间冰期冰川消融时的“中国”。
注:尼安德特人和雅利安人消费碳4植物为主。埃及等中东人消费碳3植物为主。

【在 o*****p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好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话题。原来过去10年考古学有了很多极其重大的发现。现在的
: 热点已经远离三皇五帝,夏国这些史书的传说。现在的小孩的历史书上看的远古时代已
: 经和我们完全不同了。
: 这篇文章有大量的图片资料,有兴趣的去原链接看吧。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955406
: 钋化镭
: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只能对其给以极其简要的概括。
: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从根本上完全
: 不同的。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从田野考古出发,结合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

s*x
发帖数: 8041
12
这个很震撼啊,基本是颠覆了很多一直以来的概念。
那个说是夏都的二里头比起来很寒酸啊,跟石峁一比根本不行啊?而且石峁是4000年前
的,史书上竟然没有记载?这太有意思了

【在 o*****p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好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话题。原来过去10年考古学有了很多极其重大的发现。现在的
: 热点已经远离三皇五帝,夏国这些史书的传说。现在的小孩的历史书上看的远古时代已
: 经和我们完全不同了。
: 这篇文章有大量的图片资料,有兴趣的去原链接看吧。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955406
: 钋化镭
: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只能对其给以极其简要的概括。
: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从根本上完全
: 不同的。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从田野考古出发,结合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

s*x
发帖数: 8041
13
何新考证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泰山。。。我觉得这个格局太小了吧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昆仑山在哪里?
b**e
发帖数: 3199
14
石卯 陶寺 都是北狄部落的大城市,非华夏族。你看石卯的石雕人面像就知道。
不排除一开始北狄族比华夏族强大,但最后还是被华夏族灭了。
华夏族的国家夏商周都在河南渭水一带。
S****e
发帖数: 10596
15
那年代的工艺如果能搞得很像倒是奇怪了
说实话雕刻的依稀看出来是个人而不是猴子或者猿猴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石卯 陶寺 都是北狄部落的大城市,非华夏族。你看石卯的石雕人面像就知道。
: 不排除一开始北狄族比华夏族强大,但最后还是被华夏族灭了。
: 华夏族的国家夏商周都在河南渭水一带。

o*****p
发帖数: 2977
16

从文化上来看显然是整个文明的重要一枝。完全不可分割。
图23. 石峁东门正射影像。这个城门可以说具备了历史时期中国城门建筑的全部元素—
—墩台,瓮城,门塾,等等,在解剖其内部结构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千年后
《营造法式》中才具有的纴木构件。在城门附近,还发现了马面和角楼遗迹。
图20. 皇城台发现的铜范和铜刀。这些发现表明,石峁古城已经出现了青铜锻铸工业。
图21. 石峁出土的最早的石雕。其为建筑构件,是为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雕塑。
图22. 石峁皇城台上出土的板瓦。在当时,这些板瓦是中国最早的瓦类屋顶防水构件。
一年后,在延安的芦山峁也发现了类似的板瓦。
图23. 石峁遗址所出土的小件玉器
图22. 石峁出土的大玉璋。石峁的玉璋个体都非常大,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件超过半米
长。它们后来对二里头以及三星堆的玉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石卯 陶寺 都是北狄部落的大城市,非华夏族。你看石卯的石雕人面像就知道。
: 不排除一开始北狄族比华夏族强大,但最后还是被华夏族灭了。
: 华夏族的国家夏商周都在河南渭水一带。

b**e
发帖数: 3199
17
北狄 南蛮,当然都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废话,后来都被华夏族同化了,成了
汉族。
现在连西藏文明都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了。


:【 在 buce (buce) 的大作中提到: 】
s********i
发帖数: 17328
18
骗房顶啦。中国造假大国,这点东西还造不出来,丢不丢人。总之,厉害了,我的华,
就完了。
S******g
发帖数: 93
19
知乎上面干货较多 赞


: 正好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话题。原来过去10年考古学有了很多极其重大的发现。
现在的

: 热点已经远离三皇五帝,夏国这些史书的传说。现在的小孩的历史书上看的远古
时代已

: 经和我们完全不同了。

: 这篇文章有大量的图片资料,有兴趣的去原链接看吧。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955406

: 钋化镭

: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我只能对其给以极其简要的概括。

: 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从根本
上完全

: 不同的。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从田野考古出发,结合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
学等多



【在 o*****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文化上来看显然是整个文明的重要一枝。完全不可分割。
: 图23. 石峁东门正射影像。这个城门可以说具备了历史时期中国城门建筑的全部元素—
: —墩台,瓮城,门塾,等等,在解剖其内部结构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千年后
: 《营造法式》中才具有的纴木构件。在城门附近,还发现了马面和角楼遗迹。
: 图20. 皇城台发现的铜范和铜刀。这些发现表明,石峁古城已经出现了青铜锻铸工业。
: 图21. 石峁出土的最早的石雕。其为建筑构件,是为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雕塑。
: 图22. 石峁皇城台上出土的板瓦。在当时,这些板瓦是中国最早的瓦类屋顶防水构件。
: 一年后,在延安的芦山峁也发现了类似的板瓦。
: 图23. 石峁遗址所出土的小件玉器

l*****i
发帖数: 20533
20
可能是蚩尤一族。史记说黄帝和蚩尤大战于北方,和考古对的上。
黄帝的活动范围根据史记远超过河南一带,这也和考古对的上。
史记的很多记载只要考虑到文字记载的一定容错性,就可以和考古结果对应的很好。只
是疑古派莫名其妙的不信古人而已。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石卯 陶寺 都是北狄部落的大城市,非华夏族。你看石卯的石雕人面像就知道。
: 不排除一开始北狄族比华夏族强大,但最后还是被华夏族灭了。
: 华夏族的国家夏商周都在河南渭水一带。

相关主题
瑞典人安特生的西来说建立的依据是仰韶彩陶和中...中国古代文明的4个阶段
石峁古城-轩辕黄帝-雅利安战车民族 (转载)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或为尧的都城 华夏文明史将提前300年
黄帝就是使用战车马匹的西亚国王陶寺遗址就是尧帝都城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b**e
发帖数: 3199
21
考古的结论是陶寺被石卯给灭了。你老不要乱来,这么一说,黄帝被蚩尤灭了怎么办。

:可能是蚩尤一族。史记说黄帝和蚩尤大战于北方,和考古对的上。
:黄帝的活动范围根据史记远超过河南一带,这也和考古对的上。
i******r
发帖数: 1175
22
沒有對得上的文字的歷史文物,靠遺址是不夠的。
b**e
发帖数: 3199
23
人家遗址里没文字,也没有任何史书说过它。
那你怎么办,就靠考古学家编呗
多少遗址都是这么说出来的。
g***x
发帖数: 1587
24
那么黄帝和蚩尤之战就不是两个部落联盟交战,而是两个国家交战了?涿鹿之战的地点
应该在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边上,石峁古城在偏西北面的陕北,为何蚩尤战败后其后
人向南逃窜,而不是向北退却?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是蚩尤一族。史记说黄帝和蚩尤大战于北方,和考古对的上。
: 黄帝的活动范围根据史记远超过河南一带,这也和考古对的上。
: 史记的很多记载只要考虑到文字记载的一定容错性,就可以和考古结果对应的很好。只
: 是疑古派莫名其妙的不信古人而已。

A****s
发帖数: 932
25
文明探源最后的结果就是证明中国文明起源于中东。世界最早的城市,Jericho, 文明水
平和陶寺石卯差不多,一万一千年以前就有了。
c****3
发帖数: 10787
26
汉藏同源证据太多了,从这点就知道昆仑山大致在哪里了,不可能在内陆的,青海到中
亚的很大一个范围都有可能。
民族迁徙不会从好的地方迁徙到差的地方,汉藏是在迁徙途中分开的,从印度过去可能
太小,因为汉族远古传说没有任何印度的地理和气候特点,那么藏族就是从青海过去的。
b**e
发帖数: 3199
27
按照你这么说,我觉得有可能是黄帝战败了,放弃陶寺,南迁到河南一带发展。
石卯后来是怎么衰败的?

:那么黄帝和蚩尤之战就不是两个部落联盟交战,而是两个国家交战了?涿鹿之战的地
点应该在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边上,石峁古城在偏西北面的陕北,为何蚩尤战败后其
后人向南逃窜,而不是向北退却?
a***e
发帖数: 27968
28
匈奴黄帝苗裔,石卯就是黄帝部落都不奇怪。下面这几个算炎帝的
再往南才是蚩尤,陶寺万人坑不定就是蚩尤干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3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是蚩尤一族。史记说黄帝和蚩尤大战于北方,和考古对的上。
: 黄帝的活动范围根据史记远超过河南一带,这也和考古对的上。
: 史记的很多记载只要考虑到文字记载的一定容错性,就可以和考古结果对应的很好。只
: 是疑古派莫名其妙的不信古人而已。

o*****p
发帖数: 2977
29
网上查了一下,差远了。

明水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文明探源最后的结果就是证明中国文明起源于中东。世界最早的城市,Jericho, 文明水
: 平和陶寺石卯差不多,一万一千年以前就有了。

s********i
发帖数: 17328
30
民族迁徙当然可能从好的地方向坏的地方,人口是膨胀的,很大程度上,多出来的人口
要向坏的地方迁徙扩张。

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3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藏同源证据太多了,从这点就知道昆仑山大致在哪里了,不可能在内陆的,青海到中
: 亚的很大一个范围都有可能。
: 民族迁徙不会从好的地方迁徙到差的地方,汉藏是在迁徙途中分开的,从印度过去可能
: 太小,因为汉族远古传说没有任何印度的地理和气候特点,那么藏族就是从青海过去的。

相关主题
习近平时间: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Re: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科学》文章:中华文明西来说中国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
中华五千年文明获证 回击外国专家“中国无夏论”这座古城,习近平为何如此关心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d*****t
发帖数: 7903
31
这个太扯了,人类基因编码已经明证了现代智人从非洲起源,逐步扩散,哪来的好坏?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民族迁徙当然可能从好的地方向坏的地方,人口是膨胀的,很大程度上,多出来的人口
: 要向坏的地方迁徙扩张。
:
: 的。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3

c****3
发帖数: 10787
32
5000年到一万年前有什么人,到处都是空的。
没理由从内陆迁移到新疆,西藏这样的地方。尤其更早有大洪水和冰川,早期人类应该
都在中亚一带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民族迁徙当然可能从好的地方向坏的地方,人口是膨胀的,很大程度上,多出来的人口
: 要向坏的地方迁徙扩张。
:
: 的。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3

v*******e
发帖数: 11604
33

这个可以参考冰川覆盖图;北美没人,被冰川阻隔;欧洲被冰川覆盖。北方的人口从中
东,中亚,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一带分布。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5000年到一万年前有什么人,到处都是空的。
: 没理由从内陆迁移到新疆,西藏这样的地方。尤其更早有大洪水和冰川,早期人类应该
: 都在中亚一带

s********i
发帖数: 17328
34
你怎么知道当时生存环境是否恶劣?你以为像美国西部大开发呢?抢着去圈地?你的小
部落边上可能就是老虎狮子狼的地盘,你就只有跑,跑着跑着就跑到新地方去了。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5000年到一万年前有什么人,到处都是空的。
: 没理由从内陆迁移到新疆,西藏这样的地方。尤其更早有大洪水和冰川,早期人类应该
: 都在中亚一带

s********i
发帖数: 17328
35
说的就是个意思,人类是走出来的,和地方好坏没多大关系,因为所有地方都不咋地。
热带地区好些,树上有果子,至少吃喝不愁。

【在 d*****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太扯了,人类基因编码已经明证了现代智人从非洲起源,逐步扩散,哪来的好坏?
i******r
发帖数: 1175
36
遗址裏得和歷史文字對的上,發現才能説明文明。
發現猿人活動和沒有文字記載不是文明。
神話和遗址對不上,所以不是文明。
文化是(歷史,文字,遗址或文物對証),所以才有的“夏商周”斷代工程。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遗址里没文字,也没有任何史书说过它。
: 那你怎么办,就靠考古学家编呗
: 多少遗址都是这么说出来的。

l*****i
发帖数: 20533
37
根据史料,蚩尤很可能是有着冶金方面的技术优势,而且至少前期一直碾压黄帝。后期
才败了一次。考虑到自谓黄帝后人的记录者可能为祖先涂脂抹粉,这说明蚩尤战斗力极
强,且有可能实际上是长期(超过百年)保持战力优势。
总而言之,在黄帝时代,中国有着剧烈的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战争,这一点史料至少是坐
实的。考古结果也对的上。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考古的结论是陶寺被石卯给灭了。你老不要乱来,这么一说,黄帝被蚩尤灭了怎么办。
:
: :可能是蚩尤一族。史记说黄帝和蚩尤大战于北方,和考古对的上。
: :黄帝的活动范围根据史记远超过河南一带,这也和考古对的上。

s********i
发帖数: 17328
38
人家不是说了遗址没文字么?你去哪对?拿史记去验证黄帝战蚩尤么?这和拿着《倚天
屠龙记》去找冰火岛不是一个意思么。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遗址裏得和歷史文字對的上,發現才能説明文明。
: 發現猿人活動和沒有文字記載不是文明。
: 神話和遗址對不上,所以不是文明。
: 文化是(歷史,文字,遗址或文物對証),所以才有的“夏商周”斷代工程。

i******r
发帖数: 1175
39
哪家沒有文字?埃及?巴比倫?都有歷史+文字+遺跡。
拿史记部分有文物驗證的才被承認。黄帝战蚩尤除非找到文物對應,只能算神話。弄夏
商周工程,是想證明這段歷史是文明,而不是傳説。這是想證明中國文明三千年以上。
夏商沒有足夠的文物和歷史編年記載,這是該工程想填補的。樓主列出的發現沒有多少
是"文明"的,僅僅是"文化". 這是爲啥文物中的一個字值多少錢了。陶土罐沒文字的不
值錢。
黃帝蚩尤基本不可能被承認的.日本天皇的幾千年傳説故事一樣不能說明日本是文明古
國,沒人承認的,文明基本就是這個標準,你說有,拿文字和文物。有這些你才文明了
,不然就是野蠻人部落斗爭而已。文明開始與“文字+歷史+文物遺跡”。卻一不可,否
則就是還沒有開化,僅僅是“文化”而已。
比如茶道的歷史成爲中國的,是因爲有西安法門寺出土的文物,不然別人認爲你的記載
都不可信。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不是说了遗址没文字么?你去哪对?拿史记去验证黄帝战蚩尤么?这和拿着《倚天
: 屠龙记》去找冰火岛不是一个意思么。

s********i
发帖数: 17328
40
我说的是中国没有。

【在 i******r 的大作中提到】
: 哪家沒有文字?埃及?巴比倫?都有歷史+文字+遺跡。
: 拿史记部分有文物驗證的才被承認。黄帝战蚩尤除非找到文物對應,只能算神話。弄夏
: 商周工程,是想證明這段歷史是文明,而不是傳説。這是想證明中國文明三千年以上。
: 夏商沒有足夠的文物和歷史編年記載,這是該工程想填補的。樓主列出的發現沒有多少
: 是"文明"的,僅僅是"文化". 這是爲啥文物中的一個字值多少錢了。陶土罐沒文字的不
: 值錢。
: 黃帝蚩尤基本不可能被承認的.日本天皇的幾千年傳説故事一樣不能說明日本是文明古
: 國,沒人承認的,文明基本就是這個標準,你說有,拿文字和文物。有這些你才文明了
: ,不然就是野蠻人部落斗爭而已。文明開始與“文字+歷史+文物遺跡”。卻一不可,否
: 則就是還沒有開化,僅僅是“文化”而已。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或为尧的都城 华夏文明史将提前300年马车西来,就是文明西来
陶寺遗址就是尧帝都城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始建于公元前23世纪
习近平时间: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良渚遗址申遗9月提交预审,夏朝不远了
《科学》文章:中华文明西来说“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
中华五千年文明获证 回击外国专家“中国无夏论”根据最近的考古发现,黄帝在石峁
Re: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国内突然吹5000年良渚文明是很扯淡的事情
中国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用希腊建筑踩希腊文明就是无知的表现。
这座古城,习近平为何如此关心瑞典人安特生的西来说建立的依据是仰韶彩陶和中...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石峁话题: 探源话题: 发现话题: 遗址话题: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