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发帖数: 1 | 1 安倍晋三看了两遍的电影,传递了何种二战史观?
看脸的白老师
风流倜傥白老师。3小时前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后沙 作者:后沙月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随风飘散在时空之中,然而,七十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
被西方舆论修修改改。下一辈人对于它的认知,由西方宣传工具来控制,他们简单明了
的告诉下一代:
二战起因三个字:希特勒-(连绥靖政策都可以美化)
人类光明的捍卫者:美国英国率领的盟军。
无足轻重的角色:苏联红军及苏联人民。
亚洲战场亦是如此歪曲,由于本文重点在欧洲,亚洲不述。
西方话语权垄断,体现在学术界,媒体界,影视界,还有网络平台。
奥斯卡的政治正确
电影,时至今日仍然是最重要宣传工具之一,被全球影迷奉为电影圣殿的奥斯卡奖,就
是最高权威,还有什么比制定标准更能垄断话语权呢?
美国主导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是非逻辑,都可以从奥斯卡颁奖过程中窥其一斑。
对于民众来说,电影只是消遣,不大会在意自己是否受到宣传,甚至毫无察觉。实际上
电影除了艺术与娱乐之外,西方每年都要制作大量的政治电影,强化它们所要推销的意
识形态。
修改二战史的背后,就是这样一种动机,美化自己,并丑化西方心中的敌人。
根据日本《产经新闻》4月8日报道,安倍晋三当日在东京有乐町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至
暗时刻》。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158435.jpg?imageView2/2/w/500
美国彭博社4月20日又曝料,在17日前往美国访问途中,安倍在飞机上再次观看了电影
《至暗时刻》。
为什么安倍会对这部二战传记电影如此感觉兴趣?
许多欧洲,日本媒体认为是因为丘吉尔在最危难时刻选择了与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苏联
结盟,以对抗咄咄逼人的纳粹德国。暗示日本也将会在关键时刻转向中国,跟霸权主义
至上的美国对立。
安倍没有亲口解释过原因,那猜测归猜测。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符合日本人心中的二战
史观,是最主要原因。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214468.jpg?imageView2/2/w/500
《至暗时刻》主角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直白地说,英国宣传机构打造了一部以领导讲话
为基础的伟人片,使观众在对影片认可之外,不知不觉地接受一种观点:西方拯救世界
,人类走向光明。
扮演丘吉尔的加里·奥德曼,在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男
主角奖。
全世界影迷在对这位新影帝表达敬佩之时,其实早已润物细无声地被灌输了制片方要推
销的二战史观。
《至暗时刻》去年年底在中国上映,票房仆街,不到4000万人民币。如果在奥斯卡之奖
后上映,它在中国票房肯定要翻好几倍,这是大众对奥斯卡奖的迷恋和认同所导致,不
足为奇,很难改变。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226734.jpg?imageView2/2/w/500
《至暗时刻》在全球票房并不差,1.3亿美元,作为人物传记片来说,已经够本了。
丘吉尔先生是这次宣传运动的最大赢家,影片用种种细节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坚定,
勇敢,幽默,亲民,乐观,带点无伤大雅的小缺点,再加上奥斯卡奖加持,胖天使诞生
了,可谓一部完美的主旋律电影。
与之同时,二战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斯大林,英国也拍了一部电影,上映时间同是去年
年底,叫《斯大林之死》。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236830.jpg?imageView2/2/w/500
这部戏谑,搞笑的电影,会让观众在一阵阵暴笑中,同样不知不觉接受制片方的核心信
息:苏联是一个残暴,荒谬,可耻,极端的国家,斯大林则是魔鬼式人物。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252848.jpg?imageView2/2/w/500
俄罗斯对这部电影采取了禁演措施,在民族自尊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升的今天,
俄罗斯人不再像八九十年代一样,把别人的侮辱当成赏赐。
两位二战关键人物,在西方电影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象,谁是天使?谁是魔鬼?一目
了然,这种操弄对子孙后辈真的有好处吗?
看看乌克兰及波罗的海三国的纳粹主义复活,再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招摇过市,现在
西方所做的一切,如何对得起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士们?
真正的三巨头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308332.jpg?imageView2/2/w/500
这三个人,决定着欧洲战场命运,准确地说,是右边两位决定着欧洲命运,事实上,抗
击德军的重任,十之八九压在了斯大林身上。
关于二战政治,限于篇幅,改天再写。
就说说丘吉尔和斯大林两人的二战事迹吧。
丘吉尔:英国贵族,马尔博罗公爵后代,老爸是财政大臣。在布莱尼姆宫出生,活在维
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精神世界中,狡黠自私地捍卫着皇家传统。
斯大林:格鲁吉亚农奴家庭,小鞋匠儿子,茅草房出生,在革命风暴中经历生与死的磨
炼,性格犹如莫斯科冬天--冷酷无情,镇定,坚毅。
丘吉尔有着四十年的议会辩论经验,口才一流,善于煽动蛊惑。
斯大林习惯于严格的党内生活,长期活动于秘密小组,人狠话不多。
从他们的国家前途来说:
一个即将失去一个帝国。
一个即将赢得一个帝国。
丘吉尔极端反共,但他在1941年6月22日(纳粹进攻苏联)时说:我决不会收回我过去
的话(反共言论),但在目前的情形下,这一切会慢慢过去。
斯大林视英国为帝国主义顽固派,同样带着深深的敌意。
两个人分别代表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能将他们捏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横扫欧洲的
德军。因为他们都面临着被毁灭的危机。
如果没有英吉利海峡,没有苏德战争,英国只有投降一条路,在欧洲战场,哪怕是敦刻
尔克在撤退之后,英国军事力量除了艰难地守卫本土之外,只能靠卖队友存活。
合作,离不开罗斯福这样一个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派的左翼人物居中调和,建立信任。
丘吉尔在军事并没有什么出色成绩,1943年之前,斯大林扛起了迎击纳粹主力军团的重
任。
德军在大西洋沿岸,只有59个二等师,他的260个师全部在苏联前线战斗,比一战时对
俄军力多了一倍。
1943年夏季反攻之后,德军已无力在东线增加兵力来打败苏联,甚至苏联能够在没有美
军参战情况下赢得战争,当然,斯大林不会进行这种赌博。
到了1944年,西方对苏联的战争物资援助才达到了最高峰。
斯大林与丘吉林一直互相猜忌,在处于军事劣势时,斯大林极其担心丘吉尔会跟德国媾
和,红军确立优势后,丘吉尔又极度担心斯大林跟德国媾和。
罗斯福在1943年1月,提出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原则,不允许盟国跟德国进行和平
谈判,打消了英苏两国在媾和这一点上的猜忌。
当盟军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进入反攻阶段时,丘吉尔想到的是英国在巴尔干半岛
的利益。如意算盘:
由英美联军占领巴尔干半岛,把地中海当成冒险的地点,阻止苏联占领巴尔干。
也就是说,当大家都将彻底打败纳粹当成最重要目标时,丘吉尔在算计自己的利益。
斯大林坚决要求盟国登陆法国海岸,这不但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丘吉尔提出各种方案企图否定登陆法国的战略:
一,建议盟军在地中海沿岸登陆,从意大利北部解救被围在南部的盟军。
二,在亚得里亚海登陆,依靠铁托的帮助,盟军进入多瑙河河谷。
三,在爱琴海登陆,与土耳其人一起向北反攻。
斯大林否决丘吉尔所有建议,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邀请罗斯福与他一起住进苏联大
使馆内,担心罗斯福会被丘吉尔忽悠,想避免这两人过度接触。
早在1942年8月,斯大林就对丘吉尔有意推迟开辟第二战场的动机产生怀疑,斯大林提
出了反建议:
一,首相的建议都不具有军事决定性,只会拖延战争时间。只有渡过海峡,盟军才会有
最短的交通线和最优势的防守线。
二,只要法国解放,德国军民士气将低落到极点,可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三,最后,得到一条最直接的路线进攻德国工业中心鲁尔区。
斯大林在三国首脑秘密会谈中,直接了当提出自己观点,并讽刺了丘吉尔。暴跳如雷又
没有本钱的丘吉尔只能等待罗福斯的支持。
美军三军参谋长们都支持斯大林意见,甚至连英国将领也反对丘吉尔主张,罗斯福最终
接受斯大林的看法。
美国考虑的是如何在最少损失之下,尽快地打赢欧洲战争,摘取最大的果实,罗斯福出
于实用主义和非阶级意识想法,只求达到目的,而无须顾虑英国朋友的态度。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356354.jpg?imageView2/2/w/500
这样才有了“霸王行动”出台,才有了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
1943年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三国发表联合声明。但全世界都不知道在这份宣称
团结的声明背后,英苏之间曾发生如此激烈的争论。
1944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
一月,列宁格勒解围,红军由诺夫哥罗德直插波罗的海。
二月,克复基辅。
三月,红军从第聂伯波推进到布格河。
四月,五月,德军被赶出克里米亚。
六月,诺曼底登陆
七月,明斯克解放
八月,红军进入波兰南部
……
苏联和德国就像拳台上的对手,斯大林反击节奏跟钟表一样精准,这证明了红军总参谋
部的组织能力。
今天西方舆论对斯大林极尽污蔑之能事,当年胜利在望时,丘吉尔在英国下院却说:
我认为,斯大林元帅是言行一致的,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个政府比苏维埃政府更能严
格地遵守义务,我拒绝在这里讨论关于苏联的真诚问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开始,德国祷告当年腓德烈大帝因为对手失和,奇迹般逃脱失
败的事迹再发生,但这要取决于三巨头分裂。
离胜利越近,三国矛盾越多,美苏甚至在为联合国章程争论起来。
感谢上天,这三个人总算没有闹开,搁置争议,打败纳粹。
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大雨滂沱,斯大林站在列宁墓上检阅了红军将士。
白金汉宫也升起了苏联国旗,为斯大林大元帅的健康干杯!
二战历史是用鲜血写就的,胜利不是靠报纸和电影得来的。
丘尔吉在二战中,有过背信弃义,有过首鼠两端,有过落井下石,甚至有政治错误,这
并不影响他是二十世纪英国历史伟人的地位。
英国用电影吹捧自己国家的伟人,可以理解,但疯狂丑化曾经在一个战壕作战的战友,
无论如何也不是君子所为。
斯大林无论如何评价,二战功绩是无法抹煞的。
苏联人民是不幸的,因为有斯大林,他们取得胜利,不能少流一滴血。
苏联人民是有幸的,因为有斯大林,才能在纳粹面前赢得生存的权利。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434145.jpg?imageView2/2/w/500
神化谁?丑化谁?西方舆论标准就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另外一部二战片《敦刻尔克
》也拿了三项奥斯卡大奖。英国可不是白忙的,重构二战史观是为今天的政治意图和意
识形态服务的。
大英帝国早已远去, 电影不仅仅是电影,它承载着思想的传播功能。
今天全球话语权在西方手中,它们在文化影响力上的绝对优势仍然无法捍动。
文化霸权,表面上看起来仿佛比政治,经济,军事,更容易打破,其实这是难度最大的
。奥斯卡大奖好,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也罢,中国人要拍哪种电影才能得到奖赏
?还不清楚吗?那又何必迎合?
一个大国要屹立于世界之巅,需要全方位的综合实力提升,文化建设决不能成为我们的
短板。
http://i.guancha.cn/bbs/2018/05/01/20180501090449961.jpg?imageView2/2/w/500
一个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它的文化居然能覆盖全球,并成为标准,是该到了改变时候
了。 |
a******g 发帖数: 13519 | |
A*******l 发帖数: 1083 | |
b****n 发帖数: 6896 | 4 美国的好几本战史对苏联评价是非常高的,还是很客观。 |
o*****g 发帖数: 3936 | 5 这也能扯那么多,也许安倍就想学习一下丘吉尔的演讲风格,也许飞机上没av可看只能
看这个。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倍晋三看了两遍的电影,传递了何种二战史观? : 看脸的白老师 : 风流倜傥白老师。3小时前 :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后沙 作者:后沙月光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随风飘散在时空之中,然而,七十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 : 被西方舆论修修改改。下一辈人对于它的认知,由西方宣传工具来控制,他们简单明了 : 的告诉下一代: : 二战起因三个字:希特勒-(连绥靖政策都可以美化) : 人类光明的捍卫者:美国英国率领的盟军。 : 无足轻重的角色:苏联红军及苏联人民。
|
g******y 发帖数: 1 | 6 很少看到西欧人民在德军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印象中只有一部法国电影《老枪》 |
m*****u 发帖数: 15526 | 7 虎口脱险这么经典的片子都忘了?
: 很少看到西欧人民在德军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印象中只有一部法国电影《老枪》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少看到西欧人民在德军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印象中只有一部法国电影《老枪》
|
g******y 发帖数: 1 | 8 《虎口脱险》是歌颂德军盟军与法国人民军民鱼水情的吧!法国人民与满洲国人民一样
在侵略军统治下幸福生活
:虎口脱险这么经典的片子都忘了?
: |
K*****2 发帖数: 9308 | 9 安倍以前换过一次队了,他也是没办法,日本敢跟美国明里对着干的,基本上都没好下
场 |
t*******o 发帖数: 1 | 10 日本已经做过一次了,有什么不敢的,
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可以再出发的
要等东亚地中海形成,大东亚联合舰队还是可以再访瓦胡岛的, |
a****3 发帖数: 110 | 11 最烦这种傻逼引子文章,人家看什么电影管你鸟事,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
q*********o 发帖数: 1299 | 12 英伦空战的时候毛子和元首还是哥俩好呢。
后面扯那么多和电影讲的那段历史有毛关系?
说白了丘吉尔就是说我们就算把世界第一让出来,也绝不给德国和苏联,只能给本家兄
弟美国。
从英国本身利益上讲,这也是个正确的选择。
【在 t*******o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倍晋三看了两遍的电影,传递了何种二战史观? : 看脸的白老师 : 风流倜傥白老师。3小时前 :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后沙 作者:后沙月光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随风飘散在时空之中,然而,七十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 : 被西方舆论修修改改。下一辈人对于它的认知,由西方宣传工具来控制,他们简单明了 : 的告诉下一代: : 二战起因三个字:希特勒-(连绥靖政策都可以美化) : 人类光明的捍卫者:美国英国率领的盟军。 : 无足轻重的角色:苏联红军及苏联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