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文革时期,空军里的伙食
相关主题
28块的牛腩饭超三类灶,吃一顿管一天。这位志愿军老兵要被毛左小将狂骂了:死亡80万
我军伙食标准运十当初不下马现在大飞机,发动机早就量产了吧
中国军队的四个级别的军餐 看看都吃啥Re: 不好,国产电动车实测续航不到200公里 蔚来还能做“中国特
陸客在台與空勤人員衝突 旅行團21人被趕下飛機美国这几十年 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聊天发现国内的父母很萌,对美国的衰落选择回避[转载] 将军生死录(1-5)
小将五毛怎么不回国造汽车?[转载] 将军生死录(1-11)
看完了利比亚,再反过头来看六四,就明朗很多了[转载] 将军生死录(6-2)
王立军战友的回忆《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勤灶话题: 空军话题: 伙食话题: 空勤话题: 就餐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a
发帖数: 4465
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前,在人们普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的时代,此话
尤显重要。不但民如是,就连军人也不例外。尤其是空军对于“吃”便十分讲究,吃起
饭来正可谓“三流九等”,外加许多“清规戒律”。本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在空军
六航校一团机务大队服役,对于此深有体验。
先说说这三流九等,空军的人员统称曰:三勤(即空勤、地勤和后勤),戏称“三流”。
又细分为九等,空勤专指飞行员及空中机械等上天的人,地勤专指机务人员,其他人员
则被统统归于后勤范畴,类型繁杂如:警卫连、汽车连、气象台、器材股、油料股、调
度室等等。恐怕不是“九等”所能涵盖住的。那时,团里的伙食标准,便是按照以上的
工作岗位(或者称工种更为贴切)分为四类:

1. 空勤灶,专供飞行员用餐。伙食标准2.5元/天,月伙食费时值一两黄金,这相对于
当时城市居民平均月生活费10多元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2. 地勤灶,伙食标准0.9元/天,主要供我们机务大队用餐,外加一小部分有关人员(
后面再加以具体介绍)。

3. 机关灶(又称干部灶),伙食标准0.6元/天,这类灶的就餐人员很庞杂,除了机关
干部之外,还有许多“工种”的官兵,如汽车连、四站联(他们司职:油料、充电、充
气等)、器材股等等。概言之就是,在有技术含量岗位上的人员,即使是战士也在干部
灶就餐。

4. 大灶,伙食标准0.45元/天,这类灶就是全军通行的步兵灶。警卫连、农场、少数机
关战士在此类灶就餐,就人数而言,“大灶”在全团范围内,反而变成了“小灶”。

由于飞行员对于饮食标准的特殊要求,每个空勤灶都按规定配备大量的专业厨师(他们
均为在编职工),地勤灶也有规定,每个中队必须配备一名专业厨师,所以空军的伙头
军编制与陆军大相径庭。全团除了警卫连、农场的炊事班归属连队之外,其余各灶上的
炊事班都统一归团食堂股直接管辖,各大(中)队只能行使监督权。这就导致了各用餐
单位与炊事班不时发生摩擦,而食堂股必然会尽力维护自己的下属,因此,各用餐单位
作为“弱势群体”,在冲突中屡屡受挫,以致索性忍气吞声。
b****a
发帖数: 4465
2
再谈谈就餐的“清规戒律”,全团各类人员必须依照自己的工作岗位,严格遵照规定用
餐,不得擅自行事。

1. 在空勤灶就餐的标准简单明了,就一个字“飞”,飞行教员、学员和各级飞行干部
。但是,这些人员中时常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停飞,而失去吃空勤灶的资格。如:最常
见的飞行学员因身体或技术原因被淘汰,有些老飞行员也会由于身体原因停飞。但也有
例外,当时空军有明文规定,战斗英雄可以终身“吃”空勤灶。我们的老团长赵宝桐在
朝鲜击落击伤9架敌机(比王海多击落一架),成为志愿军空军第一战斗英雄,他就享
有此殊荣。

那时正值文革时期,还有人因为政治原因被停飞,我团就有两名这样的飞行员。王教员
的父亲文革前任湖南省委领导,后被打成刘少奇在湖南的代理人,他被停飞后,分配到
场站当了一名营房管理员,女朋友也因此与他分手。多年后,他父亲复出时,他也早已
错过了飞行条件,后转业回京。

另一位飞行员的经历更让人揪心,刘副大队长原系国民党空军飞行员,1949年投诚,后
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击落两架敌机。1969年,在“清理阶级队伍运
动”中,他因有“历史问题”被停飞,转到场站当副站长(航校的场站是营级编制)。
团里的老兵油子们总愿意跟这位厚道的山西老西儿开玩笑:“老刘,你干嘛不再多打一
架呀。”老汉每次都摇摇头苦笑:“谈何容易吆。”抗美援朝时规定:击落一架敌机记
一等功一次,累计击落三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现如今,“被击落”的王伟同志都能成
为战斗英雄,可叹我们的老刘,真是世事难料啊!

2. 提起我们地勤灶,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们团的驻扎格局:全团营房分为东、西两部
分,俗称东场、西场,两者之间相距一华里;东场是机场的主体所在:跑道、机库、停
机坪、塔台等,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机务大队全部住在东场,另外还有气象台等几个零
星单位人员与我大队为邻。除此之外,其全团其他人员则都驻扎在西场。

而在地勤灶就餐的“规矩”有别于空勤灶,首先是,只进不出“铁饭碗”,你只要一朝
吃上就不用担心会出局。但是,吃地勤灶也是有“门槛”的,并非所有机务队成员都具
有天然资质。比如,从后勤部门调入的人员,职务在连以下的可直接入伙,而营级干部
则需要办理一系列相关手续。1973年,从后勤场站调到我们大队一位副政委,就因为手
续问题,大约有3、4个月的时间,每逢饭点,他都要独自骑自行车去西场干部灶就餐。

还有一个具有滑稽色彩“名堂”,我团的保伞室,编制只有3个人,负责整理保养降落
伞,全室人员工作内容完全一样,但是明文规定:“只有跳过伞的人才能吃地勤灶。”
如此一来,每当新兵到岗后,总要挨上几个月,等到夏季飞行学员跳伞训练时,跟着人
家勇敢地一跳,才能迈进地勤灶蹭饭。在此之前,三个人要分别到二个灶——地勤灶、
干部灶就餐。
b****a
发帖数: 4465
3
除此之外,还有些另类的趣事。与我们机务大队同住东场的气象台,他们是干部灶的伙
食标准,但因为编制只有10多个人,不具备单独立灶的条件。于是,他们一年365天,
无论雨、雪、风沙,还是严寒酷暑,每天三个来回,步行6、7华里奔走于东、西场之间
,忙着“喂脑袋”。他们称得上是我们团最辛苦的吃饭人,另外还有调度室的人也与他
们“共进退”。

特别值得一提是,我入伍第一天的吃饭历程。头天晚上,我赶到航校校部与母亲回合,
第二天早上,沾老娘光在空勤灶蹭了顿早饭。饭后,我随一位机关协理员去军务科办理
入伍手续,然后,去军需仓库领军装,穿戴完毕已是中午时分,协理员叔叔说:“你现
在是军人了,跟我去招待灶(伙食标准0.6元/天)吃饭吧。”午饭后,我随团政治部主
任乘火车赶往一团驻地,当晚就餐于新兵连大灶。就这样,我入伍第一天的三顿饭,从
“天上掉到地下”,我敢说,三类灶都吃过的人,空军大有人在,但像我这样一天之内
,“天、地通吃”的主恐怕绝无仅有。

这就是空军关于吃的学问。
c*********d
发帖数: 9770
4
1973-76年间,梁效成员的伙食补贴是每天7毛,比空军干部还多呢。
那时候一个学徒工的工资,每天才6毛啊。
一个义务兵,每天津贴2毛,这在农村都是巨款。
T*R
发帖数: 36302
5
军队里军二代真多,这是习胖能迅速掌军权的基础。
l*******1
发帖数: 16217
6
军队是个封闭体系 比地方还黑
美国这种军人世家也很多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军队里军二代真多,这是习胖能迅速掌军权的基础。
n********g
发帖数: 6504
7
我也吃过空勤灶。同学推荐帮老乡修电脑。飞行员们多拿了一份到宿舍给我,没人管。
没觉得有多特别。

【在 b****a 的大作中提到】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前,在人们普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的时代,此话
: 尤显重要。不但民如是,就连军人也不例外。尤其是空军对于“吃”便十分讲究,吃起
: 饭来正可谓“三流九等”,外加许多“清规戒律”。本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在空军
: 六航校一团机务大队服役,对于此深有体验。
: 先说说这三流九等,空军的人员统称曰:三勤(即空勤、地勤和后勤),戏称“三流”。
: 又细分为九等,空勤专指飞行员及空中机械等上天的人,地勤专指机务人员,其他人员
: 则被统统归于后勤范畴,类型繁杂如:警卫连、汽车连、气象台、器材股、油料股、调
: 度室等等。恐怕不是“九等”所能涵盖住的。那时,团里的伙食标准,便是按照以上的
: 工作岗位(或者称工种更为贴切)分为四类:
: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聊天发现国内的父母很萌,对美国的衰落选择回避
抗日内战普通士兵战死概率之研究(初稿)小将五毛怎么不回国造汽车?
有必要扫扫盲--关于军队伤亡兼谈朝鲜战争看完了利比亚,再反过头来看六四,就明朗很多了
???TG的特技战斗英雄 是违禁话题?王立军战友的回忆
28块的牛腩饭超三类灶,吃一顿管一天。这位志愿军老兵要被毛左小将狂骂了:死亡80万
我军伙食标准运十当初不下马现在大飞机,发动机早就量产了吧
中国军队的四个级别的军餐 看看都吃啥Re: 不好,国产电动车实测续航不到200公里 蔚来还能做“中国特
陸客在台與空勤人員衝突 旅行團21人被趕下飛機美国这几十年 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勤灶话题: 空军话题: 伙食话题: 空勤话题: 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