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狂犬疫苗
2003.10.17 09:49 发表在 猫眼看人
中国不应挑战以美国为主导的现存世界秩序
雅科夫
现存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尽管是令人恼火的,但中国不应当挑战这个秩序。因
为这个秩序的存在,是以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等实力作为后盾的。这个
秩序当然绝对地不公正,因为世界上任何角落都不存在绝对公正的秩序。
后起大国一般都厌恶已经存在的秩序,因为旧秩序分配给后起大国的地位与后起大国的
实力不相称。但是,后起大国最大的误区就在于从外部挑战旧秩序。德国两次挑战以大
英帝国为主导的旧秩序,日本也挑战过,结果,旧秩序消灭了这两个挑战者。
任何秩序的主导国,都不得不为旧秩序的维持尽义务,不得不花费更多的人力与物力维
持秩序。然而,这种维持却是旧秩序的主导国永远填不完的窟窿,因此,旧秩序的主导
国早晚要耗尽自己的潜力。一战英国虽然获胜,但实力大减;二战英国虽然再次获胜,
但大英帝国再也无力承担旧秩序的主导责任了。于是,以大英帝国为主导的旧秩序死亡
了。早就溶入到旧秩序中的美国马上填补了旧秩序的主导——大英帝国的地位,于是以
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建立起来。
苏联在二战中获得了空前强大的地位,因此苏联也开始挑战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
苏联没有像德国、日本那样靠直接发动战争来进行“热挑战”,而是建立了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来对美国和西方提出“冷挑战”,并且利用殖民帝国的
迅速崩溃扩大自己的影响,一度构成了对美国为主的旧秩序的严重威胁。然而,苏联此
时就陷入一个误区:苏联为了维持自己所建立的“新秩序”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向一
些“小伙伴”不断“输血”;承担一些反复无常的盟友们背叛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昂贵
的军备竞赛,维持天文数字的军费开支;对一些产生离心倾向的盟国如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干预,并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来自国内外的道义谴责……等等。由
于苏联政治、经济实力远不及“旧秩序”体系的国家强大,单纯从军事角度取得的均势
不足以使苏联式的新秩序战胜旧秩序,反而不断吞噬苏联有限的国民财富,最终,苏联
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美国也在为旧秩序付出代价,与苏联的竞争和遏制也吞噬了美国大量的国民财富。鹬蚌
相争,渔翁得利,由于美国专注于与苏联的争霸,不得不放松了对昔日敌国的管制,这
导致了德国、日本两个战败国在美国的羽翼下恢复元气并重新崛起。如今,这两个新兴
的战败国似乎已经接受了历史教训,在崛起之后仍然不向美国发出挑战,而是继续心安
理得地躺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暗中却在厉兵秣马。
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国家,也面临着与当年德国、日本和苏联一样的困境:是利用已
有的实力,与旧秩序全面对抗,还是象当年的美国、如今的德、日一样,融入到旧秩序
中去,再等待时机取而代之?笔者认为:前者是愚蠢的选择,后者是明智的选择。因为
急急忙忙地向旧秩序发起挑战,会过早地暴露实力和野心,从而遭到旧世界全体的不断
打压、干扰,从而延迟或破坏自己的实力积聚步伐。
美国作为现存世界秩序的主导国,虽然拥有令人羡慕的霸权地位,但是它为了维持自己
的地位不得不付出高昂代价:第一是军费开支庞大,武器的研发、装备、保养甚至淘汰
、销毁,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持,势必会造成巨大浪费;第二是四处派兵维持“秩序
”,经常不得不为别人赴汤蹈火,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巨大伤痛和损失就
是明证;第三是背负霸权主义的恶名,经常遭到国内外舆论的谴责;第四是作为现存秩
序的主导国和维护者,美国不得不承担各种政治势力对现存秩序的绝大部分打击。
截止目前为止,人类没有找到一种使所有人都满意的秩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
恐怕也无法找到这种秩序。这是因为人类由于种族、民族、国家、宗教、文化和经济利
益等原因所产生的鸿沟至今尚无法弥补,因而人类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根源尚无法消除。
这样,任何一种秩序都会招徕形形色色的反对者,这其中既有为建立一种更文明、公正
的秩序而奋斗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者,也有为建立更野蛮、更落后的邪恶秩序
而奋斗的极端分子——法西斯主义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封建专制者以及其他极端
派别。因此,现存世界秩序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打击。
在大英帝国主导世界秩序时期,它虽然建立了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庞大殖民帝国,但
是它的强大与它的敌人数量成正比。它遭到了来自法国这一老对手的或明或暗的不断挑
战,也遇到了后起大国德国的激烈争夺;它受到苏丹“马赫迪”运动、印度土兵暴动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打击,也受到爱尔兰分离运动、南非的布尔人游击战、祖鲁人
起义和的消耗与侵蚀。因此大英帝国虽然控制了世界1/4的土地和人口以及一半以上的
产值,但是却扭转不了日趋没落的命运。两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所得到的
,就是帝国的彻底瓦解,从世界主宰沦落到二流国家。
取代大英帝国的美国,实际上早从19世纪70年代经济实力就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美国人聪明一些,并没有象德意志帝国那样急于向英帝国提出挑战。它采取了几个
步骤:一是消化侵吞衰弱临国墨西哥的土地,巩固国内秩序;二是用“门罗主义”表明
自己没有向大英帝国直接挑战的意愿,又巩固了自己的“后院”;三是向一个早就衰弱
不堪的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发动战争,夺取了西班牙在古巴、菲律宾的殖民地;四是对
列强之间的争夺置身度外,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
事实证明美国的策略是极其成功的。虽然美国曾经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美国人民是在
经历战争后赶走英国才获得独立的,二者一度势不两立。一个典型例子就是1812年英军
舰队轰炸纽约。但是由于美国策略得当,竭力避免与大英帝国发生正面冲突,竭力避免
挑战英国的主宰地位,到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与英国已经从仇敌变成了朋友。因此,美
国可以安心发展经济、积聚实力而不必担心大英帝国的打压,而大英帝国则为维持“秩
序”而不断消耗实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德意志帝
国统一后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超过英、法而位居世界第二。而世界上的
殖民地大多已经被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这使得德国非常不满,急于通过武力打
破旧秩序,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虽然英、法等国经济实力已被德国赶超,
但是作为“旧秩序”的一号、二号大国,这两个国家却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拥有大量
资源的调配力和人员动员力,因此,德意志容克将军们的挑战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场战
争实际上在1915年就已经决定了胜负,虽然后来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退出协约国,但也
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了。美国一方面不急于参加战争,另一方面在吃准了战争胜负以后
加入到协约国——旧秩序一方,大获其利。一战结束的巴黎和会上,美国就已跃身成为
当时世界秩序的另一重要成员国了。
但是大英帝国的潜力尚未完全耗尽。因此,美国权衡一段时间以后再次采取了“韬光养
晦”的策略,暂时又退出了帝国主义的争夺战场。德国在经历了战后衰退和被宰割以后
,极端民族主义抬头,导致了法西斯上台。德国纠集另一个对当时世界秩序不满、妄图
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意大利,以及梦想主宰东方的日本成立了“轴心国”集团,试图建立
以他们为主宰的新的世界秩序。
俄国在十月革命后,由于寄希望于发动“世界革命”,因此遭到了来自旧秩序国家的联
合干涉。俄国人民不得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流血、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才赶走
了外国干涉者。苏联建立后,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意识到他们设想中的“世界革命”到来
极其渺茫,因此实际上采取了一种较为务实的对外政策,不再积极挑战旧秩序。但是,
这种政策的采取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苏联历届领导人都没有真正放弃对“世界革命
”、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期望。因此,当德、意、日轴心建立以后,苏联立即表示出异乎
寻常的兴趣,不但与法西斯德国缔结了纳粹——苏联条约,甚至曾经一度打算加入轴心
国。
然而,纳粹所要建立的“新秩序”与苏联想建立的“新秩序”完全是同床异梦。苏联式
“新秩序”一方面有民族利己主义的特点,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而纳粹式
“新秩序”则是建立在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之上的。构成苏联人口主要成
分的斯拉夫人,是列在纳粹奴隶名单之上的;而纳粹政权则被苏联看作是“垄断寡头的
极端反动和公开的独裁”。因此,纳粹与苏联的接近,完全是出于对旧秩序挑战的一种
权宜之计,注定要破裂。
由于法西斯国家对战争的精心准备,一开始就先发制人、占据了优势。但是,法西斯国
家始终无法回避一个矛盾:他们“新秩序”体系中对资源控制能力、战争动员能力无法
与旧秩序相提并论。虽然大英帝国殖民体系在一战后已经摇摇欲坠,但是仍控制着大量
人口、土地、原料和金钱。因此,不可一世的德国军队只能对英国本土望洋兴叹。而且
,由于是旧秩序的挑战国,法西斯国家不得不全面出击,因而总是面临资源匮乏问题,
导致法西斯国家不得不把争夺原料产地当作战争首要任务,为此纳粹发动了针对苏联的
战争,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这两个战争,把游离在旧秩序之外的
苏联、美国两个国家逼进了旧秩序之内,从而为法西斯自己掘好了坟墓。
由于苏联、美国在战争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以往大英帝国主宰一切的局面已成昔日黄
花,二战变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国“三巨头”与法西斯“三巨头”之间的搏杀。待到战争
尘埃落定,丘吉尔这个“巨头”已经名不副实,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从此有
了新秩序——以美苏为核心的新秩序,大英帝国已经无力回天。
美国韬光养晦了一百年,终于取代了大英帝国的主宰地位,和平接管了大英帝国的势力
范围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其代价之小令人羡慕;而苏联则通过坚苦卓绝的卫国战
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取得了对东欧的控制权,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美国。
但是,由于苏联制度被移植到东欧国家所带来的胜利,再次激起了苏联领导人进行“世
界革命”的理想,导致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出笼。于是,苏联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也宣告破裂,苏联走上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面与美国——西方世界对抗的道
路,成为旧秩序新的挑战者。
由于美国是依托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全面“接管”了大英帝国的政治遗产,因此美国
的势力范围一开始就比苏联广大。但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力量对比,帝国主义阵
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力量均势。所以,朝鲜战争成为两大阵营的搏杀场,因此注定
谁也不可能完全获胜。在此情况下,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意识到“
输出革命”、直接挑战旧秩序不能奏效,因而提出了“和平竞赛、和平共处、和平长入
”的“三和”政策,从表面上收起了挑战旧秩序的咄咄逼人的态势,苏美关系有所缓和
。这遭至了试图激进挑战旧秩序的毛泽东的不满,加上其他原因,造成了中苏关系的破
裂。
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分裂与大动荡,削弱了以苏联为首的旧秩序挑
战者的力量。但是,由于古巴革命的胜利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崩溃所带来的影响,
大大削弱了美国——西方阵营的力量,因此苏联仍然能够保持进攻态势。越南战争期间
,由于苏联、中国同时支持越南共产党武装,致使美国身陷泥潭,遭到惨重失败。
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与美国的日益接近、殖民体系崩溃带来的影响逐渐平
静下来和德国、日本的重新崛起,旧秩序力量大增;而苏联的扩张致使苏联耗费了大量
财力物力人力,同时经济增长潜力耗尽,苏联实际上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好在美国自越
南战争以后实行了战略收缩,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苏联石油资源的发现,苏联的进攻态
势才维持了一段时间。但是,苏联从科技上已经全面落后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苏联日
益变成了一个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维持经济运转的国家。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美国重新采取了咄咄逼人的“遏制”政策,并且成功说服了中东产
油国降低油价、提高产量,造成国际油价暴跌。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苏联油气开采条
件的限制,苏联生产石油的成本每桶约为8美元,而沙特、科威特等国家则为2-3美元。
油价暴跌致使苏联石油收入锐减,被石油收入掩盖的经济下滑浮出水面。恰在此时,苏
联又入侵阿富汗,以当时苏联军队的战争技术无法战胜游击战争,苏联又落入阿富汗战
争的深渊。
因此,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就已经为了挑战旧秩序耗尽了自己的一切潜力,伴随着三位
苏联领导人在三年里相继去世而产生的政治危机、苏联经济模式耗尽潜力所产生的经济
危机、人民生活长期由于军备竞赛和高积累率长期提高缓慢而产生的信仰危机、对阿富
汗的侵略战争所产生的道义危机、由于官员特权腐败使得道德败坏而滋生的社会危机、
盟国对于僵化的苏联体制厌倦而产生的秩序危机、由于民族主义抬头而产生的族际关系
危机、被欧洲、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不友好临国包围所产生的战略危机…
…等等众多危机的包围中。不仅苏联人民,连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都对自己的制度发生了
怀疑,因而即使没有出戈尔巴乔夫,苏联的崩溃也必然是不可避免的了。戈尔巴乔夫无
疑想拯救这个制度,因此一上台就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缓和中苏关系、苏美关系、
撤出阿富汗、停止军备竞赛、进行政治及经济改革等等。但是由于苏联多年来埋头挑战
旧秩序,对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危机缺乏深刻认识,并且这些矛盾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
全身,加上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关键问题上左摇右摆、首尾不顾的缺陷,导致了苏联改革
的全面失败。 | s*****V 发帖数: 21731 | | b****n 发帖数: 6896 | 3 小破胸out了。
中国其实并不想挑战的。不过老大要不争气,没有人会客气。 | r*****4 发帖数: 401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