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g 发帖数: 13519 | 1 意大利小伙滞留瑞安50年务农已不会说母语
看了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关于浙江瑞安意大利裔中国籍农民徐祥顺(意大利名阿维
热)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中央电视台也有过关于他的节目。这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不
是看到电视报道,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它简直太传奇了。
徐祥顺的母亲千蒂,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普通家庭,18岁跑到米兰打工,年轻的
千蒂在舞厅里撞见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士官,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爱火熊熊燃烧,第二
年千蒂生下了儿子阿维热。
不久又再次怀孕,士官被征召参加二战诺曼底登陆,随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生死不明
。二次大战结束后,千蒂孤儿寡母,带着身孕拖着孩子,没钱交房租,又没脸带着孩子
回娘家,只能拜托好心人,为她寻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找来找去,阿维热母子遇到了热
心的中国人老板徐定富。
老家在中国浙江瑞安的徐定富,因为贤妻难产身亡,伤心的他一狠心漂洋过海到意大利
谋生,很快在米兰有了自己的皮夹领带加工厂。徐定富把阿维热母子安排到自己厂里工
作,两个不同国籍的年轻人日久生情。1946年春,千蒂牵着3岁的阿维热,与徐定富在
米兰MAMIA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从此,阿维热有了个中国继父。不料婚后3个月,这个还
沉浸在幸福中的家庭,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的急电:徐父病危。如晴天霹雳,徐定富归心
似箭。重感情的千蒂饱受二战之苦,她不愿再次失去爱人,不顾娘家人反对,毅然随丈
夫来中国。
1947年初冬,徐定福和千蒂以二战难民身份,从威尼斯乘邮轮在海上整整颠簸41天,回
到中国老家,徐定富才发现父亲并没病逝,只是借口让出国10年的儿子回家。既然已回
家,徐定富和千蒂只好先陪陪老人,等有合适机会再返意大利。
巨浪滔天。茫茫大海中的漫长航行,严重摧残了婴儿的健康。他们为不幸夭折的小弟弟
举行了哀伤的海葬。千蒂的身体也因此一直很难恢复健康。
高挑的有着一头洋气卷发的金发碧眼千蒂,常带着小阿维热在河边洗衣,也常为徐定福
送饭到田间地头,有时被田间的水车碰疼了脚,徐定福不要她送,她仍坚持送。千蒂以
她的善良、勤劳,赢得了村民和徐家的喜爱,她和儿子的名字皆被排入徐家族谱,徐家
还为阿维热改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徐祥顺。到中国两年后,千蒂又为徐家生下一个女儿。
有一天盘踞沿海洞头岛的一股国民党残匪突然到村里抢钱抢粮。匪兵们看到了番人千蒂
,用枪顶着千蒂母子俩要钱要粮,在二战中饱受惊吓的千蒂,哪里经得起再一次折腾,
她被吓晕了过去,从此落下了心头病,一看风吹草动,就胸闷心悸,大汗漓漓,人也日
渐消瘦;就在她要回威尼斯却因病情加重去世了。临终前,千蒂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说
道“六年的夫妻缘分我已心满意足,我死后不管你娶不娶,对孩子都要关心,特别是阿
维热。”徐定富含泪点头。千蒂又挣扎起来,双手抓过祥顺的小手,一再叮嘱“你不要
忘了意大利亲人,长大了早些回去,找外婆、姨妈,就说妈妈想念她们、爱她们,所有
证件都由你爸爸收藏着。”
“小番人”徐祥顺的童年是寂寞的。妈妈死了。他又长得高大英俊,与村里所有的孩子
都不一样。父亲送他去念书,他坐不住,听不懂,从一册念到二册,又回到一册重新念
到二册,书包扔到学校围墙外了,老师教育他两句,他回敬老师三句,据说曾把老师都
搞得哭了鼻子,只好退学回家。村里的小伙伴也和他玩不到一块,捉弄他,被孔武有力
的他追打得东倒西歪。徐祥顺养羊、养鹅、养牛、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太阳每天上
山又下山,青草枯黄又碧绿。躺在山坡上暖洋洋的春阳里,徐祥顺做了一个又一个梦,
梦见了许多许多,但他从来没有梦见童稚时节生活过的意大利古城米兰。那里有著名的
拉·斯卡拉歌舞院,有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最大教堂之一的哥特式大理石教堂及博
物馆,但徐祥顺不知道。
阿尔卑斯山脉的雪风,一次也没有吹入他的梦境来。
徐祥顺的继母是瑞安塘下人,她是个心肠很好,吃斋念经的人。舅舅一直喜欢祥顺,他
的女儿苏凤媛比祥顺小两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长大了,逢年过节见了面,两
人反倒一声不吭了,舅舅察颜观色,有一日作主把女儿嫁给了徐祥顺。那时的徐祥顺已
经27岁了。
在中国的江南乡村,像所有的中国孩子一样,具有意大利血统的徐祥顺慢慢长大成人,
看羊放牛,种田、担黄泥等,什么农活都会干。1993年清明雨季,上山做石匠凿岩的徐
祥顺遭遇不测。那天,采石场里出现哑炮,徐祥顺为了救助别人,双手被炸落下残疾。
但他以顽强的毅力,练出了用残手吃饭穿衣、握锄下地的本领,还找了个好妻子。55年
来,这个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血统的大家庭远近闻名。徐祥顺的继父徐定富对此既
欣慰又内疚。他84岁临终时告诉徐祥顺:那些护照等材料藏在老屋的墙壁里,徐祥顺该
拿出来去意大利寻亲了。遵照继父的遗愿,徐祥顺先后几次来到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
请求回意大利寻找亲人,可皆因提供不出意大利母亲家族的材料而被拒绝签证。就在徐
祥顺一筹莫展时,他家来了几个朋友,使他的寻亲之事有了重大转机。朋友中有位郑耀
庭先生是意大利一个华侨协会的会长,他偶然听说了徐祥顺的传奇身世,便主动为徐祥
顺寻亲帮忙。他从徐祥顺父母的结婚证入手,查到了一些重要资料。还把徐祥顺的故事
登在意大利的中文报纸上。通过结婚证,郑先生去了千蒂当年结婚的教堂,弄清了千蒂
的出生地是波多浓内市。由此得知千蒂的家族自从千蒂离家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
她。寻找她的人主要是她的五个姐妹,也就是徐祥顺的姨妈们。遗憾的是55年后,千蒂
的五个亲姐妹都已不在人世,惟一能找到的就是千蒂的堂姐妹们,也一是徐祥顺的族姨
。族姨们都十分看重血浓于水的情缘,热切盼望徐祥顺能回意大利去看看。郑先生没和
徐祥顺的表亲们见面,只是通过电话把表亲们的有关情况告诉了千蒂的儿女。
突然间有了意大利亲人的消息,徐祥顺短暂的欢喜后却生出新的顾虑:去见渴望已久的
寻亲,意味着巨大的花费。女儿刚添外孙和儿子刚盖新房,徐家已欠下了几万块钱的债
务。徐祥顺除了自己种田当巡山护林员外,并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他实在无法承担寻
亲的所需经费,决定暂缓去意大利寻亲,等筹措到足够的费用再说。转眼到了秋天。意
大利亲人催促徐祥顺早点去探亲,郑会长也帮他在领事馆办理手续。女儿为了让徐祥顺
早日成行,孩子刚满月即去上班,儿子也天天加班加点,可徐家的经济状况仍没什么好
转,徐祥顺想放弃回意大利探望亲人了。可儿子却希望爸爸早日去意大利找到亲人。
在儿子的再三坚持下,徐祥顺和几个热心相帮的朋友,来到一家合资企业求助。这家企
业的老总早就听说过徐祥顺的故事,加上徐祥顺在当地人缘好,老总不但同意给他提供
探亲费用,还让自己在意大利的哥哥帮助徐祥顺。很快,父子俩办妥了去意大利的签证
和手续,徐祥顺却还是高兴不起来:他不知如何面对妻子苏凤媛。当年徐祥顺27岁了都
说不上媳妇,苏凤媛顶着很多人的偏见与压力嫁给了他。徐祥顺感动之余,也知道了怎
么照顾妻子,和妻子几十年相敬如宾,他从不和妻子吵架,与儿女之间也是这样。
10天后,一直在帮助徐祥顺寻亲的卡罗夫妇以及郑会长等华侨,在意大利顺利地接到了
徐祥顺父子。55年了,徐祥顺终于回到了意大利家乡。放下行李,他们直奔那座让意大
利人引以为自豪的米兰最大的教堂。在教堂里,徐祥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从小就在中
国的家里,看到母亲每天对着贴在墙上的从意大利带去的这个教堂的图片前祷告,今天
终于来到了这个教堂。本来米兰的华侨们,为徐祥顺父子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但父子俩探亲心切,要求早点去见意大利亲人。他们的亲人把见面地点选在威尼斯附近
的波多浓内市,那里是千蒂家族的发源地,距离米兰300多公里。为欢迎他们的到来,
族姨们派出了代表等候在镇口。
3岁就离开意大利去了中国的徐祥顺,意大利语非常生疏了,和族们的交流很困难,喝
水吃饭都要人翻译。亲人们相见还没聊够,市长就来请他们了。原来阿维热寻亲回家的
故事,已传遍了小城。市长也读到了有关报道,对他们的归来感到高兴。分别55年的亲
人终于团聚了。他们纷纷拿出老照片,回忆55年来的人生经历。有位族姨二战时只有12
岁,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阿维热的母亲千蒂,带着阿维热要跟丈夫去中国时,向全家泪
别。谁料书信来往4年后,千蒂就病逝在中国。亲人们闻讯非常悲痛:可恨的战争使千
蒂背井离乡、客死异国。他们决定按千蒂临终前的嘱托,把阿维热接回意大利生活。此
时,千蒂的亲生父母已辞世,族姨们担负起此任。没想到阿维热已改为中文名字,她们
从此与他失去了联系。虽然55年过去了,表亲们还是想为阿维热父子做点什么。他们说
永远都记得阿维热的父母,她们可以不管阿维热的国籍,但要管阿维热儿子的国籍,管
他来意大利工作或来意大利生活。表亲们当场向市长提出,希望恢复阿维热父子的国籍
与待遇。市长答复:需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决定。
当地入秋了最大的一场雨后,亲人们想留阿维热父子住两天。父子俩考虑到语言不通,
婉言谢绝了。就在和亲人们相聚了一天的父子俩想回米兰时,小姨妈优兰达邀请他们去
她家,说有重要东西要交给他们。她带着阿维热父子来到阿维热妈妈出生登记的教堂,
把有关的证书交给父子俩,再次挽留他们在她这儿住一晚,好好聊聊。阿维热还是婉言
谢绝了。他们在镇上找了间旅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没让姨妈们送,就离开了挂念了
55年的家乡。刚到意大利几天,阿维热父子就有点想念中国的家了:还是自己家里晨出
暮归的生活亲切实在呵!阿维热年纪大了,体力差了,手又残疾了,若留在意大利,也
许难以生存。喜欢意大利,长于意大利的郑会长的二女儿,在意大利开了家餐馆,她也
劝阿维热父子留在意大利。可父子俩说:尽管意大利很美丽,但他们还是喜欢自己生活
了数十年的家。郑会长的二女儿劝道:先留下来,慢慢就适应了,哪有意大利人不喜欢
意大利的?父子俩说:我们已是中国人。在家里东跑西跑无处不去;在这里语言不通,
连路都不认识。
见到了亲人,阿维热非常高兴,可看到这么多和自己长得一样的意大利人,他却不知说
什么好。想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想到妈妈已去世多年,他忍不住哭了。尽管意大利的
亲人都劝阿维热一家人搬来意大利。可他还是觉得在中国比较习惯。阿维热的签证期是
两个月,但他总是急不可耐地想回中国。米兰的华侨们盛情挽留他在意大利家乡多呆些
日子,华侨们专门讨论了阿维热的情况,得知他家欠有几万元债务,即组织华侨们为他
募捐;中国驻米兰大使也看望了他。对于这些热乎乎的爱心,阿维热一方面感到激动,
另一方面,尽快回国的意念依然不减。20天后,他还是离开了意大利。临行前,阿维热
的最大愿望,就是再去看一眼米兰大教堂--那个让他在记忆深处永远抹不去的地方。他
在教堂门前,伴着白鸽照相留念。了却了心愿,阿维热离开了他魂牵梦萦55年的家乡意
大利,回到了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至今还生活在他呆了55年的中国乡村里。他
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带带孙女儿。孙女儿的爸爸 ,也就是阿维热的儿子留在了意大
利。而阿维热表示:他是不会离开中国了,他会在中国为意大利的亲人们祈祷祝福。
曾经徐祥顺因无合法手续,无法出国,大字不识一个,从未走出仙岩半步的他,因没有
这方面的经验,实在无法弄懂这一切,他不知道还要经过一整套的程序。他要找到那位
“叔叔”,于是一个要进使馆,一个不让进,竟跟值班门卫争吵起来,双方闹得不可开
交,一对二扭打起来,打退两个打四个,打退四个打六个。徐祥顺身高虽不到1.8米
,体重却达90多公斤,自有一身蛮力。使馆人员很为难,电话打到中国外交部,于是
一辆轿车带着他到了外交部,妥加安顿,一路电话通知浙江省、瑞安县有关部门,这件
事情才算以误会开始,以理解结束。
护照“收”了,钱花光了,人又出不去,徐祥顺当然指责那人,那人却倒打一耙,说徐
祥顺母子俩坐车逛北京城去了,找不到他们才办不出去,言下之意不是没办法,是他们
自己不识抬举。把徐祥顺弄得气呼呼的,从此也息了要出国寻亲的想头。
2001年10月,徐祥顺“半个世纪寻亲梦”终于实现,他在意大利波多浓内会亲的感人场
面经意大利电视台和报刊反复播(刊)出后,意大利移民局对徐祥顺给予格外的关注。当
年便批准徐祥顺儿子徐贤孝的定居申请。徐贤孝先入罗马中餐馆打工,接着又高兴地拿
起油漆刷,干起装修活。第二年徐贤孝妻子金萍又顺利到达意大利定居。她原是缝鞋、
轧缝纫机的好手,在意大利自然是受欢迎的一名熟练工人。
儿子、儿媳妇远走高飞,留下年幼的孙女徐洁,如今由徐祥顺夫妇管教。夫妇俩把老屋
出租,搬进儿子的新房,既多一份收入,又可照看孙女。除了一日三餐,每天接送在幼
儿园的孙女便成了“洋农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徐祥顺还利用夜晚与幼儿园双休日给孙
女讲故事,解谚语,说童谣。他说:“我从小没读书,文盲苦了一辈子,现在有工夫,
趁早给孙女垫好底。”孙女徐洁这两年从爷爷嘴里学的东西真不少,她懂得做人要谨慎
细心:“吃不好,只一夹;走跌倒,只一脚”等等,至于瑞安塘下、仙岩一带的民间故
事,如《赵星救人》《高机卖销》《好人有好报》等等,爷爷都一古脑儿倒给了她。最
近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徐祥顺还帮孙女编了一首《新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爱国爱乡心中热。
你拍三,我拍三,别人困难我们帮。
你拍四,我拍四,争做文明小卫士。
你拍五,我拍五,随时随地明荣辱。
你拍六,我拍六,尊老爱幼要讲究。
你拍七,我拍七,参加劳动要积极。
你拍八,我拍八,认真细心爷爷夸。
徐洁高兴透了,她把这拍手歌念到学校,老师同学都夸她。
成了温州大明星
这两年经媒体多次宣传徐祥顺赴意寻亲又毅然回国的动人故事后,原本默默无闻的“洋
农民”徐祥顺顿时成了公众关注的人物,成了温州地区的大明星。
他告诉笔者:“我这农民也有很高的回头率哩!”我听了直乐,这个文盲也学会了许多
新词汇!他接着说:“我一上街、一进城,很多人回头看我,指指点点。有几次在温州
凭空会有人拦住我递给我中华香烟,还有人邀我喝酒,真笑死人。”
名气大了,镇里、村里也更重视他了。他被推选为村民代表,参与讨论村里的各种大事
,比如村两委选举、村里办企业、土地出租、公路改建、国家征地等,他都能发表很好
的意见。仙岩镇侨联改选他又被推为侨联代表,他的话很有见地:“大家一定要团结呀
,我在意大利亲眼看到,华侨们都为我们国家强大自豪。不团结,自闹自,强大不了!”
“洋农民”成了公众人物,记者们纷纷拥去。去年意大利记者赴中国温州采访他回国后
的生活变化,他热心又细致地作了介绍,还带他们去看办鞋厂的女儿徐贤萍、去探望在
尼姑庵出家的88岁高龄的继母。继母耳聋,他会贴着继母耳边转述外国记者的问话,这
让继母非常高兴;接着英国伦敦广播公司派员找他商量把他的传奇故事编成电视连续剧
,他残手一挥:“编什么?弟弟死了丢入大海,母亲年纪轻轻病死塘河边,自己27岁才
讨到妻子,临老双手残废,讲起来都伤心!”英国人走了。倒是湖南卫视编导细心,对
他采访的重点是他回国后的生活与变化。他说如今自己兼鞋厂门卫,每月有600元补贴
。说罢还拉着摄像去拍他当门卫的鞋厂,“嗨嗨,给我们鞋厂打个免费广告!”他还说
自己还种点菜,常挑肥下地。说着顺手抓过扁担,挑起地上重达140公斤的稻谷,这镜
头乐得湖南卫视记者抓紧拍摄。
虚假广告决不拍
徐祥顺说到“免费广告”,那是他从实践中学来的。他原先一介农民,哪懂得什么做广
告可以挣钱?想不到回国后名气大增,有人便找上门来让他做广告。
温州西郊有几家颇有名气的服装厂,其中西装、职业装竞争很激烈。有的大厂出手大方
,花几百万、上千万元请大明星做广告,但出口的西装花重金还请不到洋明星,于是一
个小服装企业为了方便和省钱,便请徐祥顺做广告,派车来接他说是试衣,一天给100
元,还管饭。徐祥顺高兴了,当场应承下来。车到温州,吃饭,刮胡,洗澡,整妆,试
衣;这个姿势,那种姿势,他说别扭死了,全身筋骨痛。四天半不知拍了几百张照片,
还有录像机、摄影机拍的,但厂家只给了他400元。事过境迁,他笑着说,“被人家宰
了!”;温州的南郊有几家剃须刀厂为体现剃须刀的优良性能,得请洋人刮络腮胡子,
徐祥顺天生络腮胡,是个好人选。厂家欺他不谙此道,家里又穷,忙了三天拍了剃胡子
广告片,也只给他600元。他后来向作者诉苦:“脸上反复刮,刮去这副漂亮胡子才给
600元,我真心痛!”我笑着劝他:“这比做苦工强。”说着他也笑了。
不过徐祥顺觉得拍广告也得讲个实事求是,不兴欺人,瓯海有人办外语培训班,请他去
假装“英国教授”,坐台上装模作样,并答应坐半天给200元。他不明就里就去坐了,
后来明白这是借他的模样骗学生,他便立刻拂袖而走,左邻右舍都夸奖他是硬汉! | d******r 发帖数: 16947 | 2 浙江人牛逼啊
索南们到美国50年后也是这个情况吧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意大利小伙滞留瑞安50年务农已不会说母语 : 看了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关于浙江瑞安意大利裔中国籍农民徐祥顺(意大利名阿维 : 热)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中央电视台也有过关于他的节目。这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不 : 是看到电视报道,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它简直太传奇了。 : 徐祥顺的母亲千蒂,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普通家庭,18岁跑到米兰打工,年轻的 : 千蒂在舞厅里撞见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士官,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爱火熊熊燃烧,第二 : 年千蒂生下了儿子阿维热。 : 不久又再次怀孕,士官被征召参加二战诺曼底登陆,随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生死不明 : 。二次大战结束后,千蒂孤儿寡母,带着身孕拖着孩子,没钱交房租,又没脸带着孩子 : 回娘家,只能拜托好心人,为她寻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找来找去,阿维热母子遇到了热
| s*x 发帖数: 804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