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n 发帖数: 300 | 1 2月11日,意大利遇害女留学生张瑶的父亲在女儿的遗照前失声痛哭。这位只有20岁的
孩子,在前往罗马移民总局办理居留的路上遭到劫匪,此后再也没了音信。几天后,她
的尸体在附近被发现,可早已是血迹斑斑,眼睛还没有闭上。
2016年华人遭遇的暴力事件不胜枚举,华人安全问题也因这样那样的惨痛教训而前所未
有地爆发出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2016年,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不寻常
的一年。
11日,罗马,鲜花与蜡烛围绕着张瑶的遗照。(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张锐、方曼青
摄)
华人遇袭事件触目惊心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似乎没过多久就会听到海外华人在当地受到暴力伤害的消息,仅
在欧洲发生的就足够触目惊心:
5月11日晚,在德国德绍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建筑设计的李洋洁出门夜跑后失踪
。警方发现她生前被强奸,死因是头部遭暴力袭击;
6月29日,意大利佛罗伦萨警方进入当地一华人工厂进行检查时,与当地华人发生冲突
,引发大批华人与警方对峙,事件造成两名意大利警员和4名华人受伤。
8月7日下午,法国华人张朝林在巴黎北郊欧拜赫维利耶市(以下简称“欧市”)遭到三
名歹徒抢劫并殴打,身受重伤,于12日不幸离世;
11月16日下午,一名在德国的中国女留学生称在回宿舍的路上,被难民拖到灌木丛并受
到严重侵害。
12月5日,在罗马留学的中国女留学生在去往移民总局办理居留的路上遭遇抢劫,此后
就失去联系。几天后,她的尸体被发现,已是血迹斑斑,眼睛还没有闭上。
在世界其他地区,海外华人也遭遇了多起暴力袭击事件:特朗普胜选后华人遇袭、女留
学生在日本东京惨遭杀害、成都女孩在悉尼被刺20多刀致命伤等等,均引起了世界各地
华人的强烈关注和谴责。
11月8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一个投票点,华人选民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投票。特朗普胜选后,美国出现了攻击谩骂华人、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人遇袭呈现两大新特点
华人在海外遭遇暴力事件并不是史无前例,单从数量上看,今年与往年相差并不多。但
今年之所以在华人圈子内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些暴力事件呈现出了两大新特点。
首先,今年华人遭遇的暴力袭击性质非常恶劣。以欧洲为例,当地华人常被看作是“移
动的提款机”,他们随身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的习惯,让劫匪时常有“惊喜”,从而沦
为劫匪的重要目标。
在张朝林遇袭的欧市 “出门被抢”早已是生活的日常。当地华人介绍,每天至少有两
起事件发生,多则六七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都是抢劫对象。而
以欧市为焦点向四周辐射开的巴黎东部和北部地区,也已成为犯罪分子的乐园和中国游
客的梦魇,几乎每周都有社交媒体报道的华人被偷、抢的新闻。
不过,被抢、被打是一回事,被殴打致死则是另一回事。今年华人遭遇的暴力袭击,已
经不仅仅停留在“皮肉伤”的基础上了,而是“闹出了人命”。遇害者亲人绝望的哭喊
声让当地华人感到揪心。
痛失爱女,张瑶的父亲痛不欲生。
其次,今年多起华人遇袭事件带有明显种族色彩。张朝林在华人街区遇袭自然不必多说
,欧市市长都已公开承认这起抢劫是具有种族色彩的暴力事件。据《巴黎人报》数据,
仅仅在今年上半年,该市有据可查的遭受暴力抢劫的华人就从2015年的35起上升到105
起。所有抢劫事件中,专门针对华人的比例从去年的7%上升到了16%。
美国大选结束后,华人群体更是受到了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双方
支持者的骚扰。支持希拉里的部分抗议者把败选的焦点放到了华人身上,认为是华人的
选票将特朗普送上了总统宝座;支持特朗普的人则高喊着“中国人滚出美国”“F***
you中国佬”等不堪的侮辱词语。
夹缝中的生活并不好过
华人屡遭暴力袭击的一个原因在于,犯罪分子总觉得他们“老实”,就算受了欺负也不
会大声喊叫,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多华人觉得,旅居海外毕竟是身在他乡
,忍忍就过去了。然而,今年愈演愈烈的暴力事件使得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占,矛盾迅
速激化,不想做西方社会夹缝中的牺牲品,就只能反抗。因而,李洋洁去世后,旅德华
人发表了《反对暴力,关注共安全》的倡议书;张朝林离世后,法国华社组织举行了“
反暴力 要安全”大游行;在张瑶的追思活动上,旅意华人向意大利警方讨要说法,讨
要安全。
正如意中旅游事务促进会会长史译所说,“如今欧洲(政治)整体右转,当地民众对难
民群体早就多有意见,而难民、流寇则又把华人看做‘香饽饽’,使得旅意华人几乎成
了刀俎之下的鱼肉。”
一方面,全球政治局面呈现“向右转”的明显趋势,很多国家对移民的态度恶化。在美
国,特朗普的崛起震惊世界,他强烈的反移民姿态令美国外来移民感到不安。在法国,
被称为“女版特朗普”的国民阵线主席玛琳娜·勒庞已经基本上锁定法国大选第二轮投
票,而她的竞选纲领的核心就包括反移民。在德国,一向对难民敞开大门的默克尔,也
迫于大选的压力,承诺不再实行开放国境的政策。
虽然这些政策并不是直接与华人相关,但正在各地抬头的民粹主义情绪,却不鼓励人们
做出理智的区分。在西方社会看来,只存在当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差别,至于外来人口
的族裔细分并不是关键。反对墨西哥移民、反对穆斯林、反对东欧移民,本质上说就是
反对移民群体。
另一方面,华人在移民群体中往往沦为“政治正确”的受害者。一直以来,华人群体往
往被视为移民融入的典范。首先,他们在事业上比较成功,根据英国研究机构“政策交
流”(Policy Exchange)公布的报告,由于重视教育、富于创业精神,华裔在英国中
产阶级中的比例大幅增加。其次,西方社会认为华人是一群勤勉的人,从不惹是生非。
这些善良的亚洲人并没有遭遇过种族歧视,因为他们并没有对此表示过不满,也没做出
什么“翻天覆地”的回应。
西方社会认为,作为移民融入的典范,如果说华人都遭受到了种族歧视,那么其他少数
族裔的生活岂不是更加不公平?“政治正确”的假象很美却很虚伪,冷酷的现实是华人
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政治正确”所挤压。
不难发现,今年不少对华人进行袭击的人都带有少数族裔的背景。然而在欧洲和美国,
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黑人移民的犯罪问题都比较敏感,他们认为移民增加引起犯罪率
上升属于“政治不正确”,因而媒体对华人遇袭“三缄其口”。
此外,说到“政治正确”就不得不提到平权运动。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为了保护
少数族裔机会均等和族裔平衡,美国制订了一系列向少数族裔倾斜的相关法案,比如少
数族裔身份成为了高校录取中一个隐形“加分”项目,华人也是受益者之一。然而在
2014年,加州提议强行降低亚裔入学比例,为非洲裔和拉丁裔移民“腾地儿”,在华人
社区引起强烈反弹,最终被退回。
有多大能力就获得多大成就——这是很多华人移民的共同期许,然而一些国家对移民群
体的不公平对待,却让他们不断受到伤害。在西方社会看来,华人有着双重身份:谈论
到社会资源分配问题时,华人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移民群体;而谈论到社会融入的问题
时,他们又成为了少数族裔成功融入的典范。
======
温尼伯汉奸一家(汤僧,汤宠,吴桂花)及其同党广州人侯刚听见中国不好就喜笑颜开
,听到加拿大不好就怒上眉头,期盼中国共产党早日灭亡。
http://www.gjczz.com/p/igA3nPfJ/wo-dang-sheng-ming-gou-zei-zhi-nu-tang-chong-hu-kou-bei-zhu-xiao/
http://bbs.tianya.cn/post-outseachina-96415-1.shtml
有诗曰:
无锡有梁溪,育出一汉奸。
本名曰汤僧,家住红河边。
遇见是非争,只把洋人舔。
此生愿为狗,替主将人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