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NYT 鲍勃·迪伦的沉默是一种宣言
相关主题
鲍勃迪伦有点过了鲍勃·迪伦也是犹太人啊
鲍勃·迪伦因“其他事情”不出席诺贝尔颁奖礼张晓舟:别让鲍勃·迪伦戳破某些中国作家的青春痘 (转载)
Re: 讨论一下“存在主义” (转载)鲍勃-迪伦文学奖,爱因斯坦也能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斩获诺奖评委猛批鲍勃·迪伦“傲慢无理”
真是没想到鲍勃迪伦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崔健算不算中国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获奖把美国的文学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迟到”近半年 鲍勃·迪伦终于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从丘吉尔到鲍勃迪伦一个毛轮对偌贝尔奖的评论
如果鲍勃迪伦能拿文学奖,那林夕也快乐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演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迪伦话题: 萨特话题: 诺贝尔奖话题: 文学话题: 鲍勃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o
发帖数: 6388
1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1027/the-meaning-of-bob-dylans-silence/
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委员会好像一直就当美国文学不存在一样——现
在轮到一位美国人当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存在了
1964年夏天,鲍勃·迪伦(Bob Dylan)推出了他的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里面有《宝贝儿,那不是我》(It Ain’t Me Babe)这
首歌。“从我的窗边离开,是快是慢都由你,”歌曲开头唱道。“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宝贝儿。你需要的不是我。”
那年秋天,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发出了异曲同
工的论调,解释了虽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自己为什么不打算接受。他坚称,“作
家”必须“拒绝让自己被塑造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师,哪怕是在最光荣的情况之下”。
迪伦是在对一个想象中的爱人说话,萨特面对的则是真实存在的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但他们传达的信息是相似的:如果你喜欢的是真实的我,就不要试图把我变
成我所不是的样子。
我们不知道52年前的那个秋天,迪伦是否注意到了萨特的举动。但现在自己也被授予诺
贝尔文学奖时,他似乎在追随萨特的脚步。实际上,迪伦比那位哲学家更进一步:他没
有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压根不承认它的存在。他没有发表声明,甚至没有给瑞典学
院回电话。鲍勃·迪伦官方网站上曾短暂出现过有关他获奖的信息,但接着就被删除了
——是否是他的授意,没人知道。瑞典人习惯了获奖者表现出更大的感恩之情,现在似
乎也失去了耐心:瑞典学院的一位成员称迪伦的行为“无礼且傲慢”。
这样的事态转变似乎饱含着因果报应的成分。自托妮·莫利森(Toni Morrison)1993年
获得该奖项之后,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委员会好像一直就当美国文学
不存在一样——现在轮到一位美国人当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存在了。将这一奖项授予迪伦
,是对经常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所有美国优秀小说家和诗人的一种侮辱。其中传达的信
息不言而喻:传统定义上的美国文学就是不够好。这种想法荒唐可笑,但却不妨碍瑞典
人真的这么想:2008年,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霍勒斯·恩达尔(Horace Engdahl)曾宣称
,美国作家“并不真正参与大的文学对话”,他们被自己的“无知”给局限了。
不过,很难说迪伦是有意这样保持沉默,以维护美国文学的荣誉。(他毕竟接受了普利
策因其“极富诗意的歌词创作”而授予他的奖项。)没人知道他的意图——鲍勃·迪伦
总是很难解读,不管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一名歌词作者,这是人们喜爱他的一个原因。但
是,为了理解和称赞他的沉默,最好还是回到萨特,尤其是他的“虚假信念”(bad
faith,指人类在社会压力下接受虚假价值观,放弃内心自由,做出虚伪的行为,中译
或为“自欺”——译注)观念。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一书中解释道,“虚假信念”是本真
的反面。之所以会存在虚假的信念,是因为人类无法像墨水池之为墨水池那样,单纯地
成为自己。更确切地说,因为我们是自由的,所以我们必须“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
。在一个著名的段落中,萨特举了一个咖啡馆侍者的例子。这名男侍者在做自己的每项
工作时,都有点太到位、太热情,太过虚情假意。他是一个在扮演侍者这个角色的侍者
。但这种“成为自己所不是的样子”的做法是对自由的放弃;它要求你把自己变成一个
客体、一种角色,用来给别人看。要想保持自由、保持“真诚信念”(good faith),则
需要一直做不受局限的、自由而变化多端的人,也就是我们真实的样子,哪怕这是一种
令人焦虑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曾被称为存在主义的东西,迪伦是它结出最大的硕果之一。像一个完
全无人知晓的人、一块滚动的石头一样活着,就是秉持萨特所谓的真诚信念活着。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迪伦的生活给人的陌生感,可以被看作面对巨大的名声压力时不顾一切
维持这种自由的努力。同样是在1964年,《纽约客》曾发表一篇迪伦的人物特写,其中
引用他的话写道,他“不想再为人们写歌”,而是想“依照自己的内心创作”。
然而,成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意味着允许“人们”定义你是谁,意味着成为一个客
体和公众人物,而非自由的个体。诺贝尔奖实际上是虚假信念的终极版本:一小群瑞典
评论家冒充上帝的代言人,公众则假装诺贝尔奖得主是文学的化身。所有这些伪装都与
真正的文学精神相悖,而真正的文学精神只存在于读者和作者之间个人层面的交汇当中
。迪伦可能还是会接受这个奖项,但到目前为止,他拒绝接受瑞典学院的权威的行为堪
称一种绝佳的示范,呈现了何为真正的艺术自由与哲学自由。
亚当·柯什(Adam Kirsch)是一位诗人和评论家,他最近著有《人与书籍:18本犹太文
学经典》(The People and the Books: 18 Classics of Jewish Literature)
翻译:常青
r**********g
发帖数: 22734
2
美国文学有什么代表作?

》(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1027/the-meaning-of-bob-dylans-silence/
: 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委员会好像一直就当美国文学不存在一样——现
: 在轮到一位美国人当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存在了
: 1964年夏天,鲍勃·迪伦(Bob Dylan)推出了他的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
: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里面有《宝贝儿,那不是我》(It Ain’t Me Babe)这
: 首歌。“从我的窗边离开,是快是慢都由你,”歌曲开头唱道。“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 宝贝儿。你需要的不是我。”
: 那年秋天,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发出了异曲同
: 工的论调,解释了虽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自己为什么不打算接受。他坚称,“作
: 家”必须“拒绝让自己被塑造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师,哪怕是在最光荣的情况之下”。

i********r
发帖数: 12113
3
五十度灰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国文学有什么代表作?
:
: 》(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演说真是没想到鲍勃迪伦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演说 (转载)鲍勃迪伦获奖把美国的文学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莫言为什么不学萨特拒受诺贝尔?从丘吉尔到鲍勃迪伦
民主自由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威胁如果鲍勃迪伦能拿文学奖,那林夕也快乐
鲍勃迪伦有点过了鲍勃·迪伦也是犹太人啊
鲍勃·迪伦因“其他事情”不出席诺贝尔颁奖礼张晓舟:别让鲍勃·迪伦戳破某些中国作家的青春痘 (转载)
Re: 讨论一下“存在主义” (转载)鲍勃-迪伦文学奖,爱因斯坦也能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斩获诺奖评委猛批鲍勃·迪伦“傲慢无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迪伦话题: 萨特话题: 诺贝尔奖话题: 文学话题: 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