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印度崛起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辩证关系
相关主题
名义上,印度算是南亚次大陆最强军事大国去年10万印度妇女被烧死,这他妈还有人性么。
印度有崛起的可能吗印度愤怒质问俄罗斯:中国歼20都快服役了 T50在哪呢?
中国社科院专家(?):被中国人误读的真实印度! ztunidentified_title
印媒:奥巴马政府根本不把印度当回事一位中国外交官的观察:印度知识分子的风骨
分析印度分裂的内在必然性印度欲购英国在建最大型航母对抗中国威胁
中国海军核潜艇公开巡航印度洋背后的战略威慑 ZZ东印度那块地原来是印度的吗?
中国用藏南陆权换印度洋海权战略已现端倪印度拒绝加入美千舰海军计划 不甘当印度洋老二
粮产大国印度 粮价飙涨,缺粮严重环球社评:印度不要趟南海的浑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度话题: 人口话题: 印度洋话题: 优势话题: 国家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e
发帖数: 428
1
《和平与发展》 作者:李忠林
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术
界普遍认 为,优越的地缘政治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明、众多的人口资
源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必将促使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美国学者斯蒂芬•科恩 (
Stephen P. Cohen)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India:Emerging Power)一书中从经济的
快速发展、各种新兴力量的兴起、政局的相对稳定以及印度的大国抱负等方面指出印度
正在崛起。[1]中国学者也普遍赞同。不过印 度崛起的制约因素仍然不容忽视,如过多
人口数量、槽糕的基础设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面、不稳的地区安全 形势、严重的族
群和宗教矛盾等。并且这种约束将是 长期性的,不仅影响印度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及经济
发展,还影响了与南亚诸国的关系,这些都将增加印度崛起道路上的难度。
虽然关于印度崛起 的研究是过去几年的重点,但是这一研究并没有因为近期印度发
展形势的不容乐观而停止。在近期的研究成果中,就有学者继续从地缘优势形成的区域
支配地位、继 承殖民遗产带来的机缘好处、在大国博弈中获取的“政治红利”、“金
砖国家”创造的财富效应、国防实力铸就的军事后盾等方面解析有利于印度崛起的外部
条件。 [1]不过在目前的研究中,学术界对于印度崛起的优势和劣势诸要素的认识基本
上是一致的,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比较缺少。首先,任何事物内部都包括相互 矛盾
的双方,而且矛盾的双方是可以彼此转化的,表现在外部就是“优势即劣势,劣势即优势
”。那些看似是印度崛起的有利因素实际上也包含着不利的一面,反之 亦然。其次,那
些与印度的崛起有重大关系的因素本身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自动地产生作用,而关键
取决于利用者的水平,即印度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政府的 政策适当,不仅优势因素能
够充分发挥作用,甚至那些劣势也可以被转化为积极因素,反之亦然。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和 劣势可言,两者总是同时存在并且在
不同的情势发生转化。通常的情况是劣势转化为优势很难,而有利因素丧失并转化为不
利因素则十分常见。对印度而言,无论是 人口因素、地缘因素、军事因素还是政治因素
,这种优劣势共存的特点都十分鲜明。
一、人口因素:人口红利与人口压力
人的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崛起的进程。当今世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中,多数都拥有巨大数量的人口,俄罗斯、日本等传统大
国甚至因面临人口衰减及社会老龄化的威胁而忧心忡忡。充裕的人口可以提供大
量的劳动力以增加国家财富,提供兵源以保卫国家安全,在面临巨大灾难时,使文 明得以
延续,在国力竞争中形成人口优势。近年来,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与经济增
长之间的关系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认为它给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创造
了一种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经济局面,如 该理论的创造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
8226;布鲁姆(David E. Bloom)与杰佛瑞•威廉森(Jeffrey G. Williamson)就认
为,1965年至1990年东亚经济增长中多达三分之一的增幅要归功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
的人口红利。当然,人口过多也会适得 其反,产生严重的问题,如抵消经济的发展成果、
加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增加就业压力等。对靠通过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
有两个严肃的问题需要回 答:一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口红利的作用,使之成为经济
增长的助推剂;二是当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如何保证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因为当人口红利
转化为人口负担 之后,人口老龄化将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
2009年,印度的人口达到了11.6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
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将在2025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50年将达到16.57亿
。[2]从人口结构看,2010年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 口中的比例为64.6%,这一比例在
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上升趋势。据悉,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将在2020年降至29岁。基
数大、增长快,是印度人口的显 著特征。这将为印提供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尤其是年轻
的劳动力,从而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在国际上,“人口红利”更是被视为印度制造
业赶超中国、促进印 度崛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是“印度最大的财富”[3]。不容
否认,人口红利对于印度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口数量并不完全等同
于人力 资源,人口数量是量的方面,而人力资源则是质的方面。就印度而言,其“人口红
利”只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必须 在教
育、健康和就业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而印度恰恰在这些方面面临相当大的制约。劳动
年龄人口是否拥有就业所必需的技能,是否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纳劳动 年龄人口,都
关系着印度能否利用“人口红利”加快经济增长。[4]人口增长不等于财富增加,巨大的
人口数量已经逐渐显示出它对印度发展造成的巨大制约作 用。
首先,印度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新增的社会财富,导致社会发展的
资本积累不足,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 度上抵消了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
。虽然近一个时期印度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发展成果显然没有惠及十几亿人口。
印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两极分化现象是科技与 贫困:以IT产业和生物制药为代表,印度
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居高不下的
贫困人口比例。卢斯就曾指出, “很难想象这两个方面是属于一个国家的”。[5]而人
口因素无疑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其次,人口剧增激化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从整 体看,印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
人均资源拥有量却十分有限。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给印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加,印度 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不断增加。近
年来印度不得不面临日益严重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场退化、能源短
缺等,这些正是人口与资源矛盾 的结果。
第三,失业、贫困与人口素质低的恶性循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带来的结果
就是就业机会降低,造成大批人员失业;失业必然导 致生活水平下降,造成贫困;贫困条
件下,人们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机会、质量必然大大降低,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印度
计划委员会(Planning Commission)2012年3月份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到2009至2010财年,
印度的贫穷人口比例仍高达29.8%,有大约3.55亿人依旧处于 贫困线以下。[6]在印度12
亿人口中,有35%左右处在20-25岁年龄段,据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的数据显示,20至25岁年龄段的人口中,只有9%上了大学。[7]
第四,造成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引发一系列严 重的社会问题。遍布印度全境的宗教
和族群冲突、政治斗争甚至是恐怖主义袭击,都或多或少与人口众多带来的就业压力和
生存竞争有关系。2012年7月,印度 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土著部落与穆斯林移民之间发生
了激烈的暴力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数万人被迫逃离家园。从表面上来看,这场冲突缘
于部族间的仇恨,但根 本原因是,该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当地人与日益增多
的外来移民为争夺紧缺的土地资源而引发冲突。这只是印度东北部地区的一个缩影而已
,由于种种 原因,东北部许多地区至今仍然处于原始状态。可见,那些不能从社会进步中
获取实惠的“庞大的失业队伍和贫困人口的存在,不仅是印度经济崛起的严重障碍,而
且还是社会动荡的根源”。[8]
印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显然已经成为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成
为难以忍受的负担”。 [9]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他们未能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将其转
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构成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如果只拥 有量的优势而在质上不占优势,这种量的优势往往也会丧失。人口作为一种潜
在的战略资源,需要转化成生产力才能发挥作用。人口的增长给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
巨大的劳动力,也增加了巨大的消费力量,一旦无法转变成战略资源,反倒会成为引发社
会动荡的因素,成为阻碍发展的“负资源”。有观点认为,“迅速成长的年 轻人口,是印
度相对其它亚洲国家(如中国)的一项优势,”但“如果大量人口持续得不到教育,上述优
势会变成一种极大的风险”。[10]正如印度人力资源部 部长卡皮尔•西巴尔(
KapilSibal)所言,“如果我们有政策保证这些年轻人能够接受教育并找到工作,他们将
成为国家的优势。反之,则将是灾难”。
二、地缘因素:地缘优势与地缘困境
地缘因素事关一个大国的兴衰。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指出,
“地理位置和所控制的自然资源会使国家享有优势或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制定的或建
立的国家对外政策也源于环境的限制和机会。”[11]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自然资源、
气候条件和地理面貌等都是国家在制订对外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而地 缘因素则明
显包含地缘优势和地缘缺陷两个方面,即:同一地缘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有着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的作用。印度的地缘因素体现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 洋两个方面。
南亚次大陆三面环海、背靠喜马拉雅山,在地理上自成一个独立单元。印度在其中
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周围小国不仅在面积上无 法和印度相比,而且各不相连,对印度正
是一种众星捧月之势。这种优越的地缘优势是印度一直以地区老大自居的主要原因之一
,认为自己是地区的天然霸主,其他 各国都应处于从属地位。也正是这种心态,印度在地
区频繁实施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政策。印度通过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
成功肢解了巴基斯 坦,并在冷战期间以与喜马拉雅山下的锡金王国签订保护性条约的方
式建立了针对中国的安全缓冲区,从而牢牢确立了自身在该地区的绝对霸权地位。然而
如上所 述,地缘因素同时具有双重因素,在自成一体、自己又居于核心位置的次大陆,印
度却首先遭受到了周边弱小国家的挑战。半个世纪以来,对邻国的控制已频繁引发 周边
国家的不满甚至是反抗,使印度一直陷入与周边国家无休止的纷争之中。克什米尔问题
久拖不决,长期与巴基斯坦对峙不仅耗费了印度的大部分精力,也拖延了 印度的发展步
伐,成为印度强国之路的拦路虎。而且印度认为,中巴之间密切的军事合作使中国成为印
度经济上和军事上长期的竞争者。[12]此外,印度与其他 周边邻国也存在着领土争端、
河水分配、民族宗教矛盾等诸多问题。这样,地理位置上的中心位置却成了政治安全斗
争的中心,印度的地缘优势日趋成为地缘困境。
在印度洋上亦是如此。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不仅海洋资源丰富,还是重要的海
上贸易通道和战略通道。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中心位置,海岸线长达7,500 公里,拥有近
200个港口,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要害区域都在其掌握之中,其本土深入印度洋达1,
600公里,犹如一艘巨大无比而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扼守在两湾之间。在印度洋沿岸
的40多个国家中,印度无论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资源占有量还是经济规模、科技能
力和军事实力上都是首屈一指。长期以来, 印度人认为印度洋就是印度之洋,21世纪应
该把印度洋圈为印度的“内湖”,禁止区域外国家染指。印度首任驻华大使、著名的外
交家潘尼迦就认为印度的安危系 于印度洋,民族的利益在印度洋,来日的伟大也在印度
洋,他在著作中指出“使印度成为海权国,足以在安危攸关的海上捍卫本国利益而执牛耳
于印度洋”。 [13]拉吉夫1984年就海军军购问题在印度人民院演讲时指出,印度防务要
求他们必须牢牢控制通向印度的海上通道。印度主导下成立的“印度洋海军论坛” 的
主旨是通过合作建立印度洋安保机制,其实际上是确立印度的印度洋地位。印度以中国
是非印度洋国家为由将中国排除在论坛之外。
但是在相 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局面,各种利益相互交织,任何国家都难以实施排外主义。随着打击索马里海盗
和 反对恐怖主义,印度洋正在成为应对21世纪挑战的中心舞台。[14]战略上,印度洋是
中国突破美军太平洋岛链的理想选择和建设蓝水海军的重要平台,也是中 国实施桥头堡
战略的重要区域——进入印度洋是中国崛起进程中其利益和影响力扩大的必然结果。印
度的印度洋野心将会威胁中国在南亚的经济、能源与战略安全利 益,中印关系中的印度
洋问题日益浮出水面。[15]更重要的是,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出于自身的全球
战略考虑也不会容忍任何一个国家主宰印度洋。 随着非传统安全的凸显、环印度洋地
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如苏丹问题、阿拉伯之春)以及预期对中东能源的持续性需求,美
国对印度洋将愈加重视。习惯于世界霸 主地位的美国难以容忍一个有潜力冲击其印度
洋海军主导地位的力量的成长;而对于崛起中的印度来讲,也难以容忍一个外部力量在自
己的“内湖”长期居于主导地 位。可见,印度坚持把外部军事力量从印度洋排挤出去的
海洋安全战略与美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企图是截然对立的,从而构成两国在印度洋上的
结构性矛盾。目前美 印在印度洋的密切合作并不能掩饰双方的根本分歧和对立。本来
被印度用来走向世界的“内湖”印度洋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已成为中、美、日、印等
大国进行利益 角逐的中心舞台,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优势日益凸显的同时也不断受到外
部势力的挑战与反制。
可见,无论是在南亚次大陆还是印度洋,印度天 然的地缘优势与天然的困境并存,南
亚次大陆—印度洋作为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区域的性质决定了这里是大国力量决斗的
舞台。作为地区大国,印度要有大国胸怀 和责任感,要以实际行动赢得周边邻国的好感
和信任,“印度必须把握好将客观的地区优势转换为该地区其他国家认可的地区优势”
。[16]处理不好地区安全关 系,印度在次大陆固有的地缘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印度也
无法跳出地区的囿困而成长为世界大国。
三、军事因素:军事强国与安全隐患
印度陆、海、空三军正规兵力为127万,排名全球第四,另外还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
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再加上其导弹技术以及核武器,可以说是世界 军事大国之一。自
1962年以后印度奉行“实力对实力”政策,坚信如想成为世界强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并将它视为 达到这一目标的砝码。冷战结束
以后,印度借口中国的核力量和导弹对印构成威胁,一再增加国防预算、加大军购力度、
建设蓝水海军、大力发展战略导弹和加强核 威慑力量建设。[17]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2007年~2011年印度是世界上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总额高达126
亿美元,占世界 同期武器进口总额的约10%,居世界第一。[18]2012年印度海军增加军费
达74%,主要用于购买军舰、潜艇以及支付航母开支。[19]其最新的大动 作是花费100亿
美元采购126架法国“阵风”(Rafale)战斗机的军购合同,也是世界各国军火交易中最昂
贵的大单之一。此外,印度还计划未来10年 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军购和军事现代化。
印度过度倚重军事力量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拖累国家经济 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加强军事实力的基础,印度国家发展
战略的一个结构性矛盾是国防费用庞大的开支与经济实力的捉襟见肘。印度每年的军费
都在300亿美 元左右,占印度国内的生产总值的30%左右,非常规的庞大国防开支导致政
府只能压缩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宝贵资金。印度政府农村发展部部长杰伦•兰
密施 (Jairam Ramesh)就建议削减军费,把钱用来为农村修建厕所—一架“阵风”战斗
机的造价就可以为1,000个村庄建造厕所。[20]印度的财政分配极不平衡, 如2012-2013
财年印度国防预算为19,340.7亿卢比,同比增长17.66%,而相应的农村发展预算仅为9,
900亿卢比,只相当于前者的 51%。事实是,印度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印度庞大的国防
开支,而印度军事力量的发展也远远超出了自身安全的实际需要,印度超常规的发展国防
事业必将连累 其国内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发展。
其次,影响印度的国际形象。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国际社会在军
备控制和裁军方面的努 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印度却逆世界潮流投入巨资扩充军备,
认为只有拥有核武器的印度才是真正的世界大国,“印度的核弹将有利于稳定南亚地区
的军事形 势,”[21]高调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这就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印度的不
信任感,并对印度能否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发出了疑问。印度1998年的地下 核试验是
对国际不扩散核武器努力的一个重大打击,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欧美日等国纷纷采取制裁
措施,使得印度几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第 三,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和安全隐患。作为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印度将大量的
资源用于军事领域,不能不对其试图塑造的和平形象产生消极影响,增加邻国的防范 与
猜疑。周边国家鉴于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必然也会增强军备或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印度的
安全优势。巴基斯坦不遗余力地增强军事实力以抗衡印度,不能说与印度的 直接军事威
胁没有关系。目前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情报误传或因技术问题发生意外,那
就意味着双方同归于尽。印度大张旗鼓地扩充军备,从短期看造 成本国和周边地区的紧
张,从长期看,更是自食其果:无限制地增加军费,将会让印度的大国梦想更加遥不可及。
第四,严重依赖武器进口,不 利于本土国防工业发展。半个多世纪来,印度超过70%
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制约了本土国防工业的发展。大量购买先进武器不仅花费巨额资
金,还造成了严重的 依赖性。印度的军队装备主要来自俄罗斯、美国、以色列、法国等
国,这些国家的武器装备规格各异,在使用、保养和后期保障上都存在困难,影响了战斗
力的发 挥。而且,只顾引进装备却忽视了技术消化和吸收,也制约本国军事工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印度的战略目标一是继续保持在南亚次大陆的绝对 军事优势,二是取得
与世界上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大国地位光靠扩军是无法实现的,军事大国也
并不等于政治大国,拥有核武器的也不一定是大国。一个 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除了自己
的实力外,还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事务
中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核武器—尽管核武器 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虽然印度的
大国政治抱负早已为国际社会所熟知,快速增强的军力也使世界刮目相看,但是印度在国
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仍十分有限,就 很能说明问题。
四、政治制度:西方民主与自身弊病
印度独立后,仿照英国建立了西 方的议会民主制。60年来,这种制度经历了各种严
峻的考验和挑战,保持了印度政治的基本稳定和国家统一,现代民主观念已被印度人民所
广泛接受。“在发展中 国家中,印度是常规普选历史长、规模大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就选民数量而言,印度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22]印度人也因印度是发展中国
家中最 大的民主国家而深感自豪。
虽然从整体上说,印度的民主制度是成功移植的典范,但事实上,印度的政治发展并
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其 产生的效应也并非都是积极的。印度自独立以来,各政
党、地方势力、民族、宗教、种姓之间的斗争包括暴力冲突和流血冲突不断,多位国家
领导人惨遭暗杀,现代 政治体制与传统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使其政治发展充满了曲折。针
对南迪卡说的印度民主“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有学者认为指出
“议会体制 对无控制的腐败、种姓战争、宗教原教旨主义……负有直接的责任。”[23
]学者林良光也认为,“当一个外来的制度被移入到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社会以 后,
不可避免地要同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发生激烈的冲撞。结果,这种外来的制度不
能不做出大幅度改变以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风土。西方式政治制度移入印 度后也发生
了这样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民主’制度的许多美好理想和原则或者被破坏,或
者与印度固有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相结合变得面目全非。” [24]
首先,政治力量趋于多元化。印度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民族、语言、宗教、种
姓错综复杂,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争取和维护自己利 益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
政治势力的多元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党的多元化。印度现在有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
百余个,众多党派在代表各个阶层利益的 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分裂—“随着时间的流
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
地方主义、种姓色彩很浓的政 治新人。”[25]民主制度是印度的优势之一,但民主的这
个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26]利益的差别和党派的斗争往往导致决策议而不决、政府
频频更迭、 政局动荡不安以及政策前后不一致,从而延缓整个国家的崛起进程。
其次,地方政治势力日益坐大。从历史上看,印度历代王朝都未在南亚次大 陆实现
过完全统一。长期以来,小国林立和地方政治势力割据分裂已成为印度的一种历史传统,
它“不仅使印度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区意识、种族意识和语言意 识,而且也使印度的
政治文化具有很大的多元性和分散性”。[27]阿马蒂亚•森也承认印度自身内部
也存在鲜明的差异。[28]印度独立后实行了联邦制,分 权的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一直
存在,地方性势力在一些地区几乎获得了垄断性的权力。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方政治势
力的日益强大,而曾经的强势政党国大党 却日趋衰弱。地方性政党势力的上升极大地削
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而全国性政党影响力和支持率的日衰也将减弱国家的动员能力和
凝聚力,甚至进而影响印度中央 政府与各邦之间的关系协调,威胁着印度的政治稳定。
再次,政治宗教化、民族化与宗教、民族政治化日益严重。种族问题是印度面临的
最难以 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并和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长期成为危及印度
政治稳定的隐患之一。在印度,几乎所有的政党都代表一定宗教教派的利益,几乎所 有
的印度的政党领导人及其成员都信仰宗教,而且各政党的宗教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从民
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民主制
度下,政党出于狭隘的党派利益会相互攻击,为争取选票大肆煽动教派情绪、制造对立,
造成宗教政治化。印度前陆军总参谋长夏尔玛指出,“在我们这个 所谓的民主政体中,
公正的选举也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犯罪化的政治利用金钱和暴力左右选民。”[29]众多
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归属不同的种姓,信奉不同 的宗教,效忠不同的政治势力,结交
不同宗教、民族的国家,导致在政治上分裂严重。国大党元老莫提拉尔•尼赫鲁在
印度独立前曾说过,“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 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
的地位。”[30]
现代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其本身固有而非印度特有,但在印度就有了鲜明的印度特 色
: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分裂性。在这种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下,印度的现代民主集中不足
、分散有余。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印度亦是如 此,只是更加
明显而已。当今的印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了政治力量对比
的变化和政治上的动荡不定完全是正常的,斯蒂芬•科恩认为 “印度目前的动荡
是各种新的健康力量兴起的必然表现”。[31]但是这一切必须置于可控的范围内,因为
任何增长的力量中都包含着自我毁灭的因素。
总之,“大国的崛起充满了竞争,如何把有利的因素发挥到极致,变不利因素为有利
因素是摆在每一个新兴大国面前的课题。”[32]印度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不 仅取决于印
度能否最大化地利用各种优势,更在于能否把各种不利因素和消极影响最小化。像印度
这样的大国的发展,不能只陶醉于自己的优势,还要充分看到优势 的对立面,并且要采取
相关措施将其消极效应降至最低点,甚至是将它转化为自身的优势并加以有效的利用。
因此,良好的战略规划和领导能力才是印度崛起过程中 最需要解决的议题。
注释:
[1] Stephen•Cohen , India : Emerging Pow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1 .
[2] 郑汕,杨学富.解析有利于印度崛起的外部条件[J].和平与发展,2012(5):55-60
[3]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Countries Ranked by Population Size :
2011 , 2025 , and 2050 [EB / OL] . http://www.census.gov/newsroom/releases/pdf/cb11-116idb_table1.pdf.
[4] Arun Prabhudesai.India’s Young Population: Its biggest asset [EB/
OL]. http ://trak.in/tags/business/2010/03/02/india-young-population/#.
[5] 邓常春,邓莹.印度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南亚研究季刊,2011(2):63-64.
[6] (英)爱德华•卢斯.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M].中信出版社,2007
[19].
[7] Government of India Planning Commission , Press Note on Poverty
Estimates , 2009-10, March 2012 . http://planningcommission.nic.in/news/press_pov1903.pdf.
[8] Varun Sood and James Lamont , “India opens door to foreign
universities ”,Financial Times , Jul 22 , 2009 .
[9] 孙培钧,华碧云.解读印度经济的崛起[J].南亚研究,2004(1):8.
[10] A . N . Agrawal , Indian Economy :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 Wishwa Prakashan , 2004 , p . 87 .
[11] Varun Sood and James Lamont. “India opens door to foreign
universities ”, Financial Times , July 22 , 2009 .
[12]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
论 [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59]
[13] Baldev R . Nayar and T . V . Pal , India in the World Order :
Searching for Major Power Statu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3 , p .
230 .
[14] (印)K•M•潘尼迦.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81].
[15] Robert D . Kaplan ,“Center Stage for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
Power Plays in the Indian Ocean ”, Foreign Affairs , March / April 2009 ,
p . 17 .
[16] James R . Holmes and Toshi Yoshihara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
in the Indian Ocean : An Emerging Strategy Triangle ?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 Summer 2008 , p . 57 .
[17] (美)斯蒂芬•科恩.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M].新华出版社,2002[
27].
[18] Neha Kumar ,“Engaging China ’s Nuclear and Missile Threat ”,
India Quarterly :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No. 1 , 2009 , pp .
37 - 53 .
[19] SIPRI , Rise in international arms transfers is driven by asian
demand . Mar 19 , 2012 . http://www.sipri.org/research/armaments/transfers/measuring/embargo_press_release_2012 .
[20] Vivek Raghuvanshi ,“India ’s Navy Boosts Spending 74 Percent ”,
Mar . 26 , 2012 . http://www.defensenew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12303260003.
[21] “Reduce defence budget , fund toilets : Jairam Ramesh ”,The Times
of India , Jul 27 , 2012 .
[22] Stephen P . Cohen , India :Emerging Power , New Delhi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1 , p . 167 .
[23] Babulal Fadia , State Politics in India , Radiant Publishers , 1984
, pp . 67 - 68.
[24] Dwejendra Tripathi , “Crisis of India Polity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 Mar 11-17, 2000 .
[25] 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54).
[26] (印)罗米拉•塔帕尔.印度的部落、种姓和宗教[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
公司,1981[79].
[27] Nicholas Dkristof , “They are turning first curve ”, The New York
Times , Jan 17 , 2006 .
[28] 孙士海.印度政治五十年[J].当代亚太,2000[11]:7.
[29] (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论集
[M].三联书店,2007[13].
[30] General V•N• Sharma , “National Security : More
Threats from Within ”, Hindustan Times , Dec 18 , 1994 .
[31]Sarar, Hindu Culture and Caste System in India, Uppal Book Store,
1975. p.202.
[32]Stephen P. Cohen, “India Rising”, The Wilson Quarterly, Summer
2000.http://www.wilsonquarterly.com/article.cfm?AID=88.
[33] 赵伯乐.影响与应对:印度崛起的国际环境因素分析 [J]. 南亚研究季刊,2007
(2):13.
G****e
发帖数: 1912
2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44974689.html
印度发展不错......
中国太猛了.......
其实这个世界变化不大,差距还是那么多,
f****i
发帖数: 20252
3
线性图用得不错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44974689.html
: 印度发展不错......
: 中国太猛了.......
: 其实这个世界变化不大,差距还是那么多,

b**e
发帖数: 3199
4
印度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毛泽东废黜腐朽的封建种姓宗教制度。
从任何可量化的指标看,印度没有理由不成功。
b****y
发帖数: 1867
5
印度还好些邦在共产党手里,根本不听印度政府的。这也算政权稳定吗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环球社评:印度不要趟南海的浑水分析印度分裂的内在必然性
克强的脸都被打肿了中国海军核潜艇公开巡航印度洋背后的战略威慑 ZZ
tg开始与印度交好,援建印度,这是重大决策失误中国用藏南陆权换印度洋海权战略已现端倪
其实印度来不来apec,还真没人关心!粮产大国印度 粮价飙涨,缺粮严重
名义上,印度算是南亚次大陆最强军事大国去年10万印度妇女被烧死,这他妈还有人性么。
印度有崛起的可能吗印度愤怒质问俄罗斯:中国歼20都快服役了 T50在哪呢?
中国社科院专家(?):被中国人误读的真实印度! ztunidentified_title
印媒:奥巴马政府根本不把印度当回事一位中国外交官的观察:印度知识分子的风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印度话题: 人口话题: 印度洋话题: 优势话题: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