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s 发帖数: 7227 | 1 印度人
( 选自《在美国卖绿茶》)
在一富有小城的一小广场里有家健康食品店,进去一看,发现老板是个印度人。他鹰眼
炯炯冒光,头皮因脱发而金光闪闪,眉心还点个红点;三十来岁,精神饱满,说话像口
里含了个卵旦。我说明来意,给他看了我的茶叶样品, 说我一包给他12块,他卖18;
我来帮忙推销,茶卖了他付钱,卖不了给我。他说好,你周六来。我很高兴。那时我刚
开始卖茶,很多店主听到茶价后马上一口咬定说没人要,试都不愿试。这印度人如此爽
快,让我佩服他的精明开放。他说:十年前一个刘先生来推销药茶,没人要,我第一个
让他在我店里摆摊叫买;现在全美所有店都卖他的茶,他成了千万富翁,再也不来摆摊
了。说完哈哈笑,说你发了别忘给我优惠。我说当然。
周六到他店里 摆摊开卖。他时不时过来帮忙说两句。晚上六点收摊时已卖出20包。我
叫他付钱。他说我们五五开。我问:“什么叫五五开?”他说:“你九块,我九块。”
我从没遇上人跟我还价,讲好12块,哪有见钱忘信的?我不禁勃然大怒,大声说:“没
门!一包十二块。快点拿钱。”他却讪笑着,“九块五?”我只伸手要钱:“快点。两
百四。别浪费我时间。”我辛苦推销一天,没想到这家伙攥钱不放,以为老爷好欺负。
他还笑着:“十块?”我说:“少一分都不成!”“那给你十块五。我这里货都是五五
开,我已给你多了。”我说:“我不管别的。我给所有人都是12块。你欠我两百四,拿
钱。”我恨不得砸他。他说:“我最多给你11块。我还有两个店。你得给我优惠。十一
块。”我这回松动了。第一次遇上人跟我讨价还价,很恼火;但至此只得说:“算了,
十一块五。”他这才给我钱。
后来才知道讨价还价是印度人的命。买根针他们都要讨价还价,为一分钱他们会花上半
个小时跟你讨价还价。但这是在美国,我搞批发,价钱都是定好的,不能为你印度人去
单造个货单。遇上印度人就像吃饺子咬到个石子。
后来这印度人要我去他的另外两个店推销我的茶叶。那两个店归他哥管。他哥矮,肩缩
着,头向前绰;一双眼发绿发亮,嘴紧抿着,总像在鬼笑。 我的茶在那两个店里卖得
也还可以。但卖了一阵后,他不付账 ,积下五张共八百块的货单。我跟他打电话,他
说:“我马上给你寄支票 ,下周你就收到了。” 我等了两周,还没收到,又给他电话
,他说:“我马上寄。”说完挂了。一个月后还没收到钱。到他店里去,他说:“我回
头就给你写张支票。今天我没带支票。” 我知道支票就在那柜台的抽屉里,但也只得
饶他。过了一个月,我还没收到支票。我找到他弟弟,他说:“你得找我哥。我们是分
开结算的。” 我知道他们弟兄合伙,他哥是老板;但也只得装傻。再给他哥打电话,
他听到是我马上挂了,再打过去,他不接。我火气上来,一车开到他店里。他见了我,
绿眼里藏着怪笑,说:“我明天就给你寄支票。”我按捺不住火气,大吼:“你骗我一
回两回三回十几回。今天你不给我钱我要你做不成生意!”我准备呆在他店里,见了顾
客就跟他吵,让他做不成生意。他说:“你不能耽误我做生意。” 我说:“你给我支
票我马上就走。”他又说他没带支票,我恨不得揪住他衣领批他几个嘴巴。这鸟人,怎
么粘乎乎的像个蚂蟥。你干脆点,没钱说没钱,你不能老骗人。店里打工的一个白人女
人看到讨好老板的机会来了,说:“你不能在这里闹。你再闹我叫警察。” 我说:“
叫吧,我们当警察面说好:他什么时候还我钱。”但我知道警察肯定是要我走人。我吼
着说:“你有本事就开店,没本事就关门,付不起钱把货给人!这样骗人你会发财?”
那印度佬只翻着绿眼,也不知是笑是哭,说:“你喷我一脸唾沫。”我心想:老子没
吐你一脸唾沫算好的。我说:“我再给你一星期,你一星期不给我支票试试。”掉头出
门。
当然,一周后没见支票,一月后也没见支票。怎么办?为这点钱打官司,得不偿失。有
天我跟个美国店老板谈起这事,他说:“你上小额纠纷法庭。” 我问什么叫小额纠纷
法庭。他说:“数额在一万以下的小纠纷,你只用上法庭报个案,他们看看就判了;判
了就生效,他不敢不服。”过些天我到他弟弟店里,跟他弟弟说:“你哥再不付我就拉
他上法庭。”他弟弟说:“随你。”我说:“好,叫他等着。”
从他弟弟店里出来,我直奔他店子所在地的小法庭。打听明白,取了表,填了,交了钱
,回家等出庭通知。我看这家伙还能耍什么花招。上了法庭,他会不会扯谎说他已付了
现金呢?估计他不敢,没我的收据他说不过去。
两周后他弟弟突然给我电话,说:“我哥早给你备好了支票,你过来拿一下。”我知道
法庭的传票到了,说:“迟了。那支票我不要。我已上告法庭了,交了诉讼费。我只要
法庭转过来的欠款。你叫你哥把钱给法庭转吧。”他说:“他早把钱准备好了,打了几
次电话你不来取。上什么法庭呢?我们还在做生意。”我说:“现在他不仅要还欠我的
钱,还得给我付诉讼费。”他说:“好说。你来拿支票吧。”
我去了。他说:“我先付你一部分,分四次付清。”我说:“得加上诉讼费一百八,我
跑法庭的工钱就算了。”他说:“好说。”他给我一张二百五十的支票,再下周他又给
我二百五。再下周我去了,他说:“我一次付清;诉讼费我给一百行吧?”我只得笑笑
,说:“你哥这是何苦呢?”
讨回欠款后还跟他老弟做着生意,也常去他店里看看。有回一进去,见一老头站在柜台
边,像个受气包一样,嘟哝着用破英语说:“给我钱,给我钱。”印度佬哈哈笑,说:
“你给我的袋子全不能用,我给你什么钱?”那老头说不清,脸憋紫了,只嘟哝:“给
我钱,给我钱。” 我替这老头难过。我以为他是韩国人,一问才知他是我同胞。我忙
用汉语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给这店送了捆朔料袋,他不给钱,说袋子不能用;叫他退货
,他说丢了;明明讹他;说没想到有这么不讲理的。我说:“你别松口,坚决要他给钱
;他不给你不走。” 那时我已跟这印度佬很熟了,我对他说:“你别欺负我同胞。”
他说:“他拿的袋子不能用。”我说:“那你把袋子退给他。”他说: “丢了。”我说
:“丢了你就得付钱。”我又跟老头用汉语说:“老印狡猾,你就钉着他要钱。”老头
说:“我再不跟他做生意了。”我有事走了,也不知那老头得了钱没有。
后来接触的印度人多了,才知印度人难缠。有时一进到小店见到老板是印度人我掉头就
走。但若店子很大很好,老板是印度人,我就不得不屈尊与之周旋。知道印度人好讨价
还价,能晚付你钱一天就想尽千方百计晚付你,能少付你一分钱就少付你一分钱,也就
慢慢知道如何对付他们了。如讲价时一口定价,绝不改口,你干就干,不干拉倒;给他
们送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COD-Collection of Delivery)。那眉心点红的印度老板
付账时付完整数还差我五毛,他就说:“就这。没问题。”我只有一笑了之。有回一旅
馆老板欠我钱,付完整数,还差五块,他摆手说:“That’s it. Never mind. No
Problem (就这。别在意。没问题。)”转身朝里走。我跟着他,忍住笑说:“是你
欠我,不是我欠你。我欠你,你说没问题行,你欠我,你怎能说没问题?”逼他付钱。
他甩不掉我,只得掏钱,边抠钱边说没问题。
有回我在那眉心点红的印度佬店里,忽然听到他大吼:“你这个笨蛋!你只配扛箱送包
。这是你最后一次给我送货!我要投诉你。他们会叫你滚蛋!”原来他是骂UPS的快递
员。那高挑白净的白人小伙红着脸,愤恨地望他一眼,一声不吭往外走。印度人吼着,
“你望什么?我一上诉,你就要被炒!讨饭去吧!你就不配有饭碗。操你妈!”我问怎
么回事。他说:“他把个包卸在我柜台出口,我叫他挪挪,他不,说这是我们的事。你
说这笨蛋,他不知谁是老板!我要告他,再也不让他登我的门,UPS会解雇他。哪有这
样蠢的送货员?”我不便说什么,想这快递员在少数民族面前当大爷当惯了,自以为是
老爷;又想要是中国老板,早自己挪了,了不起心里说这送货员没长脑子。
那时我忽然想到两起中国雇员被解雇后开枪打死印度老板的事。中国(大陆)人接受的
教育是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上下平等、老板和雇员平等。中国人这种平等观念可能
有甚于美国人。而印度人可能更强调上下尊卑之分。老板就有绝对权力,他可以随意裁
撤雇员,甚至粗暴地对待雇员,而雇员当甘心接受任何不平等待遇。在接受了极端平等
教育而又身为下级的中国人和迷信上尊下卑的等级之分的印度老板之间必然有剧烈冲突
,被解雇的中国雇员枪杀印度老板当是这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如中国人管理印度下属该
相处和谐;而印度老板管中国下属则会有冲突麻烦。每个人都是他所在的群体文化的产
物。在印度接受教育到美国来的人,必定打上其印度文化烙印。讨价还价、高者凌下在
印度人那儿自然而然,而在中国人看来却不可忍受。
在美国,印度人的人均收入是所有少数民族中最高的。除从事IT和其他科技职业外,很
多印度人经营旅馆、加油站、连锁饭店分店、杂货店、健康食品店,大多非常成功。印
度人对美国整个社会的渗透应超过中国人。除专业人士外,中国人很多聚居在中国城,
而散居于中国城外的多就食于中餐行业。我个人感觉是印度人在很多方面不仅比中国人
厉害,还比白人强。比如,印度人欠你钱,他拖着不付还好歹认账,有些白人欠你钱还
瞪大眼死乞白赖说瞎话,有时还要倒打你一耙,说你诬赖他,流氓至极。
如今很多同胞嘲笑印度脏乱差,以为印度一万年也赶不上中国,这有点像百年前的日本
人看中国。我们的判断往往易为眼前所见决定,但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是由一个民族的
历史文化和其种族的群体智商决定。印度的佛教文明可能是最有生命力的文明;印度种
族群体智商在强者多生的传统社会体制下得以保存并提高,不像中国对强者智者通过一
胎来强制削减从而使整个民族的群体智商人为削弱降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群体智力演
变为现实需要时日,且一个民族的兴衰各有其时。印度有其辉煌的历史,而那些创造辉
煌历史的人种智商基因、文化基因都存在于其种族群体中,得其时机就会生长挥发,再
创辉煌。
2015年九月
(此文部分以《与印度人做生意》为题刊于《世界周刊》10/18/201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