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2 发帖数: 2898 | 1 忘情
近年来,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充斥银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
神剧”里,我方军民如神兵天降,杀鬼子如同割韭菜,看似“过瘾”, 貌似“宏扬正
能量”,其实是在侮辱我抗战军民。试问,如果侵华日军当真如此不堪一击,全民抗战
为何要打八年之久?为争取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为何要付出数千 万人的高昂代价。罔
顾历史事实,毫无底线和起码常识的“艺术加工”,实际上却抹杀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卓
绝的努力和牺牲。
当年的侵华日军,虽然经历了一个战斗力由强转弱的衰退过程,但即使到战争结束时,
其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抗战初期,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侵华 日军,战斗力
相当惊人。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
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像掷弹筒这种概略射击的曲射武器,在 日军士兵操纵下,可
以达到90%的命中率。即使是遭到中国军队伏击,日军掷弹筒手也可在1分钟内开火,准
确命中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拼刺刀时,两个日军士 兵背靠背,就可以对抗一个班的
中国士兵。
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不仅军事技术过硬,而且战斗意志极为顽强,即便是部队伤亡惨重
,失去军官指挥的情况下,日军士兵都能顽抗到底,甚少被俘。南京会 战期间,中国
军队曾打退一次日军冲锋,有个日军兵没能退下去,硬是在原地顽抗,靠手里一枝38大
盖,打死打伤了100多企图活捉他的国军官兵,一直坚持到 日军再次发起冲锋,把他营
救回己方阵地。
对抗战初期日军的强悍战斗力,国共双方都曾有高度评价。
时任八路军115师师长的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经验》中写道:“敌人实在有许多弱点可
为我乘。但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 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
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所说的强,是说他们步兵也 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打败负
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 骸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
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
时任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全面抗战刚爆发时,日军全身着深色野
战服,颜色与深秋华北庄稼地里的庄稼差不多,枪一响,能迅速的做 出反应,就近找
隐蔽场所隐蔽,枪法很准,冲锋时,猫着腰,身子压得很低,拼刺技术很出色,拼刺刀
时,三个日军背靠背,十几个八路军也占不到便宜。”
1938年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南岳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分认为日军最大
的优点是其精神上的“坚决”,贯彻命令时“奋不顾身,勇往直 前”,且“能够忍苦
耐劳”。 1940年国军“冬季攻势”后,蒋介石又召开柳州会议,他认为日军官兵“具
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和坚强不拔的斗志……例如他上次以一团人守昆仑关,任你调多
少部队去攻击他攻了半个月,他只是沉着死守,不为动摇……”蒋介石还当众朗读了日
军从昆仑关撤走时的留书,其中谓“经五旬半期间,驻扎该地之我军数大队, 竟能与
蒋军十余师周旋到底”云云,被蒋引为奇耻大辱。
抗战初期侵华日军强悍战斗力的由来
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之所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首先得益于充分而严酷的训练。
1927年,日本颁布了《兵役法》,规定任何一个日本男人年满17岁,经过征兵检查合格
后,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日本兵役分为现役、预备役、后备役、 补充兵役、国民役这
五种类型。其中现役、预备役,后备役统称为常备役。日本国民在陆军服役满2年,在
海军服役 满3年后,转入预备役。在陆军预备役满5年4个月,海军预备役满 5年后,转
入后备役。后备役满5年后转入补充役,直至距离从陆军现役退出后满17年4个月,从海
军现役退出后满16年4个月为止。至于国民役,那是为没有 军队服役经验的日本国民而
设。这种兵役制度的确立,使得日本平时就能蓄积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兵员,便于战时
扩军。
日军的训练素以严格著称。其《步兵操典》规定,步兵单兵及大队以下步兵分队训练主
要内容包括:
单兵教练,即单兵队列(包括射击、投弹和动作),单兵对歩、机枪的射击和掷弹筒的
使用。
中队教练,包括队形、战斗、分队、小队、中队的进攻、防御。
轻机枪和自动炮教练,包括密集队形、射击、分队、小队、中队进攻、防御,以及夜间
战斗。
步兵炮、速射炮教练。
大队教练,包括进攻、防御、追击、退却,以及夜间作战。
抗战初、中期参战的日本士兵,大体上要接受将近一年的军事训练。前五个月是新兵集
训,训练课目包括队列、刺杀、射击及拉练。在这期间最少要有一次在 严冬条件下的
五天野营拉练,训练士兵严寒耐力及夜间应战能力。接下来两个月是常规单兵综合素质
训练,强调小队、中队一级作战协调。在这期间每天必须有30 公里以上行军耐力训练。
日军新兵在转入小队、中队级协同战术训练时,老兵们往往会强制要求新兵训练一些《
步兵操典》以外的科目。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米外 香火头,避弹奔跑
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的动作等,这些
都是在战场上非常实用的技术。
再接下来的1个月是中队、大队级作战训练。新兵从这个月开始接受野战射击训练,游
泳训练及强化刺杀训练。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的行军。
最后2个月搞大队、联队级作战协同,高级技战术动作及火线机动。
经此训练,抗战初中期的日本普通士兵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单兵作战技能。
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
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为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
练条件下,日军射击水平普遍较高,通常每个中队优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抗战初期,侵华日军不仅士兵单兵作战技能优秀,而且基层军官也具备颇高的素质。这
一时期的日本军官,基本上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毕业生为 主。从1889年
起,高中毕业生被陆士录取后,首先作为一等兵到基层部队当兵,半年后升为上等兵,
而陆军幼年学校毕业生则在这个时候直接作为上等兵到部 队,3个月后升为伍长,再过
3个月晋升军曹后进入陆士正式开始学习。1920年以后,陆士分设预科和本科,预科两
年,本科1年10个月,中间需在部队服役 半年。1941年,为提高军官的合成军队指挥能
力,学员入学后不再分专业,进行各兵种专业课程兼顾的综合训练。
陆士的教学内容共分两个部分:文科和术科。文科除了数理化、历史地理之外,还有制
图学,测量学,士兵心理学、化理学、兵器学、战略战术学等。术科就 是专业课,预
科统学步兵操典、马术、剑道、刺枪术、军事体操,本科按兵种设术科,工兵科设有筑
城教范、渡河教范、爆破教范、植坑教范。
陆士的训练非常艰苦,每天午后连续进行四个小时的军事训练,哪怕是炎热的天气里,
陆士学生也常常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具跑步。若是谁有一点差错,就 会受到处罚。
在水平投土科目中,学生从午饭后开始作业,到了晚上就得挖出规定好的深度,中间不
能有一分钟的停顿,挖土、抛土的姿势不能改变,几个小时下 来,常常是手掌都要被
磨出血泡来。就是这样,返回学校时还得高唱军歌,摆出英勇的姿态。游泳训练时,小
船把不大会水的学生载到离海岸很远的深水区域,学生 一个一个的被推倒海里去,在
海中挣扎不起,直到真正被呛得探不出头了才会被拉上船,教官面授要领后又被推下去。
日军非常重视对对现役军官实施技能再教育。各技术兵种的军官学校,像骑兵学校、步
兵学校、战车学校、野炮兵学校、重炮兵学校、高射学校、工兵学校、 通信学校、自
动车学校、辎重兵学校、飞行学校等,学员全部是陆士或者海兵毕业后,再经选拔入学
深造的。这样的军官培训体验,能够保证各专业兵种军官的高质 量,便于各兵种间的
互相沟通和配合。
抗战初期,侵华日军不仅军事素质优良,而且深受法西斯教育的毒害。
陆士非常注重向学生灌输“效忠天皇”的封建忠君思想,和为了“大日本帝国”不惜肝
脑涂地的军国主义思想,以非常残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武士道精神。 其文科教育中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周一下午进行的“精神训话”,训导学生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
成长为不怕苦、不怕死、忠于君王、服从指挥、服服帖帖效忠日 本帝国主义的军人。
精神训话的具体内容大致有:“大日本帝国肩负着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重任”,“军人
必须向日本天皇陛下尽忠”等等。除此,每月的8日都要 举行诏书奉戴日仪式,天长节
(日本天皇生日)建国节、国兵纪念日等都要举行学生集会听特殊训话。训话中提到天
皇时,人人都必须立刻以立正姿式,表示尊敬。
在普通士兵中,日军强调上级对下级、长官对士兵、老兵对新兵拥有绝对统治权,宣扬
军人必须服从天皇命令,灌输“皇军”是“天之骄子”的思想,并不断 开展民族主义
、国家主义、反共灭华教育,意图宣传大和民族优秀,称中国人为“劣等种族”、“野
蛮人”, 称日本军队的使命就是要让天皇的“威光”广被全世界,也就是所谓“八肱
一宇”,现在进行的侵华战争就是作为那个“神圣使命”而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为了把
中 国民众从欧美列强的欺压之下解放出来的“圣战”,是为了解决日本“人口过剩”
、捍卫日本的“生命线”、“主权线”,是“正义的自卫战争”,是为了建立“大 东
亚共荣圈”、“防止中国赤化”。
长期严格的军事训练,以及不断强化的法西斯思想,造就了抗战初期日军的高素质。
侵华日军官兵军事素质在逐年下降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大中国民众积极投身抗战中,迫使侵华日军拉长战线
,分散兵力。在旷日持久的全民抗战中,侵华日军战前累积的高素质兵员和军需物资逐
渐被消耗掉,导致其战斗力逐步下降。
1938年以后,随着侵华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日军开始大量编成负责后方警备任务的独
立混成旅团。这些部队以征召的预备役军人为主体,不仅编制装备比现役师团差,战斗
力也与现役野战师团有相当差距。
侵华日军的步兵中队按正常编制,人数应在200至240人之间。但因战死、伤残、疾病等
因素,各部队减员严重,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到1942年,每个步兵中队人数仅保持在
120至150人之间。因此,就侵华日军同一战斗单位而言,因兵力减少,战斗力已大不如
前。
为弥补兵员不足,日本政府不得不一再修改《兵役法》,无限期延长服役年龄,降低征
兵体检标准等,致使侵华日军的军事素质一再下降。战争初期,日军士 兵中90%以上为
现役兵或预备、后备兵,年龄多在20至30岁之间,并经过较充分的军事训练,动作机敏
、射击技术良好,身体也健壮。但从1938年4月 起,日军中开始大量编入军事、身体素
质较差的“补充兵”,以补充部队减员。补充兵一般仅经3个月左右的训练,军事技能
较差,身体素质也远远不如原先的现役 兵和后备兵。战争初期,新兵入伍体验非常严
格,其后逐年放宽。1938年,侵华日军新兵平均身高1.66米,体重56公斤。1939年分别
减至1.58 米,52.5公斤。1940年又分别减为1.5米,50.6公斤,1941年分别减到1.49米
、50公斤;到1943年,则分别降至1.46米和47公 斤。1943年入伍的新兵,如果按抗战
初期标准,合格率仅为10%。甚至连许多跛子、近视、独眼、花柳病患者也被征入伍。
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日军于 1940年以后,还补充了许多16、17岁的“娃娃兵”。这些
“娃娃兵”行军就掉队、上战场就后退,仅能担任警戒等一般任务。
冈村宁次回忆,至1941年前后,日军中“老兵所剩无几,只有现役兵和年青的补充兵”
;被称为中国派遣军“王牌军”的第3师团与第13师团,1944年时“再无钢筋铁骨之威
”,而“其他兵团的装备、战斗力等均较前明显降低。全军建制已感力不从心。”
到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在战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扩大征召范围,将
更多的“胡子兵”和“娃娃兵”送至中国战场。不仅如此,这些兵员的 训练时间、训
练质量都根本达不到《步兵操典》的要求,军事素质颇为低下。这些又瘦又小还吃不饱
的“娃娃兵”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体力还是刺杀技术都直线下 降。过去往往是两三个
中国兵才能够压住一个日本兵,到了1944、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发动反攻的时候
,情况已经反过来,变成一个八路军一把刺刀、 能够 压住三个日本补充兵动弹不得、
最后乖乖束手就擒。
战争初期,侵华日军下级士官级(相当于排级)以上现役军官,一般都毕业于陆士。由
于侵华战争的扩大和伤亡大大超过了日本军队所预想的程度,所以日军 现役军官严重
缺乏。陆士第53期学生于1937年春天入学以后,日本军部又在1937年的秋天扩大招生,
并大幅增加了1938年春天入学的第54期学生的 招生名额,本来应该于1939年春天入学
的第55期学生也提前在1938年12月入学。
为弥补战争消耗,陆士不仅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将学习期限由4年改为2年,后又缩短至
一年半,许多的学科和科目都被删减掉了。如此一来,学员的知识结 构明显有欠缺,
指挥能力下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可即便是如此,这些接受速成教育的陆士毕业生仍
然不敷中国战争的消耗。于是,从1941年开始,日本军部 又办起了军官短期训练班,
学习期限仅为6个月,吸收刚出校门的大中学生加以军事训练和理论学习,毕业后充实
到中国战场各战斗部队,作“干部后备生”。由于 其缺乏实战经验,军事训练周期也
短,指挥部队的能力很差。与此同时,侵华日军还设立了教导队,从各部队选拔了一批
有作战经验的士兵,进行就地培训后,亦充 作“干部后备生”。这些“干部后备生”
逐步替代了侵华日军中的陆士出身的军官。1943年夏,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36师团第
210联队第3大队的78名 军官中,陆士毕业生仅有8人,其余全是“干部后备生”。这些
干部后备生或是缺乏作战经验,或是文化程度、军事基础理论不高,因而军事素质较差。
侵华日军的后勤供给状况日益恶化
侵华日军尽管在中国实施了“以战养战”政策,疯狂地对中国进行无情的经济掠夺,并
对本国人民进行变本加厉的榨取,但仍远远弥补不了战场上的巨大消 耗。敌后抗日军
民亦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斗争方式,粉碎侵华日军的“经济开发”,“以战养战”的战略
企图。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抗日军民实行统制贸易,设置关 卡,杜绝资敌物资外流
;发行货币,禁止敌钞流入。在敌战区,中国共产党发动民众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控制
的工厂,矿山,抵制日货,使敌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计 划破产,同时使它越来越多的
财力、物力消耗在中国战争。毛泽东指出:“日本国度比较小,其国力、军力、财力、
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 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将
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使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日本军事经济衰竭、战争财政
拮据,反映在侵华日军中,则表现为后勤 供给状况恶化,日军士兵生活待遇直线下降。
侵华日军士兵的月薪(日元)
时间 二等兵 上等兵 兵长 伍长
1937年7月至1942年6月 8.8 10.24 11.24 14
1942年6月至1943年10月 13 15.5 18.5 22.96
1943年11月至1944年6月 19 22.15 29 36
从该表看,侵华日军士兵的工资,从1937年7月至1944年6月的7年中,表面上增长了两
倍以上。但是,侵华日军内部实行强迫储蓄制度,即“贮金”制。每次发薪水时,规定
的贮金先被扣下,战时不得支取。仅扣除贮金一项,就可看出士兵月薪的增长仅是一种
假象。
侵华日军士兵历年贮金(日元)
时间 二等兵 上等兵 兵长 伍长
1937年7月至1939年12月 0.3 0.5 0.5 0.5
1940年1月至1942年6月 3 5 5 5
1942年7月至1942年12月 5 10 10 10
1943年1月至1944年6月 10 10 15 20
仅扣除贮金一项,就使侵华日军士兵的薪水额还停留在战争初期的水平上。
除贮金外,因物价不断上张,货币不断贬值,也直接影响了士兵的实际收入。日军侵华
初期,各部队中队以上,均设有“酒保”。所谓“酒保”,就是专卖生 活日用品的随
军小卖部,为日军官兵服务。其物价较市场价便宜,烟、酒、糖等物品均大量供应,士
兵有钱可随意购买。但至1940年以后,由于日用品供应不 足,大队以下的“酒保”均
被取消。“酒保”供应的物品,物美价廉的优先供应给军官,质次价高的都由军官下令
,强迫士兵购买。1944年以后,一些士兵生活 必需品价格上涨更快,面包价格上涨了
三倍,纸烟的价格上涨了10多倍,白糖价格竟上涨了100多倍。
侵华日军的伙食状况也日益恶化。战争初期,日军官兵的主食中,大米占70%,后来递
减为50%,主食中掺杂了大豆、小米与杂粮。供应量也由原来的每 天6合减为5合(约
700克)。每餐仅一小碗。在副食品的供应上,碑为猪、牛肉及鸡、蛋等,后来逐步为
生鱼、腌鱼、海带等代替。至1943年后又被代之以 酱、蔬菜、南瓜、萝卜等。蔬菜均
由部队本身生产,士兵连饭也吃不饱。1940年6月后,日军部队普遍以面条、馒头为主
食。
小林清上等兵对他在39、40年在山东作战的情况有非常形象的回忆:“在生活方面按规
定每人每顿粮二合(约半斤),煮成饭只有一大碗,平常就不太够 吃, 如有演习或者长
宫们舞弊,把粮食私自卖给日本侨民时,那么士兵们就更加遭殃了。 老兵还能想点办
法而新兵们却饿得够呛,往往偷老兵们的残羹剩饭。尤其是晚上站岗 的时候,肚子俄
得特别难受,一般都是两人站岗,肚子饿队一个站岗,一个人到外面 街上去找东西吃。
规定虽然是每顿二合粮,但是中队长往往借口说:“打仗时,吃不饱肚子怎么办?为了
做到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也能打仗,平常就应该经常多练习练习饿 肚。”为了练习
饿肚子,中队长便下命令把该发的粮食减去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这就叫做实行“减
食”训练。另外,由于战争的延长我们的给养也越来越困难。 过去吃的全部是大米,
而现在因国内大米缺少,便给我们吃小米、豆子、山芋等,一半细粮一半杂粮。即使打
仗时,也不过吃白面、小米、高梁和土豆之类的东西, 而美其名曰“代用食”。
过去发的罐头,里面装的是猪肉,牛肉以及鱼肉和鸡肉,而现在发的罐头里面装的却
是豆类,要不就是那些既无营养又无滋味的“昆布”(海带)。 长官们平常都要吃好几
样菜,不是日本的肴馔,就是中国的特产,甚至有的日本名菜,都是用军用飞机从日本
运来的。与长官们相反,士兵们下饭的菜,却是水多菜 少的南 瓜汤、茄子汤、白菜汤。
此外,长官们还经常会餐,做“私物料理”(私下做菜)。会餐用的也是士兵的伙食费,
这样我们的伙食就更坏了。
在营房驻守的时候,一星期只有两次大米饭和两次白面,其余全部是“代用食”。而且
若是吃大米饭和面条时,一人只有一大碗,吃馒头时,一人两个,根本就吃不饱。”
总之,随着日本国内经济日益困难,侵华日军的供给状况日益恶化,其军队内部官兵待
遇的极大反差,直接削弱了侵华日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侵华日军士气日益低落
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优厚的物质待遇刺激下,陶醉于一时的军事胜利。对于日本军部
和政府吹嘘的“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打下武汉可结束战争”、 “速战速决”等
深信不疑的。受煽惑的日本国民向出征官兵祝愿、馈赠礼物,向前线官兵寄送慰问信、
慰问袋等,进一步激发了日军官兵的士气,甚至连绝大多数 一、二等兵也都抱有“一
定要为国牺牲”的决心。但当大批“补充兵”涌入部队后,由于其军事、身体素质较差
,在勤务和作战中,行动迟缓,常遭军官、老兵、现 役兵的打骂;也由于他们中的大
多数人有妻室或家庭负担学生,平常顾虑重重、思想负担较重,这就首先在他们中产生
了厌恶军队生活、厌恶战争的情况。
中共领导下的抗日军队先后建立了敌军工作部门,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火线喊话
等形式,在战场上,在敌军驻地及活动地区,广泛开辟政治宣传阵地, 揭露日本军部
的欺骗宣传,指明战争真相,对侵华日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政治战、思想战和心理战,
以启发侵华日军士兵的良知,促进其觉悟和觉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侵华日军中不仅是补充兵,就连一些现役老兵、下级军官也对战争产
生了倦意。军队中“保重身体”渐成相互招呼的口头禅;“保着你的命 回来吧”也成
为国内来信的通用语。侵华日军士兵及下级军官都希望战争能早日结束,消极怠战现象
严重。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抗日力量已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另一方 面也说明了日军的作
战士气已经大为低落,突出表现在侵华日军被俘人数明显增加。统计资料表明,1937年
7月至年底,华北八路军仅生俘20多名日军官兵, 其中绝大多数为伤后被俘或打光了子
弹后被俘。1938年3月至5月,八路军、新四军生俘日军104名;1938年6月至1941年5月
的3年中,共俘日军 1771名。
日军官兵除在战场上不甘为法西斯卖命外,在兵营里不担任勤务,不按规定时间出入兵
营、酗酒、嫖娼、赌博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在日军酒保及驻地酒 店,常可听到烂
醉后的日军士兵狂喊着“凯旋吧”、“回国吧”等等。一些下级军官也日夜沉湎于酒色
中,贪污、敲诈、吸毒,堕落现象十分普遍。据延安日本工农 学校1945年初的统计资
料表明:华北日军将校以下士官患花柳病者达90%;士兵患花柳病者达30%-40%。对此,
日军上级对下级,长官对士兵,均不敢 加以干涉,怕受暗中报复,只得放任不管,以
致军纪败坏,一发不可收拾。
侵华日军内部反战斗争日益高涨
深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汪洋大海的侵华日军,在战争结束之日遥遥无期、胜利无望、归
国不能等因素触发下,官兵一步步陷入极度苦闷、悲观以至绝望之中,致使日军内部出
现连续不断的逃亡、自杀等反战事件。
1941年春,晋西北广武日军警备队士兵木村多郎,出生多年,思家心切,于极度苦闷中
喝得酩酊大醉后自杀;右玉一日军士兵欲逃亡回家,出据点后遭追 捕,遂举枪自杀;4
月30日,河南新乡日军机场一驾驶员由于厌战,乘飞机一架,并携炸弹若干,凌空俯冲
机场自杀,毁机场停机50余架中的大半,炸死炸伤日 军10多人。随着作战日益残酷,
日军中还出现士兵成批集体自杀事件:1941年夏初,湖北宜昌龙泉铺附近的新场日军6
名,相约预立遗嘱自杀。结果3人自 杀,3人逃亡未归。5月中旬,驻望都城日兵3人集
体自杀。后搜出遗书两封,自述在日本军阀压迫之下,进行侵略战争,前途渺茫,绝无
生趣。1943年12 月,在驻扎于河北省馆陶县的第59师团第42大队第5中队几名士兵,因
拒绝执行中队长命令,而使用武器反抗,酿成了轰动了整个华北派遣军的“陶馆事件”。
不仅是普通士兵,就连一些日军下级军官,也在种种因素影响下,也步入自杀行列。
1941年春,山西代县城日军警备队长林锐在随军妓院中,突遇其弟 妻,得悉弟已战死
,弟妻所得抚恤金为政府强迫储蓄,生活无着,被迫充当营妓。当晚,他一反平日对士
兵的宣传,痛斥战争罪恶,并预言中国必胜,然后举枪自 杀。琢县城一年长日本军官
,生有二子,也均被迫来华参战,长期沓无音信,其念子心切,郁闷异常。突接国内两
儿媳来函,云:“汝等三人,远离祖国,我二人无 依无靠,生活无着,备尝冻馁之苦
,现决于某日卧轨自尽。想信到之日,即我等殉身之时。谨少焚香纸,以慰孤魂……”
其悲愤交集,遂悬梁自缢而死,一时轰动全 城。
在反战斗争中,由于中国抗日军队对侵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心理战,日军士兵的反战
意识不断增强。在兵营里,反战官兵积极宣传,建立反战团体,对日本 军部展开各种
形式的公开和秘密的反战斗争。据八路军缴获的日军秘密文件记载,1939年,华北日本
宪兵在华北日军部队中就侦查出包括9名将校在内的136 名反战官兵。其中共产主义者
为123人,社会民主主义者8人,其他5人。一些觉悟了的日军士兵及下级军官则伺机摆
脱法西斯军队的束缚,在战场上倒戈,或从 兵营里逃出,投奔抗日根据地和中国抗日
军队。据延安“日本人民解放联盟”1944年初统计的资料表明:如果将八路军每年收容
的日军定为100,其中自动放 下武器或主动投诚的日军数在1940年仅占7%;1942年增至
18%;1943年后则高达40%以上。在日军逃跑、投诚过程中,曾发生多起被日本军部血
腥镇压的事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44年,南京18名日军士兵集体投诚新四军未遂,而
惨遭镇压事件。
结语
侵华日军是一股反动腐朽的力量,它所进行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非人道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就决定其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惨败。但是,世界上行将灭 亡的东西,从
来不会自然消亡,侵华日军内部的弱点也不会自发地增长与扩大起来。侵华日军战斗力
的逐步下降,军心逐渐涣散,直至最终覆灭,最根本的原因,是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
期间,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不
断触发侵华日军内部矛盾的激化与扩大,加速了其由强转 弱的衰败进程。这一点,在
敌后抗日战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本文实名发表在《坦克装甲车辆》上 | s*******2 发帖数: 2898 | 2
【在 s*******2 的大作中提到】 : 忘情 : 近年来,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充斥银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 : 神剧”里,我方军民如神兵天降,杀鬼子如同割韭菜,看似“过瘾”, 貌似“宏扬正 : 能量”,其实是在侮辱我抗战军民。试问,如果侵华日军当真如此不堪一击,全民抗战 : 为何要打八年之久?为争取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为何要付出数千 万人的高昂代价。罔 : 顾历史事实,毫无底线和起码常识的“艺术加工”,实际上却抹杀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卓 : 绝的努力和牺牲。 : 当年的侵华日军,虽然经历了一个战斗力由强转弱的衰退过程,但即使到战争结束时, : 其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抗战初期,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侵华 日军,战斗力 : 相当惊人。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
| s*******2 发帖数: 2898 | 3
【在 s*******2 的大作中提到】 : 忘情 : 近年来,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充斥银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 : 神剧”里,我方军民如神兵天降,杀鬼子如同割韭菜,看似“过瘾”, 貌似“宏扬正 : 能量”,其实是在侮辱我抗战军民。试问,如果侵华日军当真如此不堪一击,全民抗战 : 为何要打八年之久?为争取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为何要付出数千 万人的高昂代价。罔 : 顾历史事实,毫无底线和起码常识的“艺术加工”,实际上却抹杀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卓 : 绝的努力和牺牲。 : 当年的侵华日军,虽然经历了一个战斗力由强转弱的衰退过程,但即使到战争结束时, : 其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抗战初期,经过长期战争准备的侵华 日军,战斗力 : 相当惊人。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日军士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
| c********g 发帖数: 15629 | 4 “靠手里一枝38大盖,打死打伤了100多企图活捉他的国军官兵”
这个出处在哪里?是不是有点太神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