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 发帖数: 21731 | 1 http://zqb.cyol.com/html/2015-07/14/nw.D110000zgqnb_20150714_1-
董程越来越觉得孤单,早晨一起锻炼的人越来越少。30多年前一起进厂的伙伴,现
在大部分都离开了,有的几年前就到北京、天津、深圳重新找工作,还有很多人去“关
内”给孩子带下一代。
“原来小区周围好多饭馆,干得好的,吃饭时都挤不进去,这两年人少了,饭馆关
了不少。”董程是齐重数控(原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的职工。该厂鼎盛时号称万人
大厂,近些年经过系列调整现在只有1000多人。他所住的顺意小区,今年以来周围关掉
的饭馆就有八九家。在房产交易网站上,这一带二手房平均价格也从去年的5500元降到
今年的4800元左右。
“人少了。老人都各自想办法走了,年轻人来得也少了。”董程的同事有管厂里宿
舍的,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分来的时候,五六百人把宿舍挤得住不下,现在少多了,
只剩100多人。
位于黑、吉、内蒙三省区交汇处的齐齐哈尔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商品粮
、畜牧业基地。包括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一重、车辆厂等在内的“七大厂”造就
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辉煌,如今只有一重和车辆厂效益尚可。董程的工资也从2010年开始
不断下降,现在拿到手的不到1000元。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1年多,工资不
高,租五环外的房子,非常辛苦,回到齐齐哈尔又找不到工作。董程不愿让孩子待在家
里,不断劝他南下,去天津或者干脆去深圳找工作。
根据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迁入48075人
,迁出85854人,净迁出37779人。对比2013年统计数据,齐齐哈尔市户籍人口净流出数
量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
不仅是齐齐哈尔,整个东北地区都是大量人口流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
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
净流出180万。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东北人口在加速减少,并已严重影响到其经济复苏,东北人
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
超超低生育率低于日本
赵艳华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因为出生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少。赵艳华是辽宁省鞍山市
中心医院分娩室护士,从1984年开始,31年里不知有多少个婴儿经她的手来到这个世界。
今年正月初七,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赵艳华。产科一层楼显得空空荡荡,走廊上只
有护士站的几位护士,病床也空了一大半。当天上午只有一位产妇分娩。赵艳华翻着《
分娩登记簿》:“现在一个月只有五六十个婴儿出生,而在我刚参加工作的1984年,一
个月出生的婴儿有两三百。”
“1984年,分娩室一个班(早8时到晚6时)是3个护士,现在1名护士就足够了。”
工作越来越清闲,绩效奖金受到了影响。赵艳华说,现在已经没奖金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生育率分别为1.03、1.03和
1.0,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5,仅比北京、上海等极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韩国都
要低。按照国际标准,低于1.3被称为“超超低出生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节制生育、限制生育、计
划生育的过程。由于东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工矿大型企业多,
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赵艳华的小孩已经长大,很喜欢孩子的她从来没想过生二胎:“因
为知道国家政策不允许。”
黑龙江省社科院的罗丹丹在《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中,梳理了一系
列数据:“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一直在1%以下,全民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2012年为0.73%,2013年为0.69%,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与国内各省市自治
区相比,长期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仅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的少子化也在罗丹丹的研究范围之内:“2012年黑龙江省0~14岁的少儿人口
为452万人,与19年前的1993年相比减少了429.6万人,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4.2
%下降到11.8%。少儿人口大幅减少降低了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从1985年的48.5
%下降到2013年的14.9%,但也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减少,几年前黑龙江省就出现
了民工荒和用工荒。”
东北未富已先老
与低出生率相伴随的,是老龄化程度加剧。2012年年末,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为5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4.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40.9万人,占总人口的
比例为8.8%。从1995年到2012年的17年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两个年龄
段的老年人口比例均增长了两倍,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95年的7.4%提高到2012年的
14.8%,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则从4.4%提高到8.8%。
2013年,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据
预测,2020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将达19%;2045年黑
龙江省老龄化水平将达33%以上。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许宏伟认为:“老龄化问题在东北
地区比其他地区更甚。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离去,使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
出现了更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截至2013年,辽宁老年人口已达到789万人,占辽宁总人
口的18.5%,而全国老年人口占比为14.9%。”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许宏伟博
士提到,他曾做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按照现在在读的学生人数进行推算
,现在的有些大学以后将面临招不到学生的情况。
罗丹丹认为,黑龙江省未富先老现象严重。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17760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倒数第3,仅高于青海和甘肃;2013年黑
龙江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7位,而GDP增速全国倒数第3;2014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经济
增速全国垫底。相比之下,广东等南方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却远
低于黑龙江省。2014年,广东省GDP总量全国第一,但其2012年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的比例仅为7.06%,刚刚进入老龄社会,相当于黑龙江省10年前的水平。
年轻人生育欲望低
2014年4月22日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经出台“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后,黑龙江
省开始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已有6484对“单独夫妻”拿到了“二孩证”,但仅占符合
政策夫妻数量的1.6%,低于全国8.3%的整体水平。媒体报道显示,齐齐哈尔、牡丹江等
城市的二孩申请也均低于预期。
黑龙江省计生部门几年前曾对80后是否会生育二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100240
名20岁至30岁的被调查者中,表示不想生两个孩子的占69.9%。
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在黑龙江省所做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显
示,黑龙江省的流动人口中想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仅为1.8%。
“东北人现在普遍有这么个意识,生孩子不划算,多生更不划算。生孩子成本过高
,让人望而生畏。”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付诚发现长春这种现象更突出,“这几乎成了
一个共识,收入不高,养孩子的成本大,占了家庭支出很大比重”。
“东北实行现代化、工业化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城镇化程度也比较高,城里人多
,计生政策在城市的执行也比在农村彻底得多。”付诚认为。
少子化在长春已经体现出来了,出现大量丁克家庭,普遍推后生育,适龄青年不生
育,过去生育年龄在二十三四岁,现在二十七八岁,这个周期在变长。
“我认为应该尽快放开政策。”付诚说,单独二胎政策实施遇冷正说明了可以进一
步放开政策,“不可能出现人口井喷式的增长,人们自己会去权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农
村都是如此”。
付诚提到了一个概念:“家庭责任传承”。“现在东北人好像没有多生孩子这个概
念,上一代是独生子的,下一代基本是一个。年轻人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不是主动要
生孩子,而是在老人‘威逼’之下生的,没时间、没精力多生孩子,生完一个任务完成
。”付诚认为,这表明伦理上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更为
自私了。
危险的因果循环
“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
到‘揪心’啊!”这是今年初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几句不中听
的话。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GDP增速最低的五个省份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在
其中,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低于中部、西部和东部。
“整体复苏的迹象不明显,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197.6亿元,同比增长5.8%。主要经济指标低于预期,农业生产不利因素较多,部
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堪忧。”这是齐齐哈尔市发改委一份文件中的数据,还有一些企业
的具体数据,“一季度,齐重数控实现工业总产值0.4亿元,同比下降57%;齐二机床0.
5亿元,下降17.5%;北满特钢6.8亿元,下降29.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冯蕾分析,辽、吉、黑三省的支柱产
业高度相似,均以装备制造、石化、农产品等初级品为绝对主导。由于国内投资增速下
降的大趋势,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大背景,这种产业结构极易遭受区域外需求
变化、国际价格变化的冲击。因此,高度依赖重工业、初级产品的东北三省遭遇经济下
滑,不足为奇。
经济的不景气反过来加速了人口外流。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10
年辽宁省人口流出地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省人口则主要是向辽宁、北京、黑
龙江流动;黑龙江省人口则主要向辽宁、北京、山东、河北、天津流动。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5)》一书中对于黑龙江省人口外迁也有具体的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外省流入人口为50.6万人,流出人口255.4
万人,净流出人口达204.8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6倍。
罗丹丹认为:“这说明黑龙江省人口迁移流动仍延续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净迁出
趋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北京和天津取代内蒙古和吉林,成为黑龙江省流出人
口的主要流向地。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逐渐放弃依据地缘优势而形成的传统流向地,
越来越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经济需求成为人们外出流动的主要动力。”
东北师大韩俊江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孔雀东南飞’,人都
往南走了。大学也是这样,像吉大、东北师大这在全国都是有点名气的学校,是培养人
的地方,不是养人的地方。人才成长起来都到南边各院校去了。”
付诚在研究中发现,吉林省外出农民工大概有200万~300万人,“最初都是在周边
流动,不敢走太远,越来越熟悉以后,流动区域逐渐变大”。
从清末开始,东北吸引了众多的开荒者。“闯关东”是当年山东一带向关外移民,
寻求生路的缩影。但现在,东北人开始反向流动,青岛、烟台、威海等山东沿海地区流
入大量东北人工作。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王晓峰发现,东北边境地区农村人口流出已经跨境。
他2011年在黑龙江省3个边镇县市发现,跨境流出到邻近的俄罗斯、韩国等务工或学习
的人口,占到流出人口的20%。
东北率先遭遇人口断崖
面对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数量,有学者认为:“人口流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已
经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人口流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经
济落后地区主要是人口流出。”
“由于流出的人口大多为中青年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于人口流出地的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王晓峰认为,“东北边境地区,人口总量增
长缓慢,村屯人口减少,分布零散,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出现结构
性短缺。”
除了经济,人口危机还影响到了其他领域,例如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
成计划的情况。辽宁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多年未见的生源严重短缺情况。该省
50个招生单位招生总规模30594人,录取28335人,缺额2259人。
当然,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有多种因素,如学历价值、就业取向等。不过,考生对
于学校和地域的选择,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据报道,在辽宁省今年考研的教室里,空位比比皆是。统计显示,100名考生中,
有13人弃考。来自辽宁省招考办今年1月6日的数据,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应考人
数为6万多人,有8000多人“弃考”。
从跨省流入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东北三个省份流入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其他省
份偏高,而流出人口大都是年轻人,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流入省份的年龄结构。
“20~64岁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欧洲都是在20~64岁人口达到止
涨回跌的拐点前夕就出现经济危机。东北在2013年达到拐点,经济也开始减速,辽宁、
吉林、黑龙江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12.2%、13.8%、12.3%,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位居
全国倒数。”《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些
数据,“2010年全国0~14岁儿童占总人口的16.6%,东北三省该比例只有11.8%,意味
着东北后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今后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将远超过其他省份,经济前景
不容乐观。”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贾玉娇曾经对吉林省劳动力资源进行过数据分析。她发现
,1982年吉林省15~34岁的人口占劳动力资源的66.32%,是劳动力结构最年轻的时期。
到1990年这一区间人数比例下降到62.31%。到了2000年和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
次人口普查体现更明显。2000年,下降到48.24%,2010年到了40.48%。与此同时,中年
组和老年组劳动力的比例在逐步上升。
易富贤认为,根据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先例,劳动力负增长后,由于经济减速和结构
性失衡,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因此东北一方面劳动
力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失业率还将上升、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隐性失业),“用工荒
”和“就业难”将长期并存,劳动力将继续外流。
警报为全中国拉响
“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这是刚刚公布的《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
况报告》中的一个结论,具体数据如下,2014年该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0万人
,占户籍人口的2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3%,老龄人
口的比例进一步加大。
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这些数据是上升的。“2013年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
283.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5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9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4
.87%。”(摘自《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只从上面两组数据,得出“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看一
座城市的老龄化比率,是不能只看户籍人口的。
从白皮书“2014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可
以倒推,北京市户籍人口1331.9万人。而到201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
。只从户籍人口老人的比例推算一个城市的老龄化比例显然是不全面的。800多万常住
非户籍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工作原因,在北京工作长住,或者买房,或者租房居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当中的劳动力人口的养老保险在北京缴纳。
北京市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劳动力人口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新鲜血液。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3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
,福建六省市占全国跨省流入人口总数的87.83%,较2012年同期上升了4.5%。虽然上海
、北京、浙江这些东部发达省份,在全国较早进入老龄社会,但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对
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年轻人口不断流入。
同样,上海公布的数量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也就是说大约每3人中就有1个
60岁及以上老人。截至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25.68万人。也就是说外来常住
人口将近1000万人,这里面还不包括短期工作的流动劳动人口。
一直对人口流动进行研究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航空从系列数据中看到,人
口大量流入使得老龄化得到缓解的省份主要是东部。我国早期人口老龄化东中西部呈梯
次格局,现在则是“西部崛起,中部塌陷”。比如,北京、上海、天津在全国老龄化的
排名,从2000年的第4名、第1名、第5名,变化为13、6、15名。
“停止计划生育也难防止今后中国人口锐减”一直是易富贤的观点。他认为,2010
年中国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纺锤形,劳动力比例大,将导致内需不足。这种结构是不稳定
的,并且很快就要变成高度不稳的倒三角形:劳动力严重短缺、高度老年化、经济丧失
活力。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样本,表现突出。
他更强调的是:“全国的生育率下降趋势大致比东北晚10年,也就是说中国其他地
区将步东北后尘。人口危机将从东北到华北,到华中、西北,最后是西南蔓延。人口结
构决定了中国今后的经济将是东北衰退,西南相对繁荣。” |
s*****V 发帖数: 21731 | 2 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出生率为1.18%,低于国际上通行的1.3
% “极低生育率”或“低生育率陷阱”的标准,即人口无法自然更替,对再生产和人口
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但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引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的
话说,中国的出生率统计存在漏报现象,如果把漏报的补上去,那么中国实际的人口出
生率应在1.5%-1.65%的水平上,由此证明“中国已进入低生育陷阱”的说法无依据。
但《大国空巢》一书的作者易富贤强烈质疑这种说法。他说:“他们说目前生育率还有
1.5到1.65,这怎么可能啊?!我们国家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18,也就是
每个妇女平均生1.18个孩子。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只有1.04,2012年1.26,2013年是1.
24,就是1.2的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生1.2个孩子。卫计委和(一些)人口学家说还有
1.5、1.65。这是胡说八道啊!” |
p***w 发帖数: 720 | 3 漏报是显然的,不见国内报道动辄3,4个娃
.3
1.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出生率为1.18%,低于国际上通行的1.3 : % “极低生育率”或“低生育率陷阱”的标准,即人口无法自然更替,对再生产和人口 : 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但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引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的 : 话说,中国的出生率统计存在漏报现象,如果把漏报的补上去,那么中国实际的人口出 : 生率应在1.5%-1.65%的水平上,由此证明“中国已进入低生育陷阱”的说法无依据。 : 但《大国空巢》一书的作者易富贤强烈质疑这种说法。他说:“他们说目前生育率还有 : 1.5到1.65,这怎么可能啊?!我们国家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18,也就是 : 每个妇女平均生1.18个孩子。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只有1.04,2012年1.26,2013年是1. : 24,就是1.2的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生1.2个孩子。卫计委和(一些)人口学家说还有 : 1.5、1.65。这是胡说八道啊!”
|
d******i 发帖数: 745 | 4 回子家,维子家确实可能3,4个
【在 p***w 的大作中提到】 : 漏报是显然的,不见国内报道动辄3,4个娃 : : .3 : 1.
|
g*****w 发帖数: 1824 | |
c********g 发帖数: 15629 | 6 我回老家在大街上看到的多是老头老太太和小孩子,五十左右的有一批,二三十岁的面
孔非常少。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zqb.cyol.com/html/2015-07/14/nw.D110000zgqnb_20150714_1- : 董程越来越觉得孤单,早晨一起锻炼的人越来越少。30多年前一起进厂的伙伴,现 : 在大部分都离开了,有的几年前就到北京、天津、深圳重新找工作,还有很多人去“关 : 内”给孩子带下一代。 : “原来小区周围好多饭馆,干得好的,吃饭时都挤不进去,这两年人少了,饭馆关 : 了不少。”董程是齐重数控(原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的职工。该厂鼎盛时号称万人 : 大厂,近些年经过系列调整现在只有1000多人。他所住的顺意小区,今年以来周围关掉 : 的饭馆就有八九家。在房产交易网站上,这一带二手房平均价格也从去年的5500元降到 : 今年的4800元左右。 : “人少了。老人都各自想办法走了,年轻人来得也少了。”董程的同事有管厂里宿
|
B******7 发帖数: 3220 | 7 哥们儿你长春的吧? 现在的确是这个样子,年轻点儿不缺胳膊不少腿儿的能去南方发
展的基本都出去了,高考考到南方高校的更不用说毕了业留住就不回老家了。导致东北
老龄化太严重,现在年轻人生育意愿又不强烈,周围不少35岁左右甚至40上下的COUPLE
,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有。。。
街上现在最猛的就是54-68岁这一批,数量非常之庞大。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回老家在大街上看到的多是老头老太太和小孩子,五十左右的有一批,二三十岁的面 : 孔非常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