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刘少奇长女: 时代造就悲剧 望孩子远离政治
相关主题
刘少奇三个儿女的凄美跨国恋zz孢子大权独揽并不是能力强的体现
普京拟于今年5月访华 习近平与其会面次数破纪录zt一无是处是包子
俄供中国天然气价或达380美元每千立方米持平欧洲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
聚焦“红二代”:信仰坚定 父辈精神财富受用终生六安汉墓保护彻底烂尾 曾让高铁花4000万绕道
何新:希腊伪史包装的典型范例——伪”米诺斯“文明用今天带路党论调看古代带路党
人肉:大流氓刘少奇合法公开蹂躏多少女性?姓字女偏旁,为什么中国人大都跟爹姓?
刘少奇长孙阿廖沙的中国生活西汉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七王之乱
谈谈八王之乱大汉百姓太多,大单于肯定管理不了,大单于只要管住大汉的诸侯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爱琴话题: 京报话题: 父亲话题: 司马玮话题: 杨骏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g
发帖数: 17225
1
■ 对话动机
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总统普京,向32位苏联卫国战争(1941-
1945年)做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少奇长女
刘爱琴是其中一员。近日,新京报对话刘爱琴,耄耋老人追忆自己在苏联战乱时期度过
的青春岁月,以及作为刘氏长女所亲历的时代起伏。
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北京报道
88岁的刘爱琴精神头儿不错,一头银发梳得整齐妥帖,衬衫搭配西装马甲,没有一
丝褶皱。
晚年的她,著书追忆父亲、参加纪念活动,但更多时候,她过自己的生活。
回想多年前的文革,父亲孤独地死在开封,哥哥刘允斌在铁轨上结束了生命,弟弟
入狱,铁窗内被折磨得近乎精神失常,对于她自己,第二任丈夫也在最艰难的时候离开
了。
她也想过,如果生在普通百姓家,也许这一生不必这么辛苦。
问她心里有怨恨吗,她笑着摇头,“都过去了,这把岁数,不在意了。”
异国
印象最深的是“冷和饿”
新京报:俄方颁发纪念章、邀请部分中方人员参加红场阅兵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刘爱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很多革命领袖的
子女都被送到当时的苏联读书和生活,我们当时就生活在国际儿童院。
俄罗斯方面定期会有表彰活动,50周年时颁发过一次奖章,今年70周年,更隆重一
些。
新京报:国际儿童院是怎样的地方,你在那里生活了多久?
刘爱琴:前苏联专门接收世界各地共产党和革命者后代的一个场所。1939年,我12
岁,和哥哥还有几个孩子一拨儿,途经新疆到了当时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一直到1949
年跟父亲回国,在那儿生活了10年。
新京报:战时儿童院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爱琴:儿童院离莫斯科二三百公里,那时我们附近也遭到过德国人的飞机轰炸。
老师组织我们巡逻,年长些的孩子发把樱枪一样的东西站在楼顶,一有情况就招呼大家
转移。像我当时十几岁了,就负责保护两三岁的小朋友,大的保护小的。
新京报:少年时代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刘爱琴:冷和饿。打起仗来,儿童院的物资无法保证,记得有年冬天特别冷,没炭
火了,我们就把院内好多没长大的树砍掉了。我还给前线做棉衣和手套,手套要露出拇
指和食指,方便扣动扳机,这个印象很深。
支边
父亲嘱咐“不要和别人争”
新京报:22岁之前,你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刘爱琴:我是1938年被接到延安的,次年就去了苏联。1949年父亲带考察团秘密访
问苏联,才开始真正的父女相处。
新京报:1949年到1958年是同父亲相处最集中的时间?
刘爱琴:对,刚回国那会儿,中国话都不怎么会说了,适应了好一段时间。父亲总
让我多学知识,我在人民大学学了三年后,就去国家计委工作了,面对的都是经济数据。
新京报:后来你去了内蒙古?
刘爱琴:过了几年,国务院开始精简机构,动员干部支援边疆建设。父亲问我的想
法,我也没说什么,后来就被他敦促着下放内蒙古了,这一去就将近20年。他一直希望
我们对国家有用,也能做个表率。
新京报:当时你愿意吗?
刘爱琴:那时候没什么愿意不愿意,时代推着你去那里。那两年物资很紧缺,我心
想去内蒙古还能吃羊肉呢,后来我还给家人往回背羊肉,但他们都吃不惯。(笑)后来背
得最多的是土豆,一麻袋一麻袋往回背。
新京报:那些年同父亲交流最多的内容是什么?
刘爱琴:他让我好好工作,在单位里不要和别人争什么,不要觉得我是领导的女儿
就怎样怎样。但我也没和别人争什么,他总是有那样的担心。
新京报:最后见父亲是什么时候?
刘爱琴:1966年6月底还是7月初,我回北京住了一晚,当时文革已经有了苗头,各
地陆续闹起来了。那次见面父亲还嘱咐我少掺和事情,不要跟着闹,没想到那是我们父
女的永别。
永别
最后的印象是父亲咳血工作
新京报:父亲被批斗后,你在内蒙古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刘爱琴:那当然,街上很快贴大字报说我是苏联特务。1967年初就不让我工作了。
我被隔离,造反派让我交代问题,他说父亲6次叛变,至少4次我都知道。我说我不知道
,他们就打,打得我牙出血、腰也坏了、小便失禁。后来又把我送到工厂打扫厕所。
文革中我前夫和我离了婚,他后来去了东北,三个孩子也没人管,那段时间非常痛
苦,牵挂父亲,也牵挂孩子们。
新京报: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刘爱琴:先是哥哥刘允斌,他和我一起在苏联长大,是个特别刻苦的人,也最听父
亲的话,一辈子都一门心思做核研究。1967年,他在包头市北的铁路上卧轨自杀了。
接着是弟弟允若,文革一开始就被关了,关了8年,整个人生都毁了。出来没几年
就死在自己独住的农家小院里,很惨。
最后是父亲,1969年11月,他死后两三天,有人悄悄告诉我,你父亲死了。
新京报:你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
刘爱琴:在被子里哭,也不能太大声,就一直哭,大概有两天两夜。
新京报:对父亲最后的印象是什么?
刘爱琴:头发全白了,我白头发也是遗传他,早早就白了,他身体不好,一直有肺
病,有时候甚至会咳血,但是那些年都是坚持工作,周围的人都劝不住。
新京报:你并不认同哥哥结束生命的方式?
刘爱琴: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他内心承受得太多了。很多人问我怎么熬过来的,具
体我也说不出来,但那时就是有个念头——不能死。那些人诬陷我父亲和家人的(内容)
我一个字也不信,我坚信真相总会大白,我得等那一天。
新京报:从父亲去世到被平反差不多有10年,一直是这个念头支撑你?
刘爱琴:经过文革,我母亲这三个孩子就剩我一个。有个场景一直反复出现,我们
老家是湖南,当地的农民写信给父亲反应农业生产的问题,他都一封封亲自回信,还托
人带话说如果农民写字不方便,就直接来找他说。政治上的东西我不懂,但爸爸一直在
为老百姓做事情,我相信这些事是会被后人知道的。
晚年
希望我的孩子远离政治
新京报:父亲被平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刘爱琴:那段时间,对于一个女儿来说,太长了。反正是该等的等到了。
新京报:之后你写了关于父亲的书?
刘爱琴:有出版社联系我,后来就写了《我的父亲刘少奇》,算是一个追忆和怀念。
新京报:你的人生很多时候被父亲决定和牵连,加上他的严厉,心里有没有怪过他?
刘爱琴:父亲始终是父亲,他的很多决定,在他的角色看来,有他的理由。一个女
儿怎么能怪自己的爸爸呢,我没有怪过他。至于牵连,那是时代的悲剧,不是父亲的错。
新京报:经历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不是刘少奇的女儿、我生在寻常百
姓家就好了”?
刘爱琴:怎么不想?想过很多次,如果我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一生就不用这么辛
苦了。但我也没觉得,是刘少奇的女儿就被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也不抱怨这个。
新京报:心里没有怨恨?
刘爱琴:怨恨谁呢,时代造就的悲剧,早就看淡了。几年前我还回过一次内蒙古,
和文革中审查我的人一起吃饭,有些人已经不在了,心里没有怨也没有恨,都过去了。
新京报:现在的生活如何?
刘爱琴:生活挺安宁的,我享受现在的安宁,我们这批去苏联的孩子定期聚会,上
次俄罗斯大使馆发完纪念章,第二天我们就聚会了,做俄罗斯菜,唱当时的歌,大家都
用俄语交流,跟小时候一样,挺开心的。
平常我特爱遛弯儿,早几年,清早5点就起来,坐地铁到颐和园,溜达一大圈儿。
也喜欢看书,最近我总谴责自己,七七八八的活动太多,好久没看书了。
新京报:几个孩子呢?
刘爱琴:他们都长大了,最大的已经60多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家有第四
代了,快一岁了,四世同堂,挺好的。
新京报:会愿意小辈们从政吗?
刘爱琴:不愿意。我父亲以前总说我不懂政治,活了大半辈子,我也没真正地懂政
治,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都远离政治,平安开心地生活,就很好了。
(原标题:时代造就悲剧 我从来不怨恨)
编辑:SN123
T**********e
发帖数: 29576
2
刘少奇老婆不少,那个王前恨死他文革里贴他大字报,女儿刘涛一家偷渡老挝边境淹死
几个给抓回来。
s******y
发帖数: 17729
3
比说hairi不背粪还假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话动机
: 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总统普京,向32位苏联卫国战争(1941-
: 1945年)做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少奇长女
: 刘爱琴是其中一员。近日,新京报对话刘爱琴,耄耋老人追忆自己在苏联战乱时期度过
: 的青春岁月,以及作为刘氏长女所亲历的时代起伏。
: 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北京报道
: 88岁的刘爱琴精神头儿不错,一头银发梳得整齐妥帖,衬衫搭配西装马甲,没有一
: 丝褶皱。
: 晚年的她,著书追忆父亲、参加纪念活动,但更多时候,她过自己的生活。
: 回想多年前的文革,父亲孤独地死在开封,哥哥刘允斌在铁轨上结束了生命,弟弟

k****u
发帖数: 1686
4
西晋贾南风制造"八王之乱" 借刀杀人铲除政治对手
来源: 中新网
作者:2015-04-13 08:33:20【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热点
推荐
做到这5点 你就是绝世好男人陶渊明与中国菊花文化美女手绘苏州美景!美翻了!00后
小学生晒性感照引热议小龙女疑暗指母亲给垃圾食物老胃病要多吃一种蔬菜
贾南风的暗送秋波,撩动了地方诸侯王躁动不安的心。他们脸上泛着亢奋的红光,
热情似火、前仆后继地奔向京城,然而在熊熊烈火中,和壮丽的洛阳城一同化为了袅袅
轻烟,飘往天国。西晋的灭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个女人和八个男人的故
事。
顾命大臣杨骏太无能
“一个女人”就是贾南风。“八个男人”就是司马氏的八个诸侯王,其实参与这场
动乱的王不止八个,《晋书》将其中的八个汇在一个列传里,所以史称“八王之乱”。
里面头绪纷繁复杂。
只要记住一个简单的线索就可以,那就是:A先掌握大权,然后被B杀了,B又被C杀
了,以此类推。如同美国的电影《饥饿游戏》,轮流厮杀,最后只留下了那个漂亮的女
主人公。西晋也一样,男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倒在血泊中,遍地烽烟,山河破碎。却留下
了一个柔弱的美艳女人,屡屡死里逃生,演绎着一个传奇,最后化作这个王朝的背影,
在异国他乡度过余生。
291年,也就是武帝病逝的第二年,楚王司马玮首先出场。
司马玮是司马炎的第五个儿子,惠帝司马衷的亲弟弟,这年他21岁,分封在荆州一
带。这个人脾气暴躁,对远离京城本来就一肚子气,孤独寂寞,心情烦闷。突然看到嫂
子笑容满面,向他偷偷招手。司马玮大喜过望。
按照规定,诸侯王不能随便进京。但执政的杨骏大笔一批,同意了。他认为司马玮
勇悍难管,留在地方上是个祸害,不如放到眼皮底下收拾他。但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
器活,杨骏就是这样自不量力。于是司马玮这个大煞星堂而皇之地带兵进京。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贾南风让晋惠帝下诏,称杨骏谋反,命司马玮保卫皇宫,
出兵讨伐。杨府也已是灯火通明,大家劝杨骏火烧皇宫的云龙门,先制造混乱,再带兵
决一死战。
杨骏说:云龙门是老建筑,烧了多可惜。
大伙一听,心顿时拔凉拔凉的。京城的禁军负责人多是他的亲信,但杨骏就是不下
命令,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自问:我们怎么办?
等他再抬头,发现周围人都跑光了。
此时府外已是火光冲天,杀声阵阵。司马玮的军队爬到高处,瞬间屋内箭如雨下。
浓烟滚滚中,杨府上下,不论老幼,全部被杀。杨骏无处可逃,躲到了马厩里,被
拖出时瑟瑟发抖,遂被乱刀砍死。
皇宫内杨骏的女儿杨芷心急如焚,派人在布帛上写“救太傅者有赏”,射出宫外,
此时谁还会傻到救杨骏呢?墙倒众人推,这一缎子被捡到,送给了贾皇后,贾南风狂笑
不已,当众宣布:杨太后谋反,罪证在此。
随即将杨芷逮捕,废为庶人。然后先把杨芷的母亲斩首,杨芷抱着母亲发疯似地痛
哭,剪掉头发,跪在贾南风面前自称妾,请求饶母亲一命。
贾南风拒绝,把杨芷囚禁到金墉城,身边的奴婢全部撤走。第二年杨芷被活活饿死
,仅34岁。
杨骏诛灭三族,数几千人受到牵连,全部被杀。
第一个王司马亮被杀
贾南风之前大造舆论,晋武帝遗诏中有两名顾命大臣: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既然
杨骏死了,当然就轮到司马亮了。
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是司马衷的爷爷辈了,被封汝南王(今河南东南一
带)。晋武帝临死前诏司马亮进京,得知杨骏掌权,司马亮在洛阳城外吓得不知所措,
幸好杨骏也是个胆小鬼,没有追杀他。司马亮惊恐之下逃到了许昌。杨骏被杀后,他被
召回洛阳,封为太宰,和太保卫瓘一起总领政务。
他寸功未立,却享胜利成果。立了大功的司马玮只是任卫将军,领北军中侯(守卫
京城北部的禁兵),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都是因为他年轻,资历不够啊。
不仅如此,司马亮、卫瓘还说司马玮凶暴乖戾,不能担当大任,建议让他离开朝廷
到封国去。
司马玮愤怒了,如一只悍戾的狼,对着月亮孤独嚎叫。在宫内,贾南风也眼露凶光
,暗自咆哮。卫瓘老头,曾有旧恨,又增新仇。当初就是他反对司马炎立太子司马衷的
,现在成了绊脚石,一起了结吧。
于是,又一个乌云遮月的夜晚。司马玮再次收到密诏:司马亮和卫瓘专权,令司马
玮收捕。
司马玮看着诏书,有点不对劲,这次诏书写在青纸上,不是写在按规定的黄纸上。
正在疑惑,要不要再问问皇上?送信的黄门郎说:这是机密,肯定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布
,皇上的字你还不认识,快行动吧。
于是,司马玮调动了京城所有的禁军,宣布逮捕司马亮和卫瓘。包围、残杀再一次
上演。
司马亮和卫瓘反应是一样的,诏书由我们过目,哪来的诏书?都问司马玮要诏书,
但司马玮手下的兵没人跟他们废话,立即逮捕,当场诛杀。从夜晚一直到清晨,血气遍
布京城,这场杀戮才告结束。
凶手司马玮成替罪羊
手下的人劝司马玮说:趁现在手上有兵,不如闯进宫去,把贾南风杀了,否则我们
性命不保。
这显然超出了司马玮的心理承受能力,他认为比赛已经结束,已到了领取奖牌的时
间。他幻想着和嫂子亲密牵手,共掌天下。但在贾南风心中,这才是上半场。皇宫内灯
火摇曳下,太子少傅张华坚定地说:养虎为患,不如早除。
贾南风点了点头。
司马玮还没有来得及中场休息,下半场就开始了。宫中传来诏书:司马玮杀司马亮
、卫瓘是矫诏,诸军放下武器,各就各位。
宣读诏书的人还手持驺虞幡,驺虞是传说中的异兽,这个幡代表皇室,是“正品”
的标识。将领们一看,明白了司马玮手中的诏书是假冒伪劣产品,一哄而散。
司马玮被捕。被执行死刑那天,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司马玮从怀中掏出伪诏,流
泪不止。
有一首歌《离不开你》,歌词是这样的:你敞开怀抱融化了我,你轻捻指尖揉碎了
我,你鼓动风云卷走了我,你掀起波澜抛弃了我。我俩太不公平,爱和恨全由你操纵。
在悍妇贾南风面前,两个诸侯王就这样从头到尾被她揉碎、被她抛弃、被她操纵。
从292年到300年贾南风死去,整个国家基本就被这个女人统治,她毫无治国的才能
。然而这八九年国家太平,百姓生活安逸,史书评价是“海内晏然”、“朝野宁静”。
这又是为什么呢?
扬子晚报记者杨民仆
原标题:西晋贾南风制造"八王之乱"借刀杀人铲除政治对手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原标题: 西晋贾南风制造"八王之乱" 借刀杀人铲除政治对手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话动机
: 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总统普京,向32位苏联卫国战争(1941-
: 1945年)做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少奇长女
: 刘爱琴是其中一员。近日,新京报对话刘爱琴,耄耋老人追忆自己在苏联战乱时期度过
: 的青春岁月,以及作为刘氏长女所亲历的时代起伏。
: 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北京报道
: 88岁的刘爱琴精神头儿不错,一头银发梳得整齐妥帖,衬衫搭配西装马甲,没有一
: 丝褶皱。
: 晚年的她,著书追忆父亲、参加纪念活动,但更多时候,她过自己的生活。
: 回想多年前的文革,父亲孤独地死在开封,哥哥刘允斌在铁轨上结束了生命,弟弟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大汉百姓太多,大单于肯定管理不了,大单于只要管住大汉的诸侯王何新:希腊伪史包装的典型范例——伪”米诺斯“文明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故事已经告诉了先富们他们的下场人肉:大流氓刘少奇合法公开蹂躏多少女性?
温家宝出场老是往前插,走的快和邦国平行了刘少奇长孙阿廖沙的中国生活
孙中山:中国的问题不是什么专制,而是太自由了(ZT)谈谈八王之乱
刘少奇三个儿女的凄美跨国恋zz孢子大权独揽并不是能力强的体现
普京拟于今年5月访华 习近平与其会面次数破纪录zt一无是处是包子
俄供中国天然气价或达380美元每千立方米持平欧洲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
聚焦“红二代”:信仰坚定 父辈精神财富受用终生六安汉墓保护彻底烂尾 曾让高铁花4000万绕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爱琴话题: 京报话题: 父亲话题: 司马玮话题: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