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第一个把氢弹介绍给中国的人
相关主题
就算不是最牛,也是很牛的家族了吧。三哥还差氢弹构型,和潜射导弹
俞正声背后势力惊人:中国近代最显赫家族三哥的两弹一星是咋搞定的?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名字从绝密到解禁 竞猜吧,朝鲜还得爆几次还能搞出氢弹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我鳖应该从法国多引点高技术进来,而不是买飞机吧?
日本人搞核电站绝不是为了发电于敏当年在上海算氢弹参数的时候用的啥计算机语言
中国人是如何自己突破氢弹原理的中国“氢弹探路先锋”黄祖洽先生逝世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远远比不上何祚庥于敏构型就是这么简单
方励之当年拒绝了参加氢弹的研究...于敏终于获奖了 --- 2014 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氢弹话题: 系主任话题: 朱家骅话题: 校长话题: 黄敬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a
发帖数: 4465
1
2015年,于敏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能够给于敏老爷子发这个奖,是这个奖
项的荣幸。随后于老爷子获得了“感动中国”这个奖,其实这个奖要发给于老爷子的时
候,应该改个名字,叫“敢动中国?”
随着对于敏的宣传,氢弹作为五大流氓的标志之一,已经广泛深入人心。有了这玩意,
才能在安理会办公室里面有把椅子;才能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不作为棋子被人摆来摆去
;不会在屋子里别人开会讨论自己国家命运的时候,自己坐在走廊上等着宣布结果。有
了这东西,张爱萍才敢说“杀人放火足够了。”
于敏提出了中国的氢弹模型,但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介绍氢弹的并不是他,在这次介绍氢
弹的时候,于敏还是个本科毕业刚刚一年的毛头小伙子,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更对氢弹的
威力毫无认识。这倒真的不怪他们,因为这个时侯距离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还有两
年时间。
这篇介绍氢弹的文章发表在1950年,只有豆腐块那么大,在一份刊物的某一页的下面三
分之一的部分,上面三分之二介绍的是烧瓶、烧杯、锥形瓶的使用。在这片豆腐块大小
的文章里,首先向读者纠正了氢弹的名字和定义(不是什么氢气弹);然后指出氢弹可
能研究成功(果然有五个国家成功了,在去世之前他见到了中国的成功,只是他已经无
暇顾及这些了);随后对氢弹的爆炸当量进行了估算(他估算是几十个原子弹大,这个
基本正确,除了刻意制造的超大当量核武器,那些没法作为武器使用);再对氢弹的引
爆原理进行了预判(必须通过原子弹引爆);再其次指出氢弹的重量和成本可能会低于
原子弹(这一点是正确的,),最后一句话是判断美国和苏联可能已经掌握了氢弹技术
(1952年和1953年,两国相继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最后,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核物理学家,甚至不是物理学家,否则这篇文章不会发表
在一堆烧瓶和锥形瓶如何使用的文章下面,这位作者是化学家。这份刊物甚至不是什么
学术期刊,更像是《中学生数理化》或者是《科学美国人》之类的科普读物。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我们得从北大化学系的兴起开始说起。北大的化学系早就有,
但三十年代之前在国内的地位并不高,直到这个人的到来。说起来国内大学化学系比较
出色的,北大化学系因他而兴起,吉林大学的化学系是因为他把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给派
了过去,武大化学系也因他而蓬勃,中科院的化学研究他的付出也占有很大比重,南京
大学他也在那里工作过,剩下的除了兰大和南开(南开得利于黄海化工社即侯德榜先生
)皆不足论。哦,最后还要补一句,老先生是清华出来的,清华化学系之所以衰落的原
因是院系调整,和老先生没啥关系。
说起他到北大来开创事业,还有段很有意思的故事。1931的某一天,中央大学(今南京
大学)的校长朱家骅召集全院教授系主任开会,这是一次见面会新来的校长要和教授们
认识一下,作为最牛大学的校长的朱家骅开会前早早就到了会场。当时朱家骅三十出头
、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而且作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学识也是要高于常人的。会场之内
,他见到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人,看上去极为邋遢,让他甚是不悦。但见此人衣衫
很旧;旧也就算了,还破;破旧也就算了,还极其的脏;脏也就算了,鞋子还就要把脚
尖给解放了。那时候是《济公》这电视连续剧还没有问世,否则朱家骅就会第一时间联
想到济公活佛了。朱家骅很不悦,校长召集系主任教授们开会,来了个工友这么脏,太
不像话了。
校长大怒:“你干什么的?”
邋遢男坦然:“开会的。”
校长大惊:“你那个系的?!滚,叫你们系主任来。”
邋遢男愕然:“化工系的。好。”
邋遢男遂转身离去。
然后校长开会,化工系主任居然没来,一点也没有给这个新来的年轻有为的校长面子。
一打听,这化工系主任他还惹不起。其实不光这时候的朱家骅惹不起,就算十几年后的
朱家骅做到了中统局长、中央党部秘书长,这个化工系主任他还是惹不起。其实啊,向
大家透露一下,就算是到了台湾,共产党得了天下,甚至到了大家看这篇文章的今天,
这个系主任他还是惹不起。这件事最后以系主任向校长辞职,然后转北大而告终。
为什么一个系主任,校长不仅仅要敬他三分呢?都是因为这个化工系主任背后的关系网
太深厚了。他老婆有个哥哥,叫俞大维,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去台湾之后俞大维当了
十几年的国防部长,期间俞大维的私生子娶了蒋经国的女儿。除了俞大维这层关系,系
主任还有个妹夫叫谭季甫。谭季甫没啥名气有个妹夫叫陈诚。他老婆还有个堂哥,这就
转到了共产党这边了,这个堂哥有个儿子叫黄敬,黄敬有个未婚同居的女人叫江青,江
青是黄敬姑父赵太侔看好的学生,是黄敬的姑妈俞珊把江青介绍给黄敬的;黄敬后来娶
的老婆叫范瑾,两人的儿子回归了祖姓,名字叫俞正声,现在七位长老中排名第四。
不光这个系主任的老婆家里关系厉害,他自己家族关系那更是了不得,他的太爷爷一生
几乎都在家务农,执掌家务,没有出来做官;但是太爷爷的两个兄弟都做官了,一个叫
曾国藩,一个叫曾国荃。而且就算是他家这边的关系到了今天,也是很强的,他有个快
出五服的侄女,叫曾宪植,曾宪植的儿子叫叶选宁,叶选宁的父亲叫叶剑英。
在他的专业方面,这位化工系主任的地位更是超然。他曾经带两个学生去美国学习原子
弹,但是美国人对他们关上了这方面的大门,于是这两个学生就转向基础研究。两个学
生中的一个在他的召唤下回国了,之后成了化学界的第一学霸,即唐敖庆先生,化学界
的学霸很多,但唐敖庆第一学霸的地位没啥可动摇的。唐敖庆回国后又召唤了另一个朋
友回来,这个朋友是徐光宪院士,前几年也得了最高科技奖。刚回北大的时候,这两个
大牛还是年轻人,没住的地方,曾先生在北大燕东园和城里各有一套房子,唐敖庆住燕
东园客厅,徐光宪当时结婚了,和高小霞院士住曾先生城里的房子。
C**********e
发帖数: 23303
2
N******K
发帖数: 10202
3
嘴炮 有屁用

【在 b****a 的大作中提到】
: 2015年,于敏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能够给于敏老爷子发这个奖,是这个奖
: 项的荣幸。随后于老爷子获得了“感动中国”这个奖,其实这个奖要发给于老爷子的时
: 候,应该改个名字,叫“敢动中国?”
: 随着对于敏的宣传,氢弹作为五大流氓的标志之一,已经广泛深入人心。有了这玩意,
: 才能在安理会办公室里面有把椅子;才能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不作为棋子被人摆来摆去
: ;不会在屋子里别人开会讨论自己国家命运的时候,自己坐在走廊上等着宣布结果。有
: 了这东西,张爱萍才敢说“杀人放火足够了。”
: 于敏提出了中国的氢弹模型,但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介绍氢弹的并不是他,在这次介绍氢
: 弹的时候,于敏还是个本科毕业刚刚一年的毛头小伙子,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更对氢弹的
: 威力毫无认识。这倒真的不怪他们,因为这个时侯距离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还有两

z**********e
发帖数: 22064
4
哦,原来也是被文革迫害致死的,死前还是右派。助纣为虐,死得其所啊。
http://phtv.ifeng.com/program/tfzg/detail_2013_08/15/28658091_0
曾昭抡提议培养学生一视同仁 被划为右派
2013年08月15日 14:19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针对科学院、高等学校和工业部门存在本位主义,提出合理使用人力和协调
彼此关系的建议,针对在升学、升级、选拔研究生和留学生时,片面强调政治条件的倾
向,提出了今后应当业务与政治并重,在人民内部,在培养机会上,应该一视同仁等建
议。然而,在随之到来运动中,这篇报道被指定“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以曾
昭抡为首的六个教授都被划为右派,这就是著名的“六教授”事件。
凤凰卫视8月14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49年,中共情报部门的传奇人物潘汉年,登上了赴香港的轮船。他千里迢迢
远赴香港,只为接回一位化学教授,作为全国唯一的科学家代表,这位化学教授即将参
加政协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这位劳潘汉年亲自出征的化学家,就是被赞为“化学旗
手”的曾昭抡。曾昭抡家世显赫,他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后人,也是中国第一批庚款留
美生。归国后,曾昭抡创建了中国化学会重振了北大化学系,为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的奠
基人,还参与审订的化学名词15000多个。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徙中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曾昭抡为
筹组负责人之一。除了学问深厚,曾昭抡也是政治风云人物,他是西南联大有名的进步
教授,曾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为避免迫害,曾昭抡最终走避香港
、美国。直至1949年被迎回国内,1949年曾昭抡曾发过如下的感慨,他说国内局面到了
1949年,无疑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旧的势必死去,新的将要诞生,多年来科学的
厄运可望有转机,对于一个产业落后的中国,未来的建设当中,科学家无疑将处于异常
重要的地位,此时此日的中国科学家,不但用不着害怕大时代的降临,而且应该鼓起勇
气迎上去发挥自己一生伟大的抱负。
1957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公开号召党外人
士帮助党整风,曾昭抡作为民盟中央常委和科学规划组的召集人,积极响应了这一号召
,鼓起勇气迎了上去。他主持撰写了《关于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报告,与费
孝通、钱伟长、黄药眠、陶大镛、吴景超诸教授在座谈会上谈看法,指出了当时在我国
科学体制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科学院、高等学校和工业部门存在
本位主义,提出合理使用人力和协调彼此关系的建议,针对在升学、升级、选拔研究生
和留学生时,片面强调政治条件的倾向,提出了今后应当业务与政治并重,在人民内部
,在培养机会上,应该一视同仁等建议。然而,在随之到来运动中,这篇报道被指定“
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以曾昭抡为首的六个教授都被划为右派,这就是著名的
“六教授”事件。此时曾昭抡最苦闷的是无法继续工作,所幸不到一年后,武大校长李
达的邀请使情况出现了转机。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于敏终于获奖了 --- 2014 国家最高科技奖日本人搞核电站绝不是为了发电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人是如何自己突破氢弹原理的
说起这个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远远比不上何祚庥
偶还是相信于敏构型是不同于TU构型方励之当年拒绝了参加氢弹的研究...
就算不是最牛,也是很牛的家族了吧。三哥还差氢弹构型,和潜射导弹
俞正声背后势力惊人:中国近代最显赫家族三哥的两弹一星是咋搞定的?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名字从绝密到解禁 竞猜吧,朝鲜还得爆几次还能搞出氢弹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我鳖应该从法国多引点高技术进来,而不是买飞机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氢弹话题: 系主任话题: 朱家骅话题: 校长话题: 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