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转载] 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
相关主题
从毛泽东思想到毛泽东主义 zt文化大革命过程简论 补充材料
袁腾飞说军阀割据,四川军阀志向是统一全川澄清对文革的一些栽赃
现在国内已有当年军阀割据的前兆了毛泽东定大跃进指标 陈云发动土法炼钢
各朝垮台,都是由于内乱之后的军阀割据否定毛泽东就是在否定自已zt
俺大胆预测裴宜理:是毛泽东奠定中国家底
想看看军阀割据那段历史毛式社会主义与洪秀全式社会主义异同 (转载)
胡时代已经有准军阀割据状态的苗头了看看毛泽东晚年犯下的到底是什么严重错误
如果中帝进入军阀割据张纤夫纪念毛泽东因言获罪 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泽东话题: 中国话题: 国家话题: 历史话题: 道路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u
发帖数: 36
1
作者:王小石
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一)楔子
巍巍中华,煌煌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雄霸世界,1000年时约为22.7
%,1500年为25%,1600年为29.2%,1700年为22.3%,1820年达到顶峰为32.9%。盛世往
往掩盖了危机,此时经济结构欧美显然优于中国:非农产业荷兰占57%,英国占63%,美
国占30%,中国则仅占1/4,而且和欧美非农产业主要是发展近代工业不同,中国当时的
非农产业大部分是在农村进行的传统手工业、运输、贸易和建筑,城市化水平远低于欧
洲。这说明,欧洲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则陷于停滞。这种GDP质量的巨大差异在
发生战争时就体现得更加明显,欧美近代工业可以高效率地转为军用物资生产,而中国
传统手工业则基本无法支撑战争物资生产需求。
西方列强经过长期的策划与计算,由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帝国在1840年率先发动战争以期
打开中国门户,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英军最多时仅出动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
,但战争仍然以中国失败告终,被迫签署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巨额战
争赔款,割让香港领土,开放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丧失,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自
主地位遭到了严重破坏,也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此后,中国经历了长达百年极为黑暗、屈辱的历史时期,列强群狼不断发起侵略战争,
裂我领土,夺我财富,戮我同胞,而晚晴政府以及后来的民国政府都表现得相当地卑躬
屈膝,用更多的不平等条约来换取暂时的事态平息。中国人民在饱受外敌凌辱的同时,
国内的军阀割据、匪盗横行以及灾荒不断也严重增加了生存的成本乃至生命危险。
智者总是能在漆黑深夜最先望见曙光。1850年,沉迷于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异想天开地预
言,“如果我们的欧洲反动分子在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曾经
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
中华共和国
自由,平等,博爱
一个世纪后的1949年十月一日,另一名伟大智者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国第一次改朝换代后把人民铭刻入国号之
中。共和国建设的六十余年,令这个古老帝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物质层面
,还是精神层面,都与1840年时的晚清社会面貌天差地别。中国再度回到了世界之巅,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一大工业
国,世界经济危机后复苏的核心引擎,大国博弈的重要力量...
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路指引中华古老帝国重新崛起,世界各国智库、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
案。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提出“北京共识”,以之区别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派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但也仅是总结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历史经验。随后,中国模
式、中国现代化之路等名词概念层出不穷,但都没有完整地解答中国为什么能够从被列
强蚕食的病夫一跃成为傲立东方的雄狮,以及为什么在亚非拉美众多的穷困多人口发展
中国家里唯有中国走出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工业强国之路。
我试着从1911年至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分析出有助于中国崛起且持续生效的关键因
素,并将其称为“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也即想说明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是并不是随
意的偶然的,而是遵循其内在历史逻辑的。本人才疏学浅,权当抛砖引玉。
【视频】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http://v.news.163.com/video/2009/9/L/J/V5IOLU5LJ.html ]
==================================
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二)站起来[1911~1949]
鸦片战争敲响了腐朽清王朝的丧钟,而晚晴政府通过签署一项项丧权辱国条约的方式来
苟延残喘,巨额赔款经济负担以及列强洋人跋扈作恶压迫得中国老百姓跪下身去站不起
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的火种在地下不断地升温,清廷色厉内荏的奔波各地
弹压不过是在延缓火山爆发的时间,却也增强了火山喷薄的威力,威力大到革命成功的
结果不仅是改朝换代,而且是王朝政体制度的终结。
1911年初,全国铁路的内资建设潮流显然有碍列强的在华利益。各国一再对清政府施压
,指责其“纵容百姓,专与外国人为难,使中国前途叵测”。国之危亡,仁人志士探寻
救国道路,奸臣贼子也在抓紧卖国。清政府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想向四国银行借债筑路,
并把铁路主权交给英法德美四国,名义上收归国有,实质属卖国行径。四川人民率先发
起保路运动,而后演变为保路同志军起义,无意中触翻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块骨牌。清政
府急调驻扎湖北的清军入川镇压,致使湖北防务空虚。革命党人抓住机会发动了武昌起
义,辛亥革命爆发。
保路运动以及武昌起义仅是压倒晚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晚清政府倒台实属不可避免
,因为不断战败赔款早已让清政府彻底破产,只能采取出卖主权资源和民众财富给列强
的方式维持统治,而这注定是饮鸩止渴不能持久,因此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这样的轻微
局部冲突便引发了各地民众乃至封疆大吏的响应,最终清廷委以兵权的袁世凯反戈一击
逼宫,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王朝就此灭亡。
1912年开始,中国这个大一统王朝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在西方民主革命思潮的冲击下
进入资产阶级各种宪政体制的试验期,真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时中国的各
省自治国家结构组成更类似于美国建国初期的邦联制(而非南北战争后的联邦制),因
为在辛亥革命后各地封疆大吏、革命领袖纷纷响应,相当于以本省之地盘、兵力、民众
投资入股,只不过他们参与的生意是革命。因此革命成功后,每省获得参议院5个代表
席位,便进入了军阀割据互不归属的局面,中央政府仅能实际管控中央周边地盘,对各
地军阀只能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而持续不断地内讧斗争和外敌威胁更让中央无暇顾及
对地方各省的整合掌控,中央政府政体也从内阁制、总统制、君主立宪试验到清王朝复
辟以及北洋军政府,但都不能给中国带来安定与富强。
1919年,这一年份在中国近代史上显得格外重要。这一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准备签
署丧权辱国条约将德国在华利益转让给日本,激发了北京学生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为口号的五四爱国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北京、上海等22个省联动的工人大罢工运动。
中国革命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学生和工人开始觉醒,而未来的革命领袖也开始找到了革
命的方向,这一年已经埋下了一场更彻底革命来终结辛亥革命这一失败试验的导火索。
五四爱国运动最大的历史价值便是这爱国二字。经过学者呼吁、学生运动以及各地工人
运动的响应与传播,捍卫国家统一、不容主权割让的爱国基本信念深入人心。这是1840
年后割地议和重重屈辱压迫下,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最大一次喷薄爆发。从此以后,国
家统一再也不是仁人志士孤独的呐喊,而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诉求,不可阻挡。中国
人认识到,中国要强大,要摆脱列强侵略凌辱的命运,首先就要实现国家统一,对外要
坚决斗争收回主权,对内要终结军阀割据局面。国家统一是中国道路的第一个历史逻辑。
在成为党和国家的领袖之后,毛泽东非常强调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强调纲举才能目
张。其实在1919年左右,毛泽东已经在探寻解决中国问题本质的“道”。他悟出了“今
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
也。”此时分析,毛泽东应是在当时便慧眼看透了中央政府的各种欧美式政体试验以及
政策,都因不触及改变军阀割据实质分裂的国家结构而不能落地实施,沦为不痛不痒的
细枝末节。实际上即便扭转了各省自治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国形成了统一国家,也
并不适于搞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因为当时欧美列强靠侵略掠夺和近代工业发展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而且欧美各国基本上没有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因此,他们需
要所谓的多党制选举制度(本质是资产阶级精英代议制)来平衡资本财阀内部各派别的
利益,也能够在政府偏离资本财阀整体利益时及时刹车换人。但中国却是一个人口众多
而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落后农业国,蛋糕还没有做大到可以单纯考虑划分平衡的时候,
而且黄河、长江年复一年的洪涝灾害更需要中央集权的统一调度救灾,此时配上刹车只
会让国家发展更加停滞不前,中国国内资本财力弱小也根本无法抵御西方资本财阀插手
来操纵中国的政党选举。中国此时急需在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的发展道路上迎头赶上,
那么就需要强大的高度组织的动力系统,需要用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构来凝聚整个
国家的力量全力追赶。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并用中央集权这种组织结构把五个手指握成
强有力的拳头,便成了毛泽东此后的奋斗目标。举国上下的当权者、革命者和知识阶层
都在争论欧美哪种中央政府政体更适合于中国时,唯有毛泽东看透表象直达本原。大智
慧者,当如此也。中央集权是中国道路的第二个历史逻辑。
别说其他国家,就是美国,林肯在1860年代顶住违宪骂名坚决发动南北战争维护美国的
国家统一,把建国时松散的各州可以随时独立的邦联制扭转为中央集权下的联邦制。虽
然战乱伤亡损失惨重,但林肯一举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最受崇敬的总统,可见捍卫国家
统一、通过集权发展强大对美国人而言也远远重于所谓的民主自由。美国南北战争后,
南方奴隶主再也无力阻挡美国的工业化进程,1894年,美国终于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大工
业国,同时也在向着世界第一强国大步迈进。美国之前的世界第一强国是英国,也是通
过工业革命成就了世界霸主地位,以机器代替人力,实现了农业社会中的手工业所不能
达到的生产效率,凭此人口小国英国也站到了世界之巅。中国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到了西
方列强工业立国的巨大成功,李鸿章等发起的洋务运动就是模仿西方工业化的实践,但
中国当时尚不是主权独立、统一的国家,因此洋务运动失败、企业被外资吞并就是必然
的了。尽管如此,洋务运动仍然促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发展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现代工业的
产生和发展。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它让中国从上到下都见识到了现代工业的高效率与
高组织性。这种高组织性正是中国社会所缺乏的,面对外敌时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因
此,在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后,工业化是中国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工业立国是中
国道路的第三条历史逻辑。
在外忧内患动荡不堪的当时中国,如何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呢?毛泽东既然认为“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那么他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深刻地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
呢?毛泽东等爱国青年在创立以“改变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后,无时无刻不
在思考这个问题。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等人创办《湘江评论》周刊创刊,毛泽东执
笔创刊宣言写到:“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
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
资本家不要怕...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强权而得自由”而已。各种对抗强权的根
本主义,为“平民主义”。宗教的强权、文学的强权、政治的强权、社会的强权、教育
的强权、经济的强权、思想的强权、国际的强权,丝毫没有存在的余地,都要借平民主
义的高呼,将它打倒。”笔力千钧,直透纸背。短短几句话便找出了改变中国与世界的
根本力量,那就是民众联合的力量。在官僚、军阀、资本家面前,民众看起来是弱势的
一方,那是因为民众是分散的,一旦被号召组织起来联合到一起,那必将是所向无敌的
震撼力量。民众联合是中国道路的第四个历史逻辑。
1919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联系密切,同时更广泛地研究马克
思主义。后来他回忆说:“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
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至此,
毛泽东又找到了号召组织民众联合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1919年终将在青史上闪
耀光辉,正在于这一年是中华民族爬出漆黑沼泽谷底的中国道路的形成元年。中国道路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中华民族复
兴道路。1840年后被腐朽晚清政府与凶残西方列强压迫得跪下去的中华民族,在1919年
终于昂起了头颅。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
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参会的全部名单13人,1949年建
国时只有毛泽东、董必武登上了天安门,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和陈潭秋在建国前便
病逝或壮烈牺牲,李达、李汉俊和包惠僧中途脱党,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和陈公博
公然叛党投敌。可见当时进行解救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何等的艰难,以常规力量对比
角度计算革命成功的希望实在微乎其微,没有超于常人的信仰定力根本坚持不下来,没
有超凡入圣的智慧抉择更是根本活不下来。
中国共产党建党是在苏联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起初的工作开展也是遵循苏联的革命模
式:发展工人运动。但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因此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还很
弱小,1921年全国的产业工人总人数才约为200万人,这与苏联十月革命时的工人阶级
力量相差太远。因此中国共产党起初走的工人运动革命路线遭遇了重大挫折。毛泽东在
湖南帮助的两位工人领袖黄爱、庞人铨在组织罢工后便遭到了军阀赵司令的秘密杀害。
毛泽东极为愤慨,两次召开追悼会,发行纪念特刊,形成了全国范围声讨赵军阀残忍杀
害工人领袖暴行的浪潮,可惜赵军阀毫发无伤,还是做他的军阀。此时,毛泽东开始思
考,“平民主义的高呼”还不足以打倒军阀,必须掌握赵军阀所拥有的力量——枪杆子
,才能将其打倒。
1923年,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实力弱小的中国共产党与同样实力不强的国民党展开合
作。1924年1月2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注意国民党
一大比中共一大还要晚两年多。毛泽东以国民党湖南组织创始人和中共三大中央局秘书
身份出席,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负责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就是笔杆子的掌
握者,这段工作奠定了毛泽东后来夺得天下重视宣传工作的路线。毛泽东在国民党领导
层中排名十三,地位比蒋介石都要高得多,年仅三十一岁就成了中共、国民党两党的最
高层面领导人。此时,蒋介石在孙中山安排下筹备黄埔军校事宜,而枪杆子就是蒋介石
日后叱咤风云一时的核心本钱。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国民党内分为左右两派。随着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国民
党内部又涌现以蒋介石、戴季陶和胡汉民为代表的掌握军权的新右派,预示着国民党向
着军阀统治迈进,这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都意味着灾难。而最早觉察到这一苗头的正是
毛泽东。他在1925年12月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写道:“谁是我
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
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这篇文章可以
称之为革命纲领性文件,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篇。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摆
脱了共产国际灌输的工人运动是革命成功唯一路径的束缚,认识到中国最广大的赤贫的
农民,才是可以依靠的力量,此时他们还没有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强大力量,只是因
为还没有被组织联合起来,一旦革命力量把他们发动组织起来,所有的权贵、军阀、资
本家都会在他们巨大的力量面前颤抖溃败。强化组织是中国道路的第五个历史逻辑。
但此时被中共四大赶出中央局的毛泽东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得到中共领导者的重视,蒋介
石却因为军队力量的建设强大得到了江浙财团以及其背后的英美势力的青睐,为此蒋介
石不惜与苏联和共产党彻底闹翻。很快,蒋介石就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这次试探发
现苏联与中共束手无策不敢反击后,蒋介石随即在1926年推动国民党出台《整理党务案
》,把共产党从国民党的领导岗位上赶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依附于国民党,在国民党右派的无理挑衅下又在共产国
际的命令下没有果断斗争,蒋介石发现中共这么好欺负,终于露出了残忍刽子手的真面
目。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逮捕和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
命群众。面对危机,软弱的陈独秀没有任何作为。毛泽东则预感到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
的大劫难即将到来,忧心忡忡,写下《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
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涛涛,心潮逐
浪高。
6月10日,汪精卫撕下左派伪装,与蒋介石、冯玉祥联手反共反苏,史称宁汉合流。新
民学会的另一位创始人蔡和森,时任中共中央局常委,提议由具有思想智慧与行动力量
的毛泽东担任湖南省委书记,毛泽东立即赶到长沙开展工作,决定要用武力反抗反革命
军阀势力,以枪杆子还击枪杆子。这样,毛泽东的笔杆子与枪杆子两大武器双剑合璧,
为日后的革命胜利积蓄着力量。诚如毛泽东的预判,汪精卫一旦撕下左派伪装,就比蒋
介石更右更血腥。7月15日,汪精卫政府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非法,到处逮捕屠杀共产
党员和进步群众。武装的屠杀必然要以武装的斗争来反抗,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要用几十
万人的血才能弄懂,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下定决心。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
的共产党人,在南昌率领国民革命军贺龙、叶挺部两万多人起义了,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军旗上的“八一”便来源于此。毛泽东出席后随后中国共产党的
“八七会议”,正式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民众联合后强化组织,然后形
成武装力量,才能夺取政权。掌握武装是中国道路的第六个历史逻辑。
不可思议的是,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等人仍然不能接受毛泽东的武装夺权的
路线,仍然坚持走工人运动这一马克思、列宁提出的正统道路,即便这远远背离了中国
的实际国情。毛泽东毅然决然地选择下乡上山,要实践自己制定的革命路线。8月9日,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他制定了5条纲领:1.与国民党决裂
。2.建军。3.没收土地财产。4.高举共产党旗帜。5.组织政权。起义并未如设想的那么
成功,因为反动军队的武装更加强大也更加训练有素。毛泽东指挥果断下令撤退,放弃
自投罗网的攻打长沙,退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山区。此时,毛泽东做出伟大的决策:“三
湾改编”。对于这支打剩下不足千人的部队,毛泽东做出了令人惊讶却绝对英明的决策
:缩编。愿走便走还发路费,只要把枪留下。而留下来的不再发饷,而且要接受严格纪
律的约束不能侵害民众,因为毛泽东要建立的军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人民解
放而打天下。同时,实施官兵平等、党指挥枪。三湾改编的伟大程度甚至要超越南昌起
义,因为南昌起义依靠的还是旧军队,而三湾改编后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几千年来中
国第一支不靠发饷召集的军队,在世界上也独一无二,而且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
仰与人民军队两位一体不可分割,毛泽东为武装注入了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永远为人民
解放而战。
毛泽东带领这支人民子弟兵上了井冈山众所周知,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后毛泽东一边领导
打仗扩大地盘,一边在根据地实践土地改革,苏联留学归来的中共中央高层此时偏向极
“左”路线,要求土改要“大杀大烧,使小资产变为无产阶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
在这时毛泽东又体现出因时制宜的灵活性,仅抓捕、分发了大地主、土豪劣绅的田地,
基本不杀,对于支持革命的富农的土地都没有收缴,因为他知道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还很弱小,需要最大范围地联合民众,拘泥于本本主义只会走向灭亡。结果中央在共产
国际代表的建议下做出开出毛泽东中央委员的决定,却被特派员误传为“开除党籍”。
正确的毛泽东被误传的中央决定变成了党外人士,也就不能再担任井冈山红军的前委书
记,相当于解除了军事指挥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走过多次错误路线,大多都是
因为共产国际不考虑中国国情的错误指导造成的,都可以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不能独
立自主做决定的结果。独立自主,在此后被毛泽东及共产党人格外的高度重视,就是因
为走过太多弯路,牺牲了太多的同志,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独立自主是中国道路的第七
个历史逻辑。
很短时间后,毛泽东又被请回前委书记的位置上,一方面是中央发现误传了决定,另一
方面更因为一离开毛泽东就不再打胜仗了,而毛泽东回来指挥便能够连续打胜仗,毛泽
东在1927年后到1935年间的几起几落,都印证了这一“真理”。在活下来便是胜利的武
装革命斗争初期,毛泽东用高超的军事能力赢得了红军将士们和中共领袖们的切实信服
。其实,总结起来,毛泽东此时展示出来的军事思想就是八个字:掌握主动,避实就虚
。但真正能悟透这八个字并能坚持执行下去并不容易,因为这样的作战方式很辛苦,需
要不停的转移部队寻找作战时机,靠拉壮丁和给军饷拉起队伍的国民党军队即便识破了
也无法使用,这就是毛泽东三湾改编的光辉意义,只有心怀天下受苦受难人民的人民子
弟兵才能吃得这等辛苦。而在红军军中,毛泽东一手指导提拔的林彪和曾任毛泽东警卫
连长的粟裕就是从毛泽东身上活学活用军事思想最为受用的两位将领,后来成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中军功最盛的元帅和大将,这是后话。
红军在中央表决撤掉毛泽东军事指挥权后遭遇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展开长征,事实上
就是被迫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在长征途中,中央仍拒绝归还毛泽东指挥权,博古、李
德从起初的蛮干变成消极地避战,在湘江遭到了优势敌军的夹击,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
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湘江的谁被红军的血染红。在周恩来接替博古、李德掌握军事指
挥权后,他有自知之明地求教于毛泽东,在毛泽东指导下,1935年1月红军西渡乌江占
领遵义,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意义就在于中
共中央终于承认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尽管当时确定周恩来为军事最高负责人,但周
恩来从未再下过指挥命令,全权交由毛泽东定夺。而也正是在遵义会议为起点,中国共
产党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做决定,共产国际不再能对中国发号施令,此后的中国共产党
做决策更考虑中国实际国情,也就很少再出现重大的路线失败。张闻天曾提议毛泽东担
任党的总书记,但是被毛泽东拒绝了,可见毛泽东并不贪恋党的最高权力,他更希望通
过贡献军事指挥能力让红军将士的鲜血流得最少。遵义会议完全符合党的章程规则,毛
泽东光明正大地靠党内中央委员民主投票获得了稳固的军事领导地位,这是共产党人的
多次试错后最英明的决定,军事指挥权集中到由毛泽东和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决定
,事实上就是毛泽东亲自掌握军事指挥权,因为周恩来和王稼祥对毛泽东绝对信服。确
实,战场上瞬息万变,做军事决策时容不得坐下来慢慢讨论,需要指挥权相对集中。有
民主也有集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最高原则。民主集中是中国道路的第
八个历史逻辑。
毛泽东重新掌握军权后,用神出鬼没的四渡赤水摆脱了优势敌军的重兵包围,得以从容
北上。北上要通过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地区。毛泽东这时候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民族
政策,强调各民族平等,而且汉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在毛泽东之前历朝历代少数民族
都是要向中央政府掌权民族纳贡的低一等级民族,何时得到过平等乃至优待的待遇?毛
泽东的民族政策是非常进步的,是基于民众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为中国日
后的民族大团结打下了坚实基础。民族平等是中国道路的第九个历史逻辑。
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没有辜负毛泽东的厚望,他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红军顺利
地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抵达延安。在国民党围剿兵力与红军对比最为悬殊的时候,在蒋
介石军队掌握更为扎实的江西,蒋介石都没能把毛泽东指挥的红军围剿消灭,当中共红
军抵达远在西北的陕西延安后,隔着山西军阀阎锡山,蒋介石就再也没有办法奈何得了
毛泽东了。直至1936年底,蒋介石飞到延安气急败坏地督战并非嫡系的西北军和东北军
剿灭中共红军时,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民族大义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毕竟抗击日军
侵略才是民族大义。此后,蒋介石无奈接受毛泽东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后来有颠倒黑白史学家说是日本人帮助了共产党夺取天下,事实上只要你研究透蒋介石
几次围剿红军的战史,你就会发现蒋介石根本无法把毛泽东指挥军事及指导土地革命的
共产党剿灭。只是,在蒋介石逃避抗日而把战争矛头指向中共搞内战的倒行逆施更快地
让中国的仁人志士和底层民众用脚投票,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身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短短4年时间,蒋介石原本优势于中共三倍的军力(430万人对127
万人)就被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地击溃了,直到退无可退困守台湾孤岛。这不能不说
蒋介石在抗日大义上的亏欠以及依靠英美财阀却掠夺背离民众大有关系。
1911年到1949年这三十八年的历史,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使
用的手段前期是各种政体试验,后期是军事斗争。因此政治和军事成为这段时期中国社
会的最高主题,而经济还处于并不重要的地位,事实上这几十年中国经济也确实处于几
乎停滞不前的境地。
在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中,有一句
话光芒万丈,被历史永远地铭刻下来:“中华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1949年建国以后,虽然还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等局部战争,经济建设不可避免
的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中国已经被列强、军阀、财阀压榨掠夺耽误了百多年
的时间,抓紧时间进行工业化建设必然成为建国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首要任务,在
革命时段生效的九大历史逻辑是否仍然在经济建设时段生效?中国道路是否又产生了新
的历史逻辑?就要等下回书《壮起来 1949~1976》来分解了。
写这种历史分析文章真的好累,请大家谅解我行文中难以避免的笔误与见识偏差。期待
您的指正和批评,我们有共同的出发点:中国进步,责在你我!
参考资料:
任志刚先生的《为什么是毛泽东》http://read.jd.com/15860/ 史料充足,论理精辟,推荐购买深读。
《剑桥中华民国史》http://www.quanxue.cn/LS_MinGuo/JianXiaoMingGuoIndex.html 史实可观,史评偏颇
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三)壮起来 1949~1976
1919年,中华民族昂起了头颅,短短三十年后,中国人便站直了身躯,即便面对世界上
最强的两个大国也绝不屈服。而这一过程,几乎完全靠中国亿万同胞自己的觉醒和奋起
,在人类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烙记。
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的全面内战,于1948年底已进入了人民解放军横扫华北并
继续向南进击的局面,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眼看蒋介石就要兵败大陆、解放军行将进
军江南完成统一大业,1949年1月10日斯大林发给中共的电报中却说苏联赞成中国停止
内战实现和平。毛泽东回复电报给斯大林坚定地说不,人民解放军果断南下势如破竹。
毛泽东在1949年4月11日的谈话中说:“我们没有听他们的,我们过了长江,美国并没
有出兵,中国也没有出现南北朝。”独立自主这条历史逻辑已经溶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
里,绝不会再走对列强卑躬屈膝的回头路,即便对方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
短短几个月后,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中国大陆境内军阀割据的局面被基本扫除,国家
统一这一历史逻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执行与实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
告建立,外国军队全部退出中国的领土领空(旅顺口领海有苏联驻军),中国彻底收回
关税主权。一个蓬勃向上的新中国让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内的各阶层人民为之振
奋。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终于实现统一安定,部队正准备大规模复员,全国工作重心已经
转向经济建设,重中之重便是历史性地启动工业化进程追赶欧美列强,实际上建国后的
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展开的。早在1944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日本
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
后。中国社会的进步奖主要靠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
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9年3月毛泽东再度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
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
会主义国家。”这已经显露出毛泽东的治国方略:以工业化进程为强大动力,推进国家
经济、国防、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福利。工业立国的历史逻辑终于
在共和国建立后得以落地实施。新中国这个不屈的战士已经站起来了,但是仍然瘦骨嶙
峋,唯有靠工业化建设壮起来,才能从容应对更为强大的对手。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发起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第二天美国便采取军事干涉行动
,并且派第七舰队野蛮进驻台湾海峡,中国收复台湾军事计划被迫搁浅,美国此时已粗
暴地军事侵犯中国领海。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从仁川登陆,很快便打得北朝鲜
军队溃不成军。中国起初断不同意北朝鲜贸然发动战争,但战争爆发后美军不顾中国抗
议不断侵犯中国领海领空,而且向北越过三八线威胁东北工业建设,中国人民志愿军便
雄赳赳地跨过鸭绿江拒敌于境外,这恐怕就是我们外交辞令中“中国不惹事、但绝不怕
事”的历史源头。中国在今日没被任何大国操纵,因为幸有毛泽东的决策担当,幸有彭
德怀司令临危受命和包括毛岸英在内的志愿军将士们的浴血牺牲,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打出了比较安定的中朝边境,更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外战结局都是割地赔款的民族
耻辱。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家卫国的同时,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据统计,1950年新解放区有4万名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被反革命分子残杀,敌对势力
时时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农业生产、工业化与国家财政经济建设也都需要安定的
内部环境,因此中央派军进藏争取西藏和平解放,各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剿匪斗争、镇
压反革命运动及取缔反动会道门的斗争,全国范围内针对官员体系展开“关于实行精兵
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由“三反”
运动又发现资本家采取各种手段腐化、渗透各地官员,因此又展开针对资本家体系的“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
“五反”运动。这些工作都还是以被动防守为主,真的要让中国安定,就必须要让人民
安居乐业,那时人民就会自发联合起来与破坏安定的势力斗争到底,这就是民众联合的
历史逻辑。那么,首先就需要把毛泽东自井冈山时期创造并实施完善的土地改革运动贯
彻到全国范围内,解决最广大底层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同时这也是向人民宣告,“分
田地”不是中共为夺取天下开出的空头支票,而是夺取天下后要坚定落实的目标。
民国时期,由于人口多,土地少,而且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官绅、地主手里,每年都
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穷苦平民饿死,而近两亿的赤贫农民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没有钱
承担基本的医疗服务,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婴儿死亡率为20%,人均寿命只有区
区35岁,这些如今看来不可想象,却是铁打的历史事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
就是包括民国在内的旧中国的真实写照。那些为地主失去财产权抱怨侵犯人权的公共知
识分子们虚伪得令人发指,他们难道不明白亿万平民的生存权要远远优先于极少数官绅
地主的财产权吗?全国除西藏外的土地改革运动在1952年底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和少
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从根本上解决了穷人的吃饭问题。新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
了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而且通过这次土地革命,还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平等意识
和觉悟水平。穷苦农民挺直腰杆不再觉得低人一等,分到田地后一改萎靡麻木的精神面
貌,干劲十足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事业中来。
1951年,中共河北省委党代会上有人揭发天津地委两任书记刘青山、张子善利用职权贪
污国家救济粮及公款总计达171亿元(旧币)。当时对贪腐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仍
采取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让各级干部和群众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552人中有535人同
意处以死刑。报到中央,毛泽东召集会议说:“这样的叛徒和蛀虫,有多少就清除多少
,清除了他们,不是降低了党的威信而是提高了。不杀,就不能平民愤,不能正党纪国
法。我们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呢?”会议一致决定判处刘张死刑。河北省的一些干
部对此想不通上京求情,毛泽东语重心长地答复:“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高,功劳
大,影响大,所以我们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乃
至2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
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
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才面临权力滥用这一重大课
题,中共中央清醒地意识到唯有铁腕严惩腐败防微杜渐,才能确保整个政权组织始终得
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坚定反腐是中国道路的第十个历史逻辑。
1952年10月,各地剿匪完成,三反、五反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西藏也已于
1951年5月实现和平解放,这为1953年即将启动的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创造了安定
的内部环境。此时,还需要为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结构做好组织上的调整准备。由于解
放战争后地方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东南六个大区都是从军管发展起来的,
因此四大野战军的指挥官掌握重大实权:一野彭德怀,二野刘伯承,三野陈毅、栗裕,
四野林彪。中央出于防止军阀割据再现的考虑,几位开国将领也有忠心为国的政治觉悟
,四大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都先后离开了自己原来部队,另有安排。到1952年底,为进
一步防止藩镇重权,中央再将四大野战军的继任负责人饶漱石、邓小平、邓子恢、习仲
勋和高岗等五大局的第一书记调至中央工作,其中高岗身兼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国家计划
委员会主席两大要职,史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这些安排都实践了中央集权这一
历史逻辑,高度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各省的掌控力,为国家一盘棋的国民经济计划奠定了
高效率的执行力保证。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
势后制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建国初期,新中国领导人曾商议在独立自主
的基础上可以开放地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各国进行经济往来,在工业化的道路选择上
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即先发展轻工业,缓和内部矛盾,逐步积累资源、资
金再发展重工业,而进入物质生产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但朝鲜战争爆发后,形势急转
直下,美国率领西方阵营国家开始对中国展开20多年的经济制裁与封锁禁运,并非坊间
传闻的毛泽东要闭关锁国。工业化进程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生产设备,此时这些生产设备
都在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之列,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唯有发展装配制造
重工业自行制造生产设备,同时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都迫切需要重工业
的支撑,因此中国效仿已经验证成功的苏联在封锁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赶超西方之路,已
是最优选择。1953年5月中苏补签《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
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已确定的50项和1954年增加的15
项,共156项,列入“一五”计划,涉及航空、军工、钢铁冶金、电力、机械、煤炭、
造船等新中国最迫切需要发展起来的重工业领域。苏联技术和专家支持属于无条件支援
,同时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苏联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共和国经
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十年期还清。这种地缘毗邻的一个大国近乎无私地
帮助另一个大国推进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重工业建设,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主
义阵营兄弟国家间肝胆相照的深厚友谊还是存在的,任谁也无法抹杀。
苏联的外援毕竟只是起到引导和协助作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多还是依靠中国人自力
更生的集体奋斗,甚至牺牲自身利益。由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库的财富
基本上都被蒋介石掠到台湾,新中国政府的财政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中国以
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方式发展,因此实施以计划统筹国家产业建设、统一制定包括工资
在内的各要素价格和高积累低消费的低成本发展方案。这种发展方案非常有助于落后农
业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却容易在生产要素能够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开放结构下脆
弱地崩溃,正是美国主导的对新中国经济封锁禁运帮助我们规避了这一风险,福兮祸所
伏、祸兮福所倚的中华辩证法思想再一次显现高明。在低成本发展过程中,农民低价向
全国贡献了粮食等农产品,工人工资中的大部分归入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工业生产,大多
数的知识分子不计收益地投入到共和国的建设当中,他们的收入虽然受到了损失,但他
们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因为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承诺给他们:中国必会在人民自力更
生的工业化建设中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这是1840年后数代中国人共同的强国梦。一个
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民满怀希望,这样的国家会不断地创造奇迹。希望和信念把
中国人强化组织起来,组成了一部高效的国家机器,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澎湃能量。善于
总结历史智慧的中华民族优势在于,只要适应了工业化这个游戏规则,迎头赶上就只是
时间问题。
1953年底,毛泽东为了减轻自己担负的繁重的日常工作,加强集体领导,同时腾出更多
时间考虑治国战略问题,提出将中央的领导班子分为一线、二线。这样,党和国家的领
导机构将进行大幅度调整,人事安排也会做相应调整。刘少奇关于税制改革的政策没经
中央讨论直接施行下去,取了很不好的效果,引起毛主席不满和批评,风头正劲的高岗
便觉得顶替刘少奇的机会来了,开始私下串联四大野战军的实权人物彭德怀、林彪、饶
漱石、邓小平和中央书记处的陈云。却只得到了饶漱石的积极响应,彭德怀和林彪不置
可否,陈云和邓小平向中央汇报了相关情况。而高岗不仅针对刘少奇与“四大金刚”,
竟然同时将矛头指向了周恩来,一时之间树敌太多遭遇反击。毛泽东虽然不满刘少奇的
一些路线政策,也着实爱惜高岗治理经济的才干,但实在不能原谅高岗、饶漱石私下串
联军队干部并封官许愿挑战“党指挥枪”大原则的过头做法,因为军阀割据对中国造成
的巨大伤害仍历历在目,党掌握武装这一逻辑再度生效。毛泽东指导邓小平、陈云做发
言提倡增强党的团结,反对高饶分裂中央的行为,保护了刘少奇的党内权威。为了表彰
邓小平与陈云维护党的团结所作出的贡献,1954年他们同时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
来的八大上邓小平当选为党中央的总书记(毛泽东仍当选为党中央的主席),而陈云则
成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两人的党内地位迅速提高,与刘少奇、周恩来共同成
为一线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1954年起毛泽东退居二线到各地调研制定治国战略和研究
国际形势问题,可见毛泽东并不贪恋权力。执掌新中国仅仅五年,毛泽东就让出一线执
政权力,着力培养比他年轻5岁的刘少奇和年轻11岁的邓小平。
1956年,毛泽东拿出了他潜心研究的成果。他在内部做了《论十大关系》讲话,以特有
的东方思维方式,把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党内和党外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做了纲领性的探索,指出在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农业和轻工业生产,要注意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这其实给后来的改
革开放提供了思想准备。在文化方面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使得知
识分子群体非常振奋与活跃。1957年,毛泽东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
话。指出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
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而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的原因,毛泽
东敏锐地指出官僚主义作风是一个主要方面,他说:“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
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
、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
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
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正是因为毛泽东终其一生
致力于实现人民解放而获得平等地位,人民才世世代代地尊敬爱戴他,这是最朴素最公
正的平民智慧。而官僚主义作风的蔓延不绝,也埋下了文化革命的起因。对于少数民族
问题,毛泽东指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这里又论述了民族平等这一历史逻辑的重要
性。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省份实行民族自治,但这种民族自治与苏联的中央放手式民族
自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是派大量汉族干部援助少数民族区域帮助他们建设发展,从而
让汉族与少数民族形成深厚的民族感情,因此苏联在80年代经济发展停滞时期便发生严
重的民族矛盾,最后民族自治区域就推动苏联解体成了独立国家,而中国则没有爆发严
重的民族矛盾,原因在此。
1956年到1957年,中苏关系发展进入了蜜月期,虽然毛泽东对赫鲁晓夫二十大彻底否定
斯大林不满,提出斯大林同志虽有独断专行问题但主流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中苏大
方向还是合作更加密切了,中共也在社会主义阵营取得了更高的地位,“波匈事件”都
是中国帮助处理,稳住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但“波匈事件”也触发了中国国内的反
右运动, 1957年九月二日,中共中央发出一份题为《中共中央关於严肃对待党内右派
分子问题的指示》,文件中指出已经统计出党内右派三千多人。连同之前的党外人士,
合计五千多人,这是当时毛泽东及中央对反右运动规模的一个预估。在中央反右领导小
组的主导下,最后呈报给毛泽东却是右派五十五万人,难免有一部分右派是为完成指标
的应付错划,但反右运动本身在当时国内的情势下却是正确的,凝聚了民心继续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时任领导小组组长的邓小平后来回忆说:“1949年到1957年,我们用八年
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这
个时侯出来一股思潮,它的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领导。有些人是杀气腾
腾的啊!当时不反击这种思潮是不行的。问题是随着运动的发展,扩大化了,打击面太
大了,打击的分量也太重。”
1958年启动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成了主题词,这里面有国内国际的多重因素
。国内方面,苏联在战后用了12年恢复经济,又用了7年时间才完成了社会主义所有制
改造,而中国只用了3年时间恢复经济,不到3年的时间在1956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给了中国领导层可以快速赶英超美以很大信心。国际方面,1957年美国单方面终止
大使级外交沟通激怒了毛泽东,他深感美国敢于如此傲慢就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太落后,
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与美国掰手腕。而在1957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期间,赫鲁晓
夫提出苏联15年后主要工业品产量将超过美国,毛泽东便信心满满地回应15年后中国可
以在钢产品产量上超过英国。同年12月2日,刘少奇向全国正式宣布了用15年时间在主
要工业品产量上赶超英国的口号。除了周恩来和陈云曾坚持保留反冒进意见外,包括刘
少奇、邓小平、彭真在内的大多数中国领导层与毛泽东一样信心百倍。大跃进出发点并
没有错,这是从上到下全体中国人忍辱百年后喷薄而出的强国心愿,而且15年赶超英国
也并非毫无可能,事实上17年后的1975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就超过了英国。但急于求成
的情绪自上而下蔓延过度,催生出粮食产量浮夸风、全民土法大炼钢铁和仓促推进人民
公社等激进做法,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被弃之一边。刘少奇作为一线主要领导人积极参
与了大跃进的决策与发动。刘少奇依据熟悉的苏联集体农庄模式提议建立了人民公社、
集体食堂,人民公社推进速度之快让全国上下相信马上就能进入共产主义。对于赶超英
美刘少奇甚至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设想。1958年7月2日,在同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工人座
谈时,他预言:“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
。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乐观估计与浮夸指标也让
毛泽东对亲自发起大跃进运动的成效深信不疑,在8月份的北戴河会议上宣布1958年钢
铁产量提高到1070万吨,比1957年的535万吨翻一番。但很快地,真正做过农民的毛泽
东就率先发现了亩产十万斤粮的浮夸指标严重偏离了实际。1958年11月起,毛泽东各地
召集会议批判大跃进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要求纠正“共产风”和“浮夸风”。让今
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是,很多省委书记仍坚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对毛泽东的批评
有抵触情绪。毛泽东讲了一段很激烈的话。他说:"我现在代表五亿农民同一千多万基
层干部说话,我要搞右倾机会主义反浮夸风,非贯彻不可。你们如果不一齐同我右倾,
那么我一个人右倾到底,一直到开除党籍。"他说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经
过更长得多的时间。要求纠正“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激进思想,反对集体食堂吃大锅
饭。1959年的上半年毛泽东继续到各地推进反对浮夸风和共产风,同时也多次进行自我
批评。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毛泽东本已定调为纠正大跃进运动中“左”的错误
,但半路杀出的彭德怀用万言书批评毛泽东纠左不够彻底,显然指应追究主持一线工作
的刘少奇和邓小平的责任。毛泽东为了再次维护党的团结与稳定,不得不把庐山会议主
题改为批判彭德怀,事实上维护了刘少奇、邓小平一线领导集体的权威。会后,反“左
”的口号虽然不再提,但毛泽东仍然没有放松反浮夸风、共产风工作的推进,1961年刘
少奇在深入农村调研后也开始反思浮夸风问题的严重性,毛泽东在大会上予以高调表扬。
全民大炼钢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生产,河南等地的夏粮甚至因为没有收割而坏在
地里,各地粮食产量并没有像上报数据那样增长反而是减产了,1959年到1961年中国经
历了建国后第一次粮荒。民国时期几乎是年年大饥荒饿死数百万人,解放后因为采取土
改政策以及国家统购粮食调度基本上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饥荒,而1958年掀起的浮夸风令
国家统购计划调度基本失灵,造成了此次粮荒的意外发生。孙经先教授通过多年收集数
据调研分析,用严密的论证与充足的事实揭穿了流传甚广的“饿死三千万”谎言,三年
期间实际上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年不到90万人,但已称得上是重大施政事故,足
以反映出偏离实事求是作风搞浮夸风危害之大。毛泽东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反五风之后,
中国就彻底告别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摆脱不了的饥荒问题。1964年,毛泽东为彭德怀平反
,在宣布平反的会议上毛泽东安排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参加,当着大家面对彭德怀说
:“老彭,真理可能在你那一边。”但毛泽东没有后悔庐山会议上的抉择,因为相对于
维护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个人的荣辱实在不算什么,毛泽东自己在1935年遵义会议
前遭遇几起几落的个人磨难,他自始至终注意维护中央的权威。
在高饶事件和庐山会议上,毛泽东两次维护了刘少奇的权威,显露出他对亲自选择的接
班人寄予厚望,虽然两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一定的分歧,但毛泽东一直希望通过沟通、指
导让刘少奇达到心中期望目标,在自己离世后能够继续为人民全面解放而奋斗。但是
1963年到1966年的四清运动,毛与刘的分歧却发展到不可弥合。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是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总路线上高度一致,他们的分
歧主要体现在治国理念上。刘少奇因有苏联留学经历,耳濡目染苏联的官僚体系治国模
式,因此在治国理念上更强调秩序,以各级官僚领导民众实现国家建设目标。而毛泽东
是在农民运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深刻地感悟到民众联合的力量之伟大,也真切地
看到底层民众受到官绅地主压迫之惨痛,因此在治国理念上更追求平等,正如他答复黄
炎培周期律之问所说:“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
不会人亡政息。”在大跃进运动中对于各级官员做假指标浮夸风,民众却不敢揭穿批评
,更加重了毛泽东对“官僚权贵阶层”将会重新奴役人民的忧虑。四清运动在毛泽东的
设想中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来教育民众起
来监督政府。刘少奇虽然也认为当时中国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要反修防修,但是认为
党的高级干部是可靠的问题主要出在基层,因此把四清运动推进成中央及省委干部组成
上万人的工作队下到公社基层批判基层干部甚至社员农民。这种做法遭到了毛泽东罕见
的严厉批评:“集中了一万五千人,搞一个小县,二十八万人口,搞了几个月还搞不开
。学习文件四十天,不进村。到农村里去学嘛,向贫下中农去学嘛。你一个新城县,二
十八万人口,下去一万五千人,还说人少了。哪里要这么多的人?我看是人多了。你只
依靠工作队,为什么不去依靠那个县的二十几万人?越学越蠢!反人家的右倾,结果自
己右倾。”毛泽东批评了刘少奇在社教运动中的方针,制定和通过了《二十三条》,要
求纠正前一阶段社教运动中对基层干部打击过宽、过“左”的偏差。邓小平和彭真接替
刘少奇负责社教运动的领导工作。一年半后,“文革”爆发了,扭转了把四清运动把矛
头指向基层干部、群众的做法,而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意图就是要发动群众,搞大民主,打碎几千年的官僚体制。从反对官
僚主义到打倒官僚体制,毛泽东的认识逐步清醒深刻。他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打破几
千年封建等级文化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思想枷锁,给中国人带来彻底的解放,而事实上文
化大革命也确实把中国带进了彻底的平民社会,经过这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国人
民第一次平视了官僚的权威,敢于对仗势欺压民众的权贵官僚进行批斗声讨。这种粗放
的民众监督政府模式意在消除三大差别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而为了消
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毛泽东在文革中推进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为了提供知识、
技术支撑,他又策划让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上山下乡”,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实验,这
是一条迥异于城市化的工业建设道路。但是文化大革命在十年的推进过程中,也确实存
在一些问题,如毛泽东虽然一直提倡要文斗不要武斗,但是缺乏清晰具体的指导原则,
而且文革领导小组成员的权威和能力尚不足以匹配如此伟大的革命任务,因此在各地都
出现了暴力失控的现象。文革对资产阶级法权进行了批判和扬弃,但是社会主义法制却
没有建设到位。另外就是在对各级下放官员及知识分子进行参与劳动教育的方面手法简
单粗暴了一些,让他们蒙受了一些委屈。文革存在的问题需要反思,但文革所蕴含的平
民主义思想也要吸收,民众起来监督政府的大方向是没错的,只是要改进完善所采取的
技术手段层面。
文革时代也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中国在文革时期已经谋划走向世界。1972年2月
毛泽东会见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国开始打破封锁禁运的
国际关系坚冰。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拉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序幕。没有中美关
系、中日关系的改善,就没有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违背诺言,从共和国建立时基本没有工业体系,到1970
年时就跃居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52年,工业仅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
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1952-1976年,中国工业产量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即便是在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从1952年至1976
年期间,粮食总产量从16392万吨增长到了28631万吨,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
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时增长到了2560
亿千瓦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
美国著名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客观指出,“毛泽东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
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
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快速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在物质资
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时间
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工业大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
增长了90倍。”这段历史时期并不仅仅注重经济建设,同时还把目光聚焦在人民健康和
文化教育上。由于医疗保健覆盖以及生存环境的持续改善,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寿命的极
大增长,从1949年以前的平均35岁提高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岁。因为国家大力推广简化
汉字和普及义务教育,中国成年人的识字率从1949年前的20%提高到了1976年的70%左右
。许多国外专家认为,中国得以如此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原因得力于1949年至1976
年毛泽东时代的土地改革政策、普及义务教育、简体字、保健与福利政策,以及有助于
恢复中国的精神和自尊的其他改革。是的,1976年前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富裕舒适,
但要切记1949年的起点是一片废墟,中国当年就好比一个瘦骨嶙峋的战士,刚刚站起来
打跑了欺辱他的敌人,此时最先要做的是想办法填饱肚子,然后干重体力活长肌肉,同
时高度节约的存下积蓄来换掉劳动工具,提高生产效率。那个时期本来就不是躺下来享
福的时候,躺下来的唯一命运就是丧失发展机会毁掉未来和希望,恰如今日的印度和越
南。
当然,这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这种落后的农业人口大国推进工
业化建设本来就是没有先例的社会实验,发生一些波折在所难免,这不过是走向成功的
必要代价。而这些波折所引发的学界争议如此剧烈,怨恨的骂声甚至于掩盖了工业化建
设巨大成功的光芒。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了至亲及族人的军队将士们尚且无怨无悔,
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抛洒血汗的农民、工人们也一直感恩毛泽东的呕心沥血,唯独一
部分知识分子只受到一点点委屈,便幽幽怨怨地控诉咒骂了毛泽东一辈子,良知与骨气
何在?
总结起来,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美国及欧洲国家的封锁禁运下采取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正确道路,在资源不足外援很少的情况下推行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它的特点是
利用毛泽东的崇高威望充分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
推行简体字、义务教育以及改善医疗保健条件大幅度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知识水平
。而以上因素不仅实现了毛泽东时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后面启动的改革开放发
展道路奠定了重工业基础和优质人力资源。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与世长辞。法新社综合说:“当代很少有哪位领导人象毛
泽东那样,了解人民的需要和问题。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被饥饿
、洪水、疾病和自然灾害的阴影所笼罩的东亚病夫了。农业得到了发展,而且有了现代
化的技术,包括核武器和卫星。人民生活逐步提高,成了一个潜在的世界大国。毛以一
个小学教员创业,而到他逝世时候,给了四分之一人类的整套全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
毛泽东虽然离开了世间,但由他主导推动无论从身体还是在精神上都壮起来了的中华民
族却将继续乘风前行,以不辜负这位历史巨人的殷切期望。
m*******n
发帖数: 4186
2
懒婆娘裹脚布,LOL

.7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王小石
: 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一)楔子
: 巍巍中华,煌煌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雄霸世界,1000年时约为22.7
: %,1500年为25%,1600年为29.2%,1700年为22.3%,1820年达到顶峰为32.9%。盛世往
: 往掩盖了危机,此时经济结构欧美显然优于中国:非农产业荷兰占57%,英国占63%,美
: 国占30%,中国则仅占1/4,而且和欧美非农产业主要是发展近代工业不同,中国当时的
: 非农产业大部分是在农村进行的传统手工业、运输、贸易和建筑,城市化水平远低于欧
: 洲。这说明,欧洲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则陷于停滞。这种GDP质量的巨大差异在
: 发生战争时就体现得更加明显,欧美近代工业可以高效率地转为军用物资生产,而中国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张纤夫纪念毛泽东因言获罪 zt俺大胆预测
巨人评巨人: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想看看军阀割据那段历史
北京市人民公诉茅于轼辛子陵书 (转载)胡时代已经有准军阀割据状态的苗头了
首都大学生揭露汉奸言行大会,好得很!好得很!!如果中帝进入军阀割据
从毛泽东思想到毛泽东主义 zt文化大革命过程简论 补充材料
袁腾飞说军阀割据,四川军阀志向是统一全川澄清对文革的一些栽赃
现在国内已有当年军阀割据的前兆了毛泽东定大跃进指标 陈云发动土法炼钢
各朝垮台,都是由于内乱之后的军阀割据否定毛泽东就是在否定自已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泽东话题: 中国话题: 国家话题: 历史话题: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