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b*****d 发帖数: 61690 | 1 多维新闻
北京时间12月9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起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新常态
”思路下,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会否下调,是否会降息、降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
务又会重点聚焦哪些领域,持续引发关注。对于一些海外舆论而言,他们对于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的关注还是中共高层人事。尤其在谷俊山、徐才厚、周永康等案引起的联动效
应下,一些媒体太过亢奋,传闻也就随之而生,但细细追究就显得不那么准确、靠谱。
忙碌的李克强
例如近日就有海外消息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可能无法做完两届任期,就会改任全国人
大委员长之职的消息。报道甚至信誓旦旦地引用北京消息来源说,“现在他的身体有些
越来越吃不消了”。李克强本来就患有糖尿病,内政外交事务繁忙,加重了李克强的疾
病。这两年李克强的健康问题,在中南海也多有议论,除了参加公开活动,他平时很少
到户外走动。在身体原因之外,有人说李克强执政水平有限,尤其是掌管经济的能力。
李克强过去两年活动频频
有分析人士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这仅是一些舆论哗众取宠之举。因为从两年来主持国
务院工作的日程来看,李克强着实忙得不可开交,具体施政者的角色是李克强最为鲜明
的标签。2013年末,在第五代领导班子上台一年之际,曾有不少媒体称,无论是反腐还
是改革,“习李一年”超过“胡温十年”。在中国政治体制内,李是个“很靠谱”、人
脉很广的领导人。所以,他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就十分重要;在他负责的关键经济领
域里,拥有很高的发言权。“这是李克强的优势”,消息人士称,过去一年里,李克强
并非没有发过声,谈城镇化、谈经济发展和行政改革,这些都是他职权范围内的。只不
过,他没有就超越经济领域的事务发表讲话,而那些都属于国家主席和中共总书记的职
责范围。这一点与当年不时喊出“政改”口号的对比鲜明,也是李克强的政治敏锐和务
实能力的体现。
至于身体因素,众所周知,中共领导人大凡坐到政治局常委的位置,都已开始步入老年
,自然规律注定他们多少都会有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即使李克强身体有问题,但在目前
的医疗条件下,若非不治之症,其他疾病应该都不会让李克强放下手头工作。
尽管那些李克强可能“下台”的传闻好似空穴来风,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李克强没有压
力。事实上正如多维新闻在《三重重压下的李克强》一文中所说,李克强目前面临的最
重要的问题是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李克强就任总理虽然已近两年,但这仅是他总理任
期的开端,消息称,“估计他也不愿过早显山露水,他无疑是个很有技巧的政治人物,
表面看是低调,或许只是在做他的本职工作而已。”不过,李能否突破前任——温情的
温家宝、铁腕的朱镕基,甚至儒雅的周恩来,在中共的政治版图中成功塑造坐标,这也
许是李克强未来需要全面考虑的。剧烈的量变往往昭示了潜在的质变,具体施政忙得不
可开交李克强正在推进这一量变,而一旦发展到质变的阶段,也就是李克强收获的时候
,前路可期。
惊悚传闻并非首次
对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类似“李克强下台”的传闻,尤其在距离十九大还有近三年时间的
时候。在时间点上,周永康、徐才厚、谷俊山的接连落马,泄密、政治纪律、周永康窃
听,谷俊山谋杀等等传闻也在整个舆论场大环境中发酵、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继
续博人眼球,一些传闻自然就有了发酵的温床。尤其这种类似“宫廷政变”的故事对于
已经享受30年政治太平生活的大陆和海外民众来说,已经成为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惶
恐、刺激、惊喜,种种情绪下,“李克强下台”的传闻就有了市场。
这种各方传闻纷纷的情况并非此次独有,在2012年薄熙来事件之首,谣言之祸,已为公
众所知。2012年3月19日深夜和20日凌晨,中国大陆网络上有关薄熙来的谣言再度纷纷
四起。诸如左派分子司马南被当局带走协助调查,钓鱼台国宾馆外媒云集,首都机场被
封锁以及半夜时分北京忽闻枪声等。这些谣言都指向一个可能性,因为薄熙来事件,中
共政治出现震荡,甚至有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
但是结果怎样,司马南今天还在舆论场活跃,当时只是当局对乌有之乡等薄熙来拥护者
的主要言论阵地,以及司马南等曾为重庆模式大唱赞歌的左派分子进行过调查或限制。
但是这种“限制”极有可能是有限度的,只是想让他们不要在这个政治敏感时间节点上
再有什么惊人之语爆出,当感觉风头过去后便在19日下午进行了“松绑”。
另一条被认为证明北京发生重大事件的例子是“钓鱼台外媒云集”。根据多维新闻查证
,竟是张冠李戴。在20日,各大媒体均发布了一条《朝鲜副外相:发射卫星是自主权利
望美勿停粮食援助》的新闻,称“北京时间当晚9时,朝鲜外务省副相、六方会谈朝方
代表团团长李勇浩结束与中国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的会面和晚餐,车队开出钓
鱼台国宾馆后,李勇浩走下车,对守候在外的媒体发表言论”。可见当日外媒云集乃是
在等待李勇浩与武大伟,并不是在捕捉什么有关中共高层的政治大事件。至于“首都机
场封锁“、“长安街特警、军车、警车云集”一类的事件,知情者都了解,在北京这座
中国政治中心里,此乃常态,屡见不鲜,并非新闻。
而所谓的“京城枪响”的流闻,直到今天,所有人也都无法说出这个传闻究竟是怎样传
播开来的,不仅没有目击者或亲历者透露是在何时、何地听闻枪响,甚至连枪响几声的
细节也毫无头绪。仅以区区四字流言,便欺骗了中国百万网民。“军事政变”的传闻既
然都曾有过,“李克强下台”对于一些亢奋的媒体来说,也就是信手拈来之事。对于民
众而言,更应该面对的,是如何区分其中真假,勿陷入“不问事实,四处求证”的境地
之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