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邓小平》编剧:粉碎四人帮是毛泽东遗志有依据
相关主题
《邓小平》观后,兼分析毛和江青的关系当年揪出四人帮之后,有多少人民群众起来反对的?
毛生前提拔四人帮就是为了日后粉碎他们。换个角度看毛泽东与四人帮(改写历史的小道消息,全当娱乐)
编剧谈《邓小平》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碎四人帮绝密档案:北京卫戍区的斗争(组图)(1)
老骥:从反对《邓剧》造假,看今日民心向背粉碎“四人帮”的策划、实施过程 武健华
邓矮贼对怀仁堂政变的contribution1976年华国锋粉碎“四人帮”伪造毛主席遗嘱阴谋
看胡耀邦是怎么玩弄华国锋、邓小平的(转)8341部队指挥人汪东兴为何支持抓捕江青 (转载)
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1/7纪念粉碎四人帮35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转载)
华国锋如何上了叶剑英的当76年10月抓四人帮的罪名是谋反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邓小平话题: 四人帮话题: 历史话题: 平平话题: 毛主席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g
发帖数: 17225
1
1976年10月的一个夜晚,北京,紧急出动的8341部队驱车驶出中南海,与此同时,
在京城一个寂静的小院里,蛰居的邓小平正给瘫痪在床的儿子擦洗身子……
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一集中的场景。这个
开场带给观众诸多微妙的感觉:山雨欲来、引而不发、平静中蕴藏波澜。虽然绝大多数
中国观众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他们依然对这段历史怀抱巨大的兴趣。更重要
的是,以此为序幕走上历史舞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前途,并且
紧紧关联着人们当下的生活。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8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少大事
?且不论后来者,就是亲历的人,或许也只知道历史曾经做了怎样的选择,却未必知道
历史为何要做出这种选择,以及在选择的过程中曾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编剧龙平平与导演吴子牛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是想解答这样的问题。
(一)
记者:这部剧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些观众比较关注剧中的历史细节
,比如电视剧里华国锋说“粉碎‘四人帮’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有人认为华国锋不
会说这个话。
龙平平:华国锋说这句话其实是有史料依据的。一是1976年12月28日华国锋在第二
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里面说:“我深深感到,我们能够取得粉碎‘四人帮
’的伟大胜利,应当归功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毛主席生前不仅一再地严
厉批判‘四人帮’,并对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作了战略部署……毛主席生前作出的人
事安排,更是有效地预防了‘四人帮’的反革命复辟。粉碎‘四人帮’,正是遵照毛主
席的部署,实现毛主席的遗愿。”此前,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也表达了相
同的意思。他说:“‘四人帮’是毛主席1974年7月17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我们清
除‘四害’,这不是政治局少数人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临时的决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
解决而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这表明,华国锋说这
句话不是电视剧的空穴来风。
记者:这部剧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表现很多,一些重要时刻他的家人会陪伴在旁。
根据很多历史资料,邓小平虽极爱家人,但更遵守党的纪律,国家大事他从来都是要避
开家人的。
吴子牛:伟人首先也是人,也有家庭,何况邓小平本来就是恋家的人。他说过一句
话:“家庭是个好东西。”他很少在外面吃饭,下班都要回家,家庭观念特别重。他下
放江西的时候给中央写信,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自己的身边,或者能
够经常看到。反过来,当他遇到困境的时候,家庭也给了他有力的支撑,在当时那个特
殊时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家人的爱做支撑,他可能会过得很困
难。所以即便是伟人,也不是超凡脱俗的,也一样生活在家庭的氛围中,有着如普通人
一样的伦常亲情。如果要全面展现一个人,这么重要的内容是不该忽略的。
记者:这部戏有不少突破,比如对华国锋、胡耀邦的刻画,但为什么写到1984年就
戛然而止了?
龙平平:你所说的突破,其实反映的正是我们政治上的进步。至于为什么写到1984
年就打住了,那是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吃,1984年之后当然还有很多内容,但如果都写下
来,100集也打不住。从1976年到1984年,虽说只有8年时间,但已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
们去呈现,拨乱反正、知青回城、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对外开放、中
英谈判……就邓小平的思想发展来说,这一阶段也十分重要。
记者:这一阶段邓小平的思想发展有什么特点,能否具体谈一谈?
龙平平:这一阶段他的思想非常活跃,比如1979年他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其中有
三个一直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第一个观点是在1979年年初,他从美国回来,提出
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中
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要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等现实特点,从国情实际出发考虑
问题。第二个观点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当时这个观点提出来后,所有人
都大吃一惊,因为跟人们的惯有认识大相径庭。之前人们一直就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跟市场经济是相互抵触的。但邓小平偏偏就问:社会主义为什
么就不能搞市场经济?他1979年提出这个观点,到1992年我国才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此间用了13年,这13年里,他反复讲这个观点。第三个观点是提出了“小康”概
念。那是1979年年末,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
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
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
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
,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
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这实际上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调整了我们的发展目标
。而且,他把衡量标准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发展水平,
老百姓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发展是与自身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的。
记者:有没有计划接着写邓小平在1984年以后的故事?
龙平平:暂时没有。创作这部电视剧的一个目的是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献礼
。到120周年的时候,会不会再拍一部戏,至少我现在还不知道。我个人觉得应该写,
因为1984年之后,事情其实是更多了,涉及方方面面,特别考验邓小平的领导魄力与政
治智慧,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应载入史册,应在荧屏上有所反映。
记者:在抵制党内否定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发挥了
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你看来,他这么做的原因何在?
龙平平: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对方上来就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
是否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回答:永远保留下去!他还说,我们绝不会像赫
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在当时党内兴起一股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思潮时,邓
小平以卓越的政治眼光与智慧,坚决抵制了这股思潮。这就启示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大
革命的错误,就否定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也不能否定新中国成立之后,党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新中国所进行的一系列艰辛奋斗与不懈探索。历史都是相承相
继的,改革开放前后30年是相互继承的血脉联系,而不是相互矛盾、否定的关系。
(二)
记者:听说这部剧做了多次修改,都有哪些大的修改,出于什么原因?
龙平平:比如,知青返城在初稿里表现很少,后来我们觉得不妥,因为知青返城是
邓小平作出的重要决策,而且影响深远。恢复高考后,77、78两届学生加一起,也只有
50多万人,还有人数更为庞大的年轻人没能考上大学,还呆在农村,他们怎么办?所以
知青返城不能回避。后来我们给田源这个角色加了戏,因为他是返城知青的代表。
吴子牛:知青问题很复杂。知青不仅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还有兵团知青,主要分布
在边陲边疆。后来是邓小平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了一句话:“让孩子们回来吧。”知
青回城在当时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城市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接下来就需要
解决待业问题、就业问题,才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个体户的产生。
记者:这部电视剧在邓小平等真实历史人物之外,还有田志远等虚构人物的一条线
。写涉及领导人的真实历史,采用这种纪实加虚构的表现方法,以前比较少见。
龙平平:以前没有这样尝试过。我任过多次编剧,都是写邓小平,但基本全是纪录
片或文献片,绝少艺术创作。这次却是要写一部电视剧,那就必然要有艺术虚构。郭沫
若说,历史剧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只要大的关节真实,小的地方是
可以适当演绎的。我们担心的是,“实线”“虚线”两条线贴不到一块去。所以不断地
改稿子,不断地做剪裁,就是为了避免生硬感与不融入感。
记者:从观众角度看,“虚线”里有些地方颇费思量。比如说,刘金锁明明学习成
绩很好,好不容易盼来了恢复高考,考了一半却放弃了。还有夏建红,都拿到录取通知
书却撕了。在当时,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比金子还珍贵,夏建红们应该心知肚明。如
此处理是否合乎当时的历史情境?
龙平平:我很喜欢夏建红这个角色。她本来已经回到了北京,为什么又要跟刘金锁
跑回安徽梨园公社?那是因为二妞讨饭都讨到她家门口来了,这件事深深刺激了她与刘
金锁。所以她要跟刘金锁回农村去,要带领乡亲们挖掉穷根。刘金锁是个很有志气的农
村青年,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在去考场的路上遇到乡亲们又举家外出
唱花鼓,心里很不是滋味,很不甘心。在夏建红与刘金锁身上,是有一种担当与抱负的
,有一股子不甘心的硬气,这正是后来弃考与撕录取通知书的心理源头。
记者:夏建红、刘金锁、田源、夏建国等虚构人物都有生活中的原型吗?
吴子牛:准确地说,他们身上有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影子,是一个综合投影。刘金锁
是谁?他显然是安徽小岗村全体农民的投影。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拿到录取通知书
的那一刻,就跟夏建国在陕北塬上大喊大叫的心情是一样的。记得当时我在岷江边拆阅
录取通知书,看完后一头就扎进了江里,因为太兴奋了!我听说龙平平也一样,在篮球
场打篮球时收到通知书,当场就来了两个前空翻。
(三)
记者:我们注意到,虽然这部剧名叫《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实际上却写了一个
大时代,方方面面的人都有。
龙平平:其实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展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
历史形象。第二,描写了站在邓小平周围的中央领导集体,包括叶剑英、陈云、李先念
、胡耀邦、万里、习仲勋、王震、谷牧、方毅、罗瑞卿等好几十人,还有如刘西尧、田
志远一样冲锋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中高层干部。第三,反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如果
没有人民群众执着追求真理、创造新生活的巨大勇气与伟大实践,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
得丰硕成果,所以这部剧里有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
记者:习总书记在《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些新
的提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龙平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强调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
创者。一直以来,对于我们今天这条道路究竟是谁开创的,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有各
种各样的提法,现在总书记对这个问题作了结论性的评价,就等于把这条道路的来源、
邓小平在这条道路上的历史地位都说清楚了。还有一点,就是强调邓小平不仅改变了中
国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以新的姿态屹立
于世界东方。这是把中国放入世界范围的历史进程中,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发展的
关系讲清楚了。
现在我们的改革进入矛盾凸显期,社会上对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或者怎么坚持改
革开放有许多说法。这时候听到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
永远怀念您!”我真是心潮澎湃。我认为这表达了我们党和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
小平的深深敬意,也表达了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记者:除了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此剧还给当下带来什么启示?
龙平平:在当初那么艰苦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党和领导人都没有退缩,我们的人
民也没有退缩,而是上下合力,同心同德,以巨大的勇气与担当,开辟了新路。到了今
天,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当我们遇到困难险阻的时候,难道不更应如此?在“纪念邓小
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我们相信,在20世纪赢得了伟大历史
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21世纪赢得更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如果
说有启示的话,我认为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概括。
(编辑:SN123)
l**a
发帖数: 5175
2
发信人: lila (2014.7.3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邓小平》观后,兼分析毛和江青的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08:06:52 2014, 美东)
关键历史情节成戏说——《邓小平》 观后
转自美国之音,作者何清涟女士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最近CCTV开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我看了前面6集,深
感北京在宣传上想缝合毛邓两个30年的苦心。凡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的改
革开放是在否定毛、尤其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出发的。没有对毛的前30年(加上
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两年左右),就不可能有后来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之局。
《邓小平》一剧的编导者,要将路线完全相悖的“两个30年”说成是继承关系,这工作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说法还得面对大量当事人的回忆与各种
已有的档案解密。
*大事叙述不真实就成“戏说”*
既然是“宣传”,历史真实性就只能服从政治需要了。剧中诸多小细节不真实可以忽视
,比如邓毛毛与剧中男青年在1976年能穿上80年代以后中国才出现的时装与男式猎装,
华国锋提前梳上大背头,这些就权当是为剧中人物形象考虑了;田、夏几家聚餐欢庆时
的家宴之丰盛,在当时就算是集几家每月肉票等各种票证也办不出,可当作烘托气氛而
设计。刘金锁说明太祖将皇城建到北京、凤阳皇城比北京大等明显的常识错误,就当作
导演让刘说乡谈。但有些大事,却不能戏说,得认真考较。
本文只说一个重大历史情节的虚构之说。“粉碎四人帮”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大历史事件
,“四人帮”不倒,就不会有邓小平复出,也不会有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不会对
中国当代影响至深至巨的改革开放。这本是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等人明时势、通权
变而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但《邓小平》仍然坚持将其说成“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
用粗针大线硬生生地将“前30年”与“后30年”这两张质地完全不同的皮缝合在一起
。面对网友质疑,《邓小平》剧组还向澎湃新闻提供了他们编写台词的“事实依据”,
即“粉碎四人帮后,向国内各单位逐级传达的中央文件”,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
1974
年3月20日,毛主席在答复江青的信中说:“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
些不执行,多见何益?有马列书在,有我的书在,你就是不研究。我重病在身,八十一
了,也不体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
人。请你考虑。”此外还有批评江青左右两边都得罪人的一些话。
当时我听过传达,这些文件如今在网上也能查到,主要是罗列毛泽东对“四人帮”的批
评和教育,以证明毛对“四人帮”的不满由来已久。纵观毛泽东这一生,无论是战友还
是家人,能让他满意的人不多,就连周恩来如此谨小慎微、鞍前马后地尽心侍奉几十年
,也没能让毛满意,临死前两年还被“批林批孔批周公”地羞辱一番。江青的率性与缺
乏策略有时引起毛的不满实在不是什么希奇事。上述这段话当时传达时,我与一些朋友
就议论过,认为这话恰好表达了毛对江青的不满缘自关心,有恨其不争之意,意思是:
你江青能力太差,扶不上墙,抓对方毛病抓不到点子上,只会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在,有我护着你;我死之后,没人保护你,看你怎么办?
也就是说,毛对江青有不满,但这是对其能力的不满,对其不能团结人胸襟太狭窄的不
满,但绝不是对刘少奇那种要除之而后快的恨意。华、叶、汪等人当政的中共中央当时
下发这类文件,也未明说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只是想用毛对江青等的不满来证明“粉碎
四人帮”的正当性。
*毛泽东的遗愿到底是什么?*
关于毛的真实遗愿到底是什么,近十年来相关的回忆录与著述颇丰,考证起来并非难事。
“四人帮”成员之一的姚文元在其《回顾与反思》里提过,毛生前确实多次提到安排江
青做党主席。另有人考证,关于接班人的安排,毛泽东先后留下了三个名单,第一个名
单明确妻子江青是党的主席,后两个名单又把侄子毛远新排在了第一位,把江青排在了
第三位。选华国锋与江青等人搭班子,是毛认为华老实可靠,江青等人能够控制。
为了让妻子江青与侄儿毛远新能够顺利接班,毛做了一系列人事安排,要点是清除一系
列有能力对江青造成打击伤害的人,邓小平首当其冲。邓小平在第一次复出后,于
1975
年7月提出“三项指示为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一系列举措颇得人心
,1976年1月周恩来去世之后,毛泽东任命华国锋为代总理,主持全面工作,并于1976
年2月6日开始,采取一系列逐渐升级的措施打击邓小平,将邓软禁 ,全面否定邓小平
1975年以来实行的各项措施,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将其定为“不肯改
悔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四五运动”爆发后;毛泽东指示将其定性为“天安门反革
命事件”,并认定邓小平是这一系列活动的总后台,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通过《
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对邓进行批判。将邓小平做
如此处置之后,毛还不放心,1976年2月2日,毛泽东决定让叶剑英养病休息,由陈锡联
代替,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叶剑英被实际停止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
正因为上述安排的用意非常明显,才会有叶剑英在联合华、汪倒“四人帮”时所说的:
“不能再等了!再推迟,不是我们解决他们,而是他们解决我们了!”“我们要快打慢
,快打慢!”(凤凰历史2014年8月10日:《叶剑英评解决“四人帮”:只有你死才能
我活》)
由此可见,“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完全不是事实。
*如何看待专制极权国家的政变?*
专制极权国家的权力更替,因为是黑箱操作,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变几乎是权力更替的
一种常态。对这种政变的历史评价,一般都以政变后执政者的政绩为主要着眼点,很少
就政变本身是否有正当性来考量。比如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如此。今天,距
1976年粉碎“四人帮”近40年,为什么中共仍然坚持说这是“秉承毛主席遗愿”?主要
是缘于两大顾忌:
一,出于政治合法性考虑。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是从毛那里继承而来,否定毛,中共将失
去立身的根基。因此,必须为这次政变披上“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这张皮。《邓小平
》开播后,人民网发文将意图说得很清楚:“中央在去年也隆重纪念了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给这位共产党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应有的尊重,也是对现政权合法性的宣誓。中共
绝不会蠢到像赫鲁晓夫一样,因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而动摇执政的根本。”
二,中共想避免在中共党内开政变先例,以防后来者效尤。叶剑英等人在发动政变前,
派王震到陈云家里,将叶剑英说的解决“四人帮”的办法跟陈云讲了,陈云经过反复思
考以后,让王震转告叶剑英:“看来,只有采取抓的办法。不过,党内斗争,只这一次
,下不为例。”
其实,政变就是政变,是否正当得看政变除掉的具体对象。用政变方式结束黑暗统治,
本身就具有正当性。当时粉碎“四人帮”,除了“文革”的受益者之外,举国上下的拥
护是真诚的。中共党内改革派与知识界对邓小平的拥护,也一直延续到1983年“清除精
神污染”,至此,人们认识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只指经济层面,不是指思想开放。
由于中共对毛的错误(有些其实是罪行)坚持“三七开”,用所谓“晚年错误”之说文
饰,未在文革结束之初及时进行系统清理,不仅留下毛左在本世纪卷土重来的隐患,还
为中共自身留下“两个三十年”互相否定的悖论,对此有待另文评说。
l**a
发帖数: 5175
3
何清涟女士对这段历史的分析非常清晰透彻。

观点
的改
加上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lila (2014.7.31),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邓小平》观后,兼分析毛和江青的关系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4 08:06:52 2014, 美东)
: 关键历史情节成戏说——《邓小平》 观后
: 转自美国之音,作者何清涟女士
: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 。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 最近CCTV开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小平》),我看了前面6集,深
: 感北京在宣传上想缝合毛邓两个30年的苦心。凡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的改
: 革开放是在否定毛、尤其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出发的。没有对毛的前30年(加上

q***3
发帖数: 5088
4
新宇自己说的,他爷爷发动文革就是为了打倒四人帮
b**e
发帖数: 1476
5
标题档
编剧的意思是,老华说过这话是有根据的
编剧可没说,老华说的就是对的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1976年10月的一个夜晚,北京,紧急出动的8341部队驱车驶出中南海,与此同时,
: 在京城一个寂静的小院里,蛰居的邓小平正给瘫痪在床的儿子擦洗身子……
: 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一集中的场景。这个
: 开场带给观众诸多微妙的感觉:山雨欲来、引而不发、平静中蕴藏波澜。虽然绝大多数
: 中国观众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他们依然对这段历史怀抱巨大的兴趣。更重要
: 的是,以此为序幕走上历史舞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前途,并且
: 紧紧关联着人们当下的生活。
: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8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少大事
: ?且不论后来者,就是亲历的人,或许也只知道历史曾经做了怎样的选择,却未必知道
: 历史为何要做出这种选择,以及在选择的过程中曾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76年10月抓四人帮的罪名是谋反邓矮贼对怀仁堂政变的contribution
“华国锋就不得不选择妥协退让了”看胡耀邦是怎么玩弄华国锋、邓小平的(转)
最危险的是‘三种人’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1/7
往事钩沉:毛主席内定的接班人是文革派华国锋如何上了叶剑英的当
《邓小平》观后,兼分析毛和江青的关系当年揪出四人帮之后,有多少人民群众起来反对的?
毛生前提拔四人帮就是为了日后粉碎他们。换个角度看毛泽东与四人帮(改写历史的小道消息,全当娱乐)
编剧谈《邓小平》只写到1984年:之后太难写碎四人帮绝密档案:北京卫戍区的斗争(组图)(1)
老骥:从反对《邓剧》造假,看今日民心向背粉碎“四人帮”的策划、实施过程 武健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邓小平话题: 四人帮话题: 历史话题: 平平话题: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