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3 发帖数: 8525 | 1 北京连派—革-命—理论家王玥波曾经指出,士绅情怀就像青葱时代里一场久违的春梦
,动不动就在那些渴望廉价政治理想的人们心中温馨一下子。
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态度的,特别是一些长时间能够影响民众价值判断的文化。也正因
为这些文化态度所左右的价值观,使得在大部分民众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先天的性的
对很多推动中国历史的伟大人物、思想和决策抱有不公允的态度。
秦始皇、朱元璋、朱棣、雍正,这些历代口碑相传的荒*河蟹*君和黑暗政治,我们今天
都知道他们的时代历史功绩不下于唐宗宋祖,所谓的暴虐狠毒也未必对国家概念上的民
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但是这些确立了中华统一格局、推翻了残酷奴隶统治的伟大时代,这些跨越漠北西洋、
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丰碑,他们究竟在什么价值观的判断下传承了如此颠扑不破的恶名呢?
这个价值标准就是士大夫-乡绅体系。
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历史上很多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判断,都在于是否给士绅阶层保留
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和凌驾于底层人民之上的利益空间。说白了,就是要对士大夫们留足
面子、给够特权、分够利益。
历史上,给士绅阶层以足够当家作主地位的君主,争气的肯定被捧为贤德圣明之君,不
争气的多少也能博得一捧惋惜的泪水。那些伤害到士绅阶层利益的秩序管理者,则往往
不计其实际功过,扣上黑暗、愚昧、残暴的头衔,传唱下万世骂名。
这里面有趣的一点在于,士绅阶层由于垄断了针对底层民众的教育力量,往往充当观点
传播者兼意见领袖的角色。任何敢于挑战和破坏这个士绅权利体系的尝试,都会被这个
主体上掌握教育垄断和意见导向权力的群体不遗余力的丑化、抹黑和传播。他们可以将
自身利益所遭受的损害扩大为一种天下苍生、天理人伦的质疑,通过对事实的刻意误读
和误导发扬于世,煽动他们眼中需要“教化”的“愚昧”大众来增加自己的博弈力量。
这一文化传统在士绅阶层已经破败的今天,仍然在时时被那些渴望享有士绅权利的人群
广泛利用。
最典型的就是对新中国建立后前三十年的分析角度上。一个使全国人民从70%文盲率、
战乱频仍的乱局中走出的政权,一个使人均寿命翻了一番、实现了全民基础教育和医疗
的政权,一个独立完成了产业升级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的政权,在相当多人的口碑中如
此的民生凋碧文化破败,毫无疑问是因为摧毁了士绅阶层从物质到文化得特殊权利和社
会地位。
有些“文化人”,一提前三十年就痛心疾首为“多少饿死冤魂”落泪的,凭着他们的良
心一遍遍怀念着在阁楼和咖啡厅里的民国风华。难道他们会不知道对比一下那三十年与
此前历朝历代饥荒、动荡的事情么?难道他们稍有常识的话,会不知道即便是那个他们
动辄视为话柄的饥饿年代也仍然是此前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民生水平达到的顶峰?
或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还有保持着乡绅地位的“一方之望”,像以往一样在饥荒中体现“乐善好施”、在
饥荒之后有余力抒发一下世道人心的情怀;如果那些士族们还可以坐在咖啡厅里等着象
历朝历代一样熬过难关;如果他们没有失望的站在田间地头踩两脚牛粪与他们眼中的“
愚民”们一起浮肿着劳作着……那我想今天的某些舆论“主流意见”还会象今天一样切
齿含泪的以“饿死冤魂”们的名义为他们自己撑腰么?
在乾隆七下江南的时候他们没有嚎啕过,在宰相合肥司农常熟的时候他们没有嚎啕过,
在所谓风华无边的“黄金十年”中他们也没有嚎啕过,以历史常例推断,只要给了他们
稳定的士绅地位和利益份额,他们就会让子子孙孙都铭记在那些辉煌年代曾有的荣光,
很少有闲心再去品味泥腿子的饥饿和麻木。
——镌刻下那些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时代杂音的,也不过只有不世出的几个杜甫
而已,掀不起太大波澜。
他们主动出头替“天下苍生”来悲怆和咒骂的,大抵是那些“臭私生子”、“臭叫花子
”、“臭农民”和“臭土匪”们。哪怕这些人一次次带给过这个民族以自立、自强,哪
怕他们为这片大地打碎了奴役的枷锁——大家还能记起中华大地上最后在谁手上废除生
而不能有姓名的奴隶制么?最后剥皮抽肠下水牢的农奴制呢?
但是这些力量折了士绅们的面儿,并且暂时甚至永久的威胁到了他们的权利体系,那么
他们就会动用一切文化力量去坚持不懈地抹黑和臭骂这些不识抬举的当权者,直到把他
们骂到和那些士绅么钟爱呵护的底层小民一个形象——卑劣、粗鲁、愚昧。
最终被教化了千年的民众依然没有被教化过来(废话要不吃谁去),倒是士绅阶层在大
工业时代的排山倒海的潮流面前崩塌了。但是士绅思想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民众意识的进
攻,做士绅梦的人也还大有人在。
且看今天的文化意识领域,尽管“先进文明”、“民主法治”之类的概念被多少人念得
滚瓜流油,但观其所为,有多少人脱得出意见领袖教化愚民的那一套士大夫梦想呢?
倒是有一些乐于“唤醒”别人“迷梦”的人,一旦遭遇心虚胆惊的关头,就公然在媒体
上唱起了“刑不上大夫”的论调,躲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先进梦想”中去了。
所谓“知识分子”的概念也成了这些“士大夫”的又一块挡箭牌,在中国渴求发展渴求
进步的时代窗口靠这个障眼法使一批人获得了几十年来空前的话语权。
他们殊不知在工业化时代以后形成的新时代知识分子风范,与他们骨子里士绅时代视万
般皆下品的读书士子行径是完全南辕北辙的。
(如果顺便说一句的话,更多与工业化知识分子思想有传承血脉的,是我国在生产关系
结构中始终处于思想、政治、经济、工业等生产生活第一线的劳动技能和研究者。这些
人中有些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如公输班、李冰、祖冲之、李靖,这些
人但其成就和作用却不是以士大夫的方式获得的。这是一个辩证分析的问题,有机会另
行展开。)
在那些如同过江之卿的意见领袖做派中,我们看到有多少人显示了科学家般的分析验证
?有多少人追求了工程师一样的精密可行?有多少人的言论做了历史学家的考证考据?
有多少人象政治学家一样为我们解说实务得失和力量对比?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精心而刻意的扭曲和罗织,是肆无忌惮的愚弄和利用民众,是对自己
不同观点的极尽所能的谩骂和恐吓。
——这难道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先进的知识文明?非也,朋党之争而已嘛,只靠论证字面
理念来试图取得政治优势的“大义理”之争嘛,靠着这些玩意儿儿试图占据着引导民众
文化导向的那些人,其士大夫之梦欲掩而可得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