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相关主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成就(ZT)深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国有资产转移
胡锦涛对省部级干部讲话: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有比李克强更窝囊的总理吗
习近平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说明中共:任何組織不得超越憲法zt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财政部长撰文称将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力度
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深入学习...三中全会改革政策草稿
中共三中全会闭幕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习CORE整顿吏治之后就是二次维新了
三中闭幕成立国安委 七大领域破冰 (转载)财政部:将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
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北京推进户籍改革意见:取消农业和非农户口区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制度话题: 完善话题: 健全话题: 机制话题: 改革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l
发帖数: 3375
1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
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
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
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
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
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
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
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
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
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
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
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
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
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
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
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
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
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
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
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
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
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
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
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
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
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
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
型。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
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
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
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5)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
可侵犯。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
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
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
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
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
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
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
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
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
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
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
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
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
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
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
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
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
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
等重大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
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8)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
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
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
具体办法。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
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9)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
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
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
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
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
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
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10)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
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
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
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
用。
(1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
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
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1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
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
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
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
。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
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
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
换。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
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
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1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
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
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
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
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
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
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
出制度。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
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
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
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
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
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
济治理结构完善。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
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
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
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
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
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
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
进部门信息共享。
(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
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
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
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
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
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
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
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
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
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
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
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
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
、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
、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
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
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
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
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
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
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
性转移支付。
(18)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
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
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
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
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
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1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
、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
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
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
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
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
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
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0)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
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
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
、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
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
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
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
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
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21)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
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
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
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2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
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
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
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
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
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
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
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
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
,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
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
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
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
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
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24)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
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
、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海关
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
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
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
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
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
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25)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
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
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
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
(26)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
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
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
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
法互助。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
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
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
局。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
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
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
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
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
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
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
群众联系。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
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8)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
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
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
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
、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
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
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
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
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29)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
。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
,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
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
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
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
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
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
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
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
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
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
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
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
事司法衔接机制。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
、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
律统一正确实施。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
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
业保障制度。
(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
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
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
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
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
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
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
要作用。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
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5)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
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
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3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
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
败协调小组职能。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
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
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
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
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
织部门为主。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
、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
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37)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
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
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
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
问题。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
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
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
邸制。
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
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
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8)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
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
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
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
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
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
规范传播秩序。
(39)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
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
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
、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
,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
企业发展。
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
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
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
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40)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
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
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
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
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1)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
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
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
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
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
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
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
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
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
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
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
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
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
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
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
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
、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
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
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
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
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
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
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
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
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
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
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
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
全程就业服务。
(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
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
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
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
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
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
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
橄榄型分配格局。
(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
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
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
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
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
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
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
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4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
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
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
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
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
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
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
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
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
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
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47)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
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
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
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4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
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
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
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
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
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
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
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
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50)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
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
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
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
、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5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
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
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
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5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
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
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
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5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
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
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
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
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
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
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
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5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
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
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
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
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
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55)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
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
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加
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
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
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56)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
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
军队干部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
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健全军费管理制度,建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完善经费物资
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资采购和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
等制度改革。
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
(57)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
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
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
修领域。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
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深化
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调整理顺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机制。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
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58)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
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
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
实。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
,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
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
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
“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9)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
。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
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
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坚决
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
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
”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
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
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
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
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
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
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
(60)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
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完)
l******t
发帖数: 55733
2
这信息量太大。得一条条的讨论。
G*****h
发帖数: 33134
3
还考时事政治么?要背死人了
g*q
发帖数: 26623
4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
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g***l
发帖数: 2753
5
下室索男有事干了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信息量太大。得一条条的讨论。
g***l
发帖数: 2753
6
独生子女再要一个孩子,给自己增加负担?其实全部放开二胎都不一定会多多少。

【在 g*q 的大作中提到】
: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
: 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g*q
发帖数: 26623
7
农村人还是要生的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独生子女再要一个孩子,给自己增加负担?其实全部放开二胎都不一定会多多少。
x***u
发帖数: 6421
8
每一条都是问题,关键看怎么做,当年戈尔巴乔夫也没有想着要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历
史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g***l
发帖数: 2753
9
http://www.qstheory.cn/sh/rkgz/201208/t20120821_176910.htm
“201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2002年下降0.93个千分点。”
人口出生率<10~12‰的国家有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中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506306.htm),这个应该是主要国家列表。
google上说1.58 births per woman (2011) for china. 美国是1.89,印度是2.59. 实
际上美国的都有点低,不过美国是移民国家,可以进口劳动力。
你觉得现在放开二胎,能增加多少人口?

【在 g*q 的大作中提到】
: 农村人还是要生的
b**e
发帖数: 1476
10
所男来了
先总结几个
司法机关省以下直管
估计中央直管阻力大,退了一步
人民陪审员,这是什么?
难道要学美国陪审团?
废除劳教,早该做了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下室索男有事干了
相关主题
中共三中全会闭幕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深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国有资产转移
三中闭幕成立国安委 七大领域破冰 (转载)有比李克强更窝囊的总理吗
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共:任何組織不得超越憲法zt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g*q
发帖数: 26623
11
人民陪审员中国一直都有的,显然不是美国的陪审制度,只是起个监督作用而已.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所男来了
: 先总结几个
: 司法机关省以下直管
: 估计中央直管阻力大,退了一步
: 人民陪审员,这是什么?
: 难道要学美国陪审团?
: 废除劳教,早该做了

g*q
发帖数: 26623
12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太复杂,49年以前出生并存活的人口太少,63-79年出生的人口太多,不
能跟美国比,美国可以承受人口继续增长,中国不行.更不要跟印度或者菲律宾这种垃圾
国家比.
中国寿命期望70多岁并还在缓慢提高,保持12-13‰的出生率是合理的,基本上可以把总
人口控制在目前水平.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qstheory.cn/sh/rkgz/201208/t20120821_176910.htm
: “201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比2002年下降0.93个千分点。”
: 人口出生率<10~12‰的国家有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中国 (http://baike.baidu.com/view/506306.htm),这个应该是主要国家列表。
: google上说1.58 births per woman (2011) for china. 美国是1.89,印度是2.59. 实
: 际上美国的都有点低,不过美国是移民国家,可以进口劳动力。
: 你觉得现在放开二胎,能增加多少人口?

l********o
发帖数: 5629
13
允许私人银行了
d*******3
发帖数: 8598
14
这个信息量巨大无比
得一条一条注解。弄个几百万字注解都是很正常的。
以后的高中生和本科生政治学习有苦头吃了,那么多要背,简直是杀人啊。。。。我预
先对这些家伙们默哀一分钟。
b**k
发帖数: 3472
15
按照这个改革方案,下个10年是真正的黄金十年。什么事都要赶早,萎缩男们抓住机会
赶紧海龟吧。

【在 n****l 的大作中提到】
: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 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
: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 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s*x
发帖数: 8041
16
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银行
全面实行预算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
s*x
发帖数: 8041
17
治腐败得从预算制度上开搞,而且取消大部分的审批制度
m**e
发帖数: 857
18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
年提到百分之三十.
f**e
发帖数: 3343
19
农村一直都可以生二胎啊!

【在 g*q 的大作中提到】
: 农村人还是要生的
m**e
发帖数: 857
20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
换。
相关主题
财政部长撰文称将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力度财政部:将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
三中全会改革政策草稿北京推进户籍改革意见:取消农业和非农户口区分
习CORE整顿吏治之后就是二次维新了2010年国务院重点推进土地管理和户籍制度改革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d**********i
发帖数: 4877
21
这些改革交给人大讨论了吗?

【在 n****l 的大作中提到】
: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 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
: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 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n*****t
发帖数: 22014
22
码一下

【在 n****l 的大作中提到】
: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 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
: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 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N*******e
发帖数: 3872
23
小强一直在推动减少审批项目和下放审批权限
现在有些地方在试验问政制度
如果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预算权和审核权,腐败要减少一大半了

【在 s*x 的大作中提到】
: 治腐败得从预算制度上开搞,而且取消大部分的审批制度
N*******e
发帖数: 3872
24
这个就是在打击主要控制着国企的红色权贵的利益

0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
: 换。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北京推进户籍改革意见:取消农业和非农户口区分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深入学习...
2010年国务院重点推进土地管理和户籍制度改革中共三中全会闭幕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决定
北大等26所高校将建立健全大学章程三中闭幕成立国安委 七大领域破冰 (转载)
收入分配改革意见提出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全文)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成就(ZT)深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国有资产转移
胡锦涛对省部级干部讲话: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有比李克强更窝囊的总理吗
习近平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说明中共:任何組織不得超越憲法zt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财政部长撰文称将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力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制度话题: 完善话题: 健全话题: 机制话题: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