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 发帖数: 10248 | 1 英纳格(ENICAR)手表过去都管它叫“英格”,也有叫它“大英格”的。实际上一般它表
壳的直径并不大,男表通常也就36-38MM左右。可能是因为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候,它
和罗马,梅花并列三大进口名牌手表,名气比较大的原因。而且据我所知英纳格手表是
当时进口数量最多的手表品牌,大约在20万只/年左右,也就是说英纳格生产的手表主
要是销往中国。它当时的瑞士老板叫拉辛(RACINE)也就是ENICAR倒着写,是个长着一
个很夸张的大鼻子的老头。
当时从瑞士的进口手表有40-50钟品牌,基本分为二类:一个是装配厂;另一个是“全
能厂”。所谓“全能厂”就是自己能生产机芯,手表的机芯完全自产自用,英纳格就是
全能厂。英纳格的机芯前面均以AR字母开头,比如:AR160、AR810,更早的时候英纳格
的机芯都4位数的,比如:AR1160,后改为AR160。日历表为AR161、自动表为AR165、自
动双历表为AR167,它的机芯特点是很多都是镀金的,是那种淡黄色的镀金,而且很多
机芯的夹板都做成“鱼鳞”状的。
凭心而论当时英纳格手表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它的男表机芯直径也比较大,AR160
的装配直径为26.2MM,而通常类型的手表机芯均只有25.6MM。它还采用了铍合金的摆轮
,钢质抛光的擒纵轮和擒纵叉(齿冲面和叉口全部抛光),特级的发条(NIVAFLEX)和
特级的游丝(NIVAROX),就连手表的防震器(INCABLOC)都是特级的。因为那时候每
年进口的所有瑞士手表厂家的合同我这里都有,在合同书的技术明细栏目内,都有明确
的标明。那时候瑞士手表的进价一般只有30-40个瑞士法郎,而当时一个瑞士法郎只折
合人民币几毛钱,看来瑞士法郎升值真够快的。 |
d******r 发帖数: 16947 | 2 好丑啊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英纳格(ENICAR)手表过去都管它叫“英格”,也有叫它“大英格”的。实际上一般它表 : 壳的直径并不大,男表通常也就36-38MM左右。可能是因为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候,它 : 和罗马,梅花并列三大进口名牌手表,名气比较大的原因。而且据我所知英纳格手表是 : 当时进口数量最多的手表品牌,大约在20万只/年左右,也就是说英纳格生产的手表主 : 要是销往中国。它当时的瑞士老板叫拉辛(RACINE)也就是ENICAR倒着写,是个长着一 : 个很夸张的大鼻子的老头。 : 当时从瑞士的进口手表有40-50钟品牌,基本分为二类:一个是装配厂;另一个是“全 : 能厂”。所谓“全能厂”就是自己能生产机芯,手表的机芯完全自产自用,英纳格就是 : 全能厂。英纳格的机芯前面均以AR字母开头,比如:AR160、AR810,更早的时候英纳格 : 的机芯都4位数的,比如:AR1160,后改为AR160。日历表为AR161、自动表为AR165、自
|
f***a 发帖数: 7286 | 3 英纳格在瑞士表里完全排不上号
现在好像已经被香港人买了
绝对的低端表
绝对算不上奢侈品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英纳格(ENICAR)手表过去都管它叫“英格”,也有叫它“大英格”的。实际上一般它表 : 壳的直径并不大,男表通常也就36-38MM左右。可能是因为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候,它 : 和罗马,梅花并列三大进口名牌手表,名气比较大的原因。而且据我所知英纳格手表是 : 当时进口数量最多的手表品牌,大约在20万只/年左右,也就是说英纳格生产的手表主 : 要是销往中国。它当时的瑞士老板叫拉辛(RACINE)也就是ENICAR倒着写,是个长着一 : 个很夸张的大鼻子的老头。 : 当时从瑞士的进口手表有40-50钟品牌,基本分为二类:一个是装配厂;另一个是“全 : 能厂”。所谓“全能厂”就是自己能生产机芯,手表的机芯完全自产自用,英纳格就是 : 全能厂。英纳格的机芯前面均以AR字母开头,比如:AR160、AR810,更早的时候英纳格 : 的机芯都4位数的,比如:AR1160,后改为AR160。日历表为AR161、自动表为AR165、自
|
C*********l 发帖数: 10248 | 4 跟雷锋的同款,就这么快破表
你们吵半天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丑啊
|
C*********l 发帖数: 10248 | 5 看原文最后一句
【在 f***a 的大作中提到】 : 英纳格在瑞士表里完全排不上号 : 现在好像已经被香港人买了 : 绝对的低端表 : 绝对算不上奢侈品
|
C*********l 发帖数: 10248 | 6 记得当时在市场最常见的英纳格手表,是 160.54.02、160.54.09、160.54.38B等型号
,都是男表,售价185元。把它归为四类手表,而罗马、梅花都算三类表,这似乎有点
委屈它了。但罗马、梅花的外观制作水平应该说比较英纳格要细致些。英纳格手表当时
是“萝卜卖快了不洗泥”,外观残损率比较高。我印象中表后盖“戗扣”的特多,主要
是罗扣毛刺多,我在的单位给他们做过大量的返修工作,为此英纳格手表还送过我们一
台电动开关表的大设备呢。
英纳格手表还有二个专利,一个是它的“星钻”(STAR JEWELS)其实就是在机芯的
跨轮的轴改用刚玉的柱形钻,没什么实际意义,而最重要的主夹板的中心眼位置它却不
加钻!以至于日后的磨损问题都出在那里。瑞士人特喜欢以专利多为荣耀,以建厂时间
长为自豪,看来,“星钻”(STAR JEWELS)不过是个噱头而已。另一个专利是它的止油
处理(STOP-OIL),也叫“防油扩散处理”,通常是做在钻眼或盖眼的非工作面上,实际
是一种硬脂酸的物质。它有憎油性,油在其上面有如水在荷叶上一般,呆不住。中国式
的手表洗油,常常动用“软木头签”来拧钻机芯的钻眼,这么一来,(STOP-OIL)处理层
就全没有了。
我年轻的时候,对英纳格手表见的最多也最熟悉,所以现在对它哪个时期的手表还
充满一种情节。我收藏了许多ENICAR,看到它很亲切也会让我联想那过去的事情。我那
只ENICAR(见照片)是AR140机芯,18000次/时的频率,(到AR160就变成21600次/时的了)
表壳10微米镀金,被我保存的也特完好,实际上喜欢老表就是一种对过去生活借物发挥
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