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a 发帖数: 6858 | 1 朱为众:扶不起的欧洲
字号:小中大2013-07-30 06:29:48
更多
18
关键字 >> 金融危机欧洲经济欧洲失业率信心危机欧债危机
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欧洲却颓势依然。在金融危机的大潮退却后,一向以社会福利和劳
工保护自豪的欧盟各国开始品尝这把双刃剑“伤人”的一面。美欧经济复苏的迥异说明
了,在危机时刻,政治领导力远比十全十美的政策更重要,果断的行动远比没完没了的
辩论和谈判更有效。
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复苏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势:前者是逐步稳健复苏
,股市飙升创新高,消费者信心稳中有升,失业率稳中有降,更可喜的是金融危机中首
当其冲的房地产业终于出现了全方位的复苏;后者却是股市萎靡不振,消费者信心一跌
再跌,失业率屡创新高,房地产徘徊不前。这好像应了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只有当
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金融危机大潮后的裸泳者,显然是欧洲。其实金融危机
后欧美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无重大差别,但是结果迥然不同。细细分析个中的原因,虽然
错综复杂,却并非不可抽丝剥茧。
美国“灰熊”抨击法国低效
美国轮胎公司泰登(Titan)首席执行官毛里斯·泰勒(Maurice Taylor Jr.)素来以
口无遮拦而出名。199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此公曾昙花一现,此后还出版了畅销书《赶
尽杀绝律师—以及其他治理政府的办法》,因此他在美国的商界和媒体上一直是个吸引
眼球的公众人物,还获封一个褒贬相兼的绰号“灰熊”(The Grizz)。
2013年2月,泰勒在一封致法国工业部长阿诺德·蒙特布尔格(Arnaud Montebourg)的
信中,以他“灰熊”风格的猛烈攻击掀起了一场国际风波。风波的起因是法国工业部长
督促泰勒重启中断已久的关于泰登收购固特异(Goodyear)旗下一家法国企业的谈判。
泰勒的公开信发表于法国《回声报》(Les Echos)上,他不无尖刻地批评说:“法国
工人工资高,可是真正的工作时间却只有3个小时。他们早餐和午餐各花一小时,聊天
花3小时,工作的时间不过1小时。我曾经当面向法国工会提出这个问题,他们却告诉我
这是法国人的方式!”他不仅直言不讳地表示,更愿意在中国和印度开厂,因为“那里
的工资每小时不到1欧元”,而且那句“您的来信希望泰登重启谈判,难道您认为泰登
会愚蠢到在法国买工厂”的讥讽,更是火上加油。
此言一出,一向自视清高又对语言特别敏感的法国人立即似一群被捅了窝的马蜂,举国
上下对美国“灰熊”发起了攻击,法国报纸怒不可遏地抨击了这位胆敢诋毁“伟大法兰
西”经济声誉的“丑陋的美国人”;工业部长本人痛斥泰勒的信“荒唐不堪”,只是显
示了他对法国经济的“一无所知”;固特异轮胎法国工厂的工会代表迈克·沃曼表示,
泰勒“不应在跨国公司任职,而应该被关进疯人院”;即将上任的法国总工会(CGT)
负责人西里·雷帕昂也表示:“光有部长回应是不够的,法国总统也必须出面为自己的
国民要求尊重。”一时间,入木三分的尖锐批评演变成了民族主义色彩极浓的国际风波。
其实泰勒的批评虽然过于尖刻,他列举的事实也未必代表所有法国企业的现状,但是法
国国家竞争力的衰退却是不争的事实。正当美国失业率缓步下降的时候,法国的失业率
却飙升至10.6%,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新高,更可怕的是,最需要工作的年轻人的失业
率竟然高达26%。初衷是为了保护工人利益的劳动法规,此刻显现出它双刃剑的另一面
。在美国,旺季加班、淡季减产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法国,却在工会以保护工人利
益的名义下难以实现。现在,法国的尴尬是越渴越吃盐:政府本来就债台高筑,而失业
的人越多,政府需要支付的也就越多;企业订单不足,本可快刀斩乱麻、手到病除的减
产和裁员却迟迟不得实施,结果只有企业越拖越累,最后关门大吉而导致更多的失业。
当然,这里还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法国人一向讲究享受生活。笔者曾聘用过一位
法国助理,她因到美国观看奥运会时陷入一场异国恋而移居美国。在她看来,美国和法
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法国,人们工作是为了生活,在美国,人们生活是为了工
作。美国人的工作近乎疯狂,我真的是无法理解!”最终,这位法国女孩还是说服了她
的未婚夫随她去了法国。
尽管法国人的民族情感受到了“灰熊”的极大伤害,全民愤慨,但私底下,很多明智人
士还是承认“灰熊”的言语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笔者近期在欧洲度假时与几位法国朋友
小聚,当我问他们对“灰熊”的看法时,有一位朋友说得很有意思:“没有人喜欢这个
美国佬,但是很多人希望再多几个这样毫不留情的‘灰熊’,法国需要唤醒服务。”
其实,就连法国政府本身也开始居危思变。2012年底,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收到了一份
由他任命的专家团队提供的关于法国竞争力的调查报告。该专家团队的任务是就改善投
资环境和深化投资、支持和推动创新和研发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加强法国
跨国公司和国内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奥朗德收到的这份报告可谓是一份对法国工业衰落“情况严重”的诊断书。它聚焦病根
,称社会党政府应该在两年内把优厚的社会福利带来的高昂劳动成本削减300亿欧元,
改变法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脱钩状况。领衔专家团队、德高望重的法国商业领袖欧洲
宇航防务集团(EADS)前首席执行官路易·加洛瓦(Louis Gallois)一针见血地指出
:“法国正面临一场信心危机,而这份报告提供的处方就是对法国竞争力和信心的电击
疗法。”回头看时不难发现,次贷危机、房地产危机、股市危机,还有零售业的危机,
无一不是不同领域里的信心危机。但是当一个国家面临信心危机的时候,其带来的摧毁
力将是灾难性的。
欧洲低迷病根凸现
其实法国的问题只是欧洲经济低迷的一片秋叶,这些问题几乎在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有不
同程度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只有在它们和美国跨国公司打交道时才能体现出群体特征和
地域特征。5月21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标题一语中的:《怎样在意大利裁员?
等待,等待,更多的等待(How to Cut a Job in Italy? Wait, and Wait Some More
)》,道出了跨国公司在意大利办厂的百般无奈。
2012年,由于销售下滑,美国家用电器巨头惠而浦(Whirlpool)在本土关闭了一家
1000人的工厂,整个过程历时大约8个月,不可谓不高效。然而,同样是惠而浦,它在
意大利关闭一家500人的工厂,竟然来来回回拉锯了三年之久。惠而浦原本的打算是让
工人接受提早退休计划或是根据意愿将他们派遣到欧洲其他的工厂。三年过去了,这家
工厂依然拖泥带水,没有彻底关闭。
在美国本土乃至绝大部分国家,随着销售季节的淡旺调整生产时间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事,可这事到了意大利就没那么容易。惠而浦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附近的一家电冰箱厂
想让工人在夏季加班生产电冰箱,可是谈判困难重重,好不容易才达成部分协议,而一
到冰箱滞销的冬天,工厂按部就班生产的电冰箱则只能躺在仓库里睡大觉。估计海尔的
张瑞敏去了一定会被气出心脏病来。惠而浦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洗衣机厂轻而易举地将生
产线由滚筒式改为波轮式;可是到了欧洲,其根据市场需求要将电冰箱生产线改为微波
炉生产线的计划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理由是“合同不是这么写的”!
由于及时调整生产能力,惠而浦北美的销售利润、利润持续上升,而惠而浦意大利却是
年年亏损,对比显著。金融危机袭来之时,惠而浦在美国关厂裁员,几年中裁员超过1
万人,这些断臂之举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为经济复苏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不过在欧洲
,惠而浦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整体裁员不到4000人,关闭一家工厂往往要拖上两三
年时间。甚至在欧洲最有效率的德国,惠而浦在提高效率的尝试失败后也不得不决定把
大号洗衣机迁往北美生产,可就此展开的谈判竟然拖了两年之久。
惠而浦并非特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跨国公司往往在本土得以顺利执行紧缩
计划,该裁员的裁员,该关厂的关厂,该减薪的减薪,但是它们在欧洲却遇到了劳工保
护的种种阻碍。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矿用设备生产商卡特彼勒(
Caterpillar)发现公司在比利时一家工厂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奇高,即使是花巨额运
费将在其他国家生产的设备进口到欧洲,还是比在欧洲生产更为划算,然而,关闭这家
1400人工厂的计划却遭到了工会和当地政府的强烈反对。同样,因为销售低迷,汽车巨
头福特预计2013年将在欧洲亏损20亿美元。无奈之下,其决定在今后两年内关闭三家在
欧洲的工厂。不曾想,福特要关厂的消息引发欧洲政府官员的强力批评,甚至导致了当
地民众的暴力抗议。企业成了就业的保证机构,可是企业卖不出货哪里来的钱发工资?
惠而浦首席执行官杰夫·费蒂格(Jeff M. Fettig)坦率地批评欧洲在削减费用方面是
“世界上最慢的地方”,“工人工资高、严格复杂的劳工保护法、裁员带来的高度政治
敏感和已经居高不下的双位数的失业率,使得企业很难真正按照市场需求来调节生产能
力”。对此,意大利总工会(CGIL)负责人振振有辞:“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太大,如
果跨国公司大批裁员,我们很难为失业的工人找到工作,所以我们当然坚决反对大批裁
员。”眼下这家工会正与150多家公司就裁员进行谈判,涉及员工人数高达15万之众。
企业饮鸩止渴的结果可想而知,卖不掉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造成库存,积压
资金。
细细阅读美国跨国公司近期的财务报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共同点:北美市场销售利润
普遍向好,但是公司整体业绩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欧洲市场拖累,施乐和IBM都因为
受累欧洲市场,2013年一季度的业绩均未达到预期。欧洲经济迟迟未能复苏的一个主要
原因,其实就在于欧洲一向引以为豪的社会保障和劳工保护体制。对比欧美两地的体制
,前者重在把蛋糕切匀,后者强调把蛋糕做大。两者其实都不错,关键是找到平衡点。
金融危机后美欧经济体复苏的不同结果和美国跨国公司在两地的不同遭遇,比以往更为
清晰地呈现了社会福利和劳工保护这把双刃剑“伤人”的另一面。笔者两年前在奥地利
度假时住在一家私人酒庄里。店主本人曾在美国生活和创业多年,当问及他对在欧美两
地生活和工作的对比感受时,他回答说:“我要是年轻点,还是希望留在美国。那里的
人勤奋,愿意努力工作。在欧洲,社会制度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懒汉。你看我这里的一位
服务员干了没多久就辞职了。因为辛辛苦苦地干了一个月,到手的钱不比失业金多多少
。不过,我现在年纪大了,还是在奥地利好,我不能工作一辈子吧?这里的福利好,有
保障啊!”说实话,笔者当时闻此言非常惊讶,一是很少在欧洲听到对美国的赞赏,二
是此公一番话揭示了一对矛盾:作为一个企业主,他抨击奥地利的商业氛围,可是作为
一个即将退休的公民,他又希望得到无忧无虑的保护。如今回头看,他的这番话似乎是
对欧洲经济体复苏脚步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最好诠释。
最近,很多摩拳擦掌要去欧洲“抄底”的中国企业家询问笔者的看法,在笔者看来,机
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过,没有打虎艺,不敢上山冈;没有擒龙术,不敢下深渊。要去
欧洲抄底容易,抄底后要把企业做大做强,难!光有暴虎冯河之勇是远远不够的,光有
魄力和钱也是不行的。打虎擒龙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那里的山有多高,渊有多深。美国
的跨国公司尚且在欧洲步履维艰,没有跨国经营经验的中国企业更是要谨慎,谨慎,再
谨慎。
同床异梦的欧洲
欧洲的问题在各成员国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估且称之为“欧洲病”。“欧洲病”远
非不治之症,那又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用一句话道出了其本
质:“欧洲出了问题我给谁打电话?”
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欧洲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同样的危机,同样
的应对措施,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表现差异如此之大?在同一货币和免签证
的统一表象下,欧盟国家之间的国界线恰恰在金融危机中更趋清晰。危机来临时更重要
的是政治的统一:政治统一了,政策才能统一。欧盟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地区性
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已将部分国家主权交给欧盟,但这些交出的主权主要是经济方面的
,如货币(并非所有的国家)、金融政策、内部市场以及外贸等。表面上看,欧盟越来
越像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实这个最强大的地区性组织是一个最糟糕的“联邦制国家”
。大胆假设,若没有欧盟的存在,欧洲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会比今天的情况好得多,虽
然退潮后的海滩上可能还会留下一两个诸如希腊和西班牙那样的裸泳者。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当经济危机袭来时,成员国的国家利益远远高于欧盟作为一个共同
体的利益,欧盟的强大变得无影无踪,欧洲诸国反而显得群龙无首束手无策。其实,欧
盟国家面临的挑战丝毫不比美国或是中国的更大更严峻,但是没有政治的统一就不可能
有政策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盟可谓是一盘散沙,同床异梦。笔者问过不少美
国和中国的朋友,如果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美国的州政府和中国的省政府是经济政
策的制定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大家的回答异曲同工:那就变成了欧盟。
欧盟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虽然德国以老大自居开
出了削减债务、裁员和减薪、压缩开支等紧缩政策的处方,但其他欧盟成员国根本就不
认同,它们认为紧缩只会加剧经济萧条。这些国家更关心的是发展,而德国最关心的是
还债,区别两者的原则恰恰是心照不宣的国家利益。
危机中最怕什么?群龙无首,优柔寡断。而今天的欧盟就是这样一群无首之龙。面对债
台高筑、经济萧条、不断下降的生活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它们显得束手无策。越
是如此,欧盟本身存在的共同价值如欧元、开放的移民政策、自由贸易,乃至欧盟自身
的存在就会越受到质疑和挑战。从最近欧盟在对华光伏贸易关税中的表现不难看出,各
国在贸易方面也是各抒己见,以自身利益为重,欧盟的一致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笔者之见,今天的欧洲远不如二战时期的欧洲,彼时虽无欧盟,但是有一个众星捧月
的丘吉尔成为欧洲挑战法西斯主义毋庸置疑的领袖;今天的欧洲同样远不如冷战时期的
欧洲,那时候的欧洲虽然没有今天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却有着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无可争
辩的领袖地位和她与好友里根建立起的欧美战略伙伴关系。政治的统一决定了彼时欧洲
的强大,政治的同床异梦决定了今天欧盟的一盘散沙。
一叶知秋,管中窥豹。金融海啸退潮后,欧洲尴尬裸泳的启迪是深刻的:打造一个良好
的商业生态环境是国家竞争力得以受到保护并且发展的根本大计;切匀蛋糕固然重要,
做大蛋糕才是根本;过度的劳工保护和高福利难免导致国家竞争力的削弱,最终事与愿
违导致投资者信心的跌落,最终受害的恰恰是原来想保护的本国劳工和消费者;政治和
经济永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所
有的危机其实都是信心危机,解决信心危机的关键是毋庸置疑和强有力的政治统一;在
危机时刻,政治领导力远比十全十美的政策更为重要,果断的行动远比没完没了的辩论
和谈判更为有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