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毛泽东选集》出版往事
相关主题
毛铎东:“爱这样的国家,就是对祖国的背叛”。李运昌同志逝世
大连大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考述龚育之回忆"毛选"编辑过程
两名90后女孩合伙造35万假币 一人搞印刷一人负责绘画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1个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原来花帅才是国共内战胜利的最大功臣读《毛选》之《毛泽东选集》出版(建国前)知多少?
南水北调大西线71年前击毙阿部规秀的李二喜病逝,享年89岁。
2016年国内大事总结除了送毛选五卷,送啥都是做戏
傅作义经典战役之二-----张家口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太祖谈拆迁和上访
毛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反对统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选话题: 毛泽东话题: 出版话题: 晋察冀话题: 著作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13/16/10987246_265454515.sht
张建华
1951年10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出版
发行,迄今已60多年了。
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毛选》是在石家庄市的一个小院中,由毛泽
东主持和修改完成的;更鲜有人
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第一部《毛选》是在太行山麓的河北阜平县坡山村出版问
世的。
抗战一周年,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在河北太行山中出版
1937年底,受中共中央委托,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部来到太行山北部,
在晋察冀地区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中共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抗敌报
》诞生。到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的邓拓任《抗敌报》主编。《抗敌报》后改名为
《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辑。1938年6月,报社兼办出版社。毛泽东的《论
持久战》先在延安《解放》杂志上发表,后抗敌报社以“七七出版社”名义出版了《论
持久战》。这是河北出版的第一本毛泽东著作单行本。整风运动开始后,为配合学习,
邓拓组织出版了《毛泽东言论选集》。书中收入了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统一战线成立后的革命形势与任务》、《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
民主主义论》等5篇著作。这是第一部《毛选》的雏形。
1944年1月10日,正当根据地整风运动深入进行之时,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中共晋
察冀分局,要“建设正确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以达到统一党的思想,增强
干部党性,巩固党的纪律”的目的。为贯彻这一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和副
书记程子华、刘澜涛委托邓拓编选,并由晋察冀日报社出版《毛选》。这样,邓拓着手
编选中国第一部《毛选》。在晋察冀日报社期间,邓拓长期热衷于学习和搜集毛泽东散
见于各报刊的著作。《毛选》是他悉心搜集毛泽东散见于各报刊的著作编辑而成。选定
文章后,邓拓报晋察冀分局审定,再报请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批准。
卖小百货,换麻绳头造纸,保证《毛选》印刷
为了印刷《毛选》和《论联合政府》等重点书,晋察冀日报社第二印刷厂专门派人
深入到敌占区,通过关系买来一部分较好的凸版纸。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日军挖
封锁沟,建碉堡,修据点,不断围攻和“扫荡”根据地。在经济、军事封锁下,报社很
难到敌占区买白纸,边区的纸张十分缺乏。报社自力更生办起了造纸厂,还派人到平山
、灵寿等地办起手工造纸厂。以稻草、麻绳头为原料,生产土造麻纸(又叫毛头纸)。毛
头纸粗糙、发黄,不太白也不细,但可以用来印报纸,以省出好的白纸印《毛选》。当
时,中央局机关也办了一个小造纸厂,刘澜涛、李葆华、姚依林和警卫人员编成一个生
产组。警卫战士从供销社办了些红头绳、香胰子、洋袜子、小镜子、木梳子、顶针之类
的小百货,用牲口驮到相邻的山西繁峙县的山村吆喝着换麻绳头。这样一去六七天,就
能换回五驮子麻绳头,然后送到造纸厂造纸,保证了《毛选》的印刷用纸。担任排印任
务的是驻在太行山麓的阜平县马兰村附近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坡山的晋察
冀日报社印刷二厂(印书厂)。他们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精心排印出了《毛选》。
以当时简陋的设备,印制平装本的《毛选》就够吃力了,印制封面上有烫金毛泽东
像的精装本就更困难了。为了不出错误,保证印刷质量,排字工人要校对四次样稿,还
要校对纸型,并聘请专家校勘,通读样书。对异体字,缺少笔画的字都要替换下来;打
纸型的工人要消除打纸型时粘出来的铅字所发生的错误;印刷工人要将铅版垫得平整,
油墨印得均匀;装订工人要将书边裁得整齐,折页整齐,拣页准确,装订严实。裁书没
有机器刀,就用手刀裁。为了不错一字一点,校对四次样书之后,还要核对纸型,通读
样书,对缺笔断画字进行修整。
点麻油灯,人工摇大轮印《毛选》
印刷车间没有电,靠人工轮换摇大轮。三伏天,工人们赤背短裤,汗流不止。晚上
印刷时,他们就点着麻油大碗灯,一夜下来,脸都熏黑了,吐的痰也是黑的。有人风趣
地说,咱们就像“黑人牙膏”一样。装订中第一次采用了锁线技术,所用的红绿线以及
红蓝绸子都是从敌占区买来的。手工锁线技术是一位老工人现教的,精装本采用的布面
烫金字的技术也是现学的。《毛选》的精装本,糊壳的纸板是用草板纸裱装起来的。邓
拓和晋察冀画报社的沙飞商议,由画报社制作毛泽东像的铜版,烫金字没有金片,就用
铜末代替。没有烫金机,就用手搬机代替。在手搬机下生起木炭火,先把转盘烤热,再
用手搬机烫金字,这样烫出了金光闪闪的“毛泽东选集”五个大字。
1944年5月,《毛选》开排不久,晋察冀分局在六七月间要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要
求把《毛选》在会前赶印出来,使参加会议的人人手一部。按当时的条件,一部四五十
万字的书要在两三个月内排印出版是不可能的。经过请示,分局同意先印四、五两卷。
印刷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终于在会议召开前,把四、五两卷送到会上。1944年7月至9
月,在晋察冀分局领导下,由邓拓主持编辑,署名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毛选》在坡山
村出版了。
中国第一部《毛选》是“一个流传最早、最广泛的版本”
晋察冀日报社印制的《毛选》五卷本分两种版本:一种是用凸版纸印刷,分为五卷
的锁线平装本;另一种是五卷合订、布面烫金的精装本。每卷封面用头号红色字体从右
向左题名“毛泽东选集”,下署卷次。封二后是扉页、照片、书名页、版权页、编者的
话、总目。每个分卷各有详细的目录,正文中每篇著作的题目单独占一页。在扉页后书
名页前,以整页的篇幅用铜版精印毛泽东在延安时的照片,下方印一行字:中国人民领
袖毛泽东同志。书名页上方署“毛泽东选集”,下方署“晋察冀日报社编”。背面版权
页上印有: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定价300元(注:边币),1944年5
月初版,为小32开本,竖排老五号字,每页16行,每行38个字。
第一部《毛选》全书共800多页,约50万字,共收入著作29篇,主要收录抗日战争
开始后到1944年6月期间毛泽东的著作,也收录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红四
军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延安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
的报告和结论。抗战开始后的著作25篇,七七事变以前的著作4篇。这些著作除个别的
以外,大都是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
〈共产党人〉发刊词》等,因当时尚未公开发表,未能收入这部《毛选》。
在《聂荣臻回忆录》中,聂荣臻对第一部《毛选》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邓拓同
志在抗战后期还编纂了《毛泽东选集》,这是全国第一本系统编选毛泽东同志著作的选
读本,为传播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龚育之称这部《毛选》是“第一个系统的版本
”,“一个流传最早、最广泛的版本”。它是所有《毛选》的原型。其后大连和渤海、
东北等地出版的《毛选》以及日本出版的《毛选》都是根据它编辑的。
《毛选》出版后,很快被抢购一空。此后,晋察冀日报社又组织了几次再版,还发
行到了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太岳新华书店和大连大众书店都曾加以翻印。东北局的俄文
翻译组在李立三主持下,还翻译成俄文出版。
这部《毛选》出版后,曾有过两次增订再版。第一次增订在1945年3月,增收了毛
泽东新发表的《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和《两三年内完全学会经济工作》这两篇文章。第
二次增订于1945年至1947年,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兴国、长冈乡、才溪乡3篇农
村调查报告和《论联合政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为美国对华援助法案的声
明》、《文教统一战线的方针》等4篇文章,全书增加到38篇,60万字,分为6卷。增订
工作仍由邓拓负责完成,杨献珍、姚依林、丁玲等参加了校勘工作。
1946年的增订本(6卷)在已解放的张家口市发排,后因张家口被国民党军攻占而未
能付印,打好的纸型被再次运往坡山村。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工人们仍以最好的质量
完成了任务。1947年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名义出版,由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
伪装封面,毛泽东著作敌占区巧妙发行
为了毛泽东著作在敌占区和国统区的发行,1943年、1944年、1945年,印刷厂的工
人先后印刷装订过伪装封面的毛泽东著作有《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
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书。其中,《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印得最多。除
用过《文史通义》的伪装封面外,《一九四五年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十二月十五日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封面题名《新金刚经》,托名“开封三教圣会出版”;
《新民主主义论》,封面题名《大乘起信论》,托名“北平佛教总会印”;《为美国对
蒋军援助事毛主席发表声明》,封面题名《苦海明灯》,无出版单位。工人们还曾用过
《妇女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多种伪装的封面。
中共七大之后,晋察冀分局要求各区党委、地委的印刷机关大量印刷针对城市的宣
传品,并首先保证《论联合政府》与《论解放区战场》向城市大量输入。晋察冀日报社
印刷厂将上述两篇著作的合订本印装成64开的伪装封面《婴儿保育法》,经过刘仁领导
的华北城工部秘密发行到北平、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城市。有的经过韩光领导的东北
工委秘密发行到沈阳等地。
邓拓写过一首诗《勖报社诸同志》,记述当年办《晋察冀日报》的勃勃雄风:“笔
阵开边塞,长年钩剪风。启明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
战鼓,浩荡入关东。”
新中国成立前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毛选》版本
1948年春,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后,由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
毛选》两卷本,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的众多《毛选》中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版本。
1947年6月1日,邓小平为边区杂志《新大众》题词:“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新大众的
责任。”此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出版一部《毛选》。这项任务交给了晋冀鲁豫
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磐石,由他依托华北新华书店完
成编辑和出版任务。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进驻距武安县冶陶镇7.5公里的赵庄,在条件
艰苦的情况下出版印刷了精装、平装版本的《毛选》。
晋冀鲁豫版的《毛选》共收入1927年3月至1945年8月的著作61篇,约95万字,比
1948年5月东北书店出版的《毛选》还多11篇11万字。这部《毛选》于1947年夏编成发
排,1948年春由赵庄新华书店印刷厂印制。全书分上下两册,16开本,共1025页,每页
18行,每行52个字,有紫红色和深蓝色布面精装本两种,印刷2000册。封面上方正中间
印有五个烫金字:“毛泽东选集”;中间有压模的毛泽东头像;下方印有一行烫金字:“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书脊上方和中间分别印有烫金字:“毛泽东选集”,“上
”或“下”。封二后是扉页、书名页、毛泽东照片和目录(下册没有照片及目录)。书名
页上方印有三行字:“毛泽东选集”;“上册”或“下册”;“党内文件,干部必读”。
下方印有两行字:“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一九四八年”。
从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第一部五卷本的《毛选》起,至1948年5月止,主要有
晋察冀日报社在河北阜平编印出版的《毛选》;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毛选》;晋冀鲁豫中
央局编印出版的,由内部发行的供党内高级干部学习的《毛选》三种选集。这三种《毛
选》共出过七个版本,其中晋察冀日报社版的就有五个。
校完《毛选》第三天,窑洞被特务放火烧了
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创刊,7月1日随晋冀鲁豫中
央局边区政府迁到武安,先后到南文章、石洞、河西、赵庄等村。人民日报社和边区新
华书店印刷厂当时叫“永兴印刷公司”,设在石洞。印刷车间在赵庄和田二庄、石洞、
河西村的窑洞里。
1946年至1948年,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驻在山冈环抱的赵庄。车间设在较大的窑洞
里,用的是手摇活动式排版,经平版、整版,然后打纸型。待一块纸型晾干后整制,放
在印刷机平台上,而后印出书报。印刷厂只有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其余大都是十四
五岁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人工铅字排版到印刷的工序繁多而精细。他们却在艰苦条件
下印刷出《毛选》。
1947年初夏的一天,张磐石跟边区教育厅的崔洪勋说:这几个月来我看你表现不错
,也要求进步,现在有一件事,要你帮我做一做,也是对你的一次考验。原来,张磐石
让崔洪勋和他一起校对《毛选》第一卷。这样,他们每天早饭后到窑洞校对,崔洪勋念
铅印稿,张磐石看原稿。他们一共校对了20天才校完。在校完《毛选》的第三天,四个
窑洞全被特务放火烧了。
对于《毛选》,毛泽东曾说:“《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
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毛泽东在石家庄选编新中国第一部《毛选》
新中国成立前,为了学习毛泽东思想,各抗日根据地和中央各分局先后出版过不同
版本的《毛选》。由于处于战争年代,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体例庞杂,多有错误,主要
的还是都未经毛泽东本人审阅。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编辑一部正式的《毛选》
,并专门成立了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1951年春,毛泽东在石家庄编辑修改了新中国
的第一部《毛选》。
毛泽东离京到石家庄,利用休养的时间,集中精力编辑《毛选》。而他的休养,是
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提出的意愿,得到中央同意和妥善安排的。
一天,毛泽东在新六所说:“我得离开北京,在这里什么也干不成。”他对负责警
卫的汪东兴说:“搞《毛选》在北京事情太多,要找个地方,集中精力搞出来。”“要
找个地方,离北京不要太远。”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汪东兴提出了天津、张
家口、石家庄三个地方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选定了石家庄。
为安排毛泽东的休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和行政处副处长田畴先期到达
石家庄,与石家庄市委领导一起察看环境选定住所。最后将毛泽东的住所选在了位于石
家庄市西郊落成时间不长的保育院(今河北省白楼宾馆的前身)。
毛泽东的办公室中间摆着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左侧是为他准备的可躺可靠的躺沙
发。他的办公桌上、床铺一侧摆的都是书籍、文件。在青砖红瓦房中,毛泽东整日伏案
工作,手不释卷地看材料、修改文章、批阅文件。在《毛选》编辑期间,编辑委员会其
他成员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人分别在北京和石家庄为编辑稿件而忙碌着。1951年
3月19日,毛泽东在给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窗好友周世钊的复信中说:“我在乡下住,
没有病,专为休养,暂不进城。容后面叙。”这里的“乡下”,指的就是石家庄。2月
28日到4月27日,毛泽东在石家庄选编了新中国第一部《毛选》。
在石家庄,毛泽东对《毛选》的选编工作主要是选稿编目、修改文章、撰写题解注
释,此外还参加了一些校对工作。
对《毛选》要收入的文章,毛泽东对每篇文稿都详审细阅,反复斟酌。仅以《矛盾
论》这篇文章为例,1951年3月8日,毛泽东在给陈伯达、田家英的信中写道:“《矛盾
论》作了一次修改,请即重排清样两份,一份交伯达看,一份送我再看。论形式逻辑的
后面几段,词意不畅,还须修改。其他有些部分还须作小的修改。
“此件在重看之后,觉得以不加入此次选集为宜,因为太像哲学教科书,放入选集
将妨碍《实践论》这篇论文的效力,不知你们感觉如何?此点待将来再决定。“你们暂
时不要来,待《矛盾论》清样再看过及他文看了一部分之后再来,时间大约在月半。”
3月15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矛盾论》的原稿请即送来。”在反复修改后,
他对原来第二章的“形式伦理的同一律与辩证法的矛盾律”这一部分仍不满意,遂整章
删去。《矛盾论》的修改,前后删掉约7000字,增加了约6000字。《矛盾论》原来已列
入《毛选》一卷的选稿目录中,但毛泽东仍感到不满意,于是又从已入选的文稿中抽了
出来,没有收入《毛选》第一卷。后又经修改补充才收入到《毛选》第二卷中。以后,
《毛选》第一卷再版时,才按时间顺序将它移入第一卷。在选编工作中,毛泽东对每篇
文章总是对照原稿反复修改、补充,然后付印,校阅,再修改。《实践论》一文,已修
改了多遍,但他仍在清样上批道:“此件改正后,连同原稿,再送我看。”在《矛盾论
》的清样上,他批道:“照此改正,连同已经改正的清样一起送来再看,第一次原稿也
请送来。”
4月1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矛盾论》
,请不要送去翻译,校对后再送我看。”16日,他又在信中对田家英交代:“以上这些
(指9篇已修改过的文章)及昨付第二次看过的一大批,都可付翻译———唯其中的一篇
,即《井冈山的斗争》,请送来再看一次。”在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的同时,毛泽东对
文章的题目也都重新选拟或进行了修改。如在第一卷中,将原题《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
任务》改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原题《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
阶段的任务》改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毛泽东对文章的题解和注释也进行了逐条审改。仅在《毛选》第一卷的题解中,他
就撰写和修改了10条。在249条注释中,撰写和修改了120条以上。第一卷中的《中国社
会各阶级的分析》、《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题解及《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
中关于“管公堂”和“收学租”的注释都是毛泽东写的。此外,他对注释的内容和前后
排列顺序都提出了要求。
同时,毛泽东还做了一些校对工作。1951年3月15日,他在给田家英的信中写道:
“凡校对,都须将原稿连同清样一起送来。以前的一切原稿均请送来。”毛泽东往往对
照原稿和清样逐字逐句进行校阅,如在校对《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而斗争》一文时,他发现有两个铅字磨损,字体比其他字瘦小,就在一旁批道:“换一
个铅字。”文中有一处字号不符,几乎看不出来,他也画了出来,在一旁批道:“改老
五号。”在校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时,有三处字排得不好,毛泽东
看到后即在此批道,“排拢”、“排齐”,还画出校对符号。不仅如此,校对中发现数
字有疑也打上问号要求重新核实。在审阅一篇文章原稿时,他看到文中提到:“国民党
去年十一月初至今年一月底不足三个月中丧失约105万人,包括国民党正规军105个整师
。”他遂进行核查,并将“十一月”改为十月,将“三个月”改为四个月。在“105万
”与“105个整师”处各画上问号,后经秘书核查,数字确实有误,“105万”应为154
万,“105个整师”应为144个整师。
毛泽东对收入《毛选》的文章要求很严,许多原来认为不太满意的文稿,虽几经修
改,反复审阅,但最后还是未能入选。在审定过的文稿中有30多篇批上了“此件不用”
、“此件不收”、“不用不收”等字样。例如《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农工展览会讲演词
》最初曾考虑选入第三卷,他曾将标题改为《反对吃摩擦饭》,并定了题解,最后仍觉
不满意,还是未能入选。
经毛泽东修改过的《毛选》和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毛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毛泽东将原文中的“与”字都改为“和”字。《毛选》第一卷中收录的《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的第一个小标题“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原
稿在“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之间用的是“与”字,他在校阅时把小标题中的“与
”字改为“和”字。这样改,既避免产生歧义,又使文章更容易为工农干部,特别是普
通群众所看懂。
1951年10月,在出版总署召开的《毛选》第一卷出版庆祝会上,出版总署署长胡愈
之讲道:“1949年5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开始接受了《毛泽东选集》的一
部分稿子发排,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半,才开始出了第一卷。这一段时间很久,是因为毛
主席对自己的著作采取了那样慎重的态度,亲自几次校阅修改。”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
陶则在《毛选》第一卷出版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选集凡四卷,今出版为第一卷。各篇
取舍,经毛氏审慎考虑,存录者复亲加修订校阅,多者六七遍,少者亦两遍。”由此可
见《毛选》的编辑质量之精,要求之高。
L*********2
发帖数: 10195
2
毛选不知道改了多少,原稿如果还在的话,出原版的,一切就都暴露了。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毛泽东:《反对统一》南水北调大西线
黎阳:真实的文革2016年国内大事总结
含泪奉劝各位毛粉,赶紧移民朝鲜吧,实在不忍你们在美国受苦了傅作义经典战役之二-----张家口战役(解放战争时期)
一只捣乱的鸡导致的一桩抗日血案毛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铎东:“爱这样的国家,就是对祖国的背叛”。李运昌同志逝世
大连大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考述龚育之回忆"毛选"编辑过程
两名90后女孩合伙造35万假币 一人搞印刷一人负责绘画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1个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原来花帅才是国共内战胜利的最大功臣读《毛选》之《毛泽东选集》出版(建国前)知多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毛选话题: 毛泽东话题: 出版话题: 晋察冀话题: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