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u*******g 发帖数: 3300 | 1 “最会喝水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的新闻引发热议后,卫生部昨日承认,我国饮用
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昨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近期关于北京水质的争议,卫生部新
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表示,相信北京市关于其“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
准106项指标的检测要求”的说法,但同时也承认,“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饮
用水安全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
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称,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标
准很高,与欧盟同步,但难在落实;即使是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目前一般也只有省
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方才具备。
此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则透露,
我国在享受公共供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有9800万人饮用水水质不安全,2.98亿农村
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接轨欧盟标准没人落实?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及其
丈夫——曾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的李复兴最近检测
到自来水中(主要来自垃圾、滤液和粪便的)硝酸盐(以氮计)的指标已达到每升9点多毫
克(9.0mg/L),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10mg/L,因认为北京水质变差,这个“北京最会喝
水的家庭”已20年不喝自来水。
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回应称,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该集团供
应出的水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
此后,赵飞虹又对媒体称,“自来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可以喝”;自来水是
一种安全水,但不是一种健康水,对健康并不是很好。
在昨日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有媒体关于上述争议的提问,邓海华回应称,
相信北京市有关方面的一位发言人的说法,北京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106项指
标的检测要求。
邓海华同时表示,卫生部牵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非
常高水平、高质量的饮用水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卫生部去年监测的饮
用水监测点有29825个,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91.5%的地级市、46.7%的
县和县级市。目前已完成6万多份水样检测,结果正在进行统计,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与欧盟同步,”一名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昨日对
本报表示,“但有标准没有用,没人落实。现在住建部负责水厂,水利部负责农村供水
,卫生部负责标准制定以及监督监测。水质达不到标准怎么办?但还得让人喝水啊。”
饮用水安全困扰数亿人口
上述人士的无奈反映了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实。
2012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询问了国务院关于
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据任茂东委员引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所做《国务院关于
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称:“在公共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
,水质不安全的人口有9800万人,城建直接供水6200万人口中约有3100万人口没有喝上
达标的水。”
尽管这段文字没有出现在全国人大网公布的《报告》全文中,但《报告》依然披露
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全国约14%的水源地水质不合格,地级以上城市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中,约35.7亿立方米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
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该规
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
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而“十一五”期间该比例达到58%。
“城市供水主要是管道污染,过去用的都是铁管,有的出现了生锈、破漏等,都会
影响末梢水的质量。新小区虽然使用了塑料管道,但是也要防范藻类毒素对饮用水的影
响。农村主要是生物性污染。”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主任、
研究员尚琪对本报表示。
《报告》列出的饮用水安全威胁包括: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蓝藻水华频发,河
流型水源地安全隐患多,极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量工业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
不少尾矿库位于饮用水水源上游,大江大河及周边的流动源污染风险较大,直接威胁饮
用水安全。
“现在威胁水质安全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问题。工业发达的地方有工
业污染,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缺水的地方比如西北的水窖里的水,根本谈不上安全问
题。一些农村还有工业污染与生物性污染重叠的问题。”尚琪说。
据《报告》分析,目前供水水质不达标,最突出的原因是水厂设施陈旧,全国95%
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2012年7月1日在饮用水卫生新标准颁布之前建设的,其出厂水水质
指标是1985年颁布的旧标准所规定的35项指标。其次是管网老化、漏损和二次污染严重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值,年漏损水
量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
地市级以下监测能力不足
“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从卫生方面来
讲,我们的饮用水监测能力还不是很强,各方面的保障还不是很到位,监督监测的力度
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邓海华表示。
目前,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进行例行监测,其结果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
公布。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年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显示,集
中式供水水源合格率为85.9%,出厂水合格率86.3%,末梢水合格率87.3%。市政供水的
水源合格率为91.2%,出厂水合格率为95%,末梢水合格率为92.6%。乡镇水源合格率为
81.5%,出厂水合格率79.8%,末梢水合格率为76.5%。自建水源合格率为82.7%,出厂水
合格率为81.2%,末梢水合格率为80.1%。二次供水水源合格率为89.4%,出厂水合格率
90.3%,末梢水合格率为90.8%。
地方层面则有抽检。“北京市每年都有两次以上的抽检监测,由卫生监督所和疾控
中心完成。自来水公司的业务部门要对水质实时监控。”一名地方疾控中心人士对本报
表示。
不过,中小城市、城镇及农村的监测能力仍严重不足。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上述
2012年6月人大专题询问时就承认,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县以下包括城镇水源方面的信
息几乎没有公开。具备106项指标监测能力的,目前主要还集中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
市和省级监测站;地级市基本上都具备常规监测29项指标的能力,其余指标的则要求送
样监测。
在这种现实面前,国家的监测、治理资源将主要投入在保障基本的饮用水安全方面。
“当前饮用水无论是达标还是不达标,都还仅仅局限在安全问题上,还谈不上健康
饮用水这个概念。”一名业内专家认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