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德国媒体2012年涉华报道新特点
——以德国《明镜》为例
2012年12月13日13:41 来源:对外传播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2012 年是中德建交40 周年,两国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交往都很频繁,中德关系处
于历史最好时期。德国不仅成为了欧洲对华投资、输出技术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中
国在欧洲的主要投资地。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往必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国际
间的新闻秩序长期以来由西方大国所主导,一些媒体并没有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的发
展,反而是常常刻意夸大负面信息。鉴于此,本文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为例,对
2012 年所有涉华的770 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明镜集团旗下的明镜
在线(Spiegel Online),《明镜》周刊(Der Spiegel)和《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 三个数据库。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较之2011
年略微好转,但是在报道中仍然摆脱不了既吃惊又恐慌的双重情感。报道特点如下:
第一,议题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以负面报道居多。
在770 篇涉华的新闻报道中, 涉及政治问题的报道达到了33.5%,对经济方面的报道为
30.6%,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的报道所占比例为9.3%,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占到了9.0%
,对文化的报道为6.1%。
大部分对政治问题的报道,内容涉及到人权、网络监管、各级政府换届、中央和香港关
系以及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问题。在对经济领域的报道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是褒奖中
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大多还是用嘲讽的语气谈论中国的版权问
题,并对倾销、恶意竞争和贸易保护进行批评。虽然有些报道对中国企业的跨国收购表
达了吃惊和一定程度的恐慌,但最后常常转移到政治问题上。很多文章看似在谈论经济
,其实是对政治的批评;看似讨论政治,其实是为了达到自身某种经济目的,从中也可
以看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密不可分。在有关社会问题的报道中,大多数是反映中国现存
的一些问题,例如矿井爆炸,交通事故,同性恋和艾滋病感染人群,环境污染等。
第二,带有明显“吃惊与恐慌”的双重情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德国媒体已经不仅仅吃惊“中国模式”的成功,更对中国企
业的崛起感到了恐慌和害怕。比如有
“中国企业又开始海外圈地了”、“青岛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中国的银行预定了
50 架空客”、“ 普茨迈斯特被卖给中国了”。中国企业已经不是西方媒体传统观念中
制造廉价商品的代名词了,而是越来越多地涉足矿产、石油、金融、通信和机械等领域
,因此涉华报道中常流露出羡慕和嫉妒之情。
在三一重工收购了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后,该跨国并购案在作为机械工业强国的德国成
为了媒体热议的焦点。无论是民众,还是媒体的自尊心都受到一定影响。在德国,家族
企业有着很强的自尊,除非遇到金融危机或者在其他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会放弃对
企业控制权的。这种民族自尊心可从媒体的报道中反映出来:“三一以后不用雇佣普茨
迈斯特的员工了,可以把产业转到他们的新总部”、“ 德国在该领域的领头羊第一次
被中国公司收购了” 等等。虽然中国企业在管理方式、薪酬体系、文化思维等方面采
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无论在服务理念,产品设计与推广还是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员管
理等方面,最大可能地适应东道国的风俗和文化,严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积极实现本
土化的战略,但德国媒体对这些积极、正面的措施并没有报道,而是以一种不信任的方
式对“中国模式”及中国企业能力提出质疑,并对中国企业的到来表示恐慌。大量报道
“中国国内经济不稳定”、“出口下降”、“外资大量撤离中国”、“中国的企业能力
不行”、“被收购后德国员工岗位堪忧”等负面消息,以刺激德国国内民众,使我们在
收并购过程中常常受到当地企业员工和工会的强烈反对。
第三,批评方式由直接改为间接,媒体以“观察者”身份自居。
在涉华报道中还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新特点,就是媒体以“观察者”身份自居,大篇
幅地报道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国内的矛盾,对中国在地区及世界的影响力
持一种谨慎和恐惧的态度。在批评方式上,也由比较直接改为间接。比如770 篇报道中
有12.3% 都是在谈论中日关系,主要围绕中日钓鱼岛矛盾、日本企业在中国、中日经贸
关系等展开。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的描述上,常常是单方面强调“中国的海监船又去
钓鱼岛示威”、“中国积极训练航母准备应对海权纷争”等措辞,来强调中国对亚洲邻
国的威胁。又如在涉及日本企业在华经营的问题上,常常引用中国和日本媒体已有的新
闻,来佐证日本企业正当、合法的权益在中国受到侵害。虽然德国媒体没有直接批评中
国,但不全面的报道其实已把读者引向了一边倒的局面。例如在钓鱼岛问题上,德国媒
体用的是“尖阁群岛(Senkaku-Inseln) ,“日本逮捕了来自中国的占岛者”、“ 丰
田在中国的销售暴跌”,使受众感觉,这就是日本的岛屿,中国的船只是在挑衅和威胁
。其间接的批评方式比直接批评更加具有欺骗性。
德国媒体还常常以“观察者”身份自居,对中国国内的问题进行评论,但并没有说明信
息的来源渠道和可信度。例如引用所谓权威人士和消息人士的说法,来调动受众对“收
入分配不均急速加剧”、“十八大换届”等问题的猎奇心理,加深了普通民众的猜疑以
及对中国的负面态度。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西方新闻媒体背后的战略取向很清楚,
通过负面夸大、双重标准和肆意煽情等方式,用所谓“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详实
”的数据来进行舆论宣传,以达到其实现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目的。
2011 年7 月皮尤全球项目态度(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2 个国家中,德国的中国形象负面度比较高,位居
所有被调查国家的第三位,紧随土耳其、日本之后。但从整体趋势上说,中国在德国的
总体形象从2008 年开始还是在缓慢上升,对中国持积极态度者也从2010 年的30% 上升
到了2011 年的34%。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有着重要贡献,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德
国受众中持积极态度者还是比去年有所增长,从2010 年的37% 上升到了2011年的46%,
上升了9 个百分点。但是在回答“中国实力的增强对你国家的影响”时,德国明显感到
了害怕和“中国威胁”。尽管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很大,但持消极态度者还是超过了持
积极态度者,达到了50% ;对军力增长持消极态度者更达到了79%,远超过持积极态度
的12%。这说明西方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样的下风地位,这种心情于是常常反映在媒体
的报道中,中国更多的是被西方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涉华媒体多带有有色
眼镜。在内容分析中发现,德国媒体巧妙地抓住了德国受众喜爱追问、质疑的心理和善
于思辨的民族特性,通过贬低成就、夸大负面和截取信息的方式来塑造中国的负面形象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扩展传播途径,积极构建第三方的传播渠道,主动利用德
国受众善于批评、反感政治宣传的民族特性,多通过一些非官方组织、学术机构、民间
人士的声音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双方要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友好地倾听他者的
声音,克服刻板印象和文化定式影响,构建对外传播中和谐有效的第三空间。 | t*******h 发帖数: 2882 | | f*****g 发帖数: 9098 | 3 说实话tg真不容易
全世界都不戴见 communists
中国人也跟着倒霉 | v******u 发帖数: 1616 | 4 德国人被米蒂掐住睾丸,他能喷谁?
还不就喷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 d*****t 发帖数: 790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