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b*****d 发帖数: 61690 | 1 本报北京电(记者 程福俊) 司法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
的重要保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
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
这个大约18000字的白皮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
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
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
白皮书分为前言、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保障、提高
司法能力、践行司法为民、结束语等部分。
据了解,白皮书中文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已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
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判处死刑的案件逐步减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介绍,自2007年死刑案件
核准权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以来,中国死刑适用标准更加统一,判处死刑的案件逐
步减少。
白皮书指出,中国保留死刑,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中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
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并规定了严格的适用标准。2011年颁布的《刑法
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9.1%,规定对
审判时已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一般不适用死刑,并建立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为
逐步减少死刑适用创造法律和制度条件。
白皮书强调,死刑直接关系到公民生命权的剥夺,适用死刑必须慎之又慎。从2007
年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中国实行死刑第二审案件全部开
庭审理,完善了死刑复核程序,加强死刑复核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
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确保了办理死刑案件的质量。
六项举措防止冤错案
在国务院新闻办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人姜伟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司法改革抓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薄弱环节,突出
人权保障,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为防止冤错案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实践证明,导致冤错案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是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主要原因。中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刑事证据制度,确立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采用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手段搜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二是强化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提高庭审质量、有效减少冤错案有重要
意义。为鼓励证人出庭作证,建立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明确了证人保护的范围、规定
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建立了证人出庭作证补助等制度。
三是保障并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将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时间
由起诉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并充分保障了辩护律师的执业权利。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
围,将原来仅在审判阶段提供的法律援助,拓展到侦查、审查起诉阶段。
四是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五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六是加强司法活动的社会监督。
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成社会共识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9日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
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
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
姜伟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布会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他说,劳教制度是由中国立法机关批准的法律制度,有法律依据。劳教制度为维护我国
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同时坦言,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也存在问题。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国务院公
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教养法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劳动教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
布了《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了《劳动
教养试行办法》,对劳动教养的具体实施作了详细规定。
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说,近年来,中国法律援
助覆盖面逐步扩大,越来越多困难民众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600多个法律援助机构,1.4万名专职
法律援助人员、21.5万名律师和7.3万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8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制定了法律援助地方法规。2009年以来,全国法律援助经费年均增幅为26.8%,2011
年达12.8亿元人民币,法律援助工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均据新华社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