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a 发帖数: 6858 | 1 美国的选择:因为什么目标,才确立打中国的决心
美国最极端的反应,自然是直接进攻中国本土,釜底抽薪地毁掉唯一能威胁美国霸权的
大国。
当初日本攻击珍珠港用的是航母战斗群,德国入侵苏联,用的是装甲集群,挑战一个大
国是生死之战,自然是有多大本钱押多大本钱。现在最大的本钱是战略核武器。美国作
为历史上唯一在实战中用过核武器的国家,核武器这个因素自然要计算在内。
虽然冷战中核战争始终没有打起来,不过现在和冷战有点一样了。冷战中美苏都有庞大
的核武库,各自造了上万枚核弹头,打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双方倒也能保持克制,甚
至竭力避免常规军力在战场上照面,一方亲自下场打仗,另一方就出钱出枪打代理人战
争。
但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家独大,俄罗斯江河日下,失去了庞大工业体系的支撑,苏联
的核武库逐渐变成了核破烂,最近几年俄罗斯进行的导弹试射接连失败,核潜艇堆在码
头上生锈,它的战略威慑能力到底还剩多少,实在值得怀疑。
而且,美国的核武库早已不再以陆基弹道导弹为主,部署在固定发射井里的“民兵”洲
际导弹正在逐渐退役,搭载的核弹头数量已经削减到500枚,代之以弹道导弹核潜艇和
战略轰炸机。这个变化意味着就算俄罗斯依然有庞大的核武库,也不再是我们的战略核
屏障了。
因为如果美国从本土对我们发射弹道导弹,大部分会飞越苏联或者俄罗斯上空,从俄罗
斯人那边看这些导弹,没法判断是打谁的,以俄罗斯人那种从不承诺不用核弹打谁,只
承诺什么情况下一定会用核武的火爆核战略,这种事情能导致的唯一后果就是苏联或者
俄罗斯会把所有核导弹打出去,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是占了点地利的。
但是如果美国用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搭载的核弹头或者用核潜艇从太平洋里发射导
弹,俄罗斯的远程警戒雷达一眼就能看明白导弹不是往自己家里飞,自然要等等再说,
这一等核战争八成打不起来,核平衡恐怕也就失效了。
既然没法再靠俄罗斯当核盾牌,我们大概也只能靠自己了,不过好在核武器其实并不算
很值钱,美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搞核军备竞赛,不过都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国民经
济发展,美国没有签下几万亿巨额国债,苏联也没有走到崩盘,发生那种事情是20世纪
70年代到90年代常规军备竞赛的时候。
虽然每一发战略核导弹价钱都不便宜,比如最先进的“三叉戟”潜射导弹价格与一架F-
14、F-15战斗机差不多,维护这些武器更要耗费巨额人力、物力,不过实现基本的战略
平衡要用的核弹也并不多,冷战早期,美国相对苏联的核武器优势一度达到十几倍的规
模,但在苏联也发展了热核武器之后,美苏始终只是保持核威慑,从没动过真格的。毕
竟把敌人炸回旧石器时代的代价是自己也得回到新石器时代。
考虑到这段历史,我们维持一个相当于美国1/5到1/10的核武库也就可以维持自己的战
略安全了。毕竟美国也有大量陈旧核武器,美国正式公布在服役的核弹头数量是5000多
枚,根据美俄签署的“消减战略武器条约”,计划裁减到4500枚。军事专家估计,美国
还有1万多枚核弹头封存在库房里。
美国的这5000枚核弹头中有一多半配备在核潜艇上,如果完全按照条约的限制来,美国
的战略核潜艇可以配备200多发导弹,近2000枚核弹头,如果不管条约那一套,还可以
翻一倍。
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上,我们构建自己的核盾牌,最合理的工具也是核潜艇。因为俄罗
斯是一个核挡箭牌,不过这个挡箭牌是双向的,如果美国人从本土发射核导弹打我们,
会越过俄罗斯,反过来如果美国用核潜艇从太平洋里发射导弹打我们,如果我们只能从
本土发射导弹反击,这些导弹同样要越过俄罗斯,俄罗斯一样可能发动核反击。很显然
我们也需要换一个方向,把太平洋或者南海作为主要的核反击阵地,这样只能用核潜艇。
从技术上说,核潜艇可以算是最好的战略威慑工具,因为核潜艇如果到了海里就和一条
鲸鱼没什么两样,在战时几乎不可能被找到。而且美国的潜射弹道导弹射程高达1.2万
公里,待在家里也可以打到全世界,更增加了安全系数。因而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最关心
的是航母,第二关心的就是核潜艇,只是核潜艇这种国之重器普通人很难一见端倪,大
家也只能凭着外刊报道捕风捉影。
不过从技术基础分析,美国现役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和“三叉戟”导弹是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开发的,我们现在追上它也不会很难。“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能打1.
2万公里是因为使用了固体火箭推进,导弹外壳、火箭发动机这些最重、最大的部件都
是用碳纤维材料制造,非常轻,所以就可以打得远。
现在碳纤维早就不算什么了,鱼竿、高尔夫球杆、高档拉杆箱很多都用碳纤维制造,甚
至四川、甘肃地震灾区附近一些轻微破损的房屋也在用碳纤维布、碳纤维网做加固,我
们研制的隐形战斗机更是离不开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高性能的固体火箭需要高性能推进剂,现代高性能火箭推进剂并不是像诺贝尔发明无烟
炸药的时代那样主要靠用瓶瓶罐罐做实验,而是要先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甚至要用到
量子力学,对分子内部的瞬间变化进行分析、建模。这些工作需要超级计算机来完成,
2011年中国建造的“天河”超级计算机达到了每秒250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成为世界第
一。有这样的运算能力,只要假以时日,没有什么算不出来的。
另外“三叉戟”导弹尺寸不小,因而搭载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也很大,排水量超过
1.8万吨,全长170米,和英国的航母差不多。尺寸大有大的好处,“三叉戟”导弹全长
超过了13米,潜艇的内部空间只能更高,驱动潜艇的核反应堆也可以做得很高大,核反
应堆说白了就是一个烧核燃料的热水器,做得越高大,对流就越顺畅,“俄亥俄”级潜
艇和以往的核潜艇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核反应堆不用循环泵,而是靠自然对流进行冷
却水循环。
如果进过大楼的管道间就知道,大型水泵工作起来是很吵的,“俄亥俄”级取消了循环
泵,因而在低速航行的时候异常安静,比洋流、海浪的噪声还要小,让对方很难探测到
,以前美苏对峙的时候,双方的核潜艇经常相撞,就是因为太安静了。
“俄亥俄”级核潜艇和“三叉戟”导弹不单单是一种先进的潜艇和一种先进的导弹,而
是相当于把洲际导弹部署到海上,在战略核武器发展史中的地位类似于过去的“无畏舰
”相对于战舰发展史,AK-47相对于步枪发展史,Windows相对于电脑操作系统发展史中
的地位,是一种划时代的设计。不过划掉了旧时代,也划掉了旧时代建造的潜艇,建造
那些潜艇花掉的银子也统统不算数了。
世界上的事,最怕摸不着头绪,只要有模板就容易做。如果只是追求战略平衡,确保自
己生存,。我们并不需要耗尽国力造几万颗核弹头,只要照葫芦画瓢,维持一支以规模
小一些的“中国三叉戟”为支柱的战略核力量就可以了。核武器维持的恐怖平衡从来不
是疯狂的结论,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中国的选择:哪里是美国“薄弱的一环”
在战略核平衡之下,美国就算变得比希特勒还疯,也不会不理智到打核战。这样一来,
如果要毁掉中国工业社会,最极端的方式大概也就是像打伊拉克、阿富汗那样,集结一
支强大的常规兵力攻击中国本土。
不过从可行性来看,这首先将遇到一个兵力问题。
从历史上看,不算出动50万人,35万地面部队的海湾战争,只看最近两次美国发动的大
规模地面行动,就大概可以估算出美国对付中国所需要的兵力。美国灭伊拉克,动用了
4个师零一个旅,12万人,再加上英国出4.5万人配合,后面还有科威特的3万军队帮忙
看家,总兵力20万。
美国打阿富汗,出动了5万人,北约总兵力达到6.5万,这才勉勉强强控制住喀布尔、坎
大哈几个城市,等到奥巴马上台,决心大举进剿塔利班,一口气增兵到10万,不过还是
不能把几千人的塔利班怎么样。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工业人口百倍于伊拉克,千倍于阿
富汗的中国,最少也要美国动员几千万大军才行。这显然是个荒谬的数字。
客观来说,在美伊战争、美阿战争中,美国都是动了牛刀杀鸡的心思,务求全胜,所以
实际所需兵力要打个折扣。否则按越南战争的比例算,美国全国的男人都当兵也不够打
中国的。但即便美国只动员10倍于伊拉克战争的兵力,45个师、120万地面部队,也远
远超出了美国现役部队的规模——美军现役的地面作战兵力只有陆军的30万人和陆战队
的8万人,折合15个师,而且其中真正能用来野战的重型师不到10个。
这些兵力拿到别的国家算是泰山压顶,拿到中国根本不够看,唯有扩军才能满足需求。
但美国现在的基本工业物资供应极端依赖外国,尤其是中国;金融资本唯有把中国的产
业链也加入到美军的后勤线里,才可能几倍地扩军。美国早已不是那个工业雄霸天下,
靠自己的工农业能养活1200万大军的美国了。空心化的国家搞扩军,得先问问,现在的
工业霸主配合不配合?
当然,美国有大把的盟国或者说存钱罐,这些国家还有工业,竭泽而渔地敲打一番,未
必凑不出百万大军。
但不管美国有多强大的海军,也不可能从上万公里外的本土发起登陆,否则太平洋有上
万公里宽,再快的运输船打个来回也得两星期。不等第二波的增援和补给运到,第一波
的部队也饿死了。登陆必须在邻近的离岛上建立前进基地,集结兵力和物资,这是英美
称霸海洋几百年以来的常识。
美国在发动诺曼底登陆之前花了2年时间往英国运兵运物资,为的就是把登陆欧洲本土
所需的补给线、运兵线从大西洋的宽度压缩到英吉利海峡的宽度。从地理上说,现在中
国附近,只有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菲律宾可能给美国当这个集结地。
上百万大军,几亿吨物资的集结,在一个荒岛上肯定搞不成。当年美国死保英国这个反
攻欧洲的基地,很重要的一点是英国本土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能支持百万大军的驻扎、
休整、训练、补给。这是北非或者中东无论如何取代不了的。诺曼底登陆的一大前提,
就是登陆场在英国大部分本土机场的战斗机半径内。所以,菲律宾这个还没完成工业化
,政府军被游击队到处压着打的国家帮不上忙,只有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能够作为可能
的出发基地。
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处于中国的中短程战术导弹射程内,台湾甚至
可以用远程火箭炮压制。这样的地区当集结点,免不了要被解放军的导弹猛轰,就像当
年德国用V-1、V-2导弹空袭英国那样。既然被绑上了美国的战车,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虽然一发导弹的价钱并不比一架战斗机便宜多少,当年德国发动导弹袭击也是丧失制空
权之后的无奈之举。不过现代导弹打击精度要比那时候高得多,中国的工业能力百倍于
当年的纳粹德国,用导弹很容易压制敌方的雷达站、指挥中心、机场。美国前任国防部
长罗伯特·盖茨说我们的导弹还能打航母,只要压制住对方的空中力量,我方就可以用
空军夺取沿海制空权。
登陆行动最怕打到一半丢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敌方可以来登陆,登上来
把它的运输船一打,上来多少就得投降多少。而且实际上,敌方实施登陆的机会都很渺
茫,1991年和2003年美国两次打伊拉克之前都花了半年多时间运兵,运送物资、给养,
这还是美国已经在中东预置了几个师重装备和大量弹药的前提下。如果要发动规模几十
倍的作战行动,按美国人现在的能耐,运送物资花个十年也不稀奇,就算只用1年搬东
西,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造导弹,造飞机。
美国还有一种选择,把登陆和集结一体化,在亚洲大陆上寻求盟国,然后把部队运上大
陆,沿陆路进攻中国的工业中心。这个计划听起来还稍微靠谱一点,从地理上说,也的
确更有威胁一些。因为在中国海岸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适合外敌攻击的地理空间:东北
和两广。
东北和岭南两广地区,在地理上算是半独立的空间,和中国内地有山脉分割(燕山、南
岭),通过有限的山口(韶关、山海关)和中国本部相连。同时两个地区都地处边境,
和其他临海的邻国(越南、朝鲜)相接,边境线长达几百公里,不易设防。所以这两个
地区相对容易被强大的外敌所占据,或者在外敌的扶植下独立,威胁中国内地。这是中
国本土的地缘战略弱点。
针对这两个弱点,美国可以在朝鲜半岛或者倒向西方的越南集结兵力,然后利用空中优
势切断山海关、韶关等交通瓶颈,不给中国发挥工业、兵力优势的机会,迫使中国以局
部地区的兵力和资源迎战美国地面部队主力。这固然还是个风险极大的计划,但至少比
直接登陆中国海岸线,和数倍于己的中国陆军直接交手更有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祖先和父辈已经给出了答案。既然国土防线上有薄弱点,干
脆就从这两个薄弱点打出去,不给敌人利用它的机会。
中国历史上不只有抗美援朝,唐朝、明末、清末还曾经三次出兵援助朝鲜抗倭。决策人
也不一定非要雄才大略如毛泽东。第一次是公元663年百江口之战,当时拍板的是唐高
宗李治,这位皇帝的名气完全来自于怕老婆,他的皇后就是武则天;第二次是公元1592
年明神宗万历派兵支援朝鲜抵抗丰臣秀吉的入侵,万历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其实如果
按现在的标准,他应该算做“宅男”——当了48年皇帝,有28年根本就没上过朝;最近
那次是1894年甲午战争,当时的统治者是慈禧太后,掌握兵权的是号称“天下合肥”的
李鸿章。
从统计规律上看,这样的历史经验才更有说服力。不管是怕老婆的,翘班酗酒的,贪心
不足的,不管男的还是女的,中华民国那种敌人上门才敢接招挨捶的“范”,不只新中
国瞧不上,列祖列宗里最没品的也会鄙视到死。
我们的国土虽大,却无一寸容外敌践踏。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讲究御敌于国门之外。古
巴导弹危机的时候美国不会问苏联是否打算主动攻击美国,如果美国在中国邻国屯兵,
我们也不必问什么,只当是有人来送战利品,用我们世界最大的工业予以热烈欢迎就行
了。越南战争期间,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对记者说:“ 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
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只要中国人还有爷们,我
们的国土安全就没有薄弱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