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白面包的故事──追忆三年自然灾害
相关主题
中国青年报:民族复兴不能靠宅男宅女通过比较大列巴和德国黑面包,俄罗斯完胜纳粹
美国是小学生的天堂!那天我也经过沙滩,看见一群小朋友在玩沙坑
重庆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玫瑰花开华尔街
其实中国农村都比北欧德国人幸福金伞脑袋后面的猫需要天天修理
"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lazy国家了"对古迹刻字留名的行为,应该以疏导为主
德国黑面包为毛一股臭袜子味?中国式“脸色外交”和“订单外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明天美东下大雪
求救!刚在奥迪买了德国黑面包,怎么他妈一股馊味啊关于台湾问题,提个妇人之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故事话题: 面包话题: 馒头话题: 同学们话题: 运动员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w
发帖数: 694
1
乔海燕
1960年,我在河南省实验小学上学。这是一所省市领导干部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我们
班的同学里,就有好几名省级领导干部的孩子。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是由省教育
厅直接任命。学校实行寄宿制,大食堂吃饭,集体宿舍睡觉。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
一名阿姨,负责照顾同学们的生活。
一天课间操,校长突然宣布取消每周两节的体育课,还取消了课间操。校长没有过多解
释,只含糊说“国家遇到暂时困难”,是“困难时期”,需要减少课外活动。校长的宣
布只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一阵窃窃私语,很快平息。说实在,“国家困难”这种意识形态
类的词汇,我们小学生并不是很关心。
随着体育课被取消,主课也大大压缩。每天下午不上课,班主任带着全班同学去郊外摘
树叶,在水沟里捞水红花,回来交给学校食堂(现在有人研究那几年的出生率,不知是
否有人研究那几年适龄儿童、青年的就学和升学状况)。
学校还要求同学们背诵:低标准,瓜菜代;少吃粮食,多吃蔬菜──很像现代的所谓“
绿色生活”。
饥饿来的很突然,悄无声息。闭眼睁眼之际,食堂晚饭时,稀饭便成了主食,搀着大块
的白萝卜,偶有胡萝卜点缀其间。开始同学们都不适应,喝一碗两碗对付,谁知出了食
堂门就饿。方知道这种汤水薄寡稀,没有个三五碗撑不起肚皮,熬不到晚上就寝。于是
,大家索性猛喝,晚饭吃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常。
我们班有人号称有六碗的量,便有攀比者挤过去对着干,于是竞赛形成小高潮。每天晚
饭大锅汤时,各种比赛项目层出,花样翻新。班与班之间相约对抗赛,先是单打,两位
选手你一碗,我一碗,一而再,再而三,以致一人两眼泛白,肚皮圆滚如瓜,才分出高
下;继而团体,五局三胜制,两人各瞪着一只眼,从碗边直直对视过去,一口干,然后
亮底,再满上,再干,再亮底,一直干到一方喘着气,连连摆手,说“不行了、不行了
”,也有虽做败状,却嘴倔“明天再来、明天再来”;还有友谊赛,两个班的男女生全
都参加,百十个人聚在一起喝稀饭,一大片吸溜声直上干云霄,笑声鼓励、呐喊加油,
最后计算总共喝多少碗。这是实力的较量。
一个星期五顿晚饭,只有一天晚饭有一个馒头,那是天大的喜事,整整一天同学们都在
议论这顿晚饭。等到馒头拿在手里,大家掰着吃,一小口一小口品咂摸着面粉的滋味,
尽量延长那口馒头在嘴里咀嚼的时间,大声吸允淀粉分解后的甘甜。吃到最后,将馒头
团成一个大团,慢慢塞进嘴里,却瞪着眼,等憋出的眼泪消了,再鼓着腮帮子去刷碗,
又不敢低头,生怕那口馒头被憋出来,胡乱冲一下碗,赶紧走出食堂,再把嘴里的馒头
吐出来,悄悄装进兜里,再三把玩,回想吃馒头时的幸福时光。等到晚上就寝,熄灯后
,就枕边将已经磨玩到溜光的馒头拿出来,细细摩挲,邻床之间互相比较,说些体会,
再慢慢舔着吃掉。
半夜饿醒,月光如水,醒来的同学出去看看阿姨已经睡下,几个人便披着被子坐起,互
相诉着饿极难受的感觉,说些过去吃过的鸡鸭鱼肉、糖果点心。说话声音大了,阿姨翻
个身,咳嗽一声,几个人又悄悄躺下……
行文至此,彼时情景,此时历历在目。现在有人羡慕清贫生活,唉──清贫的夜晚,难
熬啊!
虽说不上体育课,但课时并没有取消,体育老师每节课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故事。体育
老师是运动员出身,知道很多故事,大家也听的津津有味。
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我因为是爱好者,家里有报纸,就比较注意看比赛
消息、花絮。待体育老师讲比赛的故事,我就插话,补充老师讲的。老师笑眯眯看着我
,任我插嘴,也不阻止。
一天课间,体育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全年级准备搞故事会,我看你可以讲26届乒
乓球锦标赛,同学们都爱听。接着,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都是有关26届世乒赛的,在
课堂没有讲过。讲完,体育老师叫我回去准备。
第一个故事,苏联运动员来北京参加26届世乒赛,看到中国运动员拿着北京风光明信片
送人,很喜欢,也向中国运动员索要,中国运动员坐在沙发上,不屑一顾看了苏联运动
员一眼,拿出一张明信片,两个指头夹着,斜着身子递过去,苏联运动员马上站起,双
手接过,还弯腰说谢谢,谢谢。
第二个故事,苏联运动员受他们国内宣传,说中国人吃不饱,三个人合穿一条裤子,每
天喝大锅汤,所以,他们带了很多黑面包,谁知到了中国一看,天天有白面包,随便吃
。苏联运动员不好意思,悄悄把黑面包给宾馆服务员,说,我们在国内听宣传,说你们
吃不饱,每顿饭都是喝汤,三个人穿一条裤子,来了一看,天天吃的很好,白面包随便
吃,我们带来的这些黑面包,扔了也可惜,就送给你们吧。
服务员接过黑面包,鼻子里“哼”一声,说,我就有三条裤子。
这个白面包的故事,我很喜爱。我从未吃过白面包,连见都没有见过,人总是好奇嘛。
而且,那时候确实饿得厉害,像“白面包”这样的故事,显然能引起人们对吃的许多遐
想,甚至幻觉。我拿到故事,便开始精心准备,加了一些自己想出来的词汇,比如白面
包“又松又软”、“冒着热气”,都是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当然,也是由馒头想到面
包也莫过于此。
准备故事的那些天,我完全沉浸在白面包中,有时候晚上就寝前,宿舍的同学们还要我
讲一遍白面包的故事,大家听的津津有味,听完悄声议论一会,再睡。
可以想到,白面包的故事参加年级故事会,很受欢迎,还评了第二名;又拿到学校去参
加比赛,又得了名次,还发了奖品。
学校比赛那天,晚上回到宿舍,左右邻班的几位阿姨都对我说,你今天讲的故事真好,
我们都去听了,再给我们讲一遍吧……
一直到现在,只要我去市场为家里采购食品,一定买那种又松又软的白面包。当然,我
始终没有见过冒着热气的白面包。
(本文作者乔海燕做过红卫兵、知青、医生、记者和编辑,现为凤凰网副总裁。本栏目
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关于台湾问题,提个妇人之见"我终于可以离开这个lazy国家了"
没想到这个版竟有人能认识到反中反共其实是人种之争德国黑面包为毛一股臭袜子味?
毕福剑这次会怎么收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毕福剑这次彻底完了求救!刚在奥迪买了德国黑面包,怎么他妈一股馊味啊
中国青年报:民族复兴不能靠宅男宅女通过比较大列巴和德国黑面包,俄罗斯完胜纳粹
美国是小学生的天堂!那天我也经过沙滩,看见一群小朋友在玩沙坑
重庆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玫瑰花开华尔街
其实中国农村都比北欧德国人幸福金伞脑袋后面的猫需要天天修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故事话题: 面包话题: 馒头话题: 同学们话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