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评重庆是延安 zt
相关主题
纽约时报90岁前总编:我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1947年蒋介石秘访延安
重庆成革命新圣地?纽约时报前总编:我看到了延安精神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纽约时报》90岁前总编:我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百度百科: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薄熙来与纽时关系不一般 曾为前总编庆90大寿重庆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苏伟
干部在延安修干群课内容公布:听革命故事唱民歌瓜爹这么下去要把重庆要变延安
有图有真相:毛泽东在延安三十节式重机枪1921年由汉阳兵工厂仿造
日军为何不进攻延安原来如此~《纽约时报》与薄熙来的关系非同一般(图)
延安城管执法画面:双脚跳起暴踩男子头部纽约时报记者被揭底:他是薄熙来势力代言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托平话题: 重庆话题: 中国话题: 夫妇话题: 延安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1985
1
90岁的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评重庆是延安
作者: 林林(伊.岗.金.玉) [179747:14818], 10:02:58 03/22/2012:

http://www.dooo.cc/thread-10306-1-1.html
2010年12月13日,托平夫妇作客重庆大学文新学院。 据重大文新学院网站
  “为什么重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这样引人注目?”90岁的美国《纽
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带着“要弄清楚”的想法,2010年12月9日来到了重庆。
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刚刚离开这里。
  “64年前在延安,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
神,今天在重庆,我看到这种精神依然在闪光。”西默·托平在完成他的重庆采访后感
慨道。
  见证从延安出发的梦想
托平在美国新闻界享有崇高威望,至今仍是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在西
方世界,托平是少有的能够用“亲历”大跨度比较着中国发展变化的媒体人之一。
  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他曾赴延安,采访过朱德、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他
不仅是赴人民解放军前线阵地采访、报道淮海战役的唯一的西方记者,更是第一个向全
世界报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西方记者。
  1971年托平以《纽约时报》副总编辑身份访问中国,这次经历,也使他成为
新中国成立之后采访周总理的第一位美国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共进晚餐时,周恩来对全
体在座者说:“托平是我们进驻南京城的见证人。他在1949年4月亲眼目睹了新旧中国
的改朝换代。”
  托平的夫人奥瑞·朗宁·托平,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记者
。她是加拿大著名外交家切斯特·朗宁大使的女儿。她也是上世纪60年代屈指可数的能
进入中国采访的西方记者,另一位是埃德加·斯诺。
  托平夫妇对中国许多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进行过采访。周总
理曾为托平夫人的著作《东方欲晓》签名,并且说:“感谢你为中国所做的一切。”经
周总理同意,她独家向全世界披露了西安兵马俑大发现,该报道成为《国家地理杂志》
封面文章。
  在重庆访问期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送给托平夫妇两尊铜像,分别是毛泽
东和周恩来。两位伟人的铜像,看上去神采奕奕。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周恩来
的铜像,托平夫人惊喜地叫出声来。原来这尊铜像,正是以39年前她给周总理拍摄的那
张照片为原型创作的。
  1971年,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晚宴招待朗宁(托平的岳父)和他的女儿
奥瑞。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经济发展受阻,国际关系紧张,这些一直烦扰着周总理
。而这天的晚上,见到老朋友,周总理特别放松,心情特别好,似乎那些忧虑在脑子里
瞬间停顿下来了。
  周总理斜身靠在沙发上,跟朗宁大使回忆他们当年在重庆和南京的时光,时
而两人还开心地笑起来。周总理的英俊神态被奥瑞抓拍到了,她一口气拍了几十张。后
来,这些照片冲印出来后,奥瑞拿给周总理看,周总理笑了,奥瑞再次抓拍。在这两次
拍摄的照片中,一张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像,另一张被中国政府选为周总理
的遗像。
  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少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托平都是亲历者和记录者。
  1946年11月,作为国际新闻社驻京的首席记者,托平在时任北平军调部中共
代表叶剑英的秘书、新闻处长黄华的安排下,赴延安采访。当时,延安被国民党军队封
锁在山谷里。到延安后,托平被安排住进一个窑洞里,睡在一张木凳和木板支起来的草
垫床上。
  “延安跟北平完全不一样,在延安的街头,我看不到一个乞丐。”托平回忆
说,“在沿街的小店铺前,我遇到的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热血沸腾的大学生。每到晚上
,在星空下,大概2万多名住在窑洞里的大学生们拎着闪烁的煤油灯,满腔热情地走出
窑洞,走到宝塔山下那些整洁的教室,参加政治会议,或是参加晚会,演唱革命歌曲。

  “我在延安采访了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我在杨家岭窑洞前的一棵大枣树下
,坐在一个长木凳前,对刘少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托平说,“尽管国民党军队
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人民解放军,但是,延安让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
  “我从延安回到北京后,乘坐一辆吉普车来到郊区的清华大学,采访了那里
的师生。当时,清华的师生刚从昆明迁校回京。清华师生们的谈话让我更加坚信人民解
放军不久将会解放整个大陆,为一个新中国奠定基础。”
  2008年10月,已经88岁高龄的托平,为了真实地再现新中国诞生前夕发生的
重大事件,重返淮海战役战场所在地,专程赴江苏徐州采访。结合他过去战地采访的经
历,一年后,他出版了《站在冷战的前线》一书。书中的开头写道:“一整夜炮声像打
雷似的响个不停。天亮时分,炮声突然停了下来。我在一个农民的窝棚里,睡在粮垛上
,身上盖着一个棉被单。在猜想,这段沉寂意味着什么。我摸着黑走到门口,门口的解
放军战士用卡宾枪拦住了我。我当时是进入解放军阵地采访的记者,但是被解放军禁闭
在这个农村的窝棚里。”
  托平接着写道:“很快我发现,炮声的停止,是国民党投降了,淮海战役结
束了。淮海战役的结束意味着亚洲出现了一个新曙光,出现了新纪元。”
  时隔64年,托平再次回到中国,到了北京,也去了重庆,“我看到我的梦想
已经成真!”
  一天的傍晚,在北京乘车路过“鸟巢”。托平说:“1946年我第一次来北京
的时候,到处都是人力车和自行车,还有满身尘土的骆驼商队和毛驴商队。当时,无法
想象北京的街头会出现富丽堂皇的摩天大厦、数不清的高层公寓和时尚的购物中心。”

  在重庆,薄熙来送给托平夫妇一本《重庆》画册,并在画册扉页上题下:“
愿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托平夫妇健康长寿”。
  “1946年我第一次到中国时,见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和随处可见的逃荒的
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后,这里的一切都在变。”托平夫人一边翻看画册一
边说:“今天看到重庆,更发觉中国的变化就是一本科幻小说,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在重庆看到了延安精神
  2010年,90岁的托平,身背沉重的相机包,走进重庆市委大院。
  大院位于重庆市中心,郁郁葱葱的庭院里一处高坡上,坐落着一幢独立的西
式小楼。沿着一条小径,托平登了105级台阶。坡顶的这座西式小楼,国民政府时期称
为“美龄楼”,是1945年国共谈判旧址,一生较量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在这里留下了唯
一的合影。
  托平夫人说:“我跟宋美龄在南京、庐山、昆明经常见面。后来她住在纽约
长岛,我们也见过。”
  在小楼一层的拐角处,有一间敞开门供人参观的房子——那是上世纪50年代
初,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时的办公室。“邓小平的记忆力非常好。
1979年,我们在华盛顿应邀参加欢迎邓小平的宴会。在宴会厅里,邓小平看见我俩,老
远就走过来跟我们握手打招呼。”托平回忆说。
  “重庆不仅把过去有价值的传统继承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重庆在创
造新的价值。”托平在参观了重庆的历史遗址后说。
  重庆是一个独特的直辖市,地处中国西部,既有世界级的大都市,也有连绵
成片的山区和库区,被称为中国国情的“缩影”。这片土地的建设发展,绝非易事。
  但年轻的直辖市,让托平夫妇感到时尚而充满活力,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座
城市的鲜活瞬间:两江新区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丘陵低谷平整成一块块平坝,规划出
一个个厂区;城市广场,草木葱茏,市民跳坝坝舞,唱红歌,其乐融融;街角路边,整
齐划一的交巡警平台,24小时保障安全
  破旧的危旧房成片拆除了,一栋栋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他们听说,今后3
年重庆要建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加上危旧房改造,300万中低收入群众将住上新房。
一位机关干部还告诉托平夫妇:“我结了一户‘穷亲戚’,平时经常走动。现在,全市
机关干部一共结了53万户‘穷亲戚’,20万名机关干部还‘大下访’,解决矛盾纠纷11
万多件。”
  虽年事已高,但托平不愿放过任何一个近距离了解重庆的机会。白天参观采
访,晚上他就看资料、读报。
  托平的笔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后5年,重庆定了一个很有勇气的
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要缩小到2.5:1 左右;
保证130万留守儿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有营养午餐,还要下更大
功夫,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落实好医疗、教育等问题;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让500多万城乡老年人老有所养”
  “从历史视角看重庆,今天的重庆意义重大。”托平感慨地说,“1946年我
在延安宝塔山下,看到中央党校的学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高唱革命歌曲,高举
着为人民服务的大旗。前天在报纸上,我读到,习近平副主席在重庆调研中,赞扬重庆
党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大力培养爱民、亲民、为民的感情,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
出位置。目前,重庆还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民生幸福指数的执政理念,而不是GDP为导向
的执政理念。重庆继承和发扬了为人民服务的延安传统!”
  几天采访下来,托平说,“看到了自己64年前看到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在重庆,托平夫妇与市委书记薄熙来有过一次会面。
  一见到托平夫妇,薄熙来便高兴地说:“今天见到托平夫妇非常高兴。特别
是你们熟悉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跟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情谊深厚,还曾见到并多次采访刘
少奇、周恩来、朱德,对中国革命作了大量真实客观的报道,中国人民非常尊重你们。
今天在重庆见到你们,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深感荣幸。跟你们这样有高尚情怀的老人
交谈,会沾上福气的!”
  “刚才在这个院子里,我们对身体进行了测试,爬了105级台阶呢。”托平
夫人笑答。
  托平夫妇向薄熙来提问:“我们在重庆看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延安传统,能不
能听听您的想法?”
  薄熙来说:“重庆地处西南,山高沟深,基础比较薄弱,要抓好发展首先必
须改善民生,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并不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独创。中国共产党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最早的誓言就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胡锦涛总书记说
,‘一定要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重庆还有14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60多万城镇居民
吃低保,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我们刚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决心通过5年努力,让重庆的老百姓有更便
宜敞亮的住房,更优质的教育,更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要使市民有充分的幸
福感,这其中的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幸福感。”薄熙来告诉托平夫妇。
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1971年周总理就曾对我说,中国未来最大的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1995年
9月,我的妻子在重庆采访后,在美国《外交事务》发表了长达15页的文章《生态大赌
注:扬子江上建大坝》。今天的重庆如何应对环境问题?”几天的重庆之旅,托平夫妇
试图寻找答案。
  当车辆在重庆穿梭,托平夫妇看到最多的颜色是“绿”,山坡上,道路旁,
楼宇间,到处是新栽的大树,而且多是银杏、香樟和桂花。在过去2年,这座山水映衬
的城市,仿佛一下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情。2009年,投入178亿元,完成造林面
积798万亩,一年种出十年树。2010年,以同样的力度推进。
  重庆正在努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在这场脱
胎换骨的城市发展中,老百姓也获得更多的实惠:一万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
5500多名校警,确保了518万名学生的人身安全;中小学塑胶跑道从过去的260多条增至
1000多条,一周体育课从2节增加到4节;修建了70多条登山步道;外出务工的农民留在
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得到政府悉心照顾;对广大低收入群众实行基本医疗药品零利润。

托平夫妇告诉陪伴的人,在他们的采访本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五个重
庆’”。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规划,重庆主城未来将成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人口超
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而“五个重庆”的设计,将保证“新重庆”一百年不落后,二三
百年后看更有味道。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从一个方面即可见证。重庆正加紧建设“畅通重
庆”。城市规划建设者的日程表里,罗列出一系列目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
3000公里,达到欧洲发达国家水平;铁路运营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实现“8小时
出海”;市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贯通主城9区,要用轻轨将新建的主要
公租房片区连接起来,减少拥堵,成为不塞车的城市。
  薄熙来也给托平夫妇作了“解读”:“五个重庆”都是民生工程,都是为人
民服务。“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
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庆”要
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庆”则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
件和环境。这“五个重庆”是为后代造福,让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受益。
  “香樟树能驱蚊子;银杏树能活一两千年,长得又高又直,都是难得的好树
种。现在让我犯愁的是如何让重庆孩子长个儿。最近,著名田径教练马俊仁给我支了个
招儿——跳绳,不仅增加韧带弹性,还能帮助长个儿。”薄熙来的幽默话语,让托平夫
妇开怀地笑了起来。
  要让女儿来渝工作
  在重庆,托平夫妇看到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公寓,其中“民心佳园”公
租房项目引起了他们很大的兴趣:楼宇间是花园绿地,周边规划有轻轨、学校、医院和
超市,生活方便。托平夫妇了解到,重庆在中国率先建设公租房,租给中低收入居民、
进城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租金比市场价格至少低40%。
  “公租房的确可以解决农民工住房难、进城落户难的问题。但是,这些正在
建的住房和小区等待人民来居住,人民只有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才会搬进这些城市公寓
。重庆如何解决这些中低收入群众的就业问题?”托平夫妇有了新的疑问。
  随后的采访中,托平夫妇发现,中国中央政府批准重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开
放区——两江新区,拥有甚至优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政策,给重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间,重庆成功引进了惠普、宏碁、英业达、富士康等一批国际IT企业,2015
年将形成8000万台产能、7000亿元产值、1000亿美元进出口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同
时,市政府每年将投入3亿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作为西部开放高地,重庆的加工业
、服务业、商业也蕴含着巨大的就业容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正涌入重庆寻找
机会。
  良好的前景,也吸引了托平夫妇。“我个人对重庆高新技术和软件业的发展
有浓厚兴趣。我女儿现在担任微软全球财务总裁,我回去要让她来重庆帮助建设两江新
区。”托平向薄熙来表示。
  在重庆访问期间,托平夫妇还发现了一件新事——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
。他们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在重庆,一方面是城市建设提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
加;另一方面,渝东南、渝东北偏远地区,守着土地却无法充分“发现价值”。托平发
现,重庆首创的农村土地交易所,巧妙地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并
增加了农民收入。挂牌一年多,农村土地交易所形成了各方受益的运作模式:政府鼓励
农村将闲置的宅基地复垦,形成“地票”,拿到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这样既能确保农
村耕地不减少,又能使城市有发展空间,还能让农民通过级差地租获得合理的收入,一
举三得。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初期便进行了土地革命,为他们的人民谋到了最大的福
利。重庆的这个改革,也是一种新的还利于民的做法啊。”托平说。
  “从延安到重庆,
  我作为一个记者整整走了64年”
  “你问我为什么对我来讲中国这样难舍难分?有三个原因:首先,我在中国
遇见了奥瑞;二是中国是我当记者的起点;三是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我对中国人民产生
了极深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我和我的夫人,专门从纽约飞到重庆来庆祝我90岁的生日
。”
  西南政法大学近300名学生挤满了图书馆报告厅,过道里也站满了人。托平
一路小跑似的登上了主席台,站在演讲台的麦克风前,一口气讲了近一个小时。
  “我是在高中时,读到了埃德加·斯诺的史诗般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又译《西行漫记》)。我那时的梦想就是到中国当记者。”托平说,“从1946年我来中
国当记者算起,我报道中国已经长达64个年头了。”
  “美国的新闻理念是否适合中国照搬?”学生问这位美国新闻界的长者。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普世的新闻标准。任何一种新闻标准必须适应当地的国
情。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必须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的新闻标
准。”
  在座的学生分享着他的感悟:“我认为,作为记者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
为你的国家效劳。”他对台下的学生说,“除此之外,你必须具备新闻报道的激情,全
身心地投入到新闻报道中。否则,你永远当不好记者。”
  “实践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需的。”托平说,“你要观察和记录你要写的每一
件事和每一个人。如果你不亲自采访,你就没有资格去写作。”
  在重庆期间,90岁的托平,不断乘车穿越长江、嘉陵江大桥,四处观察访谈。
  “我们家族六代人都在中国生活过。”托平夫人说,他们在中国有做牧师的
,有当老师的,有当记者的,也有经商的。看着报告厅里多数大学生是女孩子,她说:
“1891年,我爷爷在湖北襄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那个时候,中国的女子都裹
着小脚。我奶奶经常在河边看到被溺死的女婴。而今天,中国学新闻的多半是女生。中
国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
  “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我们的家人不断离开中国,又不断回到中国。1891
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爷爷奶奶为逃命离开中国;上世纪20年代,中国军阀混战,
我全家再次逃命离开中国;上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我全家再次逃离中国;上世
纪40年代,中国解放战争,我全家再次离开中国;1950 年,抗美援朝爆发,我全家再
次逃离中国;1966年,我正在中国采访,‘文革’动乱,我又一次逃离中国。我们应该
看到今天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这么多年来,中国再也没有战乱了。这是要十分珍惜的
。”
  “事实上,我们一家不断逃离中国,事后又回到这个国家,更加深了我们对
中国的热爱。”托平夫人说。
  “毛泽东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结束了中国的内乱,把中国大陆又重新统一
起来,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今天一些人,包括记者,不了解整个中国的历史。这些人不知道
他们是在直接与间接地干涉中国内政,如诺贝尔和平奖问题。由于他们不理解中国的历
史,就很难接受中国的情绪化反应。”托平说。
  “我完全同意这样一个中心观点,那就是中国在充满活力地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会不断进步,中国人民的各项权利会进一
步得到加强。”托平说,“在我看来,重庆的做法正是中国几代领导人所坚信的‘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从延安到重庆,我作为一个记者整整走了64年。我发现,中国越来越成长
和成熟了。”结束在重庆采访后,托平如此作结。□《瞭望》新闻周刊 李希光
w**********g
发帖数: 1985
2
re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纽约时报记者被揭底:他是薄熙来势力代言人干部在延安修干群课内容公布:听革命故事唱民歌
甘肃通报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有图有真相:毛泽东在延安
受不了你们这些假毛派了日军为何不进攻延安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重庆人不怕说三道四(图)延安城管执法画面:双脚跳起暴踩男子头部
纽约时报90岁前总编:我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1947年蒋介石秘访延安
重庆成革命新圣地?纽约时报前总编:我看到了延安精神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纽约时报》90岁前总编:我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百度百科: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薄熙来与纽时关系不一般 曾为前总编庆90大寿重庆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苏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托平话题: 重庆话题: 中国话题: 夫妇话题: 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