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知识精英”与“改革派”遭到伊朗广大人民的唾弃zt
相关主题
伊朗伊斯兰革命四十年前后回头看看伊朗的‘民主‘进程吧
伊朗的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谈伊朗的政治制度
伊朗的内贾德很不简单失民意者失天下 王朝覆灭前的世纪盛宴
伊朗人都信封伊斯兰教吗?美国不打伊朗,是因为伊朗是民主国家
伊朗专家会议免去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职务伊朗总统内贾德:埃及人民的示威革命预示新兴中东
伊朗有意思,连专家委员会也是民选伊朗内贾德究竟是民主还是独裁?
米国要真打伊朗,伊的带路党会不会很多伊朗的国家目标 [ 井底望天 ] ZZ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奠基人伊玛目霍梅尼逝世周年悼念仪式一个坚毅顽强,自尊自信,真善美的伟大民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伊朗话题: 拉夫桑贾尼话题: 内贾德话题: 霍梅尼话题: 革命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1985
1
(本文写于2009年6月伊朗大选时。今天在伊朗局势紧张时重发,帮助大家了解伊朗伊
斯兰革命30年来的历史。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或许可以看到某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哦!
另祝伊朗人民粉碎美国和以色列的侵略阴谋。)
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前前后后
1.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伊朗
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伊朗在巴列维王朝的统治下。1963年1月,巴列维在美国支持
下,正式宣布了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六点改革计划,从而揭开了“白色革命”的序幕。
“白色革命”又称“国王与人民的革命”,就是除了维持王权专制不变以外,一切效
法西方。据伊朗当时的统计,1968 -72年间工矿业生产年增达14%,石油与天然气年增
15.2%,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达11.6%。1973年巴列维提出要在不久后使伊朗成为居于
美、苏、日、中之后的世界第五大经济强国(这也从侧面说明197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四大经济强国)。
巴列维全盘西化的“现代化”和“高速经济增长”不仅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
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贫富差别,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农村,土地改革虽然
有偿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土地,但随后政府就放住不管。获得小块土地的农户,要以年租
的10-12倍偿付地价,因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此外种子、农具、水源仍在地方寺院手
里。农民因缺少资金、技术、生产落后,生活继续贫困甚至更加恶化。他们中有的人被
迫出售仅有的一小块土地后迁往城市,没有福利保障、生活在赤贫线以下,有的则留在
农村,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城市,1974年的调查显示,73%的工人收入低于最低生
活水准。1977年,伊朗有工人400万,除了少数企业里的技工,绝大多数收入微薄:四
口之家平均日收入55-204里亚尔,而 一公斤 米和肉分别卖到90里亚尔和220-250里
亚尔,一间房租金每日100里亚尔,众多工人只好全家住贫民窟。福利、卫生、教育大
多成为有钱人的专利。大批农民进城,扩大了产业后备军队伍,加之连年的通货膨胀(
1975-77年通涨率达50%),使工人处境更加恶化。此外,巴列维王朝推行“开放型文化
政策”,使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大量涌入,色情、淫秽、凶杀书刊和影视泛滥,赌场
、妓院公开活动,酒吧、夜总会争利于市,吸毒者日益增多,社会风气败坏,引起穆斯
林群众的普遍不满。
全盘西化的“现代化”和“高速经济增长”的真正受益者只是王室、高层官僚、
大商人和西化的“知识精英”等极少数人。巴列维家族富甲天下,王族成员总共63 人
,却在瑞士银行有数十亿美元存款。国王本人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用黄金建造厕所,
花费10多亿美元为自己预修坟墓。首相和各部部长也照此办理,想方设法为自己捞钱,
除公开的合法收入外,纷纷在各大公司和政府机关设立秘密预算,日常生活甚至“从荷
兰买花,从法国买矿泉水,从东地中海购买野味,从非洲购买水果”。这一切与广大人
民的极端贫困形成鲜明对照,更激起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现实的不满。这种不满终将爆发
,形成摧枯拉朽的革命洪流。
2.伊斯兰革命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于1902年出生在德黑兰附近的霍梅恩镇的一个宗教世家
。他写过25种宗教学术著作和论文,在库姆执教40年,培养了大批宗教学者,现在伊朗
的宗教学者大都是他的学生。50年代末,霍梅尼获阿亚图拉称号,60年代初他又被尊为
大阿亚图拉,成为伊朗伊斯兰教法权威之一。1941年,他出版了《揭开神秘面纱》一书
,揭露了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政权。60年代初,霍梅尼因抨击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
”,而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63年6月 4日夜,他被秘密逮捕。8月3日霍梅尼出狱后被
软禁在家中。10月,他因发动抵制议会选举运动再次被捕。1964年11月,他又因发表讲
话反对国王给美国驻伊朗军事顾问外交特权而遭绑架,被秘密押送到土耳其。1965年10
月,霍梅尼流亡到伊拉克,居住在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纳杰夫,并通过一所神学院与
国内宗教力量保持联系,指导 国内反 君主政权斗争。1970年,霍梅尼被伊朗的48位
阿亚图拉拥戴为什叶派领袖,变为反对巴列维全盘西化的“现代化”和 “白色革命”
的领袖人物。
 1978年1月8日 ,在“白色革命”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之时,德黑兰
报纸刊登一篇大肆贬辱霍梅尼的匿名文章。这下子迅速触发了对现实的不满的社会各阶
层民众的反抗情绪。愤怒的抗议人群和军警发生了激烈冲突,一直持续了将近40多天。
这场争斗也就日益演变成一场宗教革命。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
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管。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在德黑兰打死示威群众
数万人,酿成流血事件。从此激起全国更大规模的群众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
,交通中断,甚至军队都出现发动政变的迹象,不少亲国王的军官被杀。在几次任命的
组阁失败后,国王意识到局势的不利被迫选择流亡海外,而将权利移交给 1979年1月
16日 才任命的新首相巴赫蒂亚尔。几天后,国王乘专机离开伊朗,电台广播了国王出
走的消息后仅仅过了几分钟,德黑兰居民便几乎全都涌上了街头,欢呼“国王完蛋了!
”他们互相拥抱,尽情狂欢。国王的支持者和有产阶级也纷纷意识到他们时代的结束,
大批人员也随后黯然离开了伊朗。伊朗国内更多的人开始转向支持霍梅尼,巴赫蒂亚尔
的新政府几乎得不到支持。
 1979年1月19日 ,按照霍梅尼的指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全国各地蔓延,数
百万人走上街头支持革命。 1月28日 ,政府被迫允许霍梅尼返回国内。 2月1日
,霍梅尼回到伊朗。几天后,霍梅尼颁布了一项法令,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为伊斯兰
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理,并号召全国人民举行和平示威,支持这个伊斯兰政府。接着,霍
梅尼毫不犹豫地指挥革命群众占领了政府大楼、电台和电视台等要害部门,伊朗空军的
官兵率先起义,一批空军军官来到霍梅尼住处宣誓效忠伊斯兰革命。随后伊朗旧政府派
卫队进攻空军基地,被空军官兵击溃!随后伊朗海军和陆军也追随空军宣誓效忠伊斯兰
革命。巴赫蒂亚尔见大势已去,坐飞机仓皇逃往国外。就这样,伊朗政权几乎完整的落
入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者手中。 1979年4月1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告成立
,霍梅尼任国家元首(最高精神领袖),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
3.霍梅尼时代
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后,霍梅尼在国内推行“全盘伊斯兰化”的政策。1979
年12月,举行国民投票,通过了新制定的伊斯兰宪法。新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
的制度,以伊斯兰教什叶派(即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为立国准则;霍梅尼为终身宗教领袖
,在行政、立法、司法及军事方面拥有最高权力;总统和议会依新宪法由普选产生;政
府必须奉行“安拉之法度”,以行政、司法为主要职能,并受宗教领袖和教法学家的监
护、指导。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伊斯兰革命委员会”、“伊斯兰革命法庭”、“伊斯
兰革命卫队”。在法律上,以《古兰经》为立法、司法的最高法典,各种法规的制定必
须符合《古兰经》、圣训和沙里亚教法。各级法官均由什叶派教法学家担任,设立“宪
法监护委员会”,控制立法机构——议会。允许清真寺向教民征收“天课”。将银行收
归国有,并冻结美国等西方国家银行的资金。银行按教法规定取消利息,储蓄和贷款,
只收取低额的管理费。在文化教育上,以什叶派教义和教法为指导,推行“伊斯兰文化
革命”,恢复和发展所有的各类宗教学校,原有的各类普通学校必须开设法定的宗教课
程,反对和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关闭影剧院、酒吧、夜总会,禁止出版发行“危
害伊斯兰文化”的书刊和放映西方淫秽的影视及录相,禁止穿着有损教律规定和社会风
尚的奇装异服,妇女必须戴面纱。
霍梅尼时代另一件大事是反对美国等国的颠覆活动。美国于1979年特派汉斯将军
亲自到伊朗督战,企图再次策划政变,企图使刚取得成功的伊斯兰革命夭折,使被人民
推翻的腐朽专制的巴列维王朝复辟,但是美国领导人的阴谋被伊朗人民和政府所粉碎。
随后,美国又挑唆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进攻伊朗。 1980年4月 1日 ,在伊拉克首
都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一名伊朗人投出一枚炸弹炸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萨
达姆总统立即指责这是伊朗背后指使的。 9月22日凌晨 ,伊拉克出动空军袭击了伊
朗19个重要军事基地和石油设施,地面部队6个师和1 200辆坦克,分三路向伊朗发动了
全面进攻,两伊战争正式爆发。伊拉克得到了大量美国军事和技术上的帮助。美国不仅
打击伊朗的军事力量,还在1988年7 月,击落了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造成
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
援助。另外,苏联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1987年7月,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当时伊朗占明显优势)。伊拉克表示
接受,伊朗没有明确表态。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再次攻入伊朗境内。美
国等国对安理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同年7月,在军事和外交压力下
,伊朗同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至此结束。
对于霍梅尼时代一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有人
说是“反现代化的保守主义运动”。我认为,判断一切政策性质的标准,应该是看这些
政策打击了谁,对谁有利。霍梅尼时代“全盘伊斯兰化”的政策缩小了贫富差别,促进
了社会平等。以伊斯兰革命卫队为例,内部的官兵是一律平等的,而巴列维的国防军则
是等级森严,仅1978年一年就向陆军高级军官每人发放了近三万美元津贴,普通士兵却
连饭都吃不饱。不少人抨击霍梅尼歧视妇女,而我倒想问一句,如果说霍梅尼取缔妓院
、酒吧、夜总会是歧视妇女,莫非逼良为娼才是“尊重妇女”?显然,霍梅尼推行“全
盘伊斯兰化”受损害的只是卖国的王室、高层官僚、大商人和西化的“知识精英”等极
少数人,广大人民是拥护的,完全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总之,革命前伊朗的巴列维集团全盘西化的“现代化”和“高速经济增长”加剧
了社会矛盾、贫富差别,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在霍梅尼取得政权后,以伊斯兰教为旗帜,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沉重打击了卖国的王室、高层官僚、大商人和西化的“知识精英”等人,使社会
风气为之一新。同时霍梅尼粉碎了美国等国的颠覆活动,捍卫了伊朗的主权。伊朗伊斯
兰革命是一场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民族民主革命。
二、改革年代
1.拉夫桑贾尼及其时代
拉夫桑贾尼全名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拉夫桑贾尼表明他出生在一个
叫拉夫桑尼的地方,哈什米才是他的姓,但外界误以为拉夫桑贾尼是他的姓,所以习惯
地将他称为拉夫桑贾尼。拉夫桑贾尼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元老之一。上世纪60年代起,
他开始从事反伊朗国王巴列维王朝的斗争,多次被捕入狱。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
利后,拉夫桑贾尼先后担任伊朗革命委员会成员、内务部长等职。1980年7月,他当选
为议长。由于当时伊朗是总理负责内阁,总统职位形同虚设,身为议长的拉夫桑贾尼实
际上是二号人物,政府重大决策往往由他在星期五的聚礼会上宣布。拉夫桑贾尼曾经被
霍梅尼当作接班人培养,1988年6月两伊战争进入关键时刻,霍梅尼任命他为武装部队
代总司令,执掌三军。
 1989年6月3日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病逝,享年88岁。这时,距离伊朗
伊斯兰革命已经10年了。曾经受到巴列维王朝迫害的宗教人士在多年掌权后,不少人对
清苦的生活不满,提出以私有化、市场化为中心的“改革”,实质是希望像巴列维集团
一样打着改革的旗号把全国人民的财产攫为己有,是一种复辟行为。拉夫桑贾尼是这种
呼声的代表。年迈重病的霍梅尼察觉到了这种呼声的危险,但是已经无力解决。不过,
为防止拉夫桑贾尼打着“改革”搞复辟,葬送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果,霍梅尼生前安排
后事时没有让拉夫桑贾尼出任精神领袖,选择了比较忠于伊斯兰革命原则的哈梅内伊。
霍梅尼要求拉夫桑贾尼出任总统,但拉夫桑贾尼嫌总统是虚职,不愿接受。于是霍梅尼
特令修宪,取消总理一职,改由总统直接领导内阁。当然,拉夫桑贾尼也承诺永不翻案
。虽然霍梅尼并不放心,但是霍梅尼知道拉夫桑贾尼最多干8年,希望以后的人能够解
决这个问题。
实践证明,霍梅尼的担心不无道理。霍梅尼病故后,哈梅内伊出任精神领袖,拉
夫桑贾尼遂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一位总统。他执政的时间为 1989
年到1997年,连任两届。就任总统后,拉夫桑贾尼打着“改革”的旗号大搞复辟。政治
上,拉夫桑贾尼大搞裙带关系,其家族成员及门徒遍布伊朗各处。其大弟弟曾掌控电台
电视台,后任执行事务副总统;另一弟弟曾任石油部副部长;女婿曾任克尔曼省省长;
长子穆赫辛至今仍是德黑兰地铁公司董事长;最忠实的门徒或曾是德黑兰市长,或曾为
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尽管这些人的职务不时有所变化,但他们一直活跃在伊朗各
个重要领域。拉夫桑贾尼还主张专家治国,其1989年“重建内阁”的23名成员中大部分
都在美、欧的大学获得过较高学位;其1993年的第二届内阁中成员中有8人拥有硕士
和 博士学位,9人是工程师。这样,大商人和西化的“知识精英”日益把持了伊朗政
权。经济上,拉夫桑贾尼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为中心的“改革”。通过“改革”,
拉夫桑贾尼家族把全国人民的财产攫为己有,迅速变成了伊朗首富。例如,开心果是伊
朗除石油外的一个重要出口产品,近两年来,伊朗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据
说,拉夫桑贾尼家族是伊朗最大的开心果经销商,全伊朗的开心果出口大部分都控制在
其家族手中。伊朗有种开心果的品牌就叫“拉夫桑贾尼”。外交上,拉夫桑贾尼大搞卖
国外交,大力推行对西方国家的“和解”。
2.哈塔米时代
1997年总统大选中,以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改革派”已经变成了人人喊打的
过街老鼠,以议长努里为首的主张捍卫伊斯兰革命原则,反对私有化、市场化为中心的
“改革”的“保守派”几乎稳操胜券。此时,拉夫桑贾尼联合曾被其和“保守派”联手
赶出政坛的“激进改革派”,帮助“激进改革派”哈塔米一举击败努里夺得总统宝座。
哈塔米比拉夫桑贾尼走的更远。他对内进一步推行私有化、市场化为中心的“改
革”;对外进一步大搞卖国外交,主张加强与西方交往,提倡“文明间对话”。这一切
给伊朗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伊朗是个资源富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也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名副其实的地大
物博。2004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000美元,按购买力标准则达到了 7700美元,还
拥有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改革”使伊朗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2004年仍有
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的人口处于赤贫状态,4.5%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就
业,3.7%的家庭没有任何成员就业,完全依靠社会救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在15
%以上,对失业率的估计最高达到30%,一般公务员的月收入只有几十美元,人民的生
活水平赶不上革命前。石油收入是伊朗的主要经济来源,2004年的原油产量为2亿吨,
其中1.3亿吨用于出口,人均石油出口收人约400美元。听起来很好,但这样的原油产
量只是1971年上半年的水平,大大低于1979年革命爆发时的2.9亿吨。尽管伊朗15-20
%的国民收人被用于形形色色的补贴,但其中20%的补贴流向了仅占人口lO%的最富有
的家庭,赤贫家庭得到的补贴不足4%,农村人口得到的只有13%。贪污腐败日益严重
,酒吧、夜总会等色情场所打着“改革”的旗号变相的恢复了。失望和失业导致人口大
量外流,每年有15万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到海外谋生,只有6%的人对现状表
示满意。
在外交方面,哈塔米“加强文明对话”的主张热脸贴了冷屁股,先是被美国划入
“无赖国家”的范畴,接着被美国定性为“邪恶轴心”之一。在核问题方面,哈塔米的
退让并没有真正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信任, 2003年12月18日 伊朗签署《不
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11月22日 ,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德法英提
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的承诺却没有兑现,伊朗吃了哑巴亏。特别是在阿
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哈塔米不仅没有支持塔利班和萨达姆,反而站在美国一边,结果
塔利班和萨达姆垮台后,伊朗陷入了美国的包围中,美国把伊朗列为下一个打击目标。
总之,从拉夫桑贾尼时代到哈塔米时代,伊朗的“改革派”打着改革的旗号大搞
复辟,使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果几乎丧失殆尽,贫富差距加大、经济衰退,给伊朗广大
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伊朗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2003 年市政选举和2004年议
会选举“保守派”相继获胜,表明“改革派”开始遭到了伊朗广大人民的唾弃。
三、内贾德时代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于1986年当上革命保卫军特别军团的高级官员,在
伊朗西部克尔曼沙阿地区的警卫部队里驻守。后来,内贾德先后四年出任马库市副行政
长官和霍伊市行政长官职务,并于1993年任伊朗文化与高教部部长顾问。他还于次年出
任新成立的埃尔代比勒省省长职务。内贾德坚定执行伊朗国家计划与预算局的规划,曾
被冠以伊朗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模范省长”称呼。特别是在1997年,伊朗连续发生三场
大地震,时任埃尔代比勒省省长的内贾德在震后7个月内就使该省被地震毁坏的7500余
套房屋全部得以重建。1997年,哈塔米上台执政。哈塔米以“思想保守”为借口,免去
了广受百姓欢迎的内贾德省长的职务,内贾德只能回到母校伊朗科技工业大学任教,直
到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的政途才再次出现了曙光。他采取了一些现实的
措施改善了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同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获得了市民的支持。
 2005年6月17日 的总统选举,投票率达到了62%。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获得了
21.1%的选票,曾担任德黑兰市市长的“保守派”候选人内贾德则出人意料地赢得了19
.25%的选票,成为此次伊朗总统选举的头号“黑马”。当时,无论网络还是媒体,诸
多报道都倾向于认为拉夫桑贾尼已稳操胜券。而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
所所长刘强强调:“以前,我在伊朗与一些基层民众的接触中了解到,很多老百姓对拉
夫桑贾尼并不‘感冒’,因为在拉氏执政期间,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明显好过多少。相
反,由于拉夫桑贾尼操纵整个经济,倒是为自己创造了许多财富。拉夫桑贾尼在伊朗民
众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好。”果然, 2005年6月24日 ,内贾德脱颖而出,以高达61.7%
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当选为伊朗第九届总统。当时,拉夫桑贾尼也曾宣称
选举不公,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说,此次选举结果表明了"人民渴望公正和真理、憎恶
腐败",拉夫桑贾尼无话可说,被迫承认内贾德的胜选。内贾德的胜选标志着 “改革派
”的彻底失败与“保守派”势力的全面回归。
内贾德当选后,对内大幅增加政府开支,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改善中下层民众生活
的措施,例如内贾德加大对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加下层劳动者的工资和对
中低收入家庭补贴力度,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扩大医疗保险制度的范围,
以及为妇女提供更多社会福利等等。同时,大力发展高技术。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果
。对外内贾德采取了强硬立场, 2006年1月10日 ,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
研究。
伊朗失业率已由2005年度的16%、2006年度的11.3%降至2007年度的10.3%。2008
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劳动与社会部部长扎赫拉米宣布伊朗第一季度的失业率降到了9.6%
,10多年来首次达到个位数。但有经济学家认为伊朗实际失业率高于官方数字,某些地
区失业率可能高达25%,但较之 2005年非官方的全国失业率高达30%也下降了不少。伊
“四五计划(2005-2009)”目标是将失业率控制在8.4%以内。尽管2008年下半年开始,
由于经济危机伊朗失业率又达到了两位数,没有完成“四五计划”,但是没有理由认为
执政十几年失业率一直快速上升的“改革派”会做的更好。
伊朗尽管存在通货膨胀,但是内贾德的一系列福利措施使伊朗人的基本生活有了
保障。伊朗扩大医疗保险制度的范围后,福利向中下层民众倾斜,比如一个工人政府支
付80%,如果失业了,政府就100%支付。伊朗的中小学免费,家长可以帮助学校,自愿
给钱赞助等,大学分两种——国有的和半政府半私人的,国有的全免费,半政府半私人
的要付一些学费。如今,伊朗大学里60%的学生是女性。伊朗的报纸约人民币4角钱一份
,公共汽车票人民币2角钱,投币电话话费不到1角钱,电8分钱一度,汽油9角钱 一升
。大饼作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保持低廉的价格。政府给大多数手工制
饼作坊发放面粉配额,花费巨资来维持大饼的低价。人民币1元钱在伊朗可以买到一张
桌子那么大的薄饼。价格高得主要是住房,在首都德黑兰,一套面积在 60平方米 的
公寓房,售价在40万元左右。但是高房价主要是和拉夫桑贾尼、哈塔米等“改革派”密
切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的,很难怪到内贾德头上。
内贾德时代的伊朗在高科技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据伊朗国家电视台今年2月3日
报道,伊朗当天凌晨通过“使者2”号火箭将首颗自制的“希望”号科研卫星成功送入
太空轨道。独立发射卫星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标志,今天,有能力独立发射卫星
的国家一共只有10个,分别是苏联(1957)、美国(1958)、法国(1965)、日本(
1970)、中国(1970)、英国(1971)、印度(1980)、以色列(1988)、朝鲜(1998
)和伊朗(2009)。可见,伊朗已成为当今世界以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
内贾德的廉洁、亲民更是世界著名。内贾德迄今仍住在一套再普通不过的公寓里
。他关注德黑兰贫民的生活,经常开着一辆便宜国产的老爷车上班,曾经穿着清洁工的
制服出席会议,甚至还身体力行,与清洁工们一道打扫德黑兰的街道。开通热线与选民
直接对话,就是他上任后启动的互动方式,伊朗民众可以通过拨打111向总统反映他们
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在外交政策方面,内贾德强硬立场的效果更是有目共睹的。内贾德执政以来,伊
朗在该地区的地位事实上得到了提升。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对伊朗的威胁在内贾德的
地区政策面前逐渐弱化,甚至与伊朗举行大使级会谈希望德黑兰助其解决伊拉克问题,
奥巴马上任以来,亦希望伊朗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作用。内贾德还通过巴以问题的立场
以及同南美国家的交往扩大了自身在世界范围的反美阵线,这些是伊朗民众以及内贾德
的对手所不能忽视的。在核问题方面,内贾德的坚决态度和强硬立场不仅使7000台离心
机处于运转,还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按照他的方式进行对话。美国一再表示“尊重伊朗和
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内贾德政府在获得核技术的过程中维护了伊朗的
核权利,也进而维护了伊朗的民族利益。
总之,“保守派”内贾德任职的时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伊朗贫富差距缩
小,综合国力增强,社会风气净化,国际地位提高,很大程度上捍卫和恢复了伊斯兰革
命的成果,和“改革派”执政的16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2009年伊朗大选
“保守派”内贾德的拨乱反正引发了“改革派”的极大恐慌。他们知道,如果让
“保守派”再执政下去,政策的效果充分显现,他们将彻底遭到伊朗广大人民的唾弃。
他们打着“改革”旗号窃取的巨额财产也有丧失的危险。“务实改革派”联合 “激进
改革派”,妄图利用2009年大选把内贾德拉下马。
但是,“改革派”名声实在太臭,竟找不出像样的候选人。不得已,曾于1997年
至2005年连续两届出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的哈塔米于今年2月8日正式宣布参加本次
总统选举。但是,哈塔米政绩和内贾德相差太远,不可能获胜。“改革派”又找到了曾
于1981年至1989年出任伊朗总理的穆萨维,穆萨维已经淡出政坛20年,人们对于他的斑
斑劣迹的印象不像哈塔米那么清晰。在穆萨维宣布参选之后,3月17日伊朗前总统哈塔
米发表声明说,为了避免分散“改革派” 可能获得的选票,他将退出于6月12日举行的
总统选举。他将支持另外一名“改革派”候选人、伊朗前总理穆萨维,因为他相信穆萨
维有能力改变现状,而且将会努力捍卫“民众”的权利和国家的“声誉”。
伊朗总统、下届总统候选人内贾德 6月3日 与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穆萨维进行
电视辩论。内贾德说,现政府在执政的四年中树立了伊朗民族伟大和可亲的国际形象,
维护了伊朗民族的尊严,成功顶住了战争威胁和经济制裁。伊朗国内现有的高通胀率、
高失业率等问题不是在本届政府执政期间才出现的,以往各届政府的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穆萨维在辩论中批评内贾德政府的对外政策造成伊朗与许多国家关系紧张,对伊朗造
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伊朗的国家利益。他表示,伊朗的对外政策必须放弃冒险主义、
极端主义和自我宣传的错误道路,选择一条温和的道路。伊朗国内面临的经济问题,与
错误的对外政策有很大关系。此外,穆萨维宣称内贾德的一系列福利措施“使伊朗经济
失去了活力”,只有推行私有化、市场化为中心的“改革”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显然,内贾德的话是有道理,而穆萨维的话没什么道理。辩论结束后调查显示,
吃尽了私有化、市场化和卖国外交苦头的伊朗人绝大多数不赞成穆萨维的话。后来内贾
德和另一位“改革派”候选人卡鲁比的辩论类似。以至于在穆萨维和卡鲁比的辩论中,
两人一起攻击内贾德。
伊朗内政部长萨迪克·马赫苏利13日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
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许多人认为,内贾德不会有这么大
的优势。其实,这是西方极右翼媒体的欺骗宣传的结果。只有极少数西方极右翼媒体宣
称内贾德和穆萨维支持率相似,双方的得票率没有一个人会超出 50%,选举可能进入第
二轮。根据伊朗官方媒体10日公布针对15000名民众的选举前最新民调,有超过60%的人
表示支持内贾德,另有30%多的人是支持穆萨维。在俄罗斯媒体看来,内贾德拥有绝对
优势,59%的伊朗选民计划投票给现任总统,其理由有:内贾德执政期间一贯保持勤政
亲民的形象。比如,其任内第二年曾29次全国巡访;近几个月来,内贾德为民众勾画了
伊朗强大的未来。甚至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明天免于恐惧”、“新美国基金会”与欧洲
研究机构KA Europe SPRL也表示,官方宣布而引起争论的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可能是可
靠的反映了伊朗民意。“明天免于恐惧”执行长巴伦说:“我们发现内贾德处于大幅领
先的优势地位。”巴伦说,5 月11日至20日针对伊朗30个行省随机抽样的1001名成年人
进行的这项调查发现,内贾德获得33.8%的支持,是穆萨维13.6%支持率的两倍以上。这
项调查的误差范围是3个百分点。这一切都说明内贾德高票连任是真实可信的。
在大选中失败的穆萨维宣称大选中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英国媒体甚至宣称穆萨
维才是最终获胜者,他的得票数为1910万张,而内贾德只得了570万张。另外两名候选
人中,迈赫迪·卡鲁比得票1340万张,而默森·雷泽获得370万张选票。其实,这是十
分荒谬的。2007年9月4日,拉夫桑贾尼当选有“伊朗政权体制重要支柱”之称的专家会
议主席。由于此前半年哈梅内伊已宣布由拉夫桑贾尼在未来5年内继续担任另一重要机
构“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的主席一职,拉夫桑贾尼事实上获得了对政府“所有机构”
的监督权,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实际影响力要大于伊朗总统和伊
朗伊斯兰议会”。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中,拉夫桑贾尼的亲信也远远超过内贾德支持者
。也就是说,伊朗大选中有能力舞弊的,只有拉夫桑贾尼支持的穆萨维。
不少媒体报道“上千名穆萨维支持者在德黑兰市中心一个广场集会声讨内贾德,
引发伊朗近30年来最严重的暴乱”。其实,德黑兰市有1000万人口,内贾德几乎每次演
讲听众都超过10万。从拉夫桑贾尼时代到哈塔米时代,几乎每天德黑兰都有几千下岗工
人等“改革”的受害者游行示威,怎么仅仅千把人闹事就能说是 “伊朗近30年来最严
重的暴乱”呢?完全可以说,当前伊朗骚乱的规模并不大,支持骚乱的人在德黑兰市民
中也是极少数。不仅如此,支持内贾德的庆祝活动从声势和人数上远远压倒了“改革派
”的阵容。不要忘了,内贾德可是一再呼吁支持者不要搞庆祝活动。和内贾德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的是, 20日,在大选中失败的穆萨维突然发表声明,强调大选中存在严重的
舞弊行为,必须取消大选结果,这是不能改变的权利,而且也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
利。穆萨维强调,我将为取消大选结果而继续努力,如果因此我被逮捕,维护正义的人
们就举行全国性大罢工,“我已做好为此牺牲性命的准备。”一个大力制止,一个全力
动员,居然“改革派”的游行示威人数尚不及“保守派”,谁得民心,一目了然。而且
,穆萨维的讲话和美国奥巴马,巴列维王朝流亡国外的王子讲话如出一辙,让伊朗人民
进一步看清了谁是“改革派”的后台老板,“改革派”的“改革”将把伊朗引向何方。
总之,2009年大选是主张私有化、市场化和卖国外交的大官僚、大商人和西化的
“知识精英”与伊朗人民的较量。尽管“改革派”用尽了卑劣手段,但是无法改变遭到
伊朗广大人民的唾弃的现实,反而让伊朗人民看清了“改革派”的真面目。
k****y
发帖数: 4083
2
good info
l**i
发帖数: 8144
3
说明了 如果民主 买办立马完蛋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文写于2009年6月伊朗大选时。今天在伊朗局势紧张时重发,帮助大家了解伊朗伊
: 斯兰革命30年来的历史。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或许可以看到某些似曾相识的东西哦!
: 另祝伊朗人民粉碎美国和以色列的侵略阴谋。)
: 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前前后后
: 1.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伊朗
: 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伊朗在巴列维王朝的统治下。1963年1月,巴列维在美国支持
: 下,正式宣布了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六点改革计划,从而揭开了“白色革命”的序幕。
: “白色革命”又称“国王与人民的革命”,就是除了维持王权专制不变以外,一切效
: 法西方。据伊朗当时的统计,1968 -72年间工矿业生产年增达14%,石油与天然气年增
: 15.2%,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达11.6%。1973年巴列维提出要在不久后使伊朗成为居于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一个坚毅顽强,自尊自信,真善美的伟大民族伊朗专家会议免去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职务
大家身边有伊朗人吗?伊朗有意思,连专家委员会也是民选
哈梅内伊死后 伊朗会巨变米国要真打伊朗,伊的带路党会不会很多
美国扶植的独裁傀儡政权一览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奠基人伊玛目霍梅尼逝世周年悼念仪式
伊朗伊斯兰革命四十年前后回头看看伊朗的‘民主‘进程吧
伊朗的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谈伊朗的政治制度
伊朗的内贾德很不简单失民意者失天下 王朝覆灭前的世纪盛宴
伊朗人都信封伊斯兰教吗?美国不打伊朗,是因为伊朗是民主国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伊朗话题: 拉夫桑贾尼话题: 内贾德话题: 霍梅尼话题: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