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李克强在《求是》发文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关主题
李克强:北京昨日降雪是个好兆头中国加速城镇化,反对者担心会造成恶果
李克强:目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zz为什么说,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是错的?
李克强: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首要任务投资促增长 温家宝运用十年的“法宝”
中央经济会议刚落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今年重点推进居民水电阶梯式价格改革
张平: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zz政府工作报告拟作13处修改
克强又在求是上发文章了习近平:2012年中国经济绝不会出现硬着陆
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海归的福音:今年中国研发费用支出可达1万亿元
未来10年,美国拿什么同中国竞争? (转载)温家宝:调整收入分配群众呼声最强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经济话题: 推进话题: 我国话题: 改革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d
发帖数: 7538
1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科
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系统总结了2011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了2012年经济
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在此,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这一问题,谈些认识。
一、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
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良好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
作总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
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
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
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新形势下,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
三者关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对于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具
有重大意义。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
,把控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
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
。全年经济增长率9.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4%。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面临
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
发酵,西方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风险因素增多,
经济低迷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国际组织都调低了对2012年世界
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当然,美国等国也出现了一些复苏回暖的迹象,对此我们也要高度
关注。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物价上涨较快,一些发达国家通胀率也
处于较高水平,宏观决策面临两难选择。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互联互接,世界
经济增长下滑、通胀水平抬升和发达国家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
发展产生影响。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涨幅仍处高位的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结构性矛
盾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存在放缓压力。在外需下降的同时,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也在增
加,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扩大民间投资还存
在不少障碍。二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仍然较多。既有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
要素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有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形
成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还有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疏导突出价格矛盾的影响。三
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内外需结构仍不合理,一二三产业
不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
放,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2年,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的关系,关键在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我们要保持的经济增长,是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条件下的增长,是总
量平衡、结构优化的增长;同时,我们要保持的物价稳定,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下的稳
定,是发展中的稳定。但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总体上往往是一对矛盾。只要增长速度、
不顾物价稳定,或只要物价稳定、不顾增长速度都相对容易,难的是二者兼顾。当前,
国际上流动性过剩和市场预期低迷并存,国内货币存量也较大,给“两个保持”带来很
大压力。
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结构调整,有利
于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防止经济出现大的
波动;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等不合理需求,消除总供给与总
需求平衡的制约因素;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经
济增长由内外需、三次产业协调拉动和科技教育管理支撑的新格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
技上长期占优势的压力,其他新兴经济体要素潜力正在发挥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都要求我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
的变化,对结构调整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总之,发展必须转型,转型也是发展,
是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的发展。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变被动为主
动,下大力气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2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
善宏观调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
调,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积极发挥规划、计划的导向作用,加强财政、信贷、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努力实
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为在改革开
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二、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趋势。中国经
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推
进现代化建设,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
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其
一,扩大内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过去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我们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
续显现,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态势。据有关方面
预测,2012年国际贸易增长仍呈放缓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更需要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二,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
本要求和首要任务。我们调结构、转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经过30
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出口大国,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许多国家。随
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扩大出口遇到越来越多的摩擦、壁垒和障碍,国际竞争更趋
激烈。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
。只有立足扩大内需,才能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其三,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
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对经济发展具
有持久的拉动作用。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总结经验做法,针对现
实问题,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内需的一大源泉。2011年我
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但总的看,我国城镇化依
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
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
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
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
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有关方面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
居民消费水平为4455元,城镇居民为1590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
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
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
的投资需求会更多。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5亿人,农村
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在城乡之间二元结构还没有
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在显现,后者既包括城镇居民与进
城农民工及其家属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形成的差异,也包括城镇历史遗留的棚户区困
难群众与大多数市民之间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这是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也是潜力
所在。推动解决这种“双二元结构”问题,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减少社会矛盾,
释放出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潜力。
稳步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的
基础上进行。要研究制定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加强
城镇规划和管理,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镇的承载能力,合
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
、集约发展。要抓紧制定并有序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动城镇社会保
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并逐步实现均等化,帮助他们逐
步解决就业、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实际问题,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
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要研究出台规范的市政建设投融资
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的衔接,加
强公共交通、污染防治、水电气热供应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指出,房地产市场能
否健康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巩固调控成果,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城镇化稳步向前推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又一源泉。要进一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
功能区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支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
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尤其是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区域发
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滞后。在那些
发展条件好、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引导要素合理集聚、企业
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家的区域政策
、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控。对西部地区一些国家
重点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严格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安全、科学合理布局的前
提下,实行差别化政策。
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潜力在服务业。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许多
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发展有很大空间。
相对来说,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
比重较低,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不仅明
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应
该说,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在我国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发展潜
力巨大。服务业绝大多数属于实体经济,同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和增强综合国力。服务
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是科技创新重要的驱动力量。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工业,而且需
要发展服务业,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国家“
十二五”规划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五年提高4个百分点,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实现
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服务业发
展创造有利环境,扩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科研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扶持中
小型服务企业发展。同时,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竞争新优势,开拓市场尤其是培育国内市场需求,促进产业
优化升级。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
现“三化并举”。无论是稳增长、控物价,还是扩内需、调结构、推进城镇化,都要靠
夯实“三农”基础来支撑。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继续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
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无论是从应对当前挑战的实际需要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的根
本目的看,都必须把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放到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率高,消费率低。按有关方面数据,2010年我
国消费率为47.4%,远低于美国的87.7%、欧盟的80.7%、日本的78.6%,也明显低于中等
收入国家平均67%左右的水平。我国消费潜力巨大,但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实际工作
中,扩大投资的办法较多,扩大消费的办法较少,这种状况必须扭转。要完善鼓励居民
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尤其要增强居
民消费能力。为此,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收入
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初次分配中,鼓励群众就业创
业,合理提高劳动者报酬;同时,发挥好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
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就业创业者解除后顾之
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稳定投资是关键,要善于发挥投资手段
的直接拉动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方向正确的投资见效快、关联度大,
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要重点保障在建和续建项目的
资金需求,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积极有序地开工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
重大项目。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
量效益上来。要把投资与消费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增投资与扩消费的良性互动。要发
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继续向“三农”、水利、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以及铁路、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

扩大内需,调整结构,需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当前外需疲软的形势下,
要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基本稳定,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努力拓
展新的市场。同时,要继续把扩大进口作为战略措施来抓,积极扩大进口尤其是先进技
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要着眼全球
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扩大境外投资合作,并以此带动
贸易、技术、能源资源等合作,积极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三、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增加投资
,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美元,人民
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增长,民生领域巨大的内需潜力会持续加快释放。加
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结构调整,是转方式的应有之义。要适应群众的新期盼和形势的
新要求,把民生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摆在发展工程的优先序
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
出重点、因地制宜,做到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逐步
扩大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的水平。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中
央的重大决策,具有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过去一年,各地区
、各有关部门积极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
,为“十二五”时期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开了一个好头。通盘考虑总体任务和各地情况
,2012年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加上结
转的项目,保障房在建规模大,质量要求高,资金需求多,任务更加艰巨。中央财政资
金和预算内投资将继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要更
多向保障房倾斜。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用于保障性安居工
程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的土地供应实行指标单列,由国家直接下达到地方。
要抓紧落实2012年保障房建设计划,安排好所需资金和土地,确保按时开工和如期竣工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分配。
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在棚户区的群众大多收入低、
生活困难、住房条件窘迫。近几年各地区和有关方面棚户区改造取得积极成效,但随着
工作深入推进,需要改造的量可能比原来预计的要大。2012年要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完善棚户区改造政策,搞好统筹安排
,扎实加以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新医改既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也是一
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医改实施近三年来,五项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
度惠及全国95%的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售价明显下降,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和显著
成绩。2012年是深化医改新任务的起始之年,也是攻坚之年。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难
点问题将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将集中暴露,工作难度还会加大。下一步,要认真总结
医改的经验和做法,抓紧制定“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规划,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
机制的思路,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推进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
”,在继续提高参保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府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推进付费方式
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要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
全基本药物定价机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实施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在大医院推行便民利民措施,优化诊疗流程,创新管
理体制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公立医院
发展新模式。同时,要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需求。
在实施重点民生工程过程中,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部署,全面推进就业
、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
为先,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等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努力使发展和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必须转方式,而转方式最大的瓶颈制约在体
制机制障碍,许多方面不改革就难以转变和发展。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都
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要把发展与改革更好地结合
起来,统筹谋划改革思路和举措。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尊重基层和群众
的首创精神,研究制定改革的思路和政策,力求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信号灯”,是调节市场行为的有
力杠杆。我国价格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在
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深化改革
。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同时消耗和浪费却很严重。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2.4亿吨,占
全球的48%;粗钢产量达6.37亿吨,占全球的45%。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破解资源环
境难题,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也要合理控制能源
消费总量,从根本上还要靠体制机制改革。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
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使其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
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如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就是考虑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节约与
环保,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对水、天然气等产品的阶梯价格改革
方案,也要抓紧研究。对居民基本需求范围内的价格,应合理控制,对非基本需求方面
的价格,则应更多采取市场调节的手段。要继续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通过采取这些
改革举措,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推动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价格改
革,不能把经济增长速度打得太满从而使经济关系绷得过紧,这样才能为改革留出空间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要把财税体制改革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更好结合起
来,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同时,要健全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一是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
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
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二是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三是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研究将部分高消耗、高排放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
收范围;逐步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税费改革等方案。四是继续深化
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促进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健
康发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扩内需、调结构的主体。要正确
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认
真落实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抓紧研究打破垄断、公平准入、鼓励竞争
的具体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还要进一
步减少投资审批事项,国家只审批或核准政府投资项目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涉及整体
布局和影响资源环境的事项,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强化服务监督,为经济发
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在稳中求进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
仅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而且要在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
上取得新进展。为此,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
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要合
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的范围。我们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大致可分为基本
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个部分。从我国情况看,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就业
服务、基本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公共文化、基本环境质量以
及公共安全等服务类别,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这
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公益性较强,政府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
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服务类别。如按比例划分,多
数人的需求主要依靠市场提供,还可以通过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互助来
提供。这既能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社会领域发展,促进
社会和谐,又能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履行保基本的职责。需要强调的是
,基本与非基本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
,合理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调整标准。
加强社会建设,要正确处理社会领域事业与产业的关系。社会领域既包括义务教育
、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群众体育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型事业,也包括培训服务、
非基本医疗、文化产业、体育健身等主要由市场提供的服务型产业,具有就业吸纳能力
强、社会和市场需求潜力大以及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协调推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既要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又要推进社会领域产业的市场化、
产业化,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例如,医疗服务业是一个大产业,应当也可以成为我国
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据世界银行统计,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美国高达17.6%;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6%—8%,而我国目前还
不到5%。如果与养老、保健、助残、家政等服务结合起来,潜力和空间更大。
加强社会建设,要重视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物价问题,直接关系
老百姓日常生活,影响千家万户。要处理好推进价格改革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
关系,在出台价格政策和改革方案时,要把各种因素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充分考虑群众
的承受能力,努力把握好时机和力度,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努力把影响控制在合理水平
。又如煤电油气运供应问题,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常常处于“紧平衡”
状况。要从保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加强部门和地区协调,优化组织调度,采取增加生
产、实行需求侧管理、推进运输通道建设等措施,提高煤电油气运供应能力;同时,完
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人民群
众正常生活,使内需特别是消费潜力持续发挥。
新的一年,发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和发扬昂扬向上、奋发有
为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
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a*******d
发帖数: 7538
2
跟温家宝一脉相承啊
‘民资’进入国有领域, 全面改革国有性质的资产居首。
下一届在经济上就是这个调调了

【在 a*******d 的大作中提到】
: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科
: 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系统总结了2011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了2012年经济
: 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在此,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这一问题,谈些认识。
: 一、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
: 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创造良好环境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
: 作总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
: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
: 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温家宝:调整收入分配群众呼声最强烈张平: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zz
温相仗义执言:调整收入分配群众呼声最强烈克强又在求是上发文章了
注意中央新提法:就业优先总原则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国家发改委称明年将保持合理投资规模未来10年,美国拿什么同中国竞争? (转载)
李克强:北京昨日降雪是个好兆头中国加速城镇化,反对者担心会造成恶果
李克强:目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zz为什么说,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是错的?
李克强: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首要任务投资促增长 温家宝运用十年的“法宝”
中央经济会议刚落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今年重点推进居民水电阶梯式价格改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经济话题: 推进话题: 我国话题: 改革